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校园文化下核心价值观路径分析

校园文化下核心价值观路径分析

摘要:分析了目前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中存在的问题,从校园文化的角度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践行路径,即: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素质,提高践行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校园文化视域;高校;践行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大学生是促进中国不断发展的储备型人才,应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保证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为推动中国的不断发展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在高校中应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其认真践行。校园文化是学生在学校中尤为接受的一种文化模式,利用校园文化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党的“十八大”针对当前世界发展潮流以及社会发展要求,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本特征和基本性质的体现,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集中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对其进行了高度的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当前世界内文化交流程度加深,各国思想意识相互冲击的环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我国人民心中的一层保护墙,保护中国公民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保护中国公民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我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独属于我国的精神花园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全国上下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追求,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对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高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过于片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不仅我国经济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还加深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文化交流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西方国家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文化都进入了中国的市场,对缺乏判断力的年轻学生形成了冲击,有些人在消极文化的吸引下逐渐走上了一条不利于国家发展的道路。例如,受国外独立文化的吸引,逐渐沉迷于西方的文化等,导致他们对西方国家呈现出一味追捧的态度,无条件认同西方国家的所作所为。这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尽管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也对马克思主义等我国的核心价值观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在外国文化的冲击下,极容易对马克思主义等理论产生动摇,从而忽视了对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践行,而追求西方国家的“利益至上”“一切以金钱为中心”等思想。存在这样的偏见,学生就容易形成在政治态度上的偏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全面认真的理解,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成长为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储备型人才。

(二)价值取向上趋于多元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结合当前国家的实际情况,从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概括出来的,更容易被当前我国民族和人民所接受的价值观念。它是新时代中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具体应用,是我国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在实际践行中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所有意识形态中的主流形态,真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我国目前校园文化中更多的是以娱乐和消遣文化为主,对于学习,甚至是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学习,几乎毫无涉及。这就导致充斥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校园文化无法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传递给学生,不利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确立。同时,我国大学生正处于整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大学生思想中的局限性毫无保留地表现了出来,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充满诱惑力的腐朽文化时毫无任何的抵抗力,这就使得我国的价值取向也由原来的一元化转向了多元化。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于我国大学生健康成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也有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三)知识与行动之间不相配合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人才的培养专注于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实践行动。这种问题也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课中,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所学到的各种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念与实际毫无联系,脱离了客观事实,让学生无法在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时与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相联系。这样会导致形式主义的出现,无论是参与任何有关思想政治的社会活动还是自行组织的活动,都难免会“走过场”,最终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

三、在校园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一)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从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刻的问题来看,高校需要采用科学的引导方式来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水平。各高校可以选择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教育途径,强化平时对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利用校园内的广播,在中午以及下午空闲时间进行放送,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另外,需要通过校园文化这一体现学校实力的“软文化”作为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塑造一种环境教育和可供体验的舆论环境,让学生在日常的活动和生活过程中,时刻都沐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同时,学校要配合校园文化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采用以学生为学习过程主体的现代教育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消除在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障碍。此外,还可以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合理的安排,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做出科学的行为举动,促进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追求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培养学生素质,提高践行能力

认识是前提,能力是关键。学校提供给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环境,但对于学生来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更为重要。而目前存在于我国教育中的主要问题是书本知识教育趋向于完美,但实践方面却远远落后。因此,针对目前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要抓好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促进学生在素质以及本专业方面更好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帮助。与此同时,学校还需要在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之上,利用学校所拥有和搭建好的平台和途径,逐步提升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能力。例如,不定期地组织班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实际社会的演讲比赛等,让他们通过对演讲稿的整理和组织,将实际社会中遇到的问题与所学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对整个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

高校在利用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宣传和引导时,要结合当前校园环境,从大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学校还可以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契机,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与空洞的理论说教相比,实际中的践行才具有更加切实的意义。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本社团的成员去工艺部门做义工等工作,让学生在践行中体会到核心价值观的力量。同时,学校还可以以当今时代的各种模范和典型代表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以模范和典型代表作为自己的榜样,使学生在日常行为过程中时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取成为时代的典范和榜样。除此之外,学校可以通过严格规范整个学校的管理体制,以相关的制度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之中的践行。学校也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把学校针对学生设置的各级奖学金以及违纪记过等处罚手段融入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过程中,调动学生践行的积极性。另外,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行动也增加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的行为规范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引导

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以及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娱乐。然而,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负面的和正面的价值形态同时存在。因此,学校应该以加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网络为基础,建立一些平台和网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帮助学生在休闲娱乐的时候,也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是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武装的有力武器。要解决目前存在的与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方面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学校、社会和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以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为依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推动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邵从清.高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4):33-36.

[2]姜华.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J].理论观察,2013(8):119-120.

[3]樊海源.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J].学理论,2014(7):183-184.

作者:杨旭 单位:沈阳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