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神关怀

精神关怀

精神关怀

精神关怀范文第1篇

人文关怀,又称人性关怀、关怀护理、关爱[1]。护理人文关怀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以人道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顾[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日显重要。在精神科护理中,由于精神病人病情的特殊性,大脑功能活动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异常,有些可伴有生理功能障碍,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笔者通过以人文关怀理念为指导,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提高,患者的外显行为(主动服药、遵守院规、主动配合治疗及检查、良好的卫生习惯、克制不良行为、安心住院)和内显行为(情绪稳定、关系和谐、人格统一、适应环境)表现良好。现将我科实施人文关怀的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我科共收治精神病患者430人,其中精神分裂症318例,分裂样精神病48例,情感性精神病37例,器质性精神病12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例,焦虑症4例,精神发育迟滞4例,其他4例,符合CCMD-3-R诊断标准。

2 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

2.1入院初期的人文关怀 患者入院初期,患者处于症状高峰期,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全,常表现为敌对、反抗、不合作、紧张、害怕、焦虑、抑郁等心理。这一阶段护理人员应以亲切的语言安慰和劝说,根据病情,采取与患者或家属进行入院宣教,介绍住院环境、分管医生、护士、护士长及各种住院制度(安全制度、物品管理制度、保护性约束制度等),帮助尽快适应病区环境。在接触患者前要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家庭、婚姻、学习、经济情况、职业及兴趣爱好等,注意接触的技巧及语言的艺术,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满足合理要求。同时落实好患者的基础护理,主要包括安全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口腔和皮肤的护理、排泄护理、衣着卫生及日常仪态的护理)、饮食护理、睡眠护理、探视护理等。

2.2恢复期的人文关怀 经过治疗,患者病情恢复,这一阶段,护士应深入患者,用关切的语言询问患者的感受,给患者恰当的称呼,要从细微处让患者感到护士的端庄、热情、认真、和蔼与博学,使患者认识到为他服务的护士有高尚的品格和精深的知识,从而相信、服从护士的管理与服务。

从环境的管理上,保持床单元的干净、整洁,生活用具有标记并集中管理;从患者的生活上,根据饮食爱好订餐(除医嘱有特殊饮食外),根据家属要求提供帮助购物便民服务(如水果、日常用品、衣物等)、提供接听电话及打电话,每天进行仪表整理及指导2次,并让患者照镜子,满足病人的审美要求,起床时间播放轻音乐及指导语,让患者在轻松中得到生活提醒及接受健康教育;平时有组织的开展工娱治疗、文体训练、集体健康教育、生活技能训练及心理技能训练等,并在病友当作选举生活委员、组织委员、文娱委员、劳动委员、安全委员、爱心委员,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优点长处,树立信心,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及增强社会责任感。 每月召开家属联谊会一次,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以及家庭、社会支持与关怀的平台。此期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加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介绍治疗的方法、各种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疾病的名称、临床表现、药物副反应及应对措施。为患者答疑解难,使患者受到鼓舞,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让患者在治疗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治疗。

2.3出院期的人文关怀 这一阶段的人文关怀教育有:出院后坚持按医嘱服药的意义、药物服用的方法及保管方法、生活指导、复发的先兆及应对措施,家庭护理,并告知随诊时间、联系方法、随诊地点,教育时需以患者、家属或单位共同参与,方式:口头宣教及书面指导,并发放资料。

2.4跟踪社会化护理 患者出院后仍需较长时间服用药物,家庭康复护理成为医院整体护理的延续,护理人员对患者出院后15天、1个月、2个月、每隔2个月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治疗、康复情况,适时提供护理咨询及健康指导,更好的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

3 结果

通过对精神病患者采取一系列的人文关怀措施,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为患者营造了一个和谐、愉快的住院氛围,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每月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率均在95%以上。

4 体会

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尽可能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行为方式上的指导;尊重和同情患者,满足患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3]。使患者生活得舒适、愉快,增加治疗和护理效果,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护士的精神风貌,护士的人文内涵不断丰富和提高。

参 考 文 献

[1]王菊吾,叶志弘,蔡学联,等.关怀照护的本质和内涵[J].护狸研究,2005,19(1):1-2.

精神关怀范文第2篇

一、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育中特殊重要的岗位”。

“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叫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班主任的教育劳动是一种专业性的劳动,要想胜任班主任工作,就需要逐步走向专业化。

二、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涵——“精神关怀”

作为“精神关怀者”,他所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班主任以精神关怀培养学生的关怀精神。

(一)什么是“精神关怀”?

“精神关怀”就是要从精神上关心人,从思想上凝聚人,从行为上引导人,使学生的生命内涵不断充实,生命质量不断提高,成为终生幸福的人。

(二)为什么要强调“精神关怀”?

既然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幸福,而真正的幸福又必须建立在健康精神的基础上,所以我们就要关心学生精神的健康成长,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充实、丰富和完善起来,从而能够成为会创造人生,会享受幸福的人。

(三)怎样实施“精神关怀”?

1、走近学生

(1)了解学生是教育的起点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

欲窥童子心,更下一层楼。

(2)理解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要理解学生,我们不仅要有爱心,更要有童心。

魏书生说:“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2、认识学生

(1)学生是主体的人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发展就意味着不成熟和不完善,只有不成熟才有成熟的需要,只有不完善才有完善的可能。因此,处于发展中的中小学生是大有希望的人。

错误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人都是在错误中不断成熟起来的。

(3)学生是有个性的人

从学生的个性出发,这才是教育的真正起点。

只有充分张扬个性,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他自己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4)学生是活泼好动的人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是不同的,在儿童世界里出版的“字典”中是找不到“静”字的。

(5)学生是喜好模仿的人

作为“重要他人”,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是很重的,学生常常会不自觉地模仿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以班主任为楷模。

(6)学生是富于情感的人

人的学习应当经历这样的过程:从想学习,到爱学习,再到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但要会学习,首先要爱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3、关怀学生

(1)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

忽视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灵的伤害!

教育者要善待每一颗渴望关爱的心灵,任何人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任何人都不能被忽视!

(2)尊重学生的自尊自信

天才的全部秘密其实只有6个字:不要小看自己。

学生有了自信就有了希望,而有了希望,他就走上了成功之路。

(3)信任学生的自强自立

魏书生说:“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班主任工作 banzhuren.cn)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

(4)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一个人如果不求上进,破罐子破摔,那么,任何人都帮不了他的忙;但如果一个人上进心迸发出来,那么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5)启发学生自己领悟

一个“教师”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而一个“导师”的时代正在来临。

(6)宽容学生的调皮捣蛋

英国教育家欧文说过:“宽宏精神是一切精神中最伟大的。”

宽容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智慧。它是感化学生的良药,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7)让学生接受必要的惩戒

惩戒也是一种“精神关怀”。我们主张教育中要有惩戒,但是惩戒必须让学生愿意接受,这样的惩戒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

(8)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公平与公正是千百年来成人世界的不懈追求,儿童世界同样也有此需求。

精神关怀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文关怀精神 政治课 教学

一、缺乏人文关怀精神的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在我国农耕社会,由于教育的“重道轻器”,使得“君子不器”的观念深入人心,读书人只屑于坐而论道、也只会坐而论道,落得一个“百无一用是书生”无奈和被诟病。这种“重道轻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片面教育模式,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科技发展缓慢,社会进步迟滞。而在“科技理性与工具理性”占主导地位的现当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市场法则、社会分工和就业目标所切割、所支配、所驱使,人才培养越来越被“实用主义”和“科技主义”所支配,教育片面追求“合格螺丝钉”的目标,而越来越偏离“合格人”的目标。教育的工具性、功利性和短视性越来越明显,而教育的人本性、公益性、终极性越来越被削弱甚至忽视。

“重道轻器”、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坐而论道”式的教育不行,以“合格螺丝钉”为目标的功利性、工具性的实用主义教育当然也不行。真正的教育,不但应传授受教育者生存的技能,更应给受教育者以人文关怀,让受教育者明白生存的意义;不但要帮助受教育者实现物质富足,而且更使受教育者打到精神归宿。所以,单纯以传授谋生手段而进行的教育远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因为它只停留在谋生手段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受教育者生存意义的启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架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 缺少人文关怀的教育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教育是要塑造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己内心关系,和谐发展的人,经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根本性、终极性人生问题的政治教学更应如此。

二、以人文关怀精神对待政治课教学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关怀和对人类文化的关注,特别是对人的情感、生存状态、精神状态等的关注。人文关怀精神是哲学社会科学应塑造的核心精神。政治课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和精华,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学生前途命运,必然要以人文关怀精神贯穿始终。在政治课教学中有效贯彻人文关怀精神,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第一,深入挖掘课程本身的人文精神

马克思十七岁中学毕业时,在其《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2]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青年马克思以天下为己任的无与伦比的人文关怀精神。其实,整个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解放全人类的学说,古今中外,再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具有如此博大的人文关怀精神。而政治课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服务祖国人民为根本指向的修己尽忠、经邦济世的科学,里面所蕴藏的道理、所提倡和坚守的原则,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的体现。有位政治家说“政治是最高智慧”,所有政治课中蕴含着人类最高的智慧和人文精神。如果不能在政治课教学中挖掘出课程本身深厚的人文意蕴,只是生硬地、空洞地为讲课而讲课,这样的教学必然是枯燥的、令人生厌的,从而很难吸引学生,当然学生就不喜欢。

第二,对政治课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

政治课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主要靠政治课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去发现、去讲解和阐发。而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其自身就必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我们知道,在延安时,经常到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等学校去讲课。所讲的课程,是一些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而当时听讲课的学生,大多是未读过书的农民出身的军人,总体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但的讲课,学生不仅爱听,而且非常受启发,甚至觉得的课讲到他们心坎里去了。讲课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将政治课和在场每个的人生存环境、生活境遇紧密结合,从而讲得非常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同样,现在学校里凡是受学生欢迎的政治课教师,讲课绝不是从一个政治教条到另一个政治教条,而是娴熟运用其丰富的文史哲政等方面的知识,广征博引、融会贯通、寓政于文、润物无声地讲授。只有政治性而缺乏思想性、人文性的政治课学生不会爱听。所以政治课老师,一定要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研究的同时,有意识地增加自身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

第三,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近年来学校包括政治课教学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都不太理想,除了与社会大环境、教师素质等有关外,更与学生的人文素养不高密切相关。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文理科过早分家、由于社会生活的日益工具化、感性化、消费化和快餐化等原因,从整体上看,现在学生的人文素养比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厚重的、严肃的、抽象的、终极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感兴趣程度。为了要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政治课教学的深彻而博大的人文关怀精神,就必须各种采取措施,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一点至关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政治课教学就必然要防止以下不良倾向:一是过于工具化的倾向。所谓过于工具化就是过分强调“考试”的重要性而忽视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这种倾向是极不利于学生和谐和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过于工具化的倾向,使得包括政治课教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教学越来越被边缘化,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使许多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很容易陷入迷茫甚至走上歧途,同时还使许多学生由于缺乏人文底蕴而生活单调,甚至迷恋于低级趣味而无法自拔。二是过于媚俗化的倾向。就是老师过于迁就、迎合和讨好学生的倾向。如前所述,较之于以前的年轻人,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更喜欢工具化、休闲化、娱乐化、感性化、快餐化甚至解构化的东西,而对真正严肃的、厚重的、抽象的、经典的、终极的东西找不到感觉,不感兴趣。不仅如此,由于受社会消极现象和“西化”影响,许多学生对政治课教学不感兴趣甚至比较抵触。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老师上课,学生爱听什么就讲什么、学生喜欢什么活动就搞什么活动,使得课程的质量和含金量大打折扣。有些老师的讲课,尽管学生评价很好,但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无益甚至是破坏性的。政治课应当讲品位、有坚守,对一些真正严肃的、高雅的、经典的东西不但不能因为学生不爱听而削弱或取消,相反,更应当强化。对真正严肃、经典和终极的东西,该灌输的还得灌输、该熏陶的还得熏陶,时间长了,自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品味和人文素养。

因此,以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引导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始终贯穿人文关怀精神的政治课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以生为本”的政治课。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精神关怀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佛教伦理;生命关怀;人间佛教;“心灵环保”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6-0033-04

一、佛教伦理与世俗伦理

伦理学是以“应该”(should)、“应当”(ought to)等价值陈述来讨论和阐释某某事是否善、正确或合乎道德的一门学问。与事实判断相比较,价值判断或许更难于断定或辨其真伪,因为基于不同文化、宗教、习俗等背景认知的群体,往往会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思维方式、文化观和价值观以及由此而影响(决定)下的生存(生活)方式。但却不能因此而否认:确立价值判断并不比研判事实不具有重要性。尤其在全球化境遇的今天,在探讨人际关系、共同福利或善恶之争的时候,价值知识的判断就比既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必要和有益。

在世界各大宗教文化传统中,佛教伦理正是如此亟待阐发和深掘的对人类共同福祉有益且重要的价值研判知识。不过,佛教伦理的这种知识资源却不能直接拿来为世俗的价值判断所用,而必须经过“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转化”和“创造”理应奠基于对佛教伦理和世俗伦理之关系的准确体认和把握上。佛教伦理和世俗伦理相比,佛教伦理是宗教伦理,它以为出发点,以追求体悟终极关怀的解脱为依归,因而具有彼岸性,是出世的,也是超越的;但其超越性不离世俗性,其彼岸性也不完全脱离此岸性。佛教伦理之真精神、真践行在于净化和提升世俗生活的境界和意义,而这种于世俗生活中以调节伦理关系、净化和提升世俗生活境界的道德规范,恰好正是世俗伦理的观照之域。据上,不难得出,首先,佛教伦理和世俗伦理有在世俗性上相统一的一面,但又不失其特有的宗教意涵和对超越性的追求。这就如同周敦颐《爱莲说》中所咏唱的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亦如维摩居士的修行:“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乐。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1]其次,佛教伦理思想中的许多戒律、规范也多有与世俗伦理、道德规范的内容相同或相近之处,只不过佛教从宗教立场出发,往往赋予其十分神圣化的意义。例如,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就一直讲求孝,即做子女的要孝养父母,包括物质上的供养和情感上的尊重和满足。佛教原本是讲出家的,后来演变至中国佛教伦理,不仅大讲孝,还讲求“至孝”,这个“至孝”就包括比如劝自己的父母信奉佛法,愿父母追求和享受出世解脱之乐,等等。这个事例一方面似可说明佛教伦理对世俗伦理的某种“屈服”,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佛教伦理对世俗伦理境界和意义的提升。“屈服”抑或“提升”,其实都关乎佛教伦理对现世中的芸芸众生的深刻关怀。最后,佛教伦理中所允诺的、吸引人们追求的理想彼岸与世俗伦理所追求的美好世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共同点有三:一是自然环境优美;二是社会生活和谐;三是居者身心健康。

综上,挖掘和阐发佛教伦理的精神资源不仅对提升世俗伦理的境界和意义有着相当直接的理论借鉴意义,而且对构建和谐人生、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下文拟就佛教伦理思想中蕴涵的丰富而深刻的关注人生、关怀生命等精神资源作尝试性探讨。

二、佛教伦理思想中的生命关怀精神

佛教伦理是传统伦理思想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宗教伦理,它是在佛教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是以佛教信仰为中心调节佛门僧人之间以及僧俗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体系。作为宗教伦理,它发挥着世俗伦理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同时,也承载着佛教对现实社会、生命人生的强烈关注和深切关怀。

1.佛教伦理以缘起论为理论基石。作为佛教基本教义和佛教伦理之理论基石的缘起论或缘生理念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由种种条件或原因和合而成,所谓缘集而生,缘灭则散,这里的“缘”实际上就是条件或原因。这种缘起论或缘生理念启示人们:世界既然是“因缘和合”而成的,那么,每个个体、每一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岛屿”,都要依赖于他人和社会才能存在并发挥作用。用今天的视角来看,作为佛教伦理哲学基础的缘起论或缘生理念实际上包孕着世间众生相依相存的道理,这就要求人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他人以及自己和社会的关联性、依存性。

就自己与他人而言,每一个“我”都不能离开“他”而独立存在。当下,由于经济全球化,交通、通讯的便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拉近,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越来越疏远:他人对于个体来说,只有手段的意义,即它只是满足个体目的和需要的工具,只有在满足个体的需要和利益时,他人才有存在的必要,否则,随时可以被抛弃。人们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逐渐疏离,个体完全蛰居于自我的心灵之中,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亲切感和交流所带来的满足感则荡然无存。而佛教伦理中的缘生理念正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这种彼此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或许能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利,促进人际和谐有启迪意义。就个人与社会而言,社会其实是由无数个人所组成的,离开个人无所谓社会,但个人离开社会也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人。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要求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要为身“陷”其中的公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追求获得美好生活的机遇,以使自我有更加充分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要求每个公民应自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从而实现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良性互动。

改革开放30余年来,社会已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表达公开化、利益冲突尖锐化等局面,在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的今天,表达不同利益诉求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也有所增多。对此,我们应积极融摄,创造性地转化佛教伦理中的缘生理念所包孕的“依存”智慧,顾全大局、合理分配、普遍受益,真正做到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激发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促进并构建一个和谐、祥和的社会人间。

2.佛教伦理以慈悲为怀。佛典《大智度论》上有云,“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予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予众生。”佛教伦理中的慈悲襟怀是生命关怀精神的集中体现。具体来说,慈悲精神有三个层次,即小慈悲、中慈悲和大慈悲。小慈悲是主客有别,自他有别的;而大慈悲则是一种无差别的、普遍的慈悲,也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乘佛教强调慈悲乃佛道之根本,中国佛教伦理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充满普遍的深厚的生命关怀的精神理念。不仅如此,中国佛教还重塑体现慈悲理念的神格形象,其中,又以观世音菩萨最为典型。观音菩萨慈悲精神的特点有三:一是现实性,观音菩萨能解救现实生活中众生的种种苦难,满足众生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愿望和要求;二是随类性,观音菩萨随类度化,对众生一视同仁,不分贵贱贤愚,有针对性地开示教化,度脱苦厄;三是融通性,观音菩萨应化形象千姿百态,圆融自在。佛教慈悲理念的最重要实践就是布施,布施实际上就是“给予”。每个人都从社会和他人处索取,所以也都应回馈社会和他人。当社会和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伸出援助之手,每个人都有回报和救助的义务,不能只是索取而不给予。人们以自己的财力、体力和智力尽可能去救助贫困者,积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如救灾扶贫、照顾鳏寡孤独、参与医疗卫生、挽救失足者等。显然,这对缓解社会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消解社会公共生活的矛盾,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大有裨益的。

佛教伦理中慈悲理念的倡导,不仅有助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确立。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发展,人类取得征服自然的辉煌胜利,自然界成为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加以剖析、“拷问”和利用的对象,有力推动了人类摆脱在自然面前俯首称臣的命运,同时,也强化了人类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中心地位。人们全然不顾自然的生命及其内在价值,所思考的只是如何从自然中获取更大的利润和功效,算计着如何满足自己无限的私欲,而渐渐忘却了自己生存的基础――大自然被彻底地“驱魅”,从而导致了“大地的毁灭”[2]。当代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自然资源极度浪费,人与自然的异化已非常尖锐,因而,正确认识个体与自然、群体与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佛教伦理的慈悲情怀能够转化成构建人与自然之和谐关系的有用资源。

中国佛教推崇的慈悲理念实际上是前面所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即对众生包括无情识之物,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墙壁瓦石等都抱有慈悲之心怀,因为它们与我们及这个世界都是和谐共生的;在佛家看来,它们也都有成佛之佛性,所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因此,要尊重和爱护包括无情识在内的世间一切万物,持一种和谐共生的理念。不仅如此,还要充分认知到:大自然与人类有着平等的价值以及生存权、生命权,人类与其他自然万物共同构成一个共同体,彼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它们之间是一种和合共生、唇齿相依的关系。因此,作为有思维、有理性的人类应该普度众生、泛爱万物。

3.佛教伦理倡导忍辱精神。佛教伦理中的缘生理念、慈悲理念等生命关怀精神为世俗伦理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包括伦理价值和道德实践、道德选择的理论依据。这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内容,强化了中土道德教育的信仰力量,增强了世俗伦理的约束力,而且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构也有诸多的启发意义。佛教六度中的忍辱精神正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佛教伦理对人生和生命的深切关怀。佛教伦理倡导的忍辱,其实质就是做到人嗔我不嗔、人恼我不恼,集中体现了佛教伦理所追求的宽容境界,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分析和参照的。佛教很早就发现了人性的三大弱点,即贪、嗔、痴。贪即贪欲、贪爱,对事物起爱著之心;嗔即嗔恨、嗔恚,对事物起怨恨之心;痴即愚痴、痴迷,迷惑于种种假象而不见真理。贪、嗔、痴被认为是污染众生、燃烧众生身心的三种根本烦恼,也称“三毒”。为了直接对治“三毒”,佛教提倡不贪、不嗔、不痴的伦理要求,即忍辱精神,以消除根本之烦恼。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物质生产已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同时,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在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关系上,一些人自我扩张、自我膨胀、目空一切,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僵化、紧张和冰冷;而另一些人又自我扭曲,出现自我的失落、丧失等现象,构成当代一些人精神上的莫大痛苦和悲哀。此外,现代人们又不由自主地卷入到为“物”所役的束缚中,在欲望的驱使下疲于奔命,生命沦为物欲的工具,生活的全部意义诉诸于物质功利的占有,“贪婪”成了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形成上述自我膨胀、扩张或自我扭曲、失落以及对“物”的无节制追求,究其原因可能错综复杂,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当代人并没有认识到佛教伦理所倡导的忍辱的真正要义。这种忍辱精神,用现代视角来看,其实就是一种宽容的理念。宽容是人与人交往和沟通的助力,也是互相信任和建构和谐关系的桥梁。

总之,佛教伦理中强烈关注人生、关怀生命的精神资源,有助人们在竞争激烈、压力增大的今天平衡自己的心灵,从而使生命得到真正的安顿。人间佛教中的“心灵环保”理念立足于人心浮躁、困惑的现代社会,以传统禅宗的“平常心是道”的禅法为理论基础,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意识,以“心灵环保”为方便说法诊治现代人的焦虑、浮躁等社会问题;同时,冀此提升现代人的精神品质,实现现代社会的和谐与安康。

三、人间佛教中的“心灵环保”

倡导“心灵环保”的人间佛教理念,既是为了诊治现代人的焦虑不安、彷徨孤独以及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时代问题,也是对传统佛教伦理中所包孕的丰富而深刻的生命关怀精神在当代的“创造性的转化”与弘扬。“提升人们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3]不仅是法鼓山的开山宗旨,而且也是人间佛教理念和实践之大德圣严法师倡导“心灵环保”人间佛教之宗旨。因而,强调利用传统“禅修”来重建人心、“提升人的品质”,自然便成了“心灵环保”人间佛教理论建构上的逻辑起点。在圣严法师看来,六祖慧能之前的“禅修”仍然带有印度原始禅观的特征,即注重次第的修定,不过,大乘佛教的禅修“重视日常生活,在任何世间都可以修行禅定,也就是重视心的定境,不拘泥于身体的坐姿,这正是后来中国禅宗理论的依据”。而从“菩提达摩到六祖慧能时代,并不一定全是顿悟法门”。“到了六祖才出现所谓直指人心,不落阶梯的禅”[4]。在准确把握传统“禅修”的历史流变基础上,圣严法师从“健康心灵、提升精神品质”的理念出发,着重阐发了他所倡导的“心灵环保”人间佛教的禅观。

圣严法师从三个方面界定和阐发了“禅”的内涵:其一,禅是清净的智慧。这里是说,以禅修所得的特殊智慧诊治现实社会中的一切我执、法执的私心杂念。其二,禅是无染的心灵。意思是说,以禅修净化人们受污染的心性,从而提升人的品质。其三,禅是无相、无住、无念的精神境界。这里,显然是以大乘中观的“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的“中道义”作为其禅观的理论支点,并在此基础上,突出“慧”的“禅悟”以破除人们对世间物质、名利、自我等精神层面的执着,从而能以清净的禅修智慧、无染的禅修心灵摆脱人生贪、嗔、痴的“无明”,最终获得终极关怀意义上的大解脱。

圣严法师目睹当代社会中的人心膨胀、扭曲以及环境污染等时代问题的现状,在其上述“禅观”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具体易行的“四念处观”来对治和疗救。所谓“四念处观”即观身法、观受法、观心法和观法法。仔细辨析这“四念处观”,不难看出,圣严法师巧妙地融摄了中国禅宗“禅在平常日用中”、“平常心是道”等思想,从而使得复杂、神秘和深奥的“禅修”变成因地制宜、灵活易行、效果显著的日常生活行为,同时,也为其人间佛教的重要理念――“心灵环保”提供了内心修养上终极关怀式的保证。

现代社会在增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在提倡“心灵环保”的人间佛教看来,与其说是产业政策、技术层面上出现的问题,倒不如说是人类在精神层面上出现的问题。圣严法师说:“许多人在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上,只注重物质生活品质的提升,这更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5]156据此,圣严法师进一步强调,“从禅的精神来讲:生活是以简朴、整洁为原则。所以应该通过禅修的生活,来提高人类的精神品质,保护人类的心理健康,影响全人类的心灵,进而改善生活环境,达到全面健康的目的”[5]156。这里,圣严法师其实明确提出了以“心灵环保”人间佛教之理念实践来完善人类的心灵、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这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注重改善和提升人们的精神品质、精神风貌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维摩经:上卷[M].台北: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539.

[2]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8.

[3]圣严.禅与悟[M].台北:东初出版社,1995:100.

精神关怀范文第5篇

据2006年10月从卫生部的报道中获悉,我国目前共有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总负担的20%。此外受到情绪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高达3000万,所以说这是应该引起全国人民特别关注的事情。在所有精神疾病患者中,最常见的是抑郁症。抑郁症有轻、中、重之分,大概有2/3的患者属重度抑郁症,其中导致最严重的不良后果是自杀,约占重度抑郁症患者的15%。但由于多数患者的病耻感(看精神病耻辱),所以影响了很多患者的就医。在我国精神疾病患者目前存在的“三低”:一、知晓率低如对多数人的抑郁症状未引起重视。30%以上的患者从未就诊。二、知识度低漏诊者达30%以上:三、治疗率低在综合医院中接受合理治疗者仅占10%,因为克服病耻感对很多患者都是一种勇气。专家指出,在我国所有精神病人都是最弱势的群体,精神病人在社会中所受到的歧视与攻击,远远多于他们对正常人的攻击。而社会歧视又导致了患者病耻感加重社会隔离,使患者更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疾病慢性化,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康复和回归社会,所以精神疾病患者特别需要社会、家庭的关爱与帮助。

春天容易诱发精神疾病的原因

1.春天日照和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对人的情绪造成影响。加上天气转暖。代谢进入旺盛期,易引起人体内环境和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和疾病缠身的老年人,尤其容易产生情绪波动。

2.病人机体内褪黑素的相对缺乏,容易出现睡眠障碍。

3.患有精神分裂症等宿疾的病人,没有遵照医嘱维持治疗,擅自停药、减量或换药。

4.心理压力过大,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及社会适应不良等。

春天容易发作的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多表现为突然的头痛、头晕、心烦、失眠多梦;出现一反常态的性格改变。无缘无故发脾气,情绪易激惹,见人见物都感到不顺眼,一件小事也常纠缠不清;孤僻,不与任何人交往,对家人和亲友冷淡;敏感多疑,或有离奇古怪的无目的的行为:话特别多,爱管闲事;或生活懒散,不讲卫生;或思想混乱。胡思乱想。出现幻听、幻视、幻觉:记忆力下降,办事丢三落四,工作能力明显减退;或出现谩骂、伤人毁物等攻击行为。

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失调病症,多表现为沉默寡言,总喜欢沉湎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愿与人交往。尤其是本来性格开朗的人出现特别的情绪低落,更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出现自杀企图或行为。

考试焦虑症 考硕士、考博士都在春天,决定“命运”的考试,会导致考生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或过度用脑可能造成学生神经衰弱,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烦躁易怒等症状,甚至出现要放弃学习和考试的情绪。

疲劳综合征 表现为困乏,周身不适,情绪低落,郁闷压抑,多梦失眠,食欲下降,烦躁不安,爱发脾气,不想上班等症状。

给你一张快乐处方

有较重的心理压力时,不要总憋在心里,最好找适当的方法发泄出来。必要时应找心理医生咨询治疗,在心理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精神类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

每天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坚持1~2个小时。特别是春暖花开的艳阳天,宜多参加一些室外运动,如去春游踏青等。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朋友聚会,多与亲朋好友及同事沟通。

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重塑自己的性格。加强护理和预防

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即功能训练、全面康复、回归社会。功能训练是指利用各种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躯体活动、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全面康复是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这是康复的准则;而回归社会则是康复的目标和方向。

1.精神病人的康复期,或过去有精神病史的人,在春季应特别加强自我保健。如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极高,而药物治疗依存性差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断治疗、复发率高的首要原因。所以,应加强对患者进行药物自我管理能力训练,使患者明白药物对预防与治疗的重要意义,自觉接受药物治疗。特别是在康复期的精神疾病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决不可擅自停药或换药。

2.在病人的康复期,若能做好家庭护理,不但能巩固治疗效果,还能防止疾病复发,促进疾病的康复。所以,家属和亲友应给予病人多方面的关怀和支持,尤其是在心理方面,要对病人多进行疏导,尊重病人的人格,帮助、同情和理解病人,提高病人的自信和自尊,鼓励病人与社会交往,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因素的影响。

3.在精神病人的康复期,生活上要多给予照顾。避免过度疲劳,保证病人有充足的睡眠。在饮食方面,让病人少吃辛辣刺激与容易引发大脑兴奋的食品,如浓茶、烈酒等。

4.对精神疾病患者要重视进行生活、学习、工作方面行为技能(包括独立生活的能力、基本工作能力、入际交往技能、解决问题技能、应付应激技能等)的康复训练,努力使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5.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注意调节好孩子的考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