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语文课教师语言艺术的赏析

语文课教师语言艺术的赏析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在电视和报刊的影响下,知识面得到了不断拓宽,那些陈旧的、理性的陈述己经逐渐满足不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他们需要的是那些新颖独特、标新立异的,可以迅速吸引他们学习兴趣的语文课堂导入语。比如在讲述语文课《称象》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实验的器材,在对这节语文课进行导入的时候可以使用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瞧,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实验的器材,这节课呢,让我们首先来做一个实验……”顿时,全班学生的眼睛就会同时射向讲台,静静地等候实验的开始。

“听听读读”这一类的课文一般都具备“听、读、记”的特点,学生们一般对这样的课文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在讲授这样的课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用课堂导入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听》这一课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这样简单的课堂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听—”紧接着,教师可以播放一段配乐的课文朗诵,学生们可以马上进入到“听”的状态和角色。由此可见,语文课堂导入语的“异”不仅可以有效地体现出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同时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语文课堂过渡语要“顺”

顺则通,通则美。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过渡语起到了承接和小结的作用,是语文教师钻研教材,抓住内容之间联系的重要切入口,是语文教师找到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点思想火花的重要基础所在,是进行组织提炼语言,贯穿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和步骤。例如在《找骆驼》这一节语文课上,为了可以让学生真正明白老人是经过自己仔细观察之后才知道那只骆驼的特征的。教师可以用这样的过渡语:“你们瞧,老人清晰地说出了骆驼的特征,但是自己却说不知道它去哪里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通过这样过渡语的设置,既帮助学生理顺了文章的脉络结构,同时也让学生们对全篇文章有了一个小小的总结。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注意自己在课堂上过渡语使用的艺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领略到课堂中那种和谐的语言之美.

语文课堂提示语要“精”

“精”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精巧、细致,提炼精华,除去杂质。”语文课堂上的提示语就像是一盏明灯,在学生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为学生照亮前进的方向;语文课堂上的提示语又好像是一个舵手,在学生快要“触礁”的时候,让学生转变航向,顺利驶向彼岸;语文课堂上的提示语又好比是一支号角,在学生疲乏不堪的时候,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例如在讲授《曼谷的小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小象之所以这样聪明乖巧就是因为阿玲的耐心教导、指挥得当,作者表面上是在称赞小象,实际上是在赞美阿玲。就在学生们为“是赞美阿玲?还是在赞美小象”这个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这样的提示语:“小象的表演技艺的确非常的精湛,但是小象这样的精湛表演技艺是从哪里来的呢?”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提示,学生们就会恍然大悟:作者就是通过写小象来赞美阿玲的指挥有方呢!这样也就可以很快地理解课文内容了。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设置一些奇妙的细致的问题提示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这样整个教学课堂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结束语要“悬”

语文课堂上结束语的“悬”,在这里主要是指悬念,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曾经有这样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对我这样说过:“一位好老师,他能够在上完一节课以后,还会让学生沉浸在自己刚才所创设的那种情景之中……”语文教材上所选取的课文或者片段一般都是出自名家名篇,这些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的精心筛选编排而成的。有些作品的思想内涵非常地深刻,值得学生们细细地去品味和揣摩,作为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的时候,不能忽视下课后的几分钟时间,要积极地去设置一些能够吸引孩子思索和回味的结束语,让学生带着满腔的热情,在课堂结束以后还继续进行发现和探究。例如在讲授《一个忠告》这一课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安排这样一个课堂结束语:“这个忠告是熊给的吗?那么它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这样引导学生练习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做进一步的思考和发现。当然,语文课堂上的结束语除了“悬”外,还要“全”。这里所说的“全”就是语文教师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课文的整体思想进行概述,起到言简意骇的作用。

结语

语文是一门充满了魔力和艺术的学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艺术不容忽视,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去探索和研究的一门学科,从而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作者:兰培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