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实验组中60例患儿实施人性化管理,对比组60例患儿实施传统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对比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67%、100.00%,对比组分别为11.66%、88.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坚持以患儿为中心,提供人性化管理的临床护理服务,有利于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有效地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儿科;护理管理

儿科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种,患儿年龄普遍偏小,对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较低。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患儿经常出现躁动、哭闹、恐惧等情绪,同时不同患儿之间极容易互相影响,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难度[1]。为了更好地提高儿科临床护理的工作质量,医院从患儿实际情况出发,将人性化管理应用到临床护理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儿年龄在2~6岁之间,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无畸形、恶性肿瘤、癫痫等症状,无血液系统疾病,住院时间为1周左右。将12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分别为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实验组和进行传统护理管理的对比组(以下简称“实验组”和“对比组”)。实验组中男性患儿32例,女性患儿28例,平均年龄为4.1岁,其中支气管肺炎3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17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9例;对比组中男性患儿31例,女性患儿29例,平均年龄为4.3岁,其中支气管肺炎3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16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12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患病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组按照传统护理管理的方法,对60例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严格的观察和记录,并为患儿及家属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实验组根据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护理制度及体系不够完善,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患儿对医院治疗和护理方面不够配合等)进行调整,制定人性化管理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病房环境的人性化

患儿年龄普遍偏低,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更高。医院通过对患儿性格和心理等方面的了解,对病房环境进行布置。①在整体环境的布置上,尽可能选择孩子们喜欢的颜色、风格等;②在细节的把控上,通过粘贴备受孩子们喜爱的卡通人物,播放好看的动画片来为孩子提供舒适的环境;③医院为每间病房配备健康宣传手册,说明一些治疗和护理常识,让患儿家属了解和认识疾病治疗和康复知识;④医院定期举办适合患儿及家属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有奖知识竞答,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提高患儿和家属对治疗的配合度。

1.2.2提升护理人员的参与度

在实行人性化护理方案前,护士长通过和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征求她们的意见,通过表决的方式,保证人性化护理的开展,这样不仅可以激发护理人员参与的热情,也能在后续的护理工作中挖掘她们的潜能。护士长通过对每一名护理人员的了解,建立她们专属的个人档案。通过对她们特长、喜好、性格等的分析,为她们安排合适的护理工作,以方便更好地为患儿服务。

1.2.3和患儿家属的充分沟通

由于儿科患者相对比较特殊,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临床护理时,不仅要护理好患儿,更要安抚好患儿的家属,告知他们治疗、护理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让他们对治疗过程有个全面的了解。

1.2.4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护理的过程中,要让患儿多食用一些少糖、少盐、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及植物蛋白(豆类及其制品)、富含粗纤维素(如蔬菜、新鲜瓜果)的食物,保持饮食清淡。同时让患儿养成定期入院接受复查的习惯.

1.3疗效判定

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种,其中显效指的是患儿的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未出现医疗纠纷的情况;有效指的是患儿的临床症状出现明显的好转,医疗纠纷轻微;无效指的是患儿的临床症状未见改善,产生的医疗纠纷比较严重。治疗总有效率的计算公式: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实验组和对比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2]。

1.4统计方法

利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输入两组实验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比组临床疗效对比

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实验组,患儿数60例,其中显效35例,有效24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实行传统护理管理的对比组,患儿数60例,其中显效20例,有效33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验组与对比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

相比于对比组,实验组患儿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更低,同时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儿科护理在儿科患者治疗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因为患儿的特殊性,也给儿科护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相对于其他科室,儿科发生护理纠纷的几率也更高,给医院造成了不利的影响[3]。人性化护理管理理念的提出,核心是以患儿为本,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在治疗期间,根据患儿的不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强调发挥每一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管理中体现细节,护理人员通过不断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护理水平,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研究表明,人性化管理实施后,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有着明显提升。该次研究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比组(88.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实施人性化管理可以在儿科治疗中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而在护理纠纷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也占据优势(实验组分别为1.67%、100.00%,对比组分别为11.66%、88.33%),由此可见实施人性化管理可以促使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显著提高了患儿家属对医院工作的满意程度。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施,离不开护理人员的用心付出。医院对于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也同样重要[4]。护理人员对人性化管理的真正认可,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的热情,她们积极开展的优质护理有效缓解了患儿的临床病症,很好地稳固了治疗效果。儿科护理在人性化管理的探索中,要始终注重家庭在护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护理人员通过和患儿家属的良性互动和有效合作,共同促进了患儿的早日康复。一些比较特殊的患儿,如残疾儿童、患有哮喘等慢性疾病的儿童,家庭对患儿的病情发展以及后续的健康改善有着显著的作用。家庭的介入,让患儿家属很好地了解到患儿病情,缓解了他们焦虑担心的情况,也提高了他们的配合度。

[参考文献]

[1]徐丽敏,刘梅花.浅谈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用,2014,8(20):89-90.

[2]谭会.优质儿科护理对改善护患关系的实践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3(1):132-133.

[3]王丽.儿科护理管理中常规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对比[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127-128.

[4]黄雪芹,刘倩如,王燮衡,等.人性化服务在儿科分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24):74-75.

作者:蔡永芬 单位:江安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