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师论文

高师论文范文精选

高师论文

高师论文范文第1篇

4+8+4实习模式中指导教师、带队教师的选派及其职责

指导教师为负责校内实习阶段和总结表彰阶段的教师,带队教师为负责实习学校学生管理的教师,两类教师可以兼任。指导教师按生师比10:1的比例配备,带队教师按生师比30:1的比例配备。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一是在二级学院的安排部署下落实实习学校、实习班级和教学进度,使每个实习生明确自己的实习任务、实习内容等。二是以指导小组为单位组织实习生熟悉教材、编写教案、校内试讲。三是对实习学生的教学语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作业批改方法、中小学命题及阅卷方法、班主任工作方式方法、课外活动的组织方式方法、教育教学调查方式方法、说课评课等方面进行训练。四是在二级学院的统一安排下完成实结阶段的相关工作。五是校内实习阶段和总结表彰阶段学生管理工作。[7]带队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一是熟悉实习生的思想、学习、身体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抓好实习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二是向实习生介绍教学进度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帮助实习生熟悉班级学生和所要实习的课程;三是指导实习生备课、编写教案、试讲,制订班主任工作实习计划;四是听实习生的课,参加实习生组织的班会及其它活动,主持实习生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评议会;五是和原任课教师一起评定实习生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成绩,向实级学院教育实习领导小组提出对实习生鉴定的初步意见;六是负责师范生实习期间的管理,重点是实习生的生活,纪律和安全管理。

4+8+4实习模式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解决师范生教育实习时间延长,稳定的实习基地建设困难的问题

4+8+4实习模式中实习生部分实习任务后移或前移至师范院校承担,对于实习学校来讲,实习学生在实习学校时间没有延长,仍然为8周,一般中小学校接受实习学生的压力并没有增加。此外,由于校内预实习中的熟悉教材、编写教案、校内试讲、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作业批改方法、中小学命题及阅卷方法、班主任工作方式方法、课外活动的组织方式方法、教育教学调查方式方法、说课评课等方面的训练,实习生已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进入角色的速度更快,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能力更强,实习学校乐于接受。

(二)解决高师院校有经验的指导教师选派困难的问题

尽管各学校在制定培养方案和制定教育实习计划时都安排了实习指导教师,并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以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指导。然而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的职责却难以履行,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扩招后各学校学生人数剧增,生师比严重地扩大,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教育实习,在选派指导教师时无暇顾及是否有教学和指导经验,通行的做法是指派教学任务较少的教师履行指导教育实习的任务,但部分教师缺乏指导经验,指导实习的能力明显不足。[8]其次,在指导教师数量配比上往往是生师比过大,有些学校竟达30:1,过高的生师比使指导教师没有精力针对每一位实习生开展仔细认真的指导。第三,中小学校指导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指导教师,由于受知识水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技能等因素的影响,对实习生的指导往往是力不从心。第四,目前通行的综合编队实习模式常常是一个学校实习小组由较多专业实习生的组成,由于学校无法为每一个专业学生配备指导教师,配备的带队教师由于学科背景的原因,往往只能指导相应专业的学生,对于其他专业实习生事实上只起到起管理作用。4+8+4实习模式中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主要在在高师院校内部完成,有指导经验的教师无需停课专门赴中小学校开展指导活动,在授课之余随时参与实习学生的指导过程,这样就解决了有经验的指导教师选派困难问题,克服了指导教师指导能力或时间不足问题,提高了指导效果。此外,4+8+4实习模式也可解决综合编队实习时带队教师无法指导学科背景与自身不同学生的问题。

(三)解决实习时间延长,实习内容和任务没有增加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各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目前高师学校进行教育实习的时间由6~8周延长至一个学期。尽管实习时间延长,但由于中小学校和学生家长对师范生的执教能力缺乏信任,担心师范生实习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实习学校的教学质量乃至升学率等,不能放手让实习生开展工作,师范生教育实习内容还是局限于讲授课程部分教学内容、配合原班主任做一些班级日常管理工作。部分学校只允许实习学生听课、辅导自习和批阅作业,对于亟待完成掌握中小学教材教材、参加教研室活动、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家访、中学教学改革调研以及而深入细致地了解中小学生的思想动态等实习任务的实习生来讲,实习时间延长但实习内容和任务没有增加。[9]4+8+4实习模式中把在中小学校无法完成或中小学校不愿承担的实习内容转换到高师院校来完成,通过校内预实习阶段的训练,实习生教育教学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实习学校敢于放手让实习生开展包括课程讲授、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授课时数增加,实习生有能力开展教育调查和教学研究等工作,学生得到实际锻炼的机会增大,实习任务更加饱满,实习内容更加丰富。

(四)解决教育实习评价体系落实难以到位,影响教育实习生积极性的问题

我国高师院校实习生的实习成绩评定通行的做法是由实习学校原任课教师和指导(带队)老师来评定。中小学教师大多数工作任务重、压力较大,他们难以全力以赴、精心指导实习生,对实习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缺乏了解;同时各中小学校由于对实习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没有统一、严格的考核标准,教师只好凭感觉、印象和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出评定。评估标准的不统一以及指导教师之间水平、能力、工作态度等差异,往往影响对实习的科学指导及对实习成绩的正确评定,出现教学能力和班主任工作能力相当的实习生之间因不同教师指导,成绩相差很大的现象。由于没有科学的评估体系造成评分的随意性,经常出现人情分、关系分,有失公平,影响了实习生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教育实习的质量。4+8+4实习模式对教育实习学生成绩的评定时体现的是全过程、各环节评价的思路,评价的人员扩大到指导教师、带队教师、原任课教师、实习学校和班级同学,评价的内容涵盖了实习生的每一项实习内容和每一个实习环节,特别是总结阶段的公开课、示范课,更是客观地评价实习生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4+8+4实习模式的考核避免了人情分、关系分,使得成绩评定更加客观、公正,这会有效地提高实习生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实习质量。

(五)延伸了实习指导过程,为实习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建立平台

与传统的教育实习相比较,4+8+4实习模式突出了教育实结工作,在总结时突出了实习师生的沟通、交流、示范和指导。4+8+4实习模式要求各班级组织召开实习座谈会,师生间就教育实习工作进行经验、体会的交流,对教育实习过程中存在困难、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公开课、示范课的形式,汇报教育实习的教学成果,通过师生的听课、评课对实习质量进行检查评比和再一次的指导。通过表彰、奖励也会激发低年级学生教育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保证下一届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奠定基础。

高师论文范文第2篇

众所周知,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基础理论知识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对理论知识不够重视,在课堂上只是一带而过,更甚者根本在歌唱实践前不教授理论知识,直接对学生进行歌唱实践训练,这不仅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还会因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没有歌唱理论基础,而造成在歌唱中带有很大程度的主观性,没有方法随意唱。这不仅使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还容易给学生造成声音嘶哑、声带小结等问题。更严重的是,学生毕业后,走上中小学声乐教师的工作岗位,用这样的方法再教下去,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高师声乐学习中,有诸多必须掌握声乐的理论知识,如:掌握人体的生理结构、歌唱发声器官和歌唱时的姿势、歌唱声音的分类和怎样识别声音的性质、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咬字、吐字和处理语言的方法、声域的分类、歌曲分析和表现等等。这些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是需要系统地学习和了解的。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歌唱的声音概念,培养学生对歌唱声音正确与否准确判断的能力,还有知道不正确的歌唱声音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同时要掌握把不正确改为正确的方法。教师是学校的依靠力量,我们要培养音乐教师,一定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不断的更新新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二、强化声乐教学方法的改进

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的学生,应掌握教学的基本要领及教学规律,要学会发现、分析、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组织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高师声乐专业的学生要了解关于童声训练及儿童变声器的嗓音保健的方法,这对于他们将来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师这一职业尤为重要。另外,还要掌握能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方法,使学生通过音乐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认知能力。由此可以看出,高师声乐课不仅仅是“教唱”这么简单,我们必须全方面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范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范唱可以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也是引导学生掌握演唱技法的一种直接的手段。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最直接接触、聆听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每一位具有歌唱示范能力的声乐教师其平时的演唱及课堂上的范唱对学习者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因为每个人的生理条件、学习声乐时间的长短、演唱经验、对作品的理解及知识积累的深厚与否是不同的。有的声乐教师声音条件宽厚而不失明亮,如果学生盲目地模仿教师宽厚的声音,就会造成压喉、声音暗淡而失去光泽;有的教师歌唱声音非常的明亮,如果是嗓音宽厚的学生去模仿,就会出现喉头挤压、气息不稳、声音过紧的后果。所以,在声乐教学中,不能让学生盲目崇拜,不假思索的模仿老师的声音。要引导学生学会分辨声音、掌握声音、创造声音。教师在使用范唱教学方法时一定要认真地、准确地、有感情地、有表情地把声乐作品演唱出来。有些教师在做示范的时候,不从表达作品的角度出发,只是局限在让学生模仿自己的声音,这是非常错误的方法,往往容易把自身的缺点强加给学生,会使声音条件不错的学生变成声音暗淡、嘶哑,这些缺乏科学研究是声乐演唱技法,会导致学生失去对声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关于这一点,应该引起声乐教师的高度重视。还有的教师在示范演唱的时候,没有全身心的表达作品,只是完成任务一样的唱一遍,这同样不可取。教师应该用灵感启发演唱,应该是正确方法的体现者,教师要通过范唱,为学生营造一定的音乐想象空间,教师要为学生的利益而充分熟悉声乐的科学性,要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声音特点,让学生将声音置于丰满自然的形态上,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同时,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声音鉴赏力、创造力和独立分析作品的能力。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应掌握教学的基本要领及教学规律,要学会发现、分析、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是解答声乐问题的引导者和顾问。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在演唱技巧正确的前提下,对作品风格、结构等方面独立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组织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此外,在声乐教学中,要为学生以后的工作能力打基础,教学生掌握和运用基本的教学方法,即示范、比喻、对比等教学方法;不断渗透、教授他们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学生了解青少年变声期嗓音训练和保护的方法;在分析声乐作品中,找出技术难点和解决难点的办法;掌握初、中、高不同层次教学的方法;了解声乐伴奏的重要作用和基本方法;在教学中,教材选用和搭配的方法;以及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矛盾的方法;使学生通过音乐课,提高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由此可以看出,高师声乐课不仅仅是“教唱”这么简单的方法,我们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全方面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强化能力教育

笔者认为,在声乐教学中,不仅要设计与教学目标相符的教学方法,还要时刻记得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将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培养他们站在讲台上的所需的专业能力,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平台。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试讲的形式来提高学生任教的综合能力,教师命题或学生自选题目均可,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专业知识,随后写出教案,再登上讲台试讲,组织其他同学评课。这样,在准备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声乐作品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其他同学的评课能力,使他们在共同讨论、共同分析中共同进步。在试讲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控制课堂的能力、应变和即兴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为他们将来走上讲台,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采用论文写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的认识能力。教师定题目或学生自选题目,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结合论文题目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分类,同时根据自己的认识观点进行论文写作。还可鼓励学生做调查报告,调查对象为中、小学生,调查学生对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的满意程度,这样,在写作和调查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论述能力,也增加了他们对将来工作对象和内容的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科研奠定了基础。

四、强化因材施教机制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的特点尤为突出。要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声音条件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曲目,这对学生的演唱方法和演唱风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丰富的教学曲目,可使学生接触到不同作曲家、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可以使演唱具有多样性。在选择曲目方面,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学生的音域。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进行可塑性规划。在学生一入学,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为学生制定一套声乐学习计划,按计划、按步骤进行教学,例如,从一个八度开始训练音色,逐渐到一个半八度,再到两个八度,同时解决“换声区”的问题,使学生循序渐进,绝不能盲目拔高。对于入学前没有接受过系统声乐训练的初级阶段的学生,尽量选择篇幅较小、音域较窄、旋律较易的歌曲,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对于已有稳定、良好的中声区的中级阶段的学生,要选一些结构较复杂,音域跨度较大、情绪起伏较大的声乐作品,在巩固已有的声乐歌唱技巧的同时,进一步扩展音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声音驾驭能力。对于演唱技巧较为成熟的学生来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歌唱修养和艺术表现力,要选择一些情感对比强烈、结构复杂、篇幅较大的作品,同时还要注重舞台表现能力的培养。在选材时,尽量选一些有音乐形象和思想内容健康向上、艺术性较高、训练价值较大的声乐作品,帮助学生掌握对作品的处理和表现的方法,找出歌曲主要情绪和情感变化的层次,唱出作品的表情符号,在歌唱中合理地运用气息和力量,声情并茂的演唱作品。同时,还要让学生接触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了解和学习中外优秀民歌,拓宽学生的音乐思维,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同时,还要注意声乐教材的不断更新,关注中小学及中师音乐教材,使教学与实际相结合,以适应基础音乐教学的需要。

五、强化声乐教师专业素质

高师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一般认为,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艺术形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关于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越来越技术化了。上世纪90年代后,数字化的印刷、摄影技术高度成熟,大幅广告、精美照片、时尚杂志、网络世界、数码影像等,凡是能够吸引眼球的功能都被商家广为采用,以致导致人们普遍的审美疲劳。而关于美术创作的经典手法,也被数字化时代颠覆了。以前,从设计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对手绘技术要求很高。现在,人们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摆脱了铅笔纸张、直尺圆规、颜料调色盒等绘画工具限制。即使是一个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人,只要使用Photshop等普通绘图软件,也可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图片来。不仅如此,数字时代还促生了以美术学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尤其是广播、电视、动漫、环境、设计、广告等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对高校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大的拉动。为适应这一需求,许多高师类院校都开设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比较典型的有;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三维动画创意及制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广告、新传媒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后期合成、电脑剪辑、特效制作以及影视作品技术处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游戏动画设计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游戏制作领域胜任原型设计、模型制作、纹理制作、动画调试等岗位的工作,并进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技能型人才,等等。这些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传统美术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所从事的美术活动很难以传统的美术概念来界定与归类,但往往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也引领高师美术教育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高师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一般认为,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艺术形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关于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越来越技术化了。上世纪90年代后,数字化的印刷、摄影技术高度成熟,大幅广告、精美照片、时尚杂志、网络世界、数码影像等,凡是能够吸引眼球的功能都被商家广为采用,以致导致人们普遍的审美疲劳。而关于美术创作的经典手法,也被数字化时代颠覆了。以前,从设计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对手绘技术要求很高。现在,人们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摆脱了铅笔纸张、直尺圆规、颜料调色盒等绘画工具限制。即使是一个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人,只要使用Photshop等普通绘图软件,也可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图片来。不仅如此,数字时代还促生了以美术学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尤其是广播、电视、动漫、环境、设计、广告等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对高校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大的拉动。为适应这一需求,许多高师类院校都开设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比较典型的有;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三维动画创意及制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广告、新传媒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后期合成、电脑剪辑、特效制作以及影视作品技术处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游戏动画设计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游戏制作领域胜任原型设计、模型制作、纹理制作、动画调试等岗位的工作,并进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技能型人才,等等。这些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传统美术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所从事的美术活动很难以传统的美术概念来界定与归类,但往往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也引领高师美术教育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高师论文范文第5篇

关于声乐教师的“教”的评价,我们改掉过去仅仅以学生的专业成绩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的传统评价方法,要对声乐教师进行教育思想、业务素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既要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还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对声乐教师“教”的评价不能仅仅简单地把声乐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讲解清楚流利、所教学生的专业技能分数较高等指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完美无缺的唯一标准,而更要注重评价声乐教师是否在声乐教学中,根据声乐教学内容选择了最佳的教学方法,是否注重对学生声乐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否挖掘了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和知识点,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民主具有启发性,信息沟通是否体现多向性,随着教学情境的不断变化,教师是否能灵活机动地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是否能寓声乐教育思想于教学中,教学过程中是否留有悬念等等方面,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声乐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既要肯定声乐教师教学的优势又要指出教学存在的不足,使声乐教学评价起到促进声乐教师专业整体发展的作用。

二、实现“教是为了促进学”的评价理念

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学”的评价大多停留在仅仅对学生的声乐演唱技能的评价上,仅以一次期末考试的一、两首声乐作品的演唱定为最后成绩。这种评价方式会导致学生在声乐领域的知识结构单一和狭隘,与相关学科的交流和渗透能力也无从谈起,不利于声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扩展相关声乐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学生也只是热衷于演唱技能的学习,对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也不感兴趣,牺牲了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机会,更是牺牲了基础差、条件一般的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使得“唱、表、讲、研、导、德”综合声乐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首先从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和需要入手,关注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行为表现、情感情绪体验、学习过程与参与、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采用在声乐训练和演唱的教学中有机穿插重要的声乐理论、相关文化知识,扩大声乐训练和演唱在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的评价内容和方法,根据他们基础水平的不同层次,看他们是否学得积极主动、动脑、动手的实践机会是否多而恰当,如平时作业、口头表达,技能展现、小论文写作、课堂参与、活动表现等,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能力等的综合评价,真正实现由关注“教”转向关注“学”,教是为了促进学,让“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的目的。

三、“管”是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