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科与骨伤科区别

骨科与骨伤科区别

骨科与骨伤科区别

骨科与骨伤科区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眼眶骨折;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777.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1(a)-174-02

眼外伤是临床常见疾病,眼眶骨折是常见的伴发症。眼眶骨折后病情复杂多样,涉及眶壁及其邻近结构、眶内软组织及眼球的运动功能,CT使眶部骨折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对诊断及正确分型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对本病的再认识,笔者收集2007年2月~2008年12月经临床证实的34例眼眶骨折,就其CT表现及受伤原因、临床症状、检查治疗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4例(34眼)患者中,男26例,女8例;右眼15例,左眼19例;年龄12~68岁,平均34.1岁。

1.2 临床症状

本组32例有明确外伤史,其中,车祸伤16例,拳脚伤12例,棍棒伤4例;2例用力擤鼻后眼睑及眶区肿胀。主诉:患眼肿胀疼痛,视力下降,复视,表现为眶区肿胀,其中,眶区皮下瘀血32眼,伴鼻出血20眼,皮下气肿18眼,眶区感觉障碍14眼,复视8眼,眼球运动障碍2眼。视力光感~1.0。眼部并发症:球结膜下出血15眼,眼睑裂伤12眼,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9眼,球结膜裂伤4眼,角膜挫伤4眼,前房积血3眼,视网膜震荡5眼。

1.3 CT检查

34例患者中,32例采用水平位及冠状位扫描,2例自发性者行水平位扫描。

1.4 治疗方法

眼睑裂伤予以清创缝合,所有患者行早期保守治疗,应用抗生素、维生素、止血药等,短期应用强的松每天30 mg,连服3 d,减轻炎症水肿。有合并症者给予相应治疗。CT检出有明显软组织嵌顿者行主动转动眼球训练,每天2次,每次15~30 min。1例下壁眶骨折并软组织嵌顿者行下睑睫毛下切口眼眶骨折修复术,1例粉碎性鼻骨骨折鼻科行整复术,1例行联合手术。

2 结果

CT均表现为眼眶骨折,爆裂性骨折24眼(70.6%),其中,内侧壁17眼,下壁5眼,内下壁2眼;直接骨折10眼,其中,下壁9眼,下、外侧壁骨折1眼。伴鼻骨骨折2眼,伴鼻窦积血30眼,球后积血、积气17眼,眼外肌增粗7眼。经治疗后所有患者视力提高,8例复视患者6例治愈,1例向颞侧极度转动眼球见复视,正前方及阅读位无复视;1例术后仍复视,随诊至3个月后复视消失。

3 讨论

3.1 眼眶骨折的命名及分类

眼眶居面中部上半部分,是眼球的保护空间,但眼眶又与其他邻近组织紧密相连。眼眶骨折分类方法繁多,按骨折性质分爆裂性骨折和非爆裂性骨折。从颌面外科角度可分为眶缘内骨折(即爆裂性骨折)和眶缘骨折两大类。此处所指的眶缘是指眼眶各缘及与其相关的骨组织,可涉及上颌骨、颧骨、筛骨、额骨等,临床上常见的有眶顶骨折、眶-上颌-颧骨骨折、鼻-眶-筛骨折。范先群[1]认为应综合骨折、眼球、视力、眼位、泪道和畸形等多种因素,提出理想的分类方案,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制订和选择治疗方案。也有学者认为将眼眶骨折大致分为眼眶爆裂性骨折、眼眶内陷性骨折和眼眶复合性骨折,方便、直观,突出了受伤的程度、范围、周围组织受累状况、致伤情形和部位,有利于临床诊治[2]。

3.2 眼眶骨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①爆裂性骨折:眶腔基本是密闭的空间,当眶缘部受到比鼻眶入口处面积大的冲击时,使眶压急骤升高,升高的眶压壁受力最大处或最薄弱部分产生骨折。此种情况眶下受力最大,而内壁筛骨纸板菲薄,两者均易发生骨折。本组2例患者用力擤鼻后发生眶内侧壁骨折,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这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在眼球破裂之前,发生了骨折,缓解了眶压,从而使眼球免遭破损,所以这种患者视力往往良好,爆裂性骨折眶缘完好,致伤的冲击力为钝性外力,常见为拳击及撞击伤、体育运动伤等。②非爆裂性骨折:较强外力直接撞击或挤压于眶缘,使相应部位发生骨折、变形或移位。本组病例中爆裂性骨折24眼(70.6%),符合爆裂性骨折是最常见的眼眶骨折这一结论[3]。

3.3 CT检查

对可疑眼眶骨折,CT检查是必须的。CT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有无骨折及其部位、范围、有无软组织或肌肉嵌顿等,CT扫描的注意事项:①范围要够大、全面,要包括双眶、额骨、颧骨、颧弓、上颌骨的全部,以免遗漏眶区相关结构。②要做水平位及冠位扫描,必要时加矢状位。③CT断层层间距不能太大,以2~5 mm一层为宜。④为显示软组织脱出、嵌顿情况,应显示骨窗及软组织窗。有学者认为螺旋CT轴位薄层扫描加三维重建技术对眼眶骨折的诊断清晰、明确,定位准确,程度和范围适度,与同行的螺旋CT横轴位加冠位扫描方法诊断率无显著性差异,又减少了患者的射线辐射量,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了医患矛盾,应该作为眼部螺旋CT扫描的常规后处理技术[4]。

3.4 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外伤史及临床症状,结合CT影像学检查,诊断并不困难。在车祸等复杂的外伤中,患者不诉说清伤情,牵拉试验可将眶壁骨折和眼外肌麻痹区分开来:眶壁骨折外展运动障碍应与外展神经麻痹相鉴别,眶底骨折的眼球上转、下转运动障碍应与动眼神经不全麻痹相鉴别。在眶壁爆裂性骨折的牵拉试验中由于肌肉嵌顿,牵拉时可有阻力存在,眼肌麻痹无阻力。

3.5 治疗

早期出血及水肿较明显,口服皮质激素、维生素等神经营养剂及血管扩张剂,可减轻水肿,缓解复视,本组病例经保守治疗后有效率达94.1%。对手术指征,大致以眼球内陷程度和(或)眼肌嵌顿为依据,并且手术时机掌握在2周以内。也有学者认为应在伤后2个月内实施手术[2]。早期手术疗效优于晚期,早期手术指在外伤后2周手术[5]。本组2例均于2周内行眼眶骨折整复术,效果满意。

总之,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各种车祸及工农业外伤逐渐增加,眼眶骨折发病率逐渐升高,眶壁骨折后眶腔完整性的破坏,易造成严重的损伤后遗症,已引起眼科、鼻科、口腔颌面外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的重视。应用CT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对眶骨骨折患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及时诊断与治疗,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范先群.眼眶骨折修复手术的现状和问题[J].眼科,2005,14(6):357-359.

[2]杨忠昆,肖利华,陈学国,等.眼眶骨折436例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1):39-42.

[3]肖利华.现代眼眶病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20-431.

[4]张孟荣.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眼眶骨折[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5):82-83.

骨科与骨伤科区别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叶城县;颌面部骨折;坚强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 R78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2(b)-010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ge distribution and cause of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maxillofacial fracture,and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xillofacial fracture.Methods 173 patients with maxillofacial fracture admitted into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14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5.92∶1,and the age group of 20-29 years old (34.68%) was the most commonly seen age group.Traffic accidents accounted for 46.24%.The incidence rate of mandibular fracture was the highest,and it accounted for 67.05%.The visiting time was late and people visited within 24 hours accounted for 42.20%.Internal rigid fixation technology accounted for 30.64%.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maxillofacial fracture in this area are more common in young males;traffic accident ranks in the first place;the incidence rate of mandible fracture is the highest in maxillofacial fracture and patients fail to get diagnosed timely;internal rigid fixation technology is not applied commonly.

[Key words]Yecheng County;Maxillofacial fracture;Internal rigid fixation

M面部骨折是颌面部常见的损伤之一,近年来,我国生活水平提高、交通事业发展,各种车辆增多以及人口流动性增加导致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因人体面部暴露在外,其解剖特点又明显突出于人体表面,故交通事故伤中以颌面部损伤最多,据统计占57%~60%。颌面部骨折的发生率占颌面部损伤的35%[1]。这表明交通事故是颌面部骨折的重要原因。因面部诸骨结构、位置的特殊性,颌面部骨折对患者面部外形、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以往的颌间固定、钢丝固定等治疗方法创伤大、治疗时间长、术后效果差,对患者身体及心理均有较大的影响,而坚强内固定作为目前公认的颌面部骨折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优点明显。笔者对我科室收治的173例颌面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总结分析本科室2005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住院的颌面部骨折患者173例的病历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1.2方法

以患者的病史记录、影像学资料(X线片、CT片)及手术记录作为诊断依据,对颌面部骨折患者173例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就诊时间及骨折部位、手术方法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173例患者中,其中男性148例,女性25例,男女比例为5.92∶1;最大年龄者66岁,最小年龄者2岁10个月。其中以20~29岁居多,占34.68%;其次是20岁以下组,占27.75%(表1)。

2.2骨折致伤原因

颌面部骨折的致伤原因较多,交通事故伤居多,占46.24%,但其他原因所占比例也不可忽视(表2)。

2.3 骨折部位分布

骨折类型复杂,其中下颌骨116例,占67.05%,颧骨复合体占10.40%,上颌骨占6.36%(表3)。

2.4就诊时间

24 h内就诊的患者占42.20%(表4)。

2.5治疗情况

173例颌面部骨折患者中,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钢丝固定26例,占15.03%,钛板及不锈钢丝混合固定94例,占54.34%,坚强内固定53例,占30.64%。

3讨论

3.1一般情况

本组173例患者中,男性148例,占85.55%,女性25例,占14.45%。男女比例为5.92∶1。周海华等[2]的报道显示:男女比例为3.52∶1。金松[3]的报道显示,男女比例为3∶1。兰雪松等[4]报道的男女比例为4.2∶1。杜立霖等[5]报道的则为5.07∶1,与本结果基本一致,但本组研究中男性比例更高些,这可能与当地的风俗习惯有关,男性外出工作、劳动、驾驶车辆的概率明显高于女性。

在本组颌面部骨折患者中,高发年龄段为20~29岁,与薄斌等[6-7]的报道无明显区别,因青壮年外出机会多,且多为驾驶车辆外出,而其驾龄短、经验不足、处理突况能力差等原因导致其受伤率较高;其次是20岁以下组,这与李生柏等[8-10]相关研究有所差异,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因当地群众家中子女数量多,父母对其看护力度不够导致;二是儿童乘坐毛驴车、马车时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跌落所致。

3.2致伤原因

随着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流动增加、城乡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及各类车辆数目的明显增加,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率增高。而交通事故伤也成为本地区最主要的致伤原因,占46.24%,与薄斌等[6]的报道相符。排第二位、第三位的是摔伤、畜挽车辆事故,分别占20.23%和11.56%,与刘彦普等[1,11-12]的研究有差异。本研究中交通事故伤发生率最高与当地交通设施落后,交通法规不完善以及摩托车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司机醉驾、驾驶经验缺乏、缺乏安全措施有关。摔伤可能与当地农村的劳动习惯有关,如盖房子、砍树枝等。畜挽车辆事故发生率较高与在当地农村畜挽车辆(毛驴车、马车等)仍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且缺乏相应的安全措施有关。

3.3骨折部位

在本组173例患者中,下颌骨骨折最多,占67.05%,这与薄斌等[6,13]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其次是颧骨复合体、上颌骨及颧弓,分别占10.40%、6.36%、6.36%。这是因为在解剖因素上下颌骨占面下1/3及两侧面中1/3的一部分,位置突出且面积较大,受伤时容易受到损伤,并且结构上和力学上的薄弱区域多,如正中联合部、颏孔区、下颌角及髁突颈部等,成为骨折的好发区域,故下颌骨骨折在颌面部骨折中占大部分,而颧骨、上颌骨、颧弓在面部位置突出且颧弓较细,受到较大外力时也容易骨折。

3.4就诊时间

在本组173例颌面部骨折患者中,24 h内就诊的患者均为开放性伤口,而>24 h就诊的患者则是出现面部畸形或功能障碍后才就诊。这与当地群众医疗意识缺乏,就诊不及时以及当地地广人稀,部分群众居住边远,如沙漠、高原等,交通不便有关。本组173例患者中,直接专科就诊的62例,经乡镇卫生院转院的111例。基层医院专科医生缺乏,对疾病诊断不明确,也是导致患者就诊较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5骨折治疗情况

173例患者中,均进行了手术治疗,这可能与无临床症状患者未就诊或未转专科治疗有关。其中坚强内固定53例(30.64%),钢丝固定26例(15.03%),混合固定94例(54.34%)。目前坚强内固定因其组织创伤小,固定材料钛板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强大的抗腐蚀能力、较低的致敏性、易塑形与生物力学的要求一致,手术实施方便,对患者早期恢复咬合关系、进行无痛锻炼具有重要的意义,被视为颌面部骨折理想的手术方法[14-16],而颌间结扎和钢丝结扎固定的传统固定模式已经逐渐被淘汰[17]或者成为颌面部骨折的辅助固定方法[8]。笔者的研究结果中坚强内固定的比例低于周海华等[2,8]的报道,这可能与当地医疗水平落后,坚强内固定应用于临床较晚(2007年),以及经济收入较低,部分患者因无力支付手术费选择其他治疗方法有关。

综上所述,叶城县因地处边疆,少数民族比例高,家庭孩子数量多,父母对其看护程度不够以及畜挽车辆的使用及安全措施的缺乏,使20岁以下组成为受伤的第二高发年龄组。经济不发达,群众的医疗意识缺乏,专科医生缺少导致颌面部骨折后诊断不明确、就诊不及时;医疗水平差,其治疗方法的落后,致使患者术后面部外形和功能恢复差,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卫生队伍和机构建设,普及群众的医疗卫生知识,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以及配备相当数量的专科医生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彦普.口腔颌面部损伤[A]//邱蔚六,张震康,张志愿,等.口腔颌面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0.

[2]周海华,刘琦,杨荣涛,等.1131例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3,11(5):424-428.

[3]金松.163例口腔颌面部创伤的临床回顾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7,26(1):40-41.

[4]兰雪松,韩泽民.车祸致颌面部创伤980例临床分析及急救处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9):807-808.

[5]杜立霖,段晓峰.颌面部骨折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5,2(8):101-103.

[6]薄斌,顾晓明,周树夏,等.1693名颌面创伤患者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8,16(1):60-62.

[7]蒋建平,危红应,吴建伟,等.口腔颌面部骨折183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杂志,2010,3(12):755-756.

[8]李生柏.495例颌面部骨折的回顾性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1:10-19.

[9]刘奕,张文君,毕玮玮,等.固定矫治器在下颌髁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1):53.

[10]陈瑶,张志光,卢锦华,等.成人髁突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系统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8,6(5):352-353.

[11]张益.口腔颌面部损伤[A]//张震康,俞光岩,等.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249.

[12]史俊.损伤[A]//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58.

[13]张益,孙永刚.颌骨坚固内固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4]刘雨,孙世尧,李祖兵.颌面部骨折355例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26(5):302-304.

[15]汤炜,田卫东.口腔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技术应用与发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3(4):196-199.

[16]宋光宇,胡淑娜.不同固定方法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6):81-82.

骨科与骨伤科区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外伤;骨化性肌炎;超声;诊断

骨化性肌炎是发生于软组织特别是肌肉内的一种瘤样病变,大多数是外伤后形成的异位骨化[1]。目前有关该病的超声检查报道较少,为探讨超声诊断骨化性肌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回顾分析2008~2012年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骨化性肌炎11例的声像图特点并与病理对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2012年在我科接受彩超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外伤性骨化性肌炎患者11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为23~46岁,病程为10d~5年。

1.2方法 使用日立EUB-6500HV、日立PREIRUS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7.5-10MHz。常规观察病变的位置、病变区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与周边骨组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有无血流信号。 将病理结果与超声声像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

2结果

11例骨化性肌炎7例病变部位位于大腿上端,2例位于小腿中份,1例位于上臂上端,1例位于膝关节外侧。患者大多有明确的外伤史(9/11),2例病史不明。9例与周边骨组织远离,2例紧邻周边骨组织。

骨化性肌炎早期病理组织学表现以肌纤维变性、肌间水肿、出血、慢性炎细胞浸润为主[2](见图4),本组3例,超声表现病变部位软组织肿胀,肌层或肌间隙见不规则低弱回声区,边界较清,其内回声不均匀,周边及内部见点状血流信号(见图1)。骨化性肌炎中晚期病变组织发生骨化及钙化,病理表现为特征性三带结构[3](见图5,图6),本组8例,超声显示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病变区见单个或多个点团状强回声团块,团块后方伴有声影(见图2,图3)。CDFI表现:低弱回声团块内及周边可见点状血流信号。

3讨论

外伤性骨化性肌炎是发生在软组织的良性肿瘤样病变。它不同于进行性骨化性肌炎(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变)。病理改变以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伴有大量的新骨形成,同时还可以有软骨形成。此病好发于青年男性, 60%~75%病例有外伤史,认为多种因素导致的软组织损伤是本病的始发因素[3],本组明确外伤史(9/11)81%,高于文献报道。病灶多发生于邻近骨组织处受损软组织内。骨化性肌炎早期超声表现病变部位软组织肿胀,肌层或肌间隙见不规则低弱回声区,边界较清,其内回声不均匀,周边及内部见点状血流信号。此期超声表现与肌间血肿及软组织肿瘤等鉴别困难。但早期骨化性肌炎,不宜手术治疗[4],可行超声随访和动态观察。骨化性肌炎中晚期病变组织发生骨化及钙化,超声显示病变区见单个或多个点团状强回声团块,团块后方伴有声影,此期超声表现较为典型,具有特征性,但仍需与有骨化或钙化的软组织的肿瘤或非肿瘤性病变鉴别,诸如骨软骨瘤、软骨瘤、软骨肉瘤 皮质旁骨肉瘤、滑膜性软骨瘤病及痛风石钙化等[5]。骨化性肌炎在外科发病率较高,早期病变X线检查无特殊改变,超声可观察其病变部位,大小、内部回声改变,且方便、价廉,可以动态观察病灶的演变。骨化性肌炎成熟期,具有典型的超声声像学表现,结合病史、好发部位和年龄,可以作出明确诊断。所以超声不失为一种诊断骨化性肌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金锐,Rethy K Chhem,刘吉斌,等. 肌肉骨骼系统超声影像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1.

[3]Norman A, Dorfman HD(1970). Juxtacortical circumscribed myositis ossificans:evolution and radiographic features.Radiology 96:301-306.

骨科与骨伤科区别范文第4篇

【摘要】 目的]总结胫骨C2型骨折的临床特点,探讨带锁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C2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2006年3月采用带锁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C2型骨折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0~63岁,平均41.5岁。 闭合骨折14例采用有限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开放骨折16例(包括Gustilo Ⅰ和Ⅱ型)采用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均静力性固定。受伤距手术时间2h~12 d,平均4.5 d。[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6.5个月 (7~21个月)。30例均达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9个月,平均6.2个月。按JohnerWruch功能评价标准,优24例,良6例。 无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深部感染、膝前疼痛、主钉和锁钉断裂及畸形愈合发生。2例延迟愈合。[结论]胫骨C2型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多发生于骨干区。带锁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是治疗胫骨C2型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其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规范和微创的手术操作应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微创; 治疗结果

胫骨C2型骨折即为胫骨多段骨折,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胫骨复杂骨折类型之一。治疗一般胫骨骨折的方法如石膏外固定、跟骨牵引、钢板内固定等,若用于此类损伤的治疗,因具有较高的骨折不愈合率等诸多并发症,已被带锁髓内钉所取代[1]。 微创骨科技术促进了骨折治疗模式的转变,即由生物力学固定向生物学微创固定的观念转变[2],故微创技术成为发挥带锁髓内钉真正优势的关键。忽视微创操作,可因增加医源性创伤而影响带锁髓内钉的整体疗效。自2000年5月~2006年3月,本院采用带锁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C2型骨折30例,疗效佳,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0~63岁,平均41.5岁。 致伤原因:交通伤14例,重物砸伤9例,高处坠落伤4例,滚筒轧伤2例,摔伤1例。闭合性骨折14例;开放性骨折16例,按Gustilo开放骨折分类:Gustilo Ⅰ型7例,GustiloⅡ型9例。在解剖学上胫骨被分为6区[3](图1):A区(胫骨头区):多为松质骨,皮质骨较薄,位于膝关节周围;B区(胫骨结节区):皮质骨与松质骨交界, 有较多的肌肉附着,骨膜较厚;C区(近侧中段骨干区):皮质骨, 有滋养血管通道;D区(中段骨干区):皮质骨,单一的髓内血管供应;E区(远侧中段骨干区):皮质骨与松质骨交界;F区(踝上区): 松质骨,皮质薄,位于关节周围。骨折部位依据骨折线在上述各区的分布进行分区:B~C区1例,B~D区2例,C~D区13例,C~E区9例,D~E区2例,以上均为有1个内侧节段骨块;B~D~E区1例,C~D~E区2例, 以上均为有2个内侧节段骨块。伴有腓骨骨折24例,腓骨完整6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7例,胸、腹外伤4例,颅脑外伤3例。均为新鲜骨折,受伤距手术时间2 h~12 d,平均4.5 d。

1.2 手术方法

行髌腱正中纵切口,于胫骨平台下方1 cm处开骨孔。 若骨折段容易复位,经皮用固定钳固定骨折段并维持复位;若骨折段难以复位,则在骨折端处行小切口,使骨折段达到解剖复位并用骨折复位钳临时固定。闭合骨折采用有限扩髓技术和开放骨折采用非扩髓技术,顺行打入髓内钉。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调整骨折对位及髓内钉位置。安装瞄准器并先后固定远近端锁钉(图2~3)。

图1 胫骨解剖学分区示意图(略)

图2 胫骨C2型骨折术前正侧位X线片(略)

图3 术后正侧位X线片(略)

1.3 术后处理

术后抬高患肢。术后第1 d即鼓励患者行股四头肌及小腿三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术后2周可扶双拐下地, 但患肢应在小腿支具保护下仅允许足趾点地;一般在术后6周逐渐增加部分负重, 定期拍片显示骨痂形成后逐步增加负重。

2 结果

随访7~21个月,平均16.5个月。所有病例均达骨性愈合, 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平均6.2个月。 最终功能评价按JohnerWruch标准[4]:优24例, 良6例。 无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深部感染、膝前疼痛、主钉和锁钉断裂及畸形愈合发生。2例出现延迟愈合, 愈合时间分别为8.5、9个月。

3 讨论

3.1 胫骨C2型骨折的临床特点

(1)多由高能量创伤引起,常合并局部软组织挫伤;(2)骨折部位多发生于骨干区(即C、D、E区),本组26例,占86.7%; (3)较其他类型胫骨骨折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其有环形完整的内侧节段骨折块,其中以有1个内侧节段骨折块为主,本组27例,占90%; (4)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带锁髓内钉以其能够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学环境等明显优势, 目前已成为治疗胫骨C型骨折的首选。

转贴于

3.2 胫骨C2型骨折治疗方法的比较

石膏固定或跟骨牵引对骨折的稳定作用差,难以维持骨折后的解剖对位和有效固定,可作为抢救危及生命创伤时的临时制动。钢板虽固定牢靠,但用于固定胫骨C2型骨折,因局部软组织挫伤加上术后钢板占据较多软组织空间,致使创口闭合困难,易造成皮肤坏死、骨外露甚至骨髓炎,再加上术中骨膜剥离范围较广,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率高[5]。外固定架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伤肢的血供,用于治疗开放性胫骨C2型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毁损有其特殊优势[6],但用于闭合性胫骨C2型骨折则较难达到良好的复位和牢固固定。带锁髓内钉为轴向固定,通过髓腔内主钉和骨折两端的交锁固定,能够有效维持内侧节段骨折块与主骨的稳定对合,克服了上述方法的不足,在治疗闭合性和开放性Gustilo Ⅰ、Ⅱ型胫骨C2型骨折时优点突出。

3.3 微创技术在带锁髓内钉治疗中的运用

带锁髓内钉的微创操作包括如下几方面:(1)骨折复位。胫骨体呈三棱柱形,有3个嵴和3个面,其前方的嵴及前内侧面从胫骨结节至内踝上仅位于皮下,易触及,而且骨质坚硬, 利用上述特点对较为简单的骨折闭合复位具有可行性。胫骨C2型骨折多移位明显,而且内侧节段骨折块越短,发生旋转的可能性越大,单纯依靠周围软组织的牵拉作用很难达到闭合复位。对闭合复位难以成功者果断采用小切口直视下复位,既可避免反复整复造成的组织血运进一步破坏和骨断端间软组织嵌压,又可使复位的操作简便和有效;(2)置钉点的确定。胫骨结节上方至胫骨平台关节面形成一所谓“安全区”[7],髓内钉在此范围较小的斜坡区域内置入相对安全, 若置钉点偏上或偏下,极易引起关节内结构损伤或胫骨结节破坏。正确的置钉点应位于胫骨平台正中下方稍偏内侧,从此点进钉则正对胫骨髓腔[8];(3)扩髓与否的选择。过度扩髓使胫骨C2型骨折本来就严重受损的骨内膜血循环进一步破坏,增加了形成死骨的机会。应用有限扩髓的方式,在骨髓腔最狭窄处即胫骨中1/3髓腔,适度扩髓以便击入略大一点的髓内钉,既使骨折达到比较牢固的内固定,又使骨内膜不致遭受过多的损伤,兼顾到了骨折的血供与稳定[9~10],适应于闭合性胫骨C2型骨折的治疗。胫骨血供不及其他有较多肌肉组织包绕的骨骼丰富,对于开放性胫骨C2型骨折更易发生不愈合、感染等。非扩髓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髓内血液循环的破坏,降低了感染和脂肪栓塞的机会[11]。非扩髓髓内钉与髓腔内壁间有较多空隙,为重建髓内血循环提供了条件[12],有利于骨折愈合,适应于Gustilo I型和Ⅱ型胫骨C2型骨折的治疗;(4)内侧节段骨折块的血运保护。为了避免有限扩髓和插钉过程中骨折块旋转造成骨血供丧失,上述操作应在骨折充分对位并得到暂时钳夹固定后方可进行。

3.4 手术时机

首先救治危及生命的重要脏器合并伤,临时固定骨折,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行手术。开放骨折行彻底清创术后行内固定。闭合骨折一般在伤后8 h时内尽早手术,此时肢体虽明显肿胀,但多不存在小腿OCS倾向, 早期骨折固定后可消除骨折端对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利于肢体早期活动和消肿;由于扩髓与非扩髓带锁髓内钉均会导致小腿筋膜间室压力增高[13],对于肿胀较剧的闭合骨折,先行跟骨牵引,并应用甘露醇、 β-七叶皂甙钠等药物消肿,待肢体肿胀减轻后再手术,以预防小腿OCS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宁志杰.骨科临床新进展[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5-16.

[2] 秦泗河.微创—微创外科—微创技术的探索㈡[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12):885-886.

[3] 罗先正,邱贵兴.髓内钉内固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5-46.

[4] Johner R,Wruch SO.Classification tibia shaft fractures and correlation with results after rigid fixation[J].Clin Orthop,1983,(178):7-25.

[5] 孙卫军,杜宏伟,郑毅.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萎缩性骨不连[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20):1540-1541.

[6] 赵文,李红芹,李为.外固定架治疗复杂开放性骨折的应用技术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14):1079-1081.

[7] 孙业青,陈文钧,顾湘杰.胫骨近端形态及其对髓内钉置钉点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0):592-595.

[8] 王维山,史晨辉,黄金波,等.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20):1553-1555.

[9] 鲁玉来,燕好军,孙其伟,等. 以高能创伤为主的小腿开放性骨折的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20):1540-1543.

[10] 田敏,孙磊,魏嵬,等.有限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闭合性粉碎性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4):946-948.

[11] 许守辉,林凯,祝静波,等.非扩髓的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0):739-741.

骨科与骨伤科区别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手掌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手掌洞穿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10例洞穿伤,其中6例采用前臂骨间背动脉哑铃状双叶岛状皮瓣修复,3例采用前臂骨间背动脉岛状皮瓣加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分别修复洞穿伤背侧和掌侧,1例采用胸脐双面皮瓣修复,掌骨和肌腱皮瓣修复术后3月移植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手部功能恢复,疗效满意。结论:本组病例修复方法可行,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关键词:洞穿伤;手掌; 软组织缺损;外科皮瓣

The Repair of Penetrating Wound of Palm With Tissue Defect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result of repairing penetrating wound of palm with the defect of tissues. Method: 10 cases with penetrating wound of palm were treated by these methods in which the interosseou posterior artery flap in 6,and the thorac-umbilical skin flap in 1, the interosseou posterior artery flap combined with finger artery flap in 3. Result: Total survival of the flap in 10 cases.The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of the flap were satisfatory after a follow-up from 4 months to 2 years .Conclusion: The methods were suitable in repairing the penetrating wound with skin defect.

Key words: Flap; palm; Penetrating wound; Tissue defect

手掌洞穿伤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外伤,我院自1990年至2003年收治10例病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5岁。受伤原因,均为冲床机械伤。除手掌手背皮肤缺损外合并示指伸屈肌腱部分缺损3例,合并中指伸屈肌腱部分缺损5例,合并第二掌骨骨折、部分缺损4例,合并第三掌骨骨折、部分缺损5例,肌腱与骨缺损,均采用二期修复术。合并第一掌侧指动脉和指总神经部分缺损3例,合并第二掌侧指动脉和指总神经部分缺损4例,神经与血管损伤于皮瓣修复前给予修复。皮肤缺损面积3cm×3cm~5cm×5cm,采用双叶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6例,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加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分别修复背侧和掌侧皮肤缺损3例,采用胸脐双面带蒂皮瓣修复1例。

1.2 手术方法

1.2.1 创面处理: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洗净创面周围皮肤及创面上的油污等污染物,切除创面污染及失活组织。创面骨缺损,采取联合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骨缺损两端,起稳定作用。

1.2.2 供区处理,根据创面清创后缺损形状大小设计皮瓣,同侧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皮瓣与胸脐皮瓣设计为哑铃状双叶皮瓣分别修复掌侧与背侧皮肤缺损。前臂骨间动脉皮瓣加指固有动脉皮瓣修复法,其中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皮瓣修复背侧,指固有动脉皮瓣修复掌侧。除胸脐皮瓣供区直接缝合外,其他供区游离植皮覆盖。

1.2.3 皮瓣修复术后3月作功能重建术,用髂骨块移植于第二或第三掌骨,掌长肌腱修复示指或中指肌腱缺损。

2 结果

本组病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双叶皮瓣,因张力较大,边缘出现部分张力性水疱,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患者经4月-2年随访,外形满意,手部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3 讨论

3.1 创面处理:由于为机械性伤,创面污染较严重,往往带有机油及加工物品的残留物,且创缘往往有挤压伤,并且涉及到深部组织,如果对污染或者挫伤失活组织清创不彻底,容易导致伤口感染甚至皮瓣坏死,最终手术失败。因此,彻底清创是防止创面感染及手术成功的关键[1]。

3.2 手术注意事项:供区皮瓣必须按照清创后创面缺损形状及面积设计,皮瓣相对扩大20%,切取皮瓣时注意保护血管蒂,检查手指末梢血运,如无血运需先移植修复血管。

3.2.1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双叶皮瓣切取:由于骨间背侧动脉伴行静脉较细,术中应多保留血管蒂周围组织,移位后皮瓣腰部位于创口内狭窄处,要适当修整腰部组织或扩大手部创口,确保其既不受压迫,也不致引起静脉回流障碍,血管蒂长度要足够,以免腰部牵拉过紧,致皮瓣远侧叶坏死。

3.2.2 指固有动脉皮瓣切取:必须以指动脉为轴,小心分离指神经,如血管蒂不够长,可结扎一侧掌浅弓以延长血管蒂。

3.2.3 双叶状胸脐皮瓣切取:从远端向近端可快速分离,至脐旁2~3cm要细心分离寻找到血管穿支,保护好脐旁穿支不受损伤。穿支处宜带1~2cm的肌袖及小块前鞘,以防损伤穿支,皮瓣蒂部遗留的创面可用皮片修复手掌下方要放置纱布,以利通风,防止因潮湿而溃烂,还应经常,观察固定是否确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

3.3 各种方法优缺点

3.3.1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双叶皮瓣修复皮肤缺损,具有血管蒂长,解剖位置恒定,切取容易,移位方便,不需二次手术断蒂,不牺牲肢体主要血管等优点,且可填充洞穿伤形成的空腔,但在切取腰部时需注意保护血管,且需取足够宽的血管蒂,以保证血运,缺点时,如缺损面积较小容易,因张力过大,出现远端皮瓣血运障碍。另外前臂背侧供区疤痕形成,且为容易显露部位,影响美观。

3.3.2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加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分别修复背侧和掌侧皮肤缺损,手术难度小,成功率高。但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缺损面积有限,创面可能出现残留空腔,另外同样有供区疤痕形成,影响美观的缺点,需作切取两个皮瓣操作。

3.3.3 胸脐双面皮瓣修复皮肤缺损,胸脐支相对恒定,血管蒂长,供区隐蔽,切取皮瓣面积大,供区可直接缝合,适宜修复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手部贯通伤,操作较为简单,可作削薄,带蒂皮瓣抗感染力强,血运丰富,成活率高,应用较为安全,并且可带上神经,成为带神经有感觉皮瓣。但皮瓣较臃肿,需二次手术断蒂,强迫固定是其缺点。

3.4 稳定支架:本组病例采取联合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骨缺损两端,起稳定作用,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结构简单,固定牢靠,并具有可调性,可保持掌骨骨缺损两端固定于线性对位 ,保持掌骨长度;还有延长杆,可根据治疗需要进行延长或加压。术后护理方便,观察血运容易;同时可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及功能锻炼,以提高手功能康复的质量及速度。植骨后可加压,促进骨折愈合[3]。

总之,3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受伤情况,以及术者对显微技术熟练程度作相应选择。

参考文献:

[1]周飞,刘勇.胸脐皮瓣带蒂转移一期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J].实用骨科杂志,2004,10(5):45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