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信息论文

企业信息论文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企业信息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企业信息论文

企业信息论文范文第1篇

(一)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产出较低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70%的企业对于信息技术、信息设备的投资不足,落后发达国家10%左右。信息化的投入不够,产出自然也是有限的,哪怕是上千万的ERP软件,实施的成功率也只有15%左右,很多企业花费了巨大的资金,却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只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也让企业更加怀疑ERP软件和信息化的作用。

(二)需求分析不足,选购的软件适用性不高

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制造企业数量众多并且经营范围十分广泛,目前很多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产品的选用以及后期管理都不够专业、系统。选购时未能深刻分析企业需求,做好选购规划,往往盲目购买国外的信息软件,后期维护却必须按企业和行业的具体特点补充开发、打补丁甚至推到从来。想要真正做好企业的信息化,首先要对企业的经营业务和管理需求有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再结合企业现有系统技术特点,选用甚至定制合适的信息化产品。

(三)企业信息化定位不够合理

在我国众多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只关注信息化产品与技术,缺少了企业管理体制和构架的改革。如果没有在管理方式上产生实质的变革,那么企业不管投入多少人力物力,都无法将信息化建设落在实处,也就无法提升企业效益。信息化建设要真正从改革企业体制入手,不但企业作业层要改变,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层更应致力于工作方式的转变。

二、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问题的对策

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企业和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绝非一蹴而就,下面针对我国制造行业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一)管理层和基层相互配合

互动企业高层领导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支持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制造企业信息化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和广泛的责权利调整,涉及的部门遍布整个企业,如果没有高层的管理者的重视以及基层的配合和支持,那么是很难取得成功的。所以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高层应该足够重视,中层足够支持,基层足够配合,才能真正的推动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二)注重软硬两方面的建设

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要兼顾信息技术资源、各种系统软件、信息化人才、组织结构、组织资源、管理理念等一系列要素,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硬性的信息化建设,比如信息化人才的聘用、培养以及对于系统软件的运用,也要重视软的信息化建设,比如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企业文化的塑造、对业务流程的分析与变革、决策机制的改变等等。硬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保证一定要落在实处,同时软信息化建设也不能敷衍了事。

(三)内外信息化分步进行

有序推进信息化的内部建设是外部建设的基础,外部信息化是内部的自然延伸。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相比较起来更容易实施,因为内部的各种流程变更、人员调整、软件操作等等更便于管理。内部信息化基本完成后,则可以考虑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实现整个产业链条的信息化建设。企业应先利用ERP等信息技术达到内部信息的共享和整理,再以此为基础将这个信息化的链条延伸至合作的客户或者供应商,形成上下游互动的价值链。

(四)做好变革管理

将眼光放长远在一个企业实施了某项信息化项目后,由于新的体制机制运行还未完全顺畅,人员配合容易产生矛盾,绩效也会出现暂时下降的情况,信息化会进入艰难期。项目领导小组应事先做出预案,排除干扰凝聚人心,把项目往前推进。我国学者也通过调查发现,在企业使用信息系统一年之后运行情况会逐步稳定,呈现良性的趋势,两年后会达到最佳的状态。所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企业应该将目光放长远,不能只凭借一时的得失而放弃信息化的建设。

三、结束语

企业信息论文范文第2篇

(一)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产出较低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70%的企业对于信息技术、信息设备的投资不足,落后发达国家10%左右。信息化的投入不够,产出自然也是有限的,哪怕是上千万的ERP软件,实施的成功率也只有15%左右,很多企业花费了巨大的资金,却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只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也让企业更加怀疑ERP软件和信息化的作用。

(二)需求分析不足,选购的软件适用性

不高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制造企业数量众多并且经营范围十分广泛,目前很多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产品的选用以及后期管理都不够专业、系统。选购时未能深刻分析企业需求,做好选购规划,往往盲目购买国外的信息软件,后期维护却必须按企业和行业的具体特点补充开发、打补丁甚至推到从来。想要真正做好企业的信息化,首先要对企业的经营业务和管理需求有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再结合企业现有系统技术特点,选用甚至定制合适的信息化产品。

(三)企业信息化定位不够合理

在我国众多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只关注信息化产品与技术,缺少了企业管理体制和构架的改革。如果没有在管理方式上产生实质的变革,那么企业不管投入多少人力物力,都无法将信息化建设落在实处,也就无法提升企业效益。信息化建设要真正从改革企业体制入手,不但企业作业层要改变,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层更应致力于工作方式的转变。

二、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问题的对策

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企业和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绝非一蹴而就,下面针对我国制造行业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一)管理层和基层相互配合、互动企业高层领导

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支持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制造企业信息化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和广泛的责权利调整,涉及的部门遍布整个企业,如果没有高层的管理者的重视以及基层的配合和支持,那么是很难取得成功的。所以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高层应该足够重视,中层足够支持,基层足够配合,才能真正的推动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二)注重软硬两方面的建设

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要兼顾信息技术资源、各种系统软件、信息化人才、组织结构、组织资源、管理理念等一系列要素,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硬性的信息化建设,比如信息化人才的聘用、培养以及对于系统软件的运用,也要重视软的信息化建设,比如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企业文化的塑造、对业务流程的分析与变革、决策机制的改变等等。硬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保证一定要落在实处,同时软信息化建设也不能敷衍了事。

(三)内外信息化分步进行

有序推进信息化的内部建设是外部建设的基础,外部信息化是内部的自然延伸。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相比较起来更容易实施,因为内部的各种流程变更、人员调整、软件操作等等更便于管理。内部信息化基本完成后,则可以考虑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实现整个产业链条的信息化建设。企业应先利用ERP等信息技术达到内部信息的共享和整理,再以此为基础将这个信息化的链条延伸至合作的客户或者供应商,形成上下游互动的价值链。

(四)做好变革管理

将眼光放长远在一个企业实施了某项信息化项目后,由于新的体制机制运行还未完全顺畅,人员配合容易产生矛盾,绩效也会出现暂时下降的情况,信息化会进入艰难期。项目领导小组应事先做出预案,排除干扰凝聚人心,把项目往前推进。我国学者也通过调查发现,在企业使用信息系统一年之后运行情况会逐步稳定,呈现良性的趋势,两年后会达到最佳的状态。所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企业应该将目光放长远,不能只凭借一时的得失而放弃信息化的建设。

三、结束语

企业信息论文范文第3篇

1.农业企业信息化项目技术复杂程度高。农业企业因为产品为种植作物,其生产经营受种苗、气候、天气、环境、土壤、降水、员工经验、管理经验、植物生长情况等方面的影响比较大,其信息化需求更难以把握,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的难度也比一般工业企业项目管理的难度更高。

2.员工信息技术程度低,导致项目实施难度高。如前所述,农业企业因受制于往前传统的种植和生产管理模式,具体的基层管理人员甚至子公司经理的信息化技能严重欠缺,且年龄偏大。知识转移的工作量困难较大,信息化技能培训的难度较高。

3.信息化建设项目员工参与度低。农业产业由于多年来的传统生产方式导致企业中存在一定的保守、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低、接受速度慢等文化习惯,也导致企业员工在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的参与意愿较低。

二、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1.信息化项目内在因素对进度的影响。(1)因农业企业的生产特点,导致进度受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因需求分析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①需求提出的局限性。由于负责人职位问题,很少能够熟知全局业务运作,所提出的需求的完整性因人而异。②需求描述的复杂性。需求的完整描述不仅面面俱到,内部的关联性很强,错综复杂。③需求审查的随意性。面对如此繁杂的需求分析与描述举行的需求评审,并不能对需求描述作深入细致的分析。(2)低估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实现的条件。低估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实现的条件表现在低估技术难度‘低估协调复杂度、低估环境因素这样几个方面。

2.组织保障体系对进度的影响。(1)根本导向问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如果内部协调不力、没有形成合力,则最终很难完成信息化建设项目。这就必须要求项目管理组织必须明确工作基本准则和导向,在项目管理全过程都必需加以强调,否则,对项目管理的进度和成效将有极大的影响。(2)组织结构上的问题及其解决。作为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项目组的组织机构对项目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组织结构是项目管理的骨架,其功能是沟通信息、协调矛盾、控制进度、维持运转和指挥决策等。作为一个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任务较重的农业企业,不可能成立项目式的项目管理组织,该项目的管理组织成员是由各部门抽调搭建成的,项目的项目组是矩阵式的组织构架,矩阵式组织构架既有项目组织注重项目的特点,而项目成员又是某一职能部门的成员,从而造成协调上的不利因素。

三、信息化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保障措施

1.农业企业必须做好业务流程的再造和完善。(1)流程重组的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分析设计阶段及实施阶段。首先是项目的初始阶段。这时应明确项目的内涵及意义,并由项目团队将需要改进的流程与企业的经营结果如提高利润率、降低成本等直接联系起来,使企业认识到改进流程的意义。然后,正式进入流程的分析及设计阶段。先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找出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并在其中架设桥梁。然后据此设计出流程的各个步骤及衡量的标准。最后,提出从现状转化到理想状态的实施计划。最后,是流程的实施阶段。设计完流程并非万事大吉,实施阶段是关键。在这一阶段,要先定义实施的组织结构,与相关部门及员工沟通,并提供培训。(2)在流程改造的过程中,有几点关键因素必须注意:一是必须有高级管理层的支持,二是最好是由相关部门的代表设计,而不是完全依靠外力,这样才能保证新流程容易被接受、可实施性强。

2.组织结构上的问题及其解决。(1)在企业内部必须明确信息化建设项目负责人与企业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责,确保项目负责人与职能部门负责人之间的权利平衡。在矩阵式项目组织结构中,项目组成员一般接受两方面的领导:项目组负责人和原所属部门负责人,一般情况下,成员对所属部门负责人的忠诚度更高,因此,必须明确项目组成员在项目组内部的汇报关系,这样有助于项目组成员对项目责任心的建立。(2)有效沟通和调节双方矛盾。为了确保项目在时间、资源、效能上的合理平衡,项目组负责人必须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沟通,除了让职能部门负责人站在公司全局的高度上理解和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重要性,项目组更必须帮助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了解项目各阶段所处的环境、工作任务、对资源的需求、项目进展等等,从而使职能部门对项目组和项目有充分的认识,了解项目的资源需求,从而帮助项目组的工作顺利进行。(3)确立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机制。在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中,随时都会遇到项目组和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要注意到,不是所有的矛盾都是容易解决的,或者说不是所有矛盾都是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当两者的矛盾难以解决时,必须有一个机制来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性,这就从机制上确保了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性,从而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论

企业信息论文范文第4篇

状新疆作为我国棉花主产区,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棉纺织工业在新疆纺织工业体系中占居主导地位(据新疆棉纺织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数据,棉纺织工业占纺织工业总产值的77.81%),但是棉花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棉纺织工业的市场竞争优势。近年,新疆又推出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促进百万人就业规划纲要,新疆棉纺织企业面对丰富的人力、资金、材料、设备、生产技术等各项资源。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将企业各种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特点的管理模式,从而使企业信息化建设给企业管理带来本质性的变化,改善棉纺织企业传统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摆在新疆棉纺织企业面前的一个大课题。

2可行性分析

一般而言,可行性分析通常在投资项目(主要是长期性质的)建设之前,对处于当前以及未来环境中的该项目建设的可能性和实际操作性进行一个整体、全面的考察,良好的可行性分析可以更好地估计各方面的有利或不利因素,排除投资的盲目性,减少风险,在市场经济中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对于棉纺织企业而言,随着基于网络的自动化办公平台的逐步推广,当前已有棉纺织企业的采、供、销是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来处理其日常事务,使棉纺织企业人员从繁杂手工操作业务中解脱出来,以便有更多的精力来拓展及优化整个棉纺织产业链,进而提高棉纺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2.1需求目的消费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为棉纺织业产品的消费提供了新的空间。新疆目前拥有丰富的棉花资源优势以及正在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虽然新疆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这要求整个棉纺织链上生产、加工、纺织、销售各环节相互衔接,避免信息的流失、失真;同时,减少整个流通过程的交易成本与物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实现价值增值。中西亚地区国家纺织服装产业基础薄弱,新疆凭借本身的区域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可以重点建设面向中西亚国家的霍尔果斯纺织服装出口加工区,成为出口中西亚和欧洲的桥头堡。

2.2技术可行性分析根据多年的东部棉纺织企业信息化管理实践,提出新疆棉纺织企业信息化5层应用整体架构,这5层分别为门户层、战略层、运营层、执行层和基础层。在5层系统结构中,运营层是整体架构的重点,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是企业信息化的后台心脏,任何前台的电子商务(EC)、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应用系统都是以其为基础的。企业信息化基础资源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的必要前提。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是实现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局域网的建设反映了企业内部信息共享的程度,与Internet的连接方式决定了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交互的效率,企业网站是企业品牌和营销渠道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发挥着为员工及顾客提供服务等作用。针对以上4种基础资源,新疆棉纺织企业大部分拥有上百台的计算机以及一半以上企业配有服务器,建有统一的局域网并且全部联网,几乎采用宽带或光纤上网方式,企业应用互联网主要集中在收发邮件、收集信息和网络营销上。但在企业网站建设及应用状况方面,只有少数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大部分企业的网络功能都是用来企业产品信息、收集客户信息等,这说明企业建立网站的目的只是推销产品,对网站的利用水平还不高,网站的更新速度较慢说明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网站建设的重要性。

2.3经济可行性分析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针对新疆棉纺织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从微观经济效益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各种设备、网站等方面的投入来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外,还需要建设重点科研基地,投资重大科研项目。其次,新疆棉纺织企业极度缺乏专业人才,还需加大科研人员的培养,在人才投入方面也需要大量资金。最后,建成后系统设施的维护、更换以及控制人员等支出,也是长远的开支。但从整个过程来分析,从长远的角度,新疆棉纺织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实现价值增值。

2.4社会效益可行性分析新疆借助于信息化建设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打开中亚和欧洲市场,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在新疆投资。信息化建设会拓展及优化新疆棉纺织产业链,提升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同时,还会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和纺织企业的发展,内地企业在新疆建服装厂,不仅原料可以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进口,产品也可以通过这条线路进行出口。

3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3.1结论新疆棉纺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是非常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仅从项目建设的需求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来对此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论证了新疆棉纺织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可行的。

企业信息论文范文第5篇

(一)负面信息的可靠性

根据媒体关注理论,企业的负面信息更容易引起媒体的关注,传播速度也更快、时间也更为持久。然而,随着人们接触负面信息在量上的不断增加,此类信息对人们刺激的敏感性会逐步下降,社会大众在接触企业的负面信息时,首先会考虑这个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如果公众认为企业负面信息的可靠性越强,其企业负面信息的感知风险也就越高。据此,得到假设1:龙头企业负面信息的可靠性正向影响顾客的感知风险。

(二)负面信息的强度

负面信息的强度是指社会公众对负面信息中所包含的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程度的主观评价。Robbennolt认为,企业负面信息中所透露的负面影响程度的大小会影响顾客对焦点企业的风险感知,负面影响程度越小,顾客对负面信息的感知风险就越小;负面影响程度越大,尤其是可能造成顾客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时,感知风险就越大。负面信息中所隐含的影响对象也会影响顾客的风险感知,如可能会对儿童、女性或是老人产生不良影响,顾客的感知风险更强。故企业负面信息的强度越高,顾客感知风险就越强。据此,得到假设2:龙头企业负面信息的强度正向影响顾客的感知风险。

(三)负面信息的广度根据信息的可接近性

可诊断性模型,新接触、反复接触的信息在顾客的记忆中更容易被提取,可接近程度越高,顾客的感知风险就越强;从信息的可诊断性来看,当企业的负面信息被广为传播时,顾客会从不同的渠道获取这些信息,由于这些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关联程度很高,顾客会利用这些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相互验证,故这些信息的可诊断性更强,顾客的感知风险也就会更高。因此,当龙头企业负面信息传播的广度越大,信息的可接近性和可诊断性就越强,顾客的感知风险也越高。据此,得到假设3:龙头企业负面信息的广度正向影响顾客的感知风险。

(四)感知风险和品牌资产

先前的研究表明,企业负面信息的传播会形成感知风险。通常情况下感知风险包括绩效风险、财务风险、生理风险、社会风险、心理风险、时间风险等,但在企业负面信息传播的研究中重点关注的是心理风险,即顾客感知风险。由于顾客感知风险可能会影响一系列的因素,如感知质量、品牌态度、购买意愿等,能在较大程度上概括这些因素的重要变量之一就是品牌资产,故本研究以企业品牌资产作为因变量。在已有关于品牌资产的研究中,有学者发现顾客感知风险是影响品牌资产的重要变量,方正和杨洋等也认为在产品伤害危机中,感知风险在企业应对策略等前因变量对品牌资产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据此,得到假设4:在龙头企业负面信息的传播中,顾客感知风险越强,对企业品牌资产的负向影响就越大。

(五)关系品质

关系品质是指企业与顾客关系的总体强度,以及企业满足顾客需求及期望的程度。在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中,关系品质是影响顾客感知风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关系品质意味着顾客对企业持有积极的态度。危机发生后,先前态度会影响顾客对所接触负面信息的处理,一致性的信息会被赋予更大的权重,会比不一致的信息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李国峰与邹鹏等认为,关系品质在企业发生负面事件时能对顾客的认知产生缓冲作用,关系品质越高的顾客,就越能维持对产品价值的认知。据此,得到假设5:关系品质在龙头企业负面信息对顾客感知风险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高关系品质顾客感知风险较小,而低关系品质顾客感知风险较大。

二、研究设计及变量测量

(一)研究情景选择

根据新浪关于金龙鱼玉米油事件的报道进行相应改编形成情景描述:“2012年1月7日,国内某门户网站报道了一则关于金龙鱼1批玉米油在某省被检测不合格的新闻。报道称,1批5升装金龙鱼玉米油被检出色泽和烟点不合格,事发地工商局第一时间向当地超市、卖场下发了问题油的下架通知。有专家认为长期食用这种问题油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整个情景描述在300字左右。利用情景描述,笔者前测了30个在超市购物的顾客(在负面信息的三个维度上进行10点评分),前测结果显示,30个受访者在负面信息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均值在5.2-7.1之间,标准差在1.7-2.6之间)。

(二)变量测量

本文中所有测量量表均来自前人的研究成果。除具体说明外,所有量表都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的形式进行测量。

(三)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问卷

首页是对金龙鱼食用油品牌资产及关系品质的测量,目的是为了消除填答者受情景材料的影响而产生填答偏差。然后,在问卷的第二页,填答者在阅读情景材料后填写关于负面信息三个维度、感知风险及品牌资产的题项。用第一次品牌资产的测量值减去第二次品牌资产的测量值作为负面信息对企业品牌资产的影响值。通过拦截购物者的方式,笔者在江西省南昌市两个大型购物商场和两个超市各发放100份问卷,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2份,剔除明显随意填答和未填答完整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336份,问卷回收率为84%,符合问卷调查要求。

三、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验证性因子分析

首先,对反向测量题项进行反向计分处理,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AMOS17.0)对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概念模型中所有潜变量的组合信度都大于0.8,说明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信度。各潜变量的平均方差抽取(AVE)都大于0.6,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各潜变量AVE的平方根均大于潜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故可以认为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别效度。

(二)整体模型结果

整体模型适配度检验指标参见表5。在表5中,卡方(χ2)值为284.1,自由度(DF)为163(p<0.001),卡方(χ2)自由度比值(CMIN/DF)为1.743,小于参考值2。模型中RMSEA=0.047<0.05,NFI=0.962>0.900,CFI=0.983>0.90,GFI=0.921>0.900,表明整体模型适配度指标都超过适配标准,因此,可以认为模型具有良好的适配效果。

(三)假设检验各潜变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

除负面信息广度到感知风险的路径系数在p<0.01的水平下显著外,其他的路径系数都在p<0.001的水平下显著。负面信息的三个维度:可靠性、强度和广度对感知风险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负面信息越可靠,所隐含的负面影响程度就越大,传播的范围越广,顾客的感知风险就越大,假设1、2、3得到验证,但各潜变量间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负面信息可靠性对感知风险的影响最大,负面信息所包含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程度次之,而负面信息的传播范围最小。顾客感知风险对涉事企业品牌资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4得到支持,表明在龙头企业负面信息的传播中,顾客的感知风险越高,对企业品牌资产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四)关系品质的调节作用

利用Spss15.0对关系品质的四个测量题项进行信度分析,信度系数为0.936,表明测量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只提取了一个因子,解释了方差的83.41%,即为关系品质,因子载荷在0.896-0.933之间,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对四个测量题项的得分加总求平均后,均值小于4.1的样本为低关系品质,赋值为1,均值大于4.1的样本为高关系品质,赋值为2。采用SEM多群组分析以验证关系品质的调节效应。在进行多群组分析时,需限制模型中的各种参数,以找出最适配的路径模型。在本研究中,设定预设模型(未作任何参数限制)、协方差相等模型、方差相等模型、路径系数相等模型和重合模型(方差、协方差和路径系数都相等),通过对五个模型输出结果的适配度比较分析发现,各模型的GFI、CFI、NFI都大于0.90,卡方自由度比在1.492-1.679之间,小于参考值2,RMSEA在0.038-0.045之间,都小于0.05的适配标准,说明多群组分析模型与样本数据适配良好。为了在五个模型中选择一个最适配、最精简的模型,可以比较各模型的AIC和ECVI指标值,指标值越小,说明模型就越适配。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路径系数相等模型的AIC和ECVI指标值最小(分别为675.369和1.999)。因此,选择路径系数模型为最适配模型。分组回归预设模型和路径系数模型的比较表明,卡方(χ2)值的改变量为23.195,临界比率p<0.05,卡方(χ2)值的改变量显著。因此,可以认为路径系数模型与预设模型具有显著差异,即关系品质的调节作用显著,在H1中,相对于高关系品质顾客而言(β=0.246,p<0.01),龙头企业负面信息的可靠性对于低关系品质顾客感知风险的影响更大(β=0.320,p<0.001)。在H2中,龙头企业负面信息的强度对于低关系品质顾客感知风险的影响(β=0.469,p<0.001)也显著大于高关系品质顾客(β=0.117,p<0.01)。在H3中,龙头企业负面信息的广度对于高关系品质顾客感知风险的影响不再显著(β=0.025,p=0.583),而对低关系品质顾客感知风险的影响则较显著(β=0.210,p<0.01)。

四、结论、启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第一,龙头企业负面信息的可靠性、强度及广度对顾客感知风险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负面信息越可靠,所隐含的负面影响程度就越强,传播范围越广,顾客的感知风险就越高。但三者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负面信息可靠性的影响程度最大,强度次之,广度最小。第二,在龙头企业负面信息的传播中,顾客感知风险会对企业品牌资产产生显著影响,感知风险越高,对企业品牌资产的负面影响就越大。第三,多群组分析结果表明,关系品质在龙头企业负面信息对顾客感知风险的影响中起着调节作用,即负面信息的三个维度对高关系品质顾客感知风险的影响较小,而对低关系品质顾客感知风险的影响较大。

(二)管理启示

首先,当发生负面信息传播事件时,龙头企业要从负面信息的可靠性、强度及广度入手,采取措施弱化顾客的感知风险,如及时验证信息的可靠性,确认信息源,判断负面信息来自于网络还是电视媒体,信息是由权威机构还是来自社交网络等,以便减小负面信息的强度,缩小负面信息的传播范围等,从而减小对企业品牌资产的负面影响。其次,虽然负面信息的可靠性、强度和广度对顾客感知风险均存在显著影响,但它们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信息可靠性的影响程度最大,强度次之,而广度相对而言影响较小。因此,龙头企业在采取措施降低顾客的感知风险时,要有主次之分,对于负面信息的可靠性要重点关注,与媒体充分沟通,采取会、通讯稿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大众传达信息的真实性,弱化负面信息的强度,缩小负面信息的传播范围。最后,由于高关系品质顾客是企业的优质资产,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龙头企业要重视与顾客的互动关系,增强顾客对企业的信任,着重培养高关系品质顾客,尤其要注意在负面信息发生后,及时与此类顾客沟通,弱化负面信息的影响程度。本研究显示,在龙头企业发生负面信息传播中,高关系品质顾客的感知风险较小,对企业品牌资产的负向影响也较弱。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