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精神科护理危险要素与预防策略

精神科护理危险要素与预防策略

本文作者:凌璇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精神病医院三病区

护理相关措施:①团队文化建立:护理学为传统的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特别是精神科护理学关注的对象是最需关怀和帮助的弱势群体,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价值观进行提高,构建充满关爱的团队文化,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可提升科室向心力和凝聚力,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同时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减轻护理人员压力。②业务培训:加强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护理部需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对技能和理论知识进行考核,选派优秀的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使其综合知识水平提高,知识面不断拓展,进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临床护理工作需与实践紧密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观点,了解临床情景,对患者的情感能够体察,在护理工作中融入真诚和爱心,依据患者的实际需要,提供适合个体的护理服务,使患者获得安全感,提高满意度,感受到人性关怀的温暖。精神科规章制度较多,要严格执行,护士长需起到模范带头作用。④规范化书写护理记录:护理记录必须依据客观、及时、真实、准确的原则,与医生病程记录保持一致性,加强检查力度,对问题及时发现并给予纠正。患者相关对策:①心理护理防范:用适度的保证、合理的解释、有益的暗示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调控和支持。对其痛苦及内心需要进行了解,联系家属多给予患者鼓励和关爱,排除孤独、焦虑心理,让患者感觉被重视和关怀。②加强巡视:精神病患者行为比较怪异,由于缺乏自制力和受精神症状支配,可能会出现自伤、毁物、自杀、外走等意外行为,故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对患者上述特点进行掌握,加强夜班巡视力度。③加强安全管理: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精神病患者会利用物品作为自杀、伤人、自伤的工具,故在患者及家属入院时需认真做好有无危险品以及所带食物是否有变质情况发生的检查,同时开展安全宣教。④密切观察病情:对患者的病情详细了解,明确诊断,重点看护。需尽量不让高危风险的患者到相对隐蔽的场所活动,加强心理疏导工作,提高警惕,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若有逃跑患者在追回后,需对其进行良好的精神安慰,不要过多责备,同时防止再次意外发生,加强严密观察。

按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的护理考核标准及上海市精神科临床质控中心考核标准,对护理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病区管理质量和技术操作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及暴力倾向进行评价。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分析凌璇湖南省郴州市精神病医院三病区,湖南郴州423000[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选择该院精神科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安全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现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率为97.8%,对照组满意率为77.8%。观察组发生暴力事件1次,占2.2%;对照组发生13次,占2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观察组满意率为97.8%,对照组满意率为77.8%。观察组发生暴力事件1次,占2.2%;对照组发生13次,占28.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护理安全是指护士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对医嘱进行准确无误地执行,以使患者身心在治疗过程中均获得安全保障,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医疗护理行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加强护理安全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精神科患者存在一定特殊性,护理安全便显得更为重要[2]。与医院其他科室比较,不安全事件及医疗纠纷在护理操作各个环节中更易发生,故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和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是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人为因素是很多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其中护理团队及护理人员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加强人文团队建议,提高工作积极性,进行业务培训及防风险意识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加强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可显著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在精神科室中采用有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明显。综上,针对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