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科疾病护理

骨科疾病护理范文精选

骨科疾病护理

骨科疾病护理范文第1篇

骨科病人由于突然的外伤或长期的慢性疾病改变了日常的生活状态,活动和自理能力受限,担心自己的疾病拖累家庭。同时患者对手术的疗效存在不确定性,担心手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差,甚至术后终身残废,因而常常会产生抑郁负性情绪。有学者研究发现,疼痛门诊或住院疼痛症状患者中,重度抑郁的患病率平均为52%(1.5%一100%),骨科或风湿免疫科住院病人的平均患病率为56%(21%一89%)。本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骨科住院病人的抑郁症发病率为26.17%(28/107),提示骨科住院病人的抑郁症发病率较为常见,骨科护理人员应重视其心理护理。

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

性别国内外研究显示,抑郁症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与男性患病率之比为2:l。本调查研究女性与男性抑郁症的发病率之比为2.498:1,抑郁症性别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a.性别角色因素:从青春期女性开始适应她们的性别角色,变得更女性化,这令她们变得不自信,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比较低,在遇到不良事件时更容易责怪自己。b.男女抑郁症的诱因不同:研究显示,女性在遇到人际交往的冲突时变得抑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际交往的冲突相应增加。因此导致女性更容易抑郁。c.人格特质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女性与男性更具有抑郁的特质,这种特质包括对广泛外部刺激的关注和沉思性的应对方式,女性在对外部刺激的关注远远超过男性对刺激的关注。到了青春期,这些人格特质上的差异就会和某些外部刺激(负性生活事件)相结合,使女性的抑郁比例更高。因此,骨科临床护理人员应理解不同性别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差别,对女性患者应给予更多关怀。

疾病类型慢性疾病由于病程长,需要长期持续的药物治疗,患者多容易产生厌倦疲倦的心理,甚至容易陷入一种散漫的、消极的应付心态,情绪抑郁寡欢、消沉低落,甚至拒绝治疗,且慢性疾病对患者个人健康、家庭和社会均造成负担而导致抑郁症发生。国外研究表明,慢性病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本研究发现:骨折患者抑郁症发病率为17.74%,颈腰椎慢性疾病抑郁发病率为37.78%,两者之间比率为2.13:1,有统计学差异。提示骨科护理人员要注意慢性疾病患者的精神状况,早期预防及早期治疗。

治愈信心本调查显示,增强住院病人治愈信心是减少抑郁症发生的保障因素,有学者研究发现,在骨科住院病人中。最关注的问题是疾病的治疗情况,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和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详细向患者说明疾病的具体情况,介绍同种疾病病人的治愈情况,说明疾病愈合的一般规律,使病人认识到只要积极配合治疗,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疼痛会逐渐消退,愈合后一般不会致残,同样能进行一些常规的活动和体力劳动,使患者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增强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和毅力。

骨科疾病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骨科护理管理风险事件满意程度

近年来,随着骨科患者增加,使得相关骨科整体工作量提升,同时受骨科患者住院时间长、行动不便与并发症等因素影响,易增加患者风险,影响住院安全性和疾病恢复效果。因此,患者住院期间应重视相应护理管理措施利用,并将临床护理风险作为护理研究重点,落实各项相关措施[1]。有关研究表明,将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骨科患者风险护理中,不仅利于降低护理纠纷和风险事件发生率,而且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方式使用安全性,患者认可度高。这就需要加强安全护理防范,并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执行护理操作[2]。此次研究中将我院收治的110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护理管理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在骨科病房中护理安全管理方式应用及实施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骨科患者中选取110例作为护理管理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9.31±2.62)岁;疾病类型:肋骨骨折15例,四肢骨折17例,腰椎间盘突出13例,其他疾病10例。研究组: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8.25±2.33)岁;疾病类型:肋骨骨折14例,四肢骨折16例,腰椎间盘突出14例,其他疾病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患者均确诊为骨科方面疾病;对骨科中相关治疗方式无禁忌证;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研究;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传染性疾病患者;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患者;多发性骨科疾病患者;存在沟通障碍、精神认知障碍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严重骨质疏松;遗传性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式,主要措施包含为患者创造安全护理环境,并安装紧急呼叫系统,便于及时为患者提供相应护理;注意床护栏、暖瓶、锐器使用和放置;做好氧气装置、呼叫装置以及负压吸引装置等系统检查工作,确保可及时满足患者需求;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做好对患者饮食、用药、镇痛和健康教育等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具体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为:①组建护理安全管理小组。选择具备高综合素质和护理能力的护士作为组员,并针对参与骨科护理安全的管理人员展开针对性专业培训。②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分析骨科患者病历资料和治疗护理方式,结合患者预后和护理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制订具体护理措施,并建立相应安全管理体系。③病房安全管理。对骨科患者病房中相关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包括床垫、地板,有序摆放各种物品,并为患者预留足够活动空间;叮嘱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在对患者进行换药或创口检查中,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定时观察患者心率和血压等指标;对长期卧床患者应定时帮助患者翻身,防止出现压疮,并做好病床护栏加固工作;对患者受压位置实施减压护理,防止发生压疮。对于采取手术治疗患者,应严密监测切口愈合情况,并注意做好感染等并发症预防工作。结合患者恢复状况,早期指导其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确保运动量和运动难度应控制在可承受范围。④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情绪进行综合性评估,提升患者护理安全意识,消除其负面情绪,使其主动配合进行相应护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服务态度、护理技术、仪器操作、无菌操作和风险控制等护理管理质量指标评分,使用医院自制护理管理质量评分表,每项指标评分均为100分,分数与护理管理质量成正相关。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其中,满意率指标采用科室自拟满意度评价问卷进行评价[3],根据患者意愿填写,总分为100分,以评分大于70分为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各项指标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护理管理效果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投诉率和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骨科疾病作为临床中常见疾病,此类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并且疼痛问题和长期卧床引发的负面心理情绪,不仅会导致患者及其家属面临更大压力,也会降低患者配合度,使坠床、跌倒、压疮、腹胀、感染和静脉血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升,影响患者治疗期间安全性的同时,也易降低恢复质量,延长住院期限。因此,为更好地提升患者恢复效果,降低风险事件对其影响,应重视相应护理方式的作用效果[4]。临床护理中普遍使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可满足患者基本需要,但护理方式作用有限,尚未达到理想效果。具体护理中通过组建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由经验丰富和技能水平高的护理人员,按照相应规定展开各项护理措施,综合多方面风险因素,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提升了整体护理水平,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使骨科患者获得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5]。本次对骨科患者护理管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仪器操作、无菌操作和风险控制等指标评分和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投诉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研究组更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通过对骨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优化护理干预水平,同时落实相应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够加强对风险问题的预防与控制,为患者住院治疗提供安全保证,可提升患者对医院认可与配合程度,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张红,余爱玲.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3):3845-3847.

[2]袁作庚.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50-51.

[3]金鑫,张健伟.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5):54-55.

[4]方艳萍.骨科护理中安全管理的应用与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0):153-155.

骨科疾病护理范文第3篇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7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在24岁到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士1.1岁。对照组7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在20岁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士1.3岁。

1.2方法

对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其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护理、具体的护理操作、护理记录的书写等。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患者舒适护理,具体的护理过程如下。

1.2.1疼痛舒适护理

所谓的疼痛舒适护理主要就是指,骨科患者在进行疾病的治疗以及康复的过程中,会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疼痛感,而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减少患者的疼痛。在护理中,护理人员可以结合患者实际的疾病,运用按摩、止疼药等方式减少患者的疼痛,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更快的康复。

1.2.2心理舒适护理

患者在患病期间,尤其是一些具有重大疾病的骨科患者,其心理上会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其主要来自于疾病方面、经济方面,进而很多患者出现了心理问题,甚至是诱发患者抑郁症。针对于此种情况,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应该经常性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并且鼓励患者积极的接受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要求患者充分的信任护理人员,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等,进而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1.2.3饮食舒适护理

饮食舒适护理非常关键,由于患者在患病期间需要及时的补充充足的营养,但是,每位患者都具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也具有不同的饮食喜好,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的过程中,应该以确保患者营养充足为原则,同时兼顾患者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喜好,使患者在饮食方面能够更加的舒适,这样患者才能够摄取更多的营养。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饮水,增加饮水量,多吃一些粗纤维的水果或者是事物,指导患者家属帮助患者每日按摩腹部,促进患者肠胃的蠕动。

1.2.4环境舒适护理

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该做好环境舒适护理工作,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良好的病房环境,有助于患者得到更好的休息,实现良好的恢复效果。护理人员应该维持病房内的安静,由于一些患者家属在探病期间会出现大声喧哗的情况,影响到其他患者的休息,护理人员应要求探病家属保持病房内的安静。另外,护理人员还应该每天按时打扫病房,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定期清洗患者的被褥等。护理人员通过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进而促进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

1.3临床护理效果评价标准

对2组患者在在护理结束后,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按照如下的标准进行评定。非常满意:护理人员护理全面到位,没有发生护患纠纷,且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确保了患者的舒适。较为满意:护理人员护理较为全面,没有发生护患纠纷,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护理下,减少了一定的疼痛感。不满意:护理人员护理不全面,发生多起护患纠纷,患者未感觉到任何舒适。此外,在护理4天内,对2组患者采用SPD-E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疼痛感越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7.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在临床上,骨科护理内容较多,且较为繁琐,由于患者疾病的复杂性,进而给护理工作也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在骨科护理中,常常发生护患纠纷、患者投诉等情况,严重的影响到骨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影响到骨科临床护理的质量。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通过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结合骨科护理工作的实际特点,结合患者疾病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开展护理工作,这样才能够提高骨科护理工作的质量,促进患者疾病快速的康复。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主要针对于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从本次的临床研究结果上看,对观察组75例患者通过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达98.7%,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仅为88.0%。可见,采用舒适护理方法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实现良好的护理效果。此外,由于骨科患者疾病的自身特点,常常存在着一定的疼痛感,影响到患者治疗的情绪以及恢复效果。因此,本次临床研究还针对于2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了观察,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的4天内,疼痛评分显著降低,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的4天内,疼痛评分降低程度不如观察组明显。因此,采取舒适护理的方法,能够减少骨科患者的疼痛感,有助于减少患者精神上的压力,确保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

3.结语

骨科疾病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健康教育;骨科;护理

骨科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痛苦,然而长期的治疗和康复给患者的心理也带来了焦虑和自卑,由于骨科疾病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存在较大差异,且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个体因素,导致对患者的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骨科疾病普遍存在恢复时间较长的特点,因此,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是个艰巨而重要的任务[1],传统的骨科病房管理中,管理的重点以及提高管理水平的重点在于完善、优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在不断的更新对疾病治疗以及疾病康复的认知[2],人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等因素也影响和制约着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我们根据骨科疾病特点,制定创新健康教并应用于患者,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抽取我院2015年5~10月骨科收治的2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6例患者,观察组106例患者,患者年龄17~64岁,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生活背景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护理,做好入院、住院、出院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的措施如下:(1)入院宣教:布置好病房,注意病房的清洁和舒适,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护士仪表端庄,语言亲切,特别注意健康教育的内容通俗易懂,介绍医院环境及主管医师和护士,拉近和患者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同时根据患者的文化、病情、治疗方案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对象应不仅仅是患者,还扩大到家属、陪护,使其了解疾病和患者的心理,让他们能支持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2)住院宣教:首先进行合理用药知识教育[3],骨科病人存在严重的身体伤害,患者承受着生理上剧烈的伤痛,解除伤痛是必不可少的途径,用合理而科学的用药宣教能让患者了解到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其次注意宣教的形式,因骨科疾病具有其专科特色,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护士应亲自示范操作,以便达到良好的效果,宣教我们采取图文粘贴、影像录音、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这样不仅缓解患者住院期间的无聊,还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兴趣,我们每星期定时组织患者集体学习和交流健康知识,请康复效果显著的患者现身说法,共同探讨和学习,交流疾病康复的经验,这样还增进了患者的感情,也缩短医患的距离,对今后治疗的进行也打下了基础;最后随时根据患者病情、心理情绪、治疗方案等及时调整健康教育措施,使病人及时、准确的接收到相关治疗和康复知识(;3)全程宣教:从患者人院到出院都由健康教育贯穿。不同于以往健康教育集中于病人刚人院时,往往对新环境不熟悉,加之身体不适,健康知识接受并不理想,有效的利用时间进行健康宣教,如早晚查房,巡视,操作时等等,细水长流,让病人循序渐进的接受[4]。在病人出院后,提供适当的健康康复训练[5],因为骨科疾病会导致生活能力、劳动能力的下降,宣教正确康复训练方法,指导适当进行一定的户外散步运动,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力量的恢复,达到恢复患者生活自理及劳动能力,我们还应做好电话回访,延续我们的服务,电话回访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患者易于接受的开放式健康教育手段,可以让护士及时的了解病人接受教育的薄弱之处,不断完善教育内容,高质量的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6]。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后的恢复情况,同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随后收集并统计对比满意度结果。

1.4数据统计

本次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健康教育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99%,对照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86%,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病程长而急、身体受损是骨科疾病普遍存在的特点,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影响患者的整体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心理造成创伤,骨科护理也成为各大医院护理工作的临床重点。近年来,骨科护理不断改革、更新,探寻更好的护理对策[7]。我们通过应用创新的健康教育应用于临床,运用给患者制定个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去满足不同的患者,因为患者自身文化层次差别大,职业、学历、家庭背景不尽相同使他们之间的理解力、意志力和能否接受健康教育并且落实到行动上,其差别很大[8],医院尽可能去满足患者,还运用多种方式和形式的健康宣教去提高患者兴趣以至于患者积极而主动地参与治疗和康复,经过以上护理,定时发放调查表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上诉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在骨科病房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运用创新的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医患和谐,还减少了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陈红岩.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3):234-235.

[2]颜淑安.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1):279-280.

[3]李新姣.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3):489-490.

[4]吴艾茹.浅谈骨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J].医学信息,2013(22):370-371.

[5]谢劭华.实施骨科护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5):107.

[6]严素敏,陈丽华,刘翠欢,等.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99-102.

[7]张小娟.互动护理模式在骨科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l(28):2608-2609.

骨科疾病护理范文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6月~2013年6月选取100例骨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0例,女25例,男25例,年龄28~79岁,体重53.82±9.56kg,初中学历及以下有20例,高中学历1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5例。四肢骨折10例,盆骨骨折15例,骨质增生15例,足部骨折10例;对照组50例,女22例,男28例,年龄27~76岁,体重51.44±7.23kg,初中学历及以下20例,高中学历1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5例。患者中有四肢骨折患者15例,盆骨骨折患者15例,骨质增生患者10例,足部骨折患者10例。所有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自愿协议。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普通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首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总结出护理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和护理中患者的情况,患者安全事故类型等,针对性的对患者采取安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中5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的50例给予改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骨科疾病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的效果,并分析讨论。

1.3观察指标

显效: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未出现安全事故。有效: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偶尔出现安全事故的征兆,但及时挽救。无效: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