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9/8 11:49:18 阅读:
摘要:指出了农村环境整治、清洁乡村创建、美丽村庄打造,都离不开造林绿化。为创造农民向往的绿色宜居生活环境,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各项活动,搞好农村造林绿化工作,要将造林绿化与创建清洁乡村、打造美丽乡村、整治镇村环境相结合,首要是选好“绿”,重点是植好“绿”,关键是护好“绿”,改变只栽树不成林,全面提质扩量增效,标本兼治,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将新型“绿色”农村建设落到实处。
关键词:园林绿化;农村环境;技术
1引言
园林、人、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环境综合大整治拉开序幕,农村环境有了很大改善,造林绿化在农村环境整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是改善人居环境的现实举措。一想到农民就想到农村,很自然地就想到农庄的绿树、小桥、流水,农村环境整治、清洁乡村活动、美丽村庄建设、宜居环境打造,都离不开植树造林,村民们向往天蓝、地净、水清、岸绿的美好景象,更希望经济富裕、生态良好、村风文明。
2造林绿化与创建清洁乡村相结合,首要是选好“绿”
开展“清洁乡村”活动,清除垃圾、清理卫生死角、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植树造林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程。常言说红花需绿叶扶持,村庄有林木花草点缀才够美丽。造林绿化树种选择有讲究。一要坚持“四个原则”。
2.1效益原则
在统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优先的前提下,考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比如选速生杨、杜仲、银杏、李子等用材林或经济林树种。2.2适生原则绿化宜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即生长健壮、管理成本低的当家树种,如意杨、槐树、柿树、梨树、桃树等。
2.3量力而行原则
要根据本村的经济能力选择经济实惠的树种,不可求大、求奇、求贵、求洋。经济条件差的村要以杨树为主先搞绿化,而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在选择档次较高树种要向美化和景观化发展。
2.4群众意愿原则
首先,乡村绿化树种选择宜桑植桑,宜林植林,不能一刀切,特别是庭院绿化要尊重农户自愿,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二要坚持“五个为主”。街道绿化种植观赏植物要做到整齐美观,以规则式布局为主。其中,集镇主街道绿化规划植树,以高大乔木为主,株距5~6m为宜,考虑建设绿化带,搭配花灌木或地被植物,主栽树种可选国槐、栾树、枫杨、法桐、杨树、雪松、女贞等;次街道绿化规划植树,株距4~5m为宜,以乔木或小乔木、花灌木为主,树种可选、红叶李、夜合、百日红、广玉兰、枇把、香樟等;集镇绿化带以花灌木或攀缘植物为主,可选择木槿、大叶黄杨、海桐、爬山虎、凌霄等。居民庭院绿化应以经济林木或花木为主,可发展庭院经济,树种可选择柿子、葡萄、樱桃、桃、杏、李子、石榴、香椿、花椒、枫树、红叶李、桂花、月季、樱桃、水蜜桃、杏子等,也可选择速生杨、杜仲、金银花等,爱好花木的可选择玉兰、桂花、牡丹、蜡梅、月季、棣棠、海棠、枇杷、芭蕉、美人蕉、菊花、一串红、鸡冠花、百日草、凤仙花等。村内的“四旁”隙地绿化应以乔木为主,小游园要以景观树种为主,如柳树、银杏、毛白杨、三角枫、金丝楸等。厂区、学校等单位要做高标准的专业规划,绿地和水域面积达到50%左右,形成景观。农田林网的渠边、河边、路边可适当选择柳树、女贞、红花槐等观赏树种。围村林带一般要求宽10m以上,树种以高大的杨树、香椿为主,也可选择桃树、柿子、花椒、银杏、杜仲等。努力创造农民向往的绿色宜居生活。
3造林绿化与打造美丽乡村相结合,重点是植好“绿”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创建美丽,更要经营美丽,要把美丽乡村变成生产力和竞争力,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美起来。
3.1注重特色
除农田林网、林带外,要确定每一个村的经济林主调树种,突出每个村的经济林特色,邻村要避免重复和千篇一律,可定为经济林主调的树种。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庭院经济、园区经济。在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栽植经济树种,培植起了一大批特色村、专业户,形成一路一景,一村一品。
3.2合理搭配
庭院绿化要运用不同类型的植物并科学合理的搭配,营造“春花夏荫秋果冬青”的景观,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发挥自然美。四周植树以乔木和灌木相结合,乔灌比1∶1左右;常绿和落叶相结合,常绿落叶比1∶1左右;生态树种和经济树种相结合,观叶观花观果相结合,高大树木和花灌木、宿根花卉、地被花草、藤本值物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应用。
3.3狠抓落实
一是美化村庄,实施绿化示范村时要注重集中连片,要突出主要干道村庄,每年每个镇区重点建设1~2个村庄,逐年逐村推进到位,实现村庄园林化。二是果化家园。在家前屋后栽植经济林木石榴、葡萄、柿子,梨子、枇杷、菊花等改善环境,收获水果,增加收入,实现庭院花果化。三是绿化道路。将镇通村的道路全部绿起来,形成纵横交错的农村绿色长廊。苗木选择上可以选择规格小一点的,节约绿化成本。可以进行密植,为以后绿化提供一定的苗木。只要将栽后管护抓起来,就会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实现道路林荫化。四是彩化单位。单位绿化考虑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观,有景可赏。春景有丹桂、迎春、芍药、海棠等花木,姹紫嫣红一片春色。夏景则广玉兰、紫薇、石榴、紫藤等争相媲美,艳丽旺威。秋景以古柏黑松的深翠墨绿衬托出红枫、青枫的鲜红斑烂。冬景以天竹、腊梅为主,与石一起组成“岁寒三友”。使单位花园化。五是网化农田,农田渠边选树冠小的,遮阳少,群众愿意接受的苗木。在清理家前屋后、河坡、路边时,能栽则栽,能绿则绿,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使农田林网化。绿化品种由过去单一的向多树种,多层次发展。努力提高村庄美化、香化、彩化水平,把村庄建设成村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花中的怡人画面。
4造林绿化与整治镇村环境相结合,关键是护好“绿”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造林绿化是不可分割的一项工程。疏浚河道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疏一条河道,植绿一条河,整治一个村庄,绿满一片村。农村环境整治在开展疏浚河道,修建道路、清除白色垃圾,整理脏、乱、差,建立长效保洁,开展义务植绿,增加绿量的同时,实施农村环境长效保洁,必须强化苗木管护。欲话说“三分栽,七分管”。管护苗木一要补“绿”。应栽全栽、宜补全补,逢石边隙地,见缝插绿,移密补稀,对弱小苗,枯死苗,及时更换补植,不留空白,缺株补株,缺行补行。使树木空间分布均匀,合理,让苗木充分吸收自然阳光,及早成林成材。二要扶“绿”。及时对已经成林苗木进行技术服务引导,对枯损枝干进行修剪,对部分倾斜树木进行支架支撑,保持树体端正美观。对长势态势不良的、枯死的树木进行复壮更新,使之重新萌发新芽,获得新生。三要护“绿”。对易发生病虫害的树木进行病虫防治,加强管护。对古树名木,必要时进行地上和地下复壮并及时浇水施肥,发现病虫害及人为破坏现象的将及时防护处理,采取得力措施。四要爱“绿”。在名贵树木、稀珍奇树种的大树上一一贴上标签,加强防护,重点保护。苗圃与园地竖上标牌写着“爱护苗木、人人有责,保护森林你我他、爱护苗木靠大家”等字样的标识,让人醒目。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诸多活动中,借机加大宣传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爱护林木的意识,多形式多方位的宣染了群众呵护绿色的氛围,从而保护林木生长,把射阳打造成苏北的一颗绿色明珠。
参考文献:
[1]陈绍权,孙晓明,田万刚.农村绿化造林工作的探讨[J].科技传插,2014(4).
[2]杨治水,张福林.浅谈当前绿化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与生活,2010(16):1~5.
[3]李晓梅,张建宁.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访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司长魏殿生[J].国土绿化,2006
作者:谢寿艳 单位:江苏省射阳县海通镇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管理创新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心理学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税收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