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骨科术后静脉血栓的防范

骨科术后静脉血栓的防范

手术结束后预防组患者发生DVT者8例发生率为16%,对照组DVT26例占52.0%,34例患者经彩超或螺旋CT静脉造影诊断小腿静脉血栓(周围型)12例,下肢髂股静脉血栓(中央型)10例,混合型血栓12例,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本讨论中34例DVT患者植入下腔静脉过滤器+手术取栓10例,有效9例,有效率90.0%。导管内溶栓者12例,有效11例,有效率91.7%,单纯药物抗凝治疗者12例有效9例,有效率75.0%,手术取栓与导管溶栓治疗效果无差异,和药物抗凝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骨科创伤后DVT危险因素

导致骨科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骨科手术创伤损伤了静脉的正常结构,主要是破坏了静脉瓣。创伤后血液中血小板含量增加、诱发血液高凝状态。术后下肢肌肉损伤及术后活动减少从而下肢肌肉泵功能减弱导致血液流速缓慢是DVT的另一危险因素。

DVT的预防措施

DVT的预防方法包括基本预防措施、机械预防措施及药物预防,若手术较小可单独给予基本预防即可例如术中尽量避免静脉损伤、术后抬高患肢、进行主动肌肉收缩促进静脉回流,若患者手术操作较大例如髋关节置换术,则须联合各种预防措施在基本预防的基础上给予足底静脉泵、肝素抗凝治疗,并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避免抗凝药过度使用引起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及时发现给予治疗可避免PTE的发生,根据患者下肢疼痛、肿胀等症状及体征并常规术后进行深静脉采取探查,是避免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关键措施。发生静脉血栓后,根据患者血栓的类型及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取栓、导管内溶栓、单纯抗凝药治疗。

本文作者:程海松1吴亚军2作者单位:1江苏省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2江苏省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