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师院校办学转型管理

高师院校办学转型管理

[摘要]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向多科性、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转型,是高等教育发展与师范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实现转型的关键是强化其学术性,大力构建以教育学科为特色、以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为依托、积极发展应用学科的学科体系。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策略

目前,地方高师院校普遍面临转型及重新定位的问题。如何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抓住机遇,科学规划,实现从师范性向多科性、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本文拟作一点粗浅的探索与思考。

一、高师院校综合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任务基本由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教育体系承担,近年来随着教师教育体制的改变,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不再由师范院校独家经营,教师教育由过去封闭性体系走向由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教育学院共同分担的开放性教育体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它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鼓励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举办教育院系或开设获得教师资格所需课程。”①显然,由师范大学包揽教师教育的传统已经开始松动。事实上,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英、德等国就相继改革了师范教育模式,规定所有师资一律由综合大学采取开放式、非定向型模式培养,由此导致工业化国家的师范教育逐步由独立型、定向型、封闭型向综合型、非定向型、开放型转变。比如,在法国,从1990年起由综合性大学教师培训学院全面取代独立的师范学校;在日本,1949年实行新教师培养制度,要求国立大学必须开设相关院系培养教师,教师教育纳入综合性大学的办学范围;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独立师范学院已所剩无几,95%的中小学教师来源于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或文理学院;在英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单独建制的师范院校逐步消失。从上述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一般都经历了从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转移到综合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阶段,完成这一转变是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教师需求由量向质转变等背景密切相关的。按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师需求状况,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还不可能建立起完全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制度。从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轨迹来看,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是师范院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类型的师范院校在考虑未来发展方向时,都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师范教育体制多年来所形成的传统与特色,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还没有完成历史使命,师范院校正处于逐步转型的历史时期。因此,师范大学从自身实际和特点出发,应该逐渐形成“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工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努力改变师范院校的自身缺陷,缩短与综合性大学的距离,大幅度提高教师培养的水平与能力。国内一大批师范院校都在这一新背景下重新确立自己的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如北京师范大学要办成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要办成拥有若干一流学科群、多学科高水平协调发展、教师教育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目标是建成综合性、有特色的教学科研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要由师范类大学向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转变,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的省属重点大学,等等。从上述各大学的发展目标可以看出,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已成为师范院校发展的总趋势和必由之路。

二、强化地方高师院校的学术性是实现转型的关键

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矛盾根源于对师范性与学术性关系的片面理解与操作上的误区。传统的师范教育在观念上强调教师的职业性,对师范性的理解建立在教师职业性的基础上,而忽视了教师专业的本质特征。把师范性与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的训练水平和熟练程度简单地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把师范教育变为培养教书匠的教育,并逐渐形成了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对立关系模式,似乎两者只能取其一,结果形成了教育学科课程体现师范性、而专业学科课程体现学术性的人为分工。笔者认为,没有学术性,就不能称其为高等教育,而没有师范性就不能称其为师范教育。强调学术性,并不是主张学科至上;强化师范性,也不是把师范性简单理地解为传授教育学科知识和进行教学技能技巧的工匠式训练。高等师范教育是高等教育加师范教育,但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要树立全面的教育观,使专业教育和教育科学有机融合,协调发展。这是一个独特的体系,这种体现师范精神的专业化教育才能称之为师范教育。学术水平既是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大学教育的生命线,也是提高一国教师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高等师范院校应当在教育科学研究上领先于一般院校的研究水平。在教师教育中,应寻求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和谐,通过协调与相互适应,共同发展,以增强学校的整体功能,实现教师专业化。

学术性与师范性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基石,学术性是体现师范性的学

术性,而师范性则是学术水准保证下的师范性。全面把握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关键是如何观念上和实践中处理好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关系。这一关系决不是有关课程与教学活动在物理时空上的调整和安排。教师专业化并不是以时空的机械分配来体现的;同样,一味地强调学术性,照搬非师范院校的专业课程,也不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说到底,必须对现有的师范教育体系从理念到结构都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须用“教师教育”的理念取代“师范教育”的观念,实现由“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观念更新。教师专业化必须突破师范教育的职前预备性模式,转入教师教育的终身性模式。局限在现有的师范教育模式中,不可能解决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冲突,必须通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一过程,才能最终实现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与融合。

有人说,师范院校强调自己的师范性,不过是拿“师范性”的幌子来掩盖自己学术性的薄弱,拿掉这层遮羞布,师范院校理不理、工不工,理论上不去、应用又不行的弱点暴露无遗。学术性弱并不等于师范性强,师范院校的所谓“师范性”,长期以来不过是停留在“老三门”教育类课程的水平上,而且各系还恨不得把这些课也砍掉。在“师范性”方面,实际的情况是中师强于高师,师专强于师院,而师范大学的师范性最弱。师范院校的这一弊病使其所培养的师范生在毕业后除了当教师以外,别的什么都不会干,亦即除了当教师以外在社会上没有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长期以来,师范院校一直是靠对教师行业的垄断来保护自己的这种弱势,然而现在这一垄断地位已被打破,师范院校面临着非师范院校的激烈竞争。

近年来,师范院校意识到了自身的危机,纷纷办出了许多非师范专业,中文系办文秘专业,历史系办档案专业,地理系办旅游专业,生物系办园林绿化专业,其实这些专业都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这样做,貌似加强了应用性,而实则牺牲了学术性,并非是提高师范院校水平的良策,也不是师范院校办非师范专业的正确路子。应该看到,在师范院校中具有特色并且能够长期保持下去的,只有教师职业教育这一块,其它各系科、各专业都将走上和非师范院校平等竞争的道路。第三次全教会决定“鼓励综合性大学和非师范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目前,有相当多的名牌综合性大学正在策划建立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一部分新合并或组建的综合性大学已拥有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它们以其品牌效应更有可能吸引优质生源,获得国家和社会的支持。鉴于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日渐逼近,非师范大学毕业生将越来越多地与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共同竞争中小学教师岗位。高等师范院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保持并发扬师范的传统优势,而且要吸收综合性大学学科综合的优势,提高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水平。

师范大学要保持并发扬教育科学的优势,必须将其师范性建立在较高水平的学术性之上。其一,要保持基础学科优势,发展应用性学科,基础学科要向大文科、大理科融通,应用学科要面向中小学教育实践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二,发扬师范学科的传统特色,大胆发展综合性学科,力争实现学科综合化。

三、地方高师院校实现办学转型的现实举措

在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及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呢?

(一)构建以教育学科为特色、

以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为依托、积极发展应用学科的学科体系地方高师院校转型首先必须体现在学科之中。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路与措施:一是做强教育学科,以教育学科为特色,确保学校在基础教育界的良好声誉,提升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对人文学科、基础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力争在基础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领域达到一流水平;三是发展非师范的应用学科,体现为地方服务的地区科研特色。地方高师院校的科研内容往往与经济建设主战场有一定距离,存在着“边缘化”现象。为此必须加大与地方共同进行科技开发的力度,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从“边缘”走向“中心”。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

科研实力地方高师院校实现办学转型的关键是要提高科研实力。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是学科发展水平的集中反映,教师的学术素养从总体上反映学校学科专业的水平和质量,师资是高师院校转型与发展的瓶颈。由于受传统的师范教育体制的制约和旧观念的束缚,高师院校的科研工作一直比较薄弱,教师的科研意识与投入不足。

历史地看,地方师范院校的科研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从科研方向看,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应用性的研究实力单薄,难以形成稳定而有特色的学科方向;

第二,从科研项目看,高层次、高水平的国家级项目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横向项目少,科研经费少,习惯于“单兵作战”,搞“个体生产”,难以形成群体优势和学科特色;

第三,从科研成果看,一般性论文多,高水平论文少;教材、编著多,有较高学术价值、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专著少。为此,要在观念意识、师资队伍、制度文化、管理领导等方面加强地方高师院校的科研工作,为实现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观念意识上要强化高师科研意识,将科研与兴校紧密联系;在队伍建设上要以培养和引进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重点,以创新的机制和超常的办法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要建立科研考核激励机制,加大投入,促使科研工作良性运行。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创新,二是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当前,如何加强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继续保持和发展师范院校在教师培养上的优势和特色,是摆在师范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在教师培养上,要加大教育基本理论、学科教学论和教育技术学等学科课程的建设力度,加强各个学科教学论之间的整合,形成师范院校在教师培养上的整体优势;要大力发展教育学科的硕士乃至博士学位点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人才培养提供雄厚的学术依托;积极扩大和提高教育硕士的办学规模和水平,探索“3+1”“、4+2”等培养模式,尝试复合型师资培养的新途径,推进学科教育和教师教育模块化、阶梯式的人才培养计划,改变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培养既有现代教育理念又有过硬教育技能,还有扎实而宽厚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新型教师。另外,可以根据师范院校的特点,加大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相互渗透,逐步形成师范类课程与非师范类课程相互渗透和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对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师的需要,使毕业生获得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和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

[注释]

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20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