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论文

农村论文范文精选

农村论文

农村论文范文第1篇

最近几年,我国政府的责任问题已经倍受媒体与群众关注,在政治学、伦理学和法学等领域,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长期专注于这一问题。但不足的是,其中仍处于对西方学者观点译介阶段的占据了他们所有研究的很大一部分。到目前为止,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和研究成果有:国内较早研究责任问题学者之一的张成福教授,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在他的《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等文章中关注到责任问题,后来又在《责任政府论》一文中较为详细地探讨了责任政府的性质与政府应承担的有关责任。张教授认为,在实质意义角度来讲,政府只有在真正能够保障社会利益、真正能够履行责任时,才具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同时还把政府责任视为政府社会回应力、政府的义务和法律责任的整体概念,包括道德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政府的侵权赔偿责任和政府的诉讼责任五个方面。他认为,责任政府既是当今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之一,又是一种对政府的公共行政在进行民主控制上的制度安排。对责任问题也高度关注,在他的《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一书中可以看到,他从对公共行政中的信念观点和责任辨析切入,指出了官僚制作为责任中心体系的局限性,认为信念与责任是有机统一的,公共行政是交换正义的供给者,提供社会正义是其道德责任。《论政治责任》是我国当前较为系统研究政治责任的一部著作。作者从政治责任的主体、内容结构、范围三个方面为政治责任的内涵做了界定,认为政治责任即为政治官员履行制定符合民意之公共政策与推动符合民意之公共政策执行的职责,以及在这些职责没有履行到位时,依照有关法规所应该承担的谴责和制裁。的《政府责任论》,是目前我国关于政府责任开展总论性研究有且仅有的著作。作者理清政府责任涵义,详细介绍了在不同视野(控权论、管理论、平衡论)中行政法律责任的特点与内涵。作者看来,政府行政责任有三个方面,一是主权与行政赔偿责任,一是合法性审查与行政违法责任,一是行政机关的刑事责任。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政府责任的逻辑前提,认为委托关系是政府责任能够存在的基础、权责一致原是政府责任能够存在的主要要求。理论方面较详细地分析了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缺失这一问题,认为改革开放后,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某些缺失,一些地方政府只追求眼前政绩,因行政行为不当,损害了当地群众的权益。由此,他们主张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委托理论,来促进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责任的提升。从公共行政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方面对政府责任的特征、内涵与要义进行了分析。但到目前为止,真正能够从实践层面,尤其农村科技服务供给方面深入研究政府责任的文章仍不多。

二、关于农村科技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的研究

从作者搜集文献来看,目前对政府于农村科技服务供给中的责任研究尚未涉及,只是有少量关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研究。少有的研究,也没有把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加以提炼。少数专家学者从公共服务的具体内容层面对政府的责任做了分析,较为具体地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问题,认为根本弊端是政府责任边界不清,他们提出在把握我国现有养老保障特性的基础之上,使政府责任的边界清晰和法制化。)在统筹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政府责任研究中,指出了农村公共服务由谁提供,关系到政府、市场及多元主体的选择,但是政府在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起关键作用,负最主要的责任。他提出我国农村的科技服务供给不足症结,是政府的责任与范围不清,上至中央政府供给责任不到位;中间地方政府供给责任移位;下至乡镇政府供给责任缺失。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他提出要建立和营造各级政府间合理的合作格局:各级政府要合理分担农村的公共服务总成本;各级政府责任的划分与财政筹资能力相协调;明确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各级政府的具体责任。中国农大教授认为我国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相当的不足,供给责任与供给主体划分不明确;乡镇公共产品供给依然主要依赖制度外的筹资;乡镇政府之财权难于保证其事权;政府,尤其中央政府,应该承担起更多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等。这些问题,既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不够重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体现,也是我国政府在新农村建设初期,功能不全的内在原因。同时,这也是本文选择这一命题,力争解决这一问题之意义所在。

三、简评

农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福建省;农村师资;教师流动

师资合理流动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然而,农村师资超常量外流严重削弱了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瓶颈。理性审视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现象,采取相应对策,扭转农村中小学教师超常量外流局面,对办好农村中小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概况

2008年福建省小学在校生2471464人,其中农村小学在校生1311091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53%。与2007年相比较,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少了15.7%,农村教师减少了417%。农村小学生师比从2007年的15.1:1下降到2008年的13.6:1。

2008年福建省初中在校生1512936人,其中农村初中在校生629789人,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41.63%。与2007年相比较,农村初中在校生减少了3.4%。2008年农村初中教师占初中教师总数的41.58%,其中,调入1568人,调出2732人,净调出人数是1164人。2008年农村初中生师比是15:1,与2007年生师比17:1比较,生师比相对下降。

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在校生748828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在校生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14.51%。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教师52531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教师占全省普通高中教师总数的14.48%。农村普通高中生师比14:1,与2007年生师比16:1相比,有所下降。从农村高中教师的调入与调出来看,2008年农村高中教师净调出36人。高中学生增加26.6%,教师反而流失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特点

(一)师资呈单向性流动为主

根据对2009年农村初中校长培训班141位校长的问卷调查,141所农村初中三年内调出790人,占10%,辞职138人,占1.74%。根据对参加2010年1月第一期农村校长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工程的76位校长的问卷调查,有教师调动的学校66所,占87%,近三年内共调出教师637人,占教师总数的11%,辞职33人。从流向上看,教师调动是从农村流向县城,从靠近城市的农村流向发达城市,从非重点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办学条件差、待遇差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和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学校。流动情况在农村各地区的分布不均衡,比较偏僻的贫困地区流失的情况反而较少;而距离城镇较近的地区流失情况反而严重。

(二)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出居多

根据对2009年农村初中校长培训班141位校长的问卷调查,141所农村初中有高级教师727人。仅占教师总数的9%;而农村师资外流,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以本科为主。根据对参加校长培训班的76位农村小学校长的问卷调查,农村小学调出教师的职称绝大多数是小学高级或者一级,年龄绝大部分在35岁以下,学校领导班子和热门学科教师流失率偏高。三明市清流县某农村中学,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9岁,近十年没有分配一位新教师来,而两年内优秀教师调动或者借用达到13人。近两年三明市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论文评审遭淘汰论文比例达到10%,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村教师。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农村教师流失之后,剩余教师素养不高的问题。

(三)优秀教师外流引发生源外流

师资外流的直接后果就是引发优秀生源流失。城市、县城高(完)中与农村高(完)中形成鲜明的反差。龙岩某县城一所独立高中,目前已经扩展到90个教学班,每个年段20~28个班,一个年段有1500名左右的学生。福州某校也有类似情况,为了应对不断膨胀的学生数,一年新招聘青年教师就达到30多人。城区高中教育的绝对优势,对农村普通中学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龙海某农村中学2008年高一只招了279人,临近的某农村中学只招了150人左右。泉州某农村中学,每届学生都有辍学的,最多的曾出现一届辍学100多人。

(四)师资外流的负面影响较大

外流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主要接收地区的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都大大高过流出地,造成教师队伍的严重振荡,人心浮动。特别是年轻教师感到十分困惑和茫然,既看不到学校的希望,也看不到自己的前途;有的教师一边保留着教师岗位,一边干起了“副业”;还有一些教师干脆不打招呼就辞职走人,使学校领导措手不及。学科骨干流失,使得留在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三、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问题分析

(一)守望岗位与心理落差的交织

农村年轻教师大多是20世纪70~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从本质上说,他们接受过高层次的教育,深受父辈的影响,还是能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但他们讲究更多的是付出与回报的效率比。影响农村教师稳定的因素主要是农村学校提供给农村教师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其实农村教师并不怕苦,他们害怕的是没有希望,得不到认可。故而要解决农村师资均衡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如何让教师留得住和好教师愿意来的问题。

(二)乡土情结与血缘连结的缺失

目前农村教师分为三类:一是通过招考进来的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二是中青年的中师毕业生,后已进修大专或者本科,这部分人很多已在学校中层以上岗位;三是老年教师,从民办转正,这部分教师已经不多了。福建省农村普通中学教师占全省中学教师总数的32%,35岁以下的农村中学教师占农村中学教师总数的65%;农村小学教师占全省小学教师总数的60%,35岁以下的农村小学教师占全省农村小学教师的43%。这些35岁以下的教师大部分是招考来的,由于他们是外来人,缺乏乡土情结与血缘连结,无论是个人价值观还是个人生活都无法真正融入农村,总是希望早日离开农村,迅速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三)学校管理水平与教师发展的矛盾

福建省中小学校长中,特级教师149人,占校长总数的0.92%。高(完)中校长中特级教师占全省担任校长职务的特级教师总数的54%,其中正职校长占了64%,而初中校长中仅有7位是特级教师。小学校长中特级教师56人,占小学校长总数的0.5%。普通初中校长中具有硕士学位的仅8人。

具有专科学历的初中校长占总数的26%。调查的76位农村小学校长中,特级教师仅4人。小学校长中,中专(中师)及以下学历的占小学校长总数的34%。由于学校管理水平问题,部分中老年教师不求进取,一些年轻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甚感担忧,对学校管理现状不满,这也是造成教师流动频繁的原因之一。

四、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的措施及建议

(一)现有的“控流”措施

一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2008年底,福建省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提高到城市学校水平,城市、县镇、农村初中学校统一按员生比1:13:5配备教师;小学在校生200人以上的学校按员生比1:19.5配备教师;在校生31~200人的学校按班师比1:1.7配备教师;在校生10~30人的至少配备2名教师;在校生10人以下的配备1名教师。全省增加6500个编制,优先用于补充农村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到2011年底前为农村小学足额配备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教师,使所有农村小学都能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课程。

二是实行“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体制。2009年底,福建省政府颁发《关于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实施意见》,福建省逐步实现县(市、区)域内公办学校教职工人事关系“收归县管”;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师资校际交流制度,促进校长、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原则上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一定年限的教师都要进行交流,每年交流人数要达到应交流人数的10%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支)教一年或在薄弱学校任教三年以上的经历,其中城镇义务教育学校40周岁以下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任(支)教两年以上的经历。

三是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2008年,福建省财政支出中1/4用于教育,教育财政支出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确保县C市、区)域内农村教师待遇不低于城镇教师待遇;设立农村教师奖励基金,对长期在农村从教、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适当提高农村学校(含教学点)中、高级教师岗位的结构比例和农村教师在各级各类评先表彰中的比例;在农村地区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实施农村紧缺教师代偿学费计划,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及以下中小学任教的,可直接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一级。

四是实施农村教师(校长)培训工程,不断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强化福建教育学院培训、教研功能以及在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启动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到2012年底前将全省农村教师(校长)轮训一遍。2009年福建教育学院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达10546人次,共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29个,培训校长3385人次;共举办教师培训班91个,培训中小学教师7161多人次。其中,举办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班55个班次,培训3760名农村教师;独立举办农村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工程3个培训班,培训239名农村中小学校长。

(二)进一步“控流”建议

一是建立农村教师服务期制度。在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的优惠政策前提下,对新补充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和靠农村优惠政策评上高一级职称的教师,教育主管部门都需要制定服务期制度,在聘用中给予明确规定。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可以率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方便的地方试行城乡教师双向、定期流动制度,所有教师无条件在城乡学校之间流动,以便彻底杜绝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乡镇领导都要关心农村学校工作,共心农村教师生活,并对他们的工作绩效进行年度评估。

二是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共享机制。福建省三明市12县市区几乎都实行教师“上挂”与“下派”制度。“上挂”就是把农村学校的教师送到城市学校学习培训,通过“上挂”学到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达到参考式培训的目的。“下派”就是把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派到农村学校支教,让“下派”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做示范,把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传授给农村学校的教师,通过教师的相互交流,达到城乡师资统筹和教师培训的目的。对于能到农村任教三年,且成绩突出的,应予以特别嘉奖。

农村论文范文第3篇

1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匮乏

队伍残缺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单一、匮乏,目前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主要依靠文化专员来完成,但是在许多农村基层组织中仅仅在名义上存在文化专员,但实际上他们因为缺乏相应的专业底蕴却并未发挥带动发展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从事着其他的工作。甚至有些乡镇在设置上就缺失文化专员,这对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活跃发展极为不利。农村文化专员在专业素养上的欠缺等原因致使农村精神文化活动无人组织或组织不力,这就造成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匮乏,形式单一,农民不能或不会进行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

2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缺乏

也是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专项资金是展开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基本保障,但是在基层单位中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对于资金的管理和应用也缺乏相应的设计及监管。有些甚至没有专项资金,这都大大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当前唐山市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问题的对策分析

1解决队伍建设的问题

这是制约农村精神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村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有专人来组织引导和参与,这就要求必须有文化专业人员来负责推进。要通过各种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同时又要引进各种人才,如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为其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及各类资源,利用其专业的文化素养和先进的理念来带动当地的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好当地的有利资源,使其加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把当地文化素养高的退休教师、文化专员、老党员及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等组织起来构建一支文化建设的辅助管理队伍,充分利用其特长及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培养农民群众中的文化骨干分子,以吸引农民积极关注并主动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

2建立和完善

农村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此文论述了农村初中教育改革面临的困难、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及发展的相关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发表,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一定的教育和一定办学模式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也为经济基础服务,显然,教育与经济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须找到目前农村初中教育现有的办学模式、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实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因素,积极地探索与改进,交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真正提高办学效益,使农村初中教育改革影响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原有的应试教育观念必须彻底改变

目前,我地区农村初中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倾向比较突出:学校在办学方向上是为升学服务的,学校评价的重心也倾向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培养目标上,重智育,轻德、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使一些学习成绩比较低的学生,整天背着“差生”的包袱,躲闪于教师和同学之间,久之,便开始逃学,甚至缀学;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升学考试学科,忽视非考试学科;在培养途径上,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活动不容忽视,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可是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所接触的内容是课堂上很难学到的,通过一系列活动才能使学生全面地健康地发展;在培养对象上.只注重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只能得到以牺牲多数学生时问为代价,来换取个别学生单项发展的可悲教育效果。从农村目前情况来看,比较好的初中学校毕业生升入高中的升学率只在2O左右,而8O左右的初中生进入社,两手空空,怎能做一名新型农民?产生上述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教育本身的原因外,也有来自社会、家庭的因素.其根本原因就是对义务教育性质和农村初中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不理解,对农村初中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缺乏正确认识,也阻碍了农村初中为本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

我们采取的对策是: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端正学校的办学思想,实行“分层辅导、逐步过渡、分流施教、短期培训”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案,各级行政领导和教师都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伟大意义,抢占农村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做到农村经济建设和学生升学两不误。

分层辅导:教师要掌握学习中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授课,关键是注重对优、中、差学生的辅导.重点抓“两端”。对优等生。上不封顶”,。吃饱吃好”;对“差等生要“保底”,基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要求的最低标准,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开足开齐所规定的课程,使学生在苦学中寻找乐趣。布置作业、测验、期末检测等都要体现出层次,既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100分),又有一般技能的题(20分)和拔高题(30分),让每一个层次上的学生都考出满意的成绩,使学生心情舒畅,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逐步过渡:初中二年级学生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要牢牢把握。差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生理反应,对这一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降低标准,知识的坡度也减缓,适当增加课外活动和地方教材内容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尽量多地接触农村实际,把教学重点逐渐转移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上来,这是适合这部分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的。

分流施教:在初三开始分流。初三年段在开足开齐所有课程的基础上,一部分学生为升入上一级学校做准备,另一部分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任务的同时,适当增加职业课内容,为学生成为农村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做准备。学校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增加农村专业知识课与实践操作误.主要是让学生从旧的农业意识中解脱出来.向新的农村科技意识转交。

短期培训:《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对2005年基础教育提出了“扩大初中后职业培训在校生的规模”,根据这一目标,学校可以动员不升学的毕业生留校半年或一年,办实用技术培训班,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农业的发展是一种挑战,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学校协助当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村信息化产业水平,带动农村经济向高层次发展。学校要下大力气对职业教师进行培训,以满足教学需要,使学校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培训基地。

二、目前,教师队伍的素质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需求,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同样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且前教师队伍学科比例失调,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滞后,教师的基本功不硬,农村经济类型的专业教师少,能歌善舞的,会写能画的更是凤毛麟角。其原因是人事制度不健全,需要的教师进不来,骨干教师又无法留得住;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育观念的转变。采取的对策是:调整和提高。调整:对校长和行政班子成员要严格考核,搞好民主测评,通过多方面的考察,调整合格后应相对稳定。稳定的领导班子会对学校负责,按照长远规划和近期打算有步骤地工作,有利于办学效益的提高。对不合格的领导,应就地“卧倒”,不要东调西派殃及其他学校。针对教师专业比例失调,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随着人事制度改革,退、病休人员的编制应留给各学校所缺专业的教师(人事和教育部门可从已毕业的师范院校的学生中选拔),学校多余人员应通过多种渠道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下,自行消化。提高:主要是加强一线教师的培训工作。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关键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1、培训要把师德放在首位

(1)在教师当中要树立师德典型,让典型教师做事迹报告,典型引路。教育和影响教师。(2)在教师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得到培训。如,教师可以搞师德知识竞赛、各类球赛、游戏,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他们对社会知识的学习。还可组织教师旅游,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陶冶情操、感悟哲理、理解人生。(3)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用“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教风”等来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领导班子以精诚团结、协调合作,廉洁奉公、率先垂范,依靠自身的学识、业绩、能力、品德等非权力因素影响教师的师德修养。

教师嫱训的关键是教师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要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在实际的教学研究中进行培训很有实效。在教学研究中,让教师设计一份自己满意的、符合大纲要求的、能把握教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案;上一节研究课,能体现自己的教学教法和研究成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分层辅导的课程;选择一份听课笔记,检验自己对常规教学过程的要求、对教学改革的理解程度,以及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写一份比较有价值的教学工作报告或总结,交流教学研究或教育科研水平提高的经验。在教研中,注重开展备课、说课、讲课和评课活动,以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通过对优质课、观摩课、成果课的互听互评、领导点评,使每一位教师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与帮助,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外,还可以通过学校其他活动提高教师的素质。

学校对教师的培训,是教师的考核项目之一,直接影响教师的切身利益,自然对教师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教师感到自己必须有一个过硬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否则就会“败下来”。

三、应加强初中考试制度改革

目前,一些地方的党政、社会各界、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仍把升学率看得过重,这些压力,导致领导和教师成天围着考试的指挥捧转,压得教师透不过气来,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农村初中的实际情况是多数学生要回家参加农村经济建设,片面的教育,使学生无论是思想准备上,还是在知识与技能的准备上都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考试制度有待于研究和改革。如果把农村升学考试制度放宽一些,考试权利下放一些,给学校一点升学自主权,减轻学校的升学压力,学校就会有精力对多数学生从音、体、美、劳等方面发展个性,重点是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后的相关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更好地为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农村论文范文第5篇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参与信贷提供,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参与提供农业保险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农信社管理、沉重历史包袱的不断暴露,以及银行商业化与逐利化的倾向的加剧,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已经不再适应现实情况,难以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稳定的资金支持,因此,必须打破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金融制度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存的农村金融体系问题诸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金融财政化,历史包袱过重,导致农村金融机构难以符合市场要求,持续经营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多为政府背景或政府主导,受政府干预程度较大,政策性和商业性难以明确分离,导致很多应由地方财政完成的目标被迫由金融机构负担,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负担过重,例如农信社在“支农”目标的政策性指导之下,负债累累,造成了沉重的历史包袱,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符合市场化、商业化的要求,出现大量劣质资产,其净值甚至成为账面资本金两三倍的负数,难以持续经营.这种历史包袱的出现一方面与政府的行政干预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也有农信社自身和价格机制上的原因.周小川曾提出在改革的转轨阶段要正视这一问题,不能回避,更不能一直拖下去,同时他提出了消除历史包袱的两点解决办法,即一种是继续发放低价的再贷款,旨在使农村信用社通过存贷款利差逐步消除历史包袱,另一种则是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国家与农信社各承担一办的净值损失,在中央银行的资金支持下,进行增资扩股和股份制改造,依靠自身的力量提高资本金,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同时重视正向激励,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建立监督和退出机制,从整体上推进农村金融机构向好的方面发展,逐步的解决存在的问题.

1.2金融机构规模过大,结构单一,缺乏针对性,大量贷款需求难以满足农信社、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发放农业贷款基本上处于垄断地位,近年来,农业银行经营重点转向城市,不断收缩基层网点,缺乏银行认可的抵质押物等等问题导致大量的中小额农户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得不到满足,活跃的非正规民间借贷也正说明了农村对于贷款资金的大量需求.从现实需求的角度来说,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进程,农村的金融需求绝不仅仅是存贷款,更包括其他方面,例如针对自然灾害的农业险,代收代付、转账结算等金融服务,现有的近乎于寡头垄断的农村金融机构远远不能满足逐渐发展的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结构过于单一,提供的金融服务也相对单一,加快建立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兼顾地区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建立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信用社、商业保险公司、证券机构在内的多层次的机构网络,提供包括存贷款、证券交易、财产、人寿和支付结算等中间业务在内的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已经成为下一阶段的任务和要求.

1.3农村资金严重外流,难以形成保证对农业农村发展稳定的资金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基层网点不断收缩,信贷业务逐步转向中心城市,农业农村缺乏必要的信贷资金支持,造成资金外流.同时邮政储蓄银行不断从农村吸储转存人民银行,在缺乏必要的激励引导的情况下,很难回流农村.农信社由于商业性、逐利性,逐渐出现了贷款非农化的倾向,大量来源于农村的资金严重外流,难以形成对农业农村贷款的良性循环.农村资金的充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资金的严重外流,必须从政策上予以改进,建立公平合理的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加大对三农的支持.要求邮政储蓄在价格政策上与农村信用社的基本平等,理顺其与农村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降低利率水平,逐年扩大邮政储蓄对老转存款资金的自主运用,争取在五年之内达到全部自主的目标,同时扩大其资金自主运用的范围,逐步建立财政对邮政普遍服务的正常补贴机制.针对这一问题,周小川提出我国需借鉴和研究美国的社区再投资法案,鼓励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承担一定的回馈义务,开展社区金融服务.这就对监管机构工作的透明和及时,以及更多技术性的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农业保险制度缺乏应有的效率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国际通行的农业保险体系,主要依靠国家提供灾害补助的方式进行农业灾害救助,其效率和覆盖的广度不足,导致花费大量资金仍然援助不足.农民承受灾害的能力差,没有自上而下的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很难对农业、农民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农业灾害的不确定性及风险,也使农业更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例如日本就采取“三级制”村民共济制度,形成农民共济和政府相结合的自上而下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美国则采取多层次的保险提供更加完备的农业保险制度,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有经营农险资格的私营保险公司与农作物保险人和查勘核损人形成层级式的农业保险制度.法国除了对农业保险进行干预外还加大对于农业风险科学研究机构的支持力度,投入巨资支持研究.

1.5农业贷款分担机制和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贷款分担机制与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难以适应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农户申请大额贷款难以提供相应的抵押担保;二、贫困地区企业贷款担保难以落实;三、抵押物难选择,由于农业贷款扶植的农业、林业等产业,资产多为农产品、林业资源等,作为抵押担保品的自然风险较大.四、龙头企业寻找保证担保难.这是由于龙头企业基本上是当地最大的农村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企业为其提供担保.因此,必须加快建设农业贷款分担机制和信用担保体系,为农村企业、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这也同时促进银行支农资金的合理运用,降低资金风险.

2“一号文件”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措施及若干思考

对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学者们也针对问题提出了种种的解决思路.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中提出了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并提出了若干的改革措施和目标.首先文件提出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在强调原有国有商业银行的支农职责的基础上,同时鼓励县域的中小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对于农村、农业的支持,调整村镇银行持股比例,股东本地化,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为社员服务方面具有内生的优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弱势群体通过互助方式解决资金需求问题的有效方式,是一种成本最低的制度安排,在农村金融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支持农业企业的上市、发展.这一系列措施对于弥补农村金融体系的漏洞,建设更加活跃的、灵活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在强调“支农”的过程中,应当减少行政干预,转而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鼓励措施,引导商业银行及其他中小型的金融机构主动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例如美国对于农业贷款占贷款总额25%以上的商业银行实现税收优惠,印度则要求商业银行贷款的18%必须投向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我国在鼓励金融机构支农时,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不遗余力地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健全的系统的农村金融体系.“一号文件”中提及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提高财政的补贴比例.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弱势产业,农民更缺乏承担风险的能力,因此,世界各国都对农业采取扶植性的政策,日本、美国、法国、墨西哥根据农作物的种类采取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结合,政策性和商业保险相互弥补的方式对农业提供保险,如墨西哥农业保险公司的资金最初由财政部提供,国家财政提供25%的费用,并且对整个农业保险实行政策性免税,有效分散农业经营中的风险,在我国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的过程中,这些手段都值得借鉴,根据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提供农业保险.在农村金融改革以支持“三农”的同时,财政应负担其职责,金融不能也不应该代替财政职能.如果金融承担过多的财政职能,就会扭曲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不但无法完成支持“三农”的任务,反而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和损失,农村金融机构不但未达到金融支农的政策目的,反而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避免金融财政化,坚持金融的商业化、市场化运作,避免政策性的干预.但其逐利性又要求政策的引导.农村金融的经营环境恶性循环,在公共财政未发挥应有作用的情况下,简单将金融机构作为支农的工具,效率低下,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道德风险.在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控,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政策性与商业性区分开来,加强监管,通过立法等手段规范工作流程,将制度化、法制化贯彻到底,探索并不断完善监管方式,形成自上而下、责权相当的监管体系.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