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手术室物品管理办法

手术室物品管理办法

1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县级“二甲”综合性医院,开放床位400余张,有手术间5间。年手术量5000余台,急诊手术量较大,贵重仪器较多,缺乏监管,物品器械摆放不规范,护理人员不足,管理意识薄弱。针对以上问题,选择2010年1~6月采用常用手术室物品管理方法的1084例手术为常规组,2010年7~l2月采用“五常法”管理方法的1125例手术为实验组,用量化指标比较两组物品管理情况。

2方法及实施

2.1方法

2.1.1成立“五常法”辅导小组,护士长组织全科人员学习“五常法”管理有关内容,进行培训,培训率达100,做到统一认识,全员行动,以达到预期目标。

2.1.2成立审核小组由护士长、小组组长组成。制定审核标准及检查内容,根据需要建立物品种类、基数、统一标签、规范流程、质量标准。

2.1.3审核办法审核小组根据实施情况每月的月底审核评比一次。通过对物品、环境、标签、流程等现场评比及问卷调查,问卷为无记名形式,现场收回,回收率达100。

2.2“五常法”实施

2.2.1常组织首先将物品按性能分类,每类按其规格不同分为不同品种。如无菌敷料类(分为无菌棉球、无菌小纱布、无菌显影纱布、无菌纱布垫等);无菌包类分为开腹包、开胸包、无菌手术衣包、器械包等。然后,将敷料架分成不同的隔段,将一次性物品按不同种类,使用频率的不同依次摆放在相应的位置,并注明各大类标签。令取用者一目了然,将使用频率最大的物品摆放在最易取到的位置,每种物品位置相对固定放置,用后及时归位,设专人管理;有醒目的指示标签;及时清理积压物品,防止误用过期物品;贵重物品专柜加锁保管。

2.2.2常整顿运用分层管理法,对物品进行预算,把所需物品数量减至最少(以1个月内够用为宜)建立基数,储物柜中层放常用物品,低层放普通物品,高层放不常用物品。同种类的物品摆放在一起,使用相同颜色的标签;术后剩余物品按种类放回原处,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规定物品前拿后放、上拿下放、左拿右放,取放有序;不同物品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值班护士每天对物品进行检查、整理、补充、归位。

2.2.3常清洁值班护士每天清洁物品架,定期检查灭菌日期,保证灭菌效果。专人负责监督环境卫生。随时清理污物,创造清洁优美的环境。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2.2.4常规范为了规范手术室物品管理,达到目视管理和透明的标准,笔者所在科室对室内物品柜进行统一改造,更换成玻璃门的存放柜,统一粘贴不同颜色的标签,加以区分设置,各种小件必备物品,统一放置在透明的塑料盒内。由护士长制定检查制度和标准,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促进使用者与管理者自觉遵守操作规程。

2.2.5常自律运用自我管理法,通过日常琐碎而且简单的事情,潜移默化地改变护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好习惯。人人都以身作则,持之以恒。人人都成为管理者,都在工作中受益。

2.3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组间资料采用检验,P<o.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3讨论

3.1“五常法”改善了手术室工作环境,使各工作室物品管理井然有序、方便使用,从而节省寻找及取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的发生。

3.2手术室内物品繁多,仅凭护士长管理是不够的,“五常法”制定了合理的管理办法,人人参与管理,做到科学有序,同时增加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3应用“五常法”对手术室物品的管理,使物品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杜绝过期、变质、污染物品及物品空缺现象,大大减少了库存总量,并且由于标示清晰,减少了一次性无菌物品的浪费和无菌包的重复消毒灭菌。

3.4“五常法”用于手术室物品管理,保证了医患双方的安全。由于各种物品定点放置,缩短了取放时间,为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值班护士每天早晚两次对无菌物品进行清点、检查、补充,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消除了因手术室无菌物品引起的医疗事故发生的隐患。“五常法”是一种简单、快捷地改善工作环境的方法,它能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确保了医疗护理的安全,起到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改善形象,提高竞争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