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银行业风险管理及资本管理

银行业风险管理及资本管理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涵义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银行内各个业务层次,各种类型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量化并加总,并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风险管理与我国银行业现行的风险控制是完全不同的,现行的风险控制涵义及管理范围往往仅局限于信贷资产上,管理手段和技术单一化。而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是银行风险控制的更高阶段,它包括对风险的识别、度量、控制和监测等四个部分,是全程的、全员的、动态的风险控制,是建立在丰富的业务数据、科学的管理模型以及高素质的专家队伍基础上的风险控制。无论是从外延还是从内涵看,风险控制都只是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初级阶段,风险管理则是动态的、全程的、计量的、立体的风险控制。

二、银行资本是抵御风险损失的重要资源

银行的本质是管理风险的企业,资本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是银行整个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的资本能够十分有效的抵御各类风险:一方面,它可以吸收包括风险损失在内的经营亏损,保护银行的正常运营,为银行避免破产提供缓冲的余地;另一方面,充足的资本有助于树立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向银行的债权人显示其实力。由于资本具有这种可直接吸收银行风险损失的特性,使银行风险与资本建立起了直接的联系。因此,银行资本作为吸收意外损失和消除银行不稳定因素的重要力量,是一种珍贵的、稀缺的资源。

三、引入经济资本管理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

(一)经济资本涵义及经济资本管理原理

经济资本管理是国际商业银行比较先进的管理技术,是一种全面的、完整的风险管理手段,经济资本的计量实际就是风险水平的计量。经济资本是指为抵御各项业务的风险所需要的资本支持,是各项业务的风险所产生的资本需求。它不是真正的银行资本,而是一种虚拟的、与银行的非预期风险损失等额的资本,是一个“算出来引进经济资本管理手段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浅议国内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与经济资本管理银强中信银行南宁分行(会计部)530021的”的数字,在数额上与非预期损失相等,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因此又称为风险资本。其公式为:银行的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操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银行的风险体现在各级机构及各项业务上,这些风险面临着潜在的损失,我们在实践中通常将这种潜在损失分为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两部分,当损失真正发生时需要我们进行补偿或消化,以维持银行的稳健运营。预期损失是历史的平均损失,由于比较有规律,可以预计出准确数额,在管理中可将其量化,直接在当期成本中列支,从收益当中扣除。但是,非预期损失是超过预期损失的可能损失情况,是一个波动数据,无法准确预计其数额,由于不知道这项风险损失会不会发生,所以无法列作当期成本,须用资本来做准备,待损失发生时以银行资本来消化。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有这么一个能与风险程度相适应的资本可在非预期损失发生时,对这项损失进行弥补和消化,这个资本就是经济资本。经济资本实际上是风险的非预期损失的另一种名称,经济资本的大小决定了可以承受的风险损失大小。经济资本管理是指在明确经济资本计量范围和方法的基础上,以资本制约风险资产的增长,将经济资本控制在既定的目标范围内,并确保获得必要的回报,使业务发展的速度、效益与风险承担能力相协调。经济资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控制经济资本的适度增长同时提高回报水平。经济资本的计量范围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对一家银行实行经济资本管理,实际上就是对这个银行承受的非预期损失进行约束,控制经济资本的增长就是控制风险的增长,因此经济资本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的管理。将经济资本在银行各分支机构中分配实际上就是分配风险,就是核定各分支机构所能承受的最大的风险。经济资本的特性决定了其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一是经济资本能直接反映各分行的风险状况,银行各分支机构存在多少风险,就有多少非预期损失;另一方面,分支机构占用多少经济资本,就意味着承担了多少风险。通过将经济资本在银行分支机构中进行分配,在清楚地显示了各分支机构及各项业务的风险水平的同时,也实现了资本与风险的匹配;二是在经济资本分配的基础上,通过资本利润率指标对各分支机构及各项业务的度量,既考察了其盈利能力,又充分考虑了该盈利能力背后承担的风险;三是经济资本是银行确定其风险控制边界的基础:经济资本作为一种虚拟资本,当它在数量上接近或超过银行的实际拥有的资本时,说明银行的风险水平接近或超过其实际承受能力,这时银行要么采取措施增加实际资本,要么控制或回缩其风险行为,否则其安全性将受到威胁。经济资本的多少,与资产规模及风险状况息息相关。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具有的资本数量,跟我们业务量的大小,跟我们业务的风险状况成正比。反过来,一个银行经济资本的大小也决定了这个银行业务量的大小和业务风险的大小。我行实行经济资本管理,其目的就是使经济资本的增长与监管资本的增长相适应,使业务(资产)风险有足够的资本支持,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经济资本与权益资本、监管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银行实际拥有的资本有两种,一是权益资本,即银行资产负债报表中显示的所有者权益,这是财务意义上的资本,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二是监管资本,它是按金融监管的要求计算的资本,管理要求各行必须达到风险加权资产的8%,这是监管意义上的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银行的权益资本基本上等同于监管资本中的核心资本,监管资本可被视作广义的权益资本,权益资本与监管资本具有相似的特性,是银行“实际有”的资本。而经济资本是从经济意义角度来看的,它是业务风险所产生的资本需求,是一个计算出来“应该有”的数额,即通过对某一时间内银行全部资产和业务中隐藏的风险进行分析、度量,计算出需要多少资本量才能够抵御可能发生的损失。从风险的角度看,经济资本是业务风险的反映,应越小越好;监管资本是实际可以用于抵御风险的,应越大越好。但从效益的角度讲,高风险高收益,经济资本大,则能得到较多的收益,应是越大越好;监管资本是股东的资本投入,必须要给予较高的回报,成本很高,应越小越好。因此最理想的情况就是经济资本等于监管资本,此时,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充分,而且资产规模扩张充分,效益和回报率水平也较高。

(三)实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现实需要

实行经济资本管理一是适应资本监管的需要。在当前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下,从外部监管要求看,《巴塞尔协议》为国际银行业建立了资本的外部管理框架结构,中国加入WTO,要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就必须遵守该协议的要求。我国银监会从实际出发,在尽量与1988年资本协议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借鉴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并于2004年3月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提升了国内银行监管水准,要求国内各家银行在2007年1月1日前,资本充足率必须要达到8%。为逐步提高全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总行必须要通过相关管理政策和管理工具,将资本充足率管理要求传导到各分行和各经营主体,使风险资产的增长与资本的增长相协调。二是优化资产结构,降低总体风险的需要。现行信贷计划管理是对各分行分配贷款规模增量额度,但由于各项业务的风险程度不同,规模管理使各分行偏重于数量的增长而弱化了风险增长的控制,加大了经营风险。而经济资本管理分配经济资本量,其实质是分配风险资产的控制计划,以达到控制风险资产增长的目的。三是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营效益的需要。以经济资本的回报率衡量银行经营资产承担的风险所应有的回报,使各行在发展业务时必须要考虑其风险回报,引导各分行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低风险、高回报的业务上。四是促进全行区域结构调整的需要。现行的贷款计划规模管理是一种外延式的扩张方式,它实际限制了低风险分行的合理发展,抑制了其潜力的发挥,却使高风险分行超负荷运行,业务规模的增长,应与一个分行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五是为建立以经济利润和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业绩考核体系创造条件。以经济利润和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指标,是国内外金融同业公认的比较科学的业绩考核办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追求利润与控制风险之间的矛盾。六是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需要。发达国家银行业在经过激烈竞争与过度扩张后,经过总结经验教训,均开始重新重视资本及其管理的作用,从自身业务的角度来探讨资本内部管理问题,采取各种办法最低限度的降低风险,提高资本收益。

四、建立以经济利润与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业绩考核体系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保证

(一)经济资本成本是银行经营的最低回报要求

经济资本是一种经营资源,根据商业化经营原则:占用经营资源必须提供相应的利润回报。那么,对各行占用经济资本所期望的最低经济资本回报,就是各行占用经济资本而应付出的成本水平。对一个行占用经济资本所要求实现的最低利润,就叫做经济资本成本,它是一种机会成本。

(二)经济利润反映银行的真实利润

经济利润,也叫“经济增加值”。是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考虑了经济资本占用这一种机会成本后的利润沉淀。经济利润的公式为:经济利润=风险调整后的税后利润-经济资本成本。经济利润是考虑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后的利润,它使收益与风险直接挂钩、有机的结合起来。由于经济资本是有成本的,所以我们必须在经济资本的成本与风险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只有当经营获得的收益超过资本成本时,全行才真正实现了价值增值功能。当一项业务实现的利润不足以弥补它的风险损失时,虽然这项业务账面上是盈利的,但实际上却是亏损的。而经济利润就能够实时反映银行风险的暴露情况。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理解,即将上级行看成各下级行的股东,下级行取得的利润首先要满足股东投入股本后要求的最低回报,还有剩余才算是自已的真实利润,上级行要求的最低回报就是经济资本成本。我们通常所说的经营利润并不反映潜在的损失因素,各行可通过追求简单的规模扩张来实现利润的增长。而且,在我行目前没有充分计提损失准备的情况下,对经营利润的考核无法反映出各级机构的实际风险和业务发展的质量。经济利润与传统的经营利润相比,更能体现出银行的真实利润积累和真正的价值创造。

(三)经济资本回报率反映银行的真实利率

企业经营应当在一个适当的风险水平上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银行在衡量其对股东价值的贡献时,可采用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指标,即RAROC(RiskAdjustReturnOnCapital)指标,其公式为: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经营利润—预期损失)/经济资本=(收入—支出—预期损失)/经济资本。RAROC指标的分母采用的是经济资本,分子中扣除了预期损失,所以RAROC水平的高低同时取决于其业务发展水平(影响利润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影响经济资本),由此计算的资本收益率指标,既考察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又充分考虑了该盈利能力背后承担的风险。在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风险识别、风险计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RAROC指标使银行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成果体现为一个简单的数值。我们在评价一个行的盈利状况时,应该考虑它所实现的利润是在承担了多大风险的基础上获得的。以经济利润及经济资本回报率指标为核心的业绩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在全行内部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个别行忽视风险、盲目追求短期利润的粗放经营模式,促进各分行转变业务发展增长方式,在审慎经营的前提下拓展业务、创造利润,推进全行在总体范围内建立起一个集中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是未来国内银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战略。引入经济资本管理手段,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业的理性选择,对于促进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逐步确立增进资本价值的管理理念,把握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的内在联系,最终实现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