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公路危险品安全运输策略

公路危险品安全运输策略

1危险化学品运输

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化工企业的增加,危险化学品运输数量和种类在不断增加。由于危险化学品一般具有燃烧、爆炸、毒性、腐蚀性等固有危险性,其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不仅可能造成车毁人亡,而且可能造成泄漏、燃烧、爆炸、腐蚀、毒害等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导致环境污染,甚至造成群死群伤或严重财产损失,对人民生命财产、社会公共安全、周围环境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作为一种动态危险源,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运输备受人们的关注。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上运输和管道运输等几种方式。在我国,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1]。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每年公路运输的剧毒氰化物就达到数十万吨,易燃易爆的油品类等达到1亿t[2]。鉴于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特殊性,安全管理工作在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管理中显得更为重要和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安全的因素,就如何加强运输安全浅谈了一些看法。

2影响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安全的因素

按照两类危险源理论分析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原因,第一类危险源是危险化学品,第二类危险源是对危险化学品的约束物和限制措施,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中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以决定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3]。同样,影响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安全的因素主要存在于人、物、环境三个方面。其中,人的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物的因素,最少的是环境因素[1]。

2.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人的失职行为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人员,如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等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交通部门考核合格后,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但在实际中却存在以下现象:一些危化品运输驾驶员的守法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较差,疲劳驾驶、违章现象、任意改变运输路线等情况经常发生;部分押运人员、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无证上岗,或不熟悉危险化学品的性能,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在事故发生后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造成事故扩大化;装卸人员主要表现为对安全设施紧固不到位,危险化学品的装载、包装不合格,如超载、超高、过量充装、混装、包装有泄漏等。

2.2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是指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车辆和盛装容器。物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车况不良、“病”车上路,安全设施不齐全、违规改装等。有些企业只顾生产效益,忽视对车辆安全技术性能的管理,不能及时掌握车辆性能状况的完好程度,不按照“强制维护、定期检测、视情修理”的要求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测,甚至使用普通货车或经过改装的车辆运输,安全设施陈旧,安全防护用品配备不齐全,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未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二是危险化学品的盛装容器存在缺陷。一些运输企业所用的危险化学品盛装容器未经专业生产企业生产,并经检测合格,或对容器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疏于检查、保养和维修,在行车中震动会导致破旧容器的损坏,危险化学品的泄漏。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隐患一般是从泄漏开始的。

2.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天气、道路状况、自然灾害等客观上的不利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使事故容易发生或事故后果扩大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操作和情绪,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4]。

3对策与建议

3.1加强对从事运输的人员的管理

要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实行危险化学品运输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从业人员资格的审查。并对从业人员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案例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督促其进行规范操作。尤其是车辆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要选择平坦的道路,控制车速、车距,遇有情况,应提前减速,避免紧急制动,严格按规定的时间、路线行驶,杜绝酒后开车、疲劳驾车和盲目开快车。此外,危险化学品种类多,而且各有各的危险性,发生事故后的处置方法也不一样。因此要加强对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等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事故的防范、处置能力,使其熟练掌握所装运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险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正确的防护处置方法、报警等知识,掌握各种类型灭火器具适用对象和正确使用方法,万一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3.2加强对运输车辆、容器的管理

由于不同危化品的危险特性不同,在公路运输时会对车辆的结构、技术性能和装备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因此要依据所载的危化品的性质、形态、包装选择合适的运输用车和容器,配备要求的灭火设备、防静电设施、液位计等安全装置。其次,运输企业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订适用的设备管理、车辆和容器检查、维修维护及保养等制度,规范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容器的管理,做好车辆和容器的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提高运输车辆和容器的安全状况。再次,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卫星定位系统、行驶记录仪、视频、自动报警系统等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对车辆方位、速度、行驶线路和运行状况等信息的监控,确保运输车辆按指定的行车线路行驶,杜绝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5]。

3.3增强对不利环境因素的应对能力

从业人员克服环境的不利因素,一方面要切实做好“六预”工作,通过实地考察、网络搜索,了解到达目的地运输线路、道路状况、天气有无异常(高温、雷雨、大雪、大雾)、自然灾害(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装卸作业环境等信息,及时传达和,使驾驶员和押运人员做到心中有数[4];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遭遇不利环境因素时采取的措施,在人员的思想、设备等方面做好应对不利环境因素的准备,防范事故于未然。

3.4加强对危化品公路运输的安全监管

(1)不断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健全公安、交通、质监、安全监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联合执法检查机制,在车辆标准、槽罐管理、资质条件、充装环节、运输路线、执法检查、应急处置等方面,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标准和制度,加大道路运输安全执法检查的力度,提高监督检查效果。

(2)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重点品种是加强对运输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车辆的安全监管。对于易发交通事故路段、连续转弯路段等要加强排查,设置明显提示和告示,采取多种措施,防范事故发生。对于易发生运输事故的时段,如早晨4时至8时要防止疲劳驾驶等[6]。公路运输作为我国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主要方式,其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加强危化品的安全监管,努力减少危化品公路运输在物、环境方面的不利因素,着力提高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把危化品运输事故扼杀在摇篮里,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