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数据时代科技哲学传播的困境浅析

大数据时代科技哲学传播的困境浅析

【提要】如今,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如何将科技哲学传播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试图研究大数据时代科技哲学传播的困境,并从传播的主体、形式、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最后提出了多元化路径的改进策略,旨在促进当代科技哲学能更好地传播。

【关键词】大数据;科学技术;哲学;科技传播

一、大数据时代的背景

麦肯锡公司是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之后,基于互联网和信息发展的浪潮,大数据概念席卷了各大行业和领域。如何处理海量数据、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利用数据提高通信质量并降低成本,是大数据所带来的挑战。然而,大数据只是提供信息,这些信息必须再经过筛选和判断,才能被我们重新利用和吸收。如何让公众在传播过程中学会筛选高价值的科哲知识,这是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面对大数据,要结合科学家、哲学家的思维方法,这样,公众可以自己检索信息,消化这些科技知识,从而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

二、大数据时代科技哲学传播的挑战

(一)在盲目追求海量数据积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评估

大数据的显著特点是量大。我们看到的仅是科技信息的结论,显示不出处理的步骤。因此,受众在接收数据时不能有效地识别出自己需要的信息,或者在信息筛选上花费大量时间,甚至难以分辨信息的真实性。我国大多数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更容易被获取和使用,但研究数据往往不显示。此外,随着公众参与的增加和信息的即时传播,鱼龙混杂的科学技术理论的数据将会大幅飙升。其结果是,不仅公众的科技素养不会提高,而且人们会迷失在科技信息的海洋中。

(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热点、经济效益高的学科知识更容易被追求和传播

大众传媒信息的选择往往是基于自身的需要。接受科技信息的类型一种是有意识的,出于其他原因而无意识地接受科技信息。一般来说,前者是科技信息的稳定受众群体。而后者是一个较大的波动群体,他们占大多数,需要在当前普及辐射科技知识。另外,以传播的方式传递的科技,除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外,大部分都是科技记者和科学教育频道的新闻和媒体,但他们极易陷入经济利益的追求中。受众更倾向于即时吸收传播内容,因此,媒体工作者不断地提供一些结论性的科学技术知识,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东西。在内容创新方面,他们很容易失去专业性、权威性,甚至是真正的底线。

(三)“眼球效应”容易导致科技传播的实际内容和形式的偏差

内容创新是信息传播的动力。然而,对于大多数媒体来说,对科普文章或科学教育节目的更改要比基于内容的创新简单得多。毕竟,哲学感知和科学思维代表了研究者的哲学基础甚至科技素养。它是传播者在长期的哲学思维训练中积累的知识基础和哲学思维方式。相比之下,形式创新只需要一定的知识沟通和头脑风暴后的一些创意。随着媒体资源竞争的日益激烈,受众沉迷于具有较高娱乐价值的信息,对知识类、科技类作品的兴趣下降。在这种媒介环境下,科技信息传播者更注重科技知识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不是科技信息本身。

三、走多元化道路,冷静面对现实困难

(一)推进多层次传播主体建设

科学界应发挥其学术专业化的优势。他们有特别的哲学思维方式,也掌握经研究、分析和比较后得到的科学数据,有最终解释力。政府也要发挥作用,大多数人在面对海量数据时,没有能力去甄别科技信息。这时,需要一个权威来为群众鉴别科普信息的真实性,让群众能辨别真伪科学。想要广泛传播自己的科技哲学知识,一种方法就是建立一个特定的科技传播组织。另外就是在“自媒体”平台上相关信息。随着科技传播机构的增加和规范化,我国的科技传播体系也可以更加完善,真正提高与科技哲学相关的信息的传播功能和效率。

(二)与时俱进,关注人民需求,发展经济效益

研究科技哲学在学术追求、物质回报上,都无法与这些从事“热点”领域的人相比。因此,政府更应关注研究者的实际收入。只有内容创新才能重振科技哲学信息传播的活力。科技传播不可持续的原因不是大众的需求低,而是科技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只有认真细致地分析才能使人理解、传播。在交流专业信息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添加一些有趣的知识。

(三)坚持创新引领,以科技哲学专业知识为基础

我们应该加强人们对媒体技术传播的内容意识,在保证内容专业性、权威性、直观性的基础上,引入更多趣味性的科技产品与知识,以提高大众传媒科技传播水平。要使媒体更加强大,必须以内容为核心。运用强化内容,引领潮流,强化主旋律,保持耐心与冷静,生产有竞争力的产品。目前,经过整合和改革,一些从事内容制作的媒体团队规模缩小,制作形式和渠道的团队变大,这种不平衡现象应该引起重视。要强调创新,内容生产商在媒体面前需保持足够的信心。

四、结语

如今,科技传播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需求。因此,我国必须不断解决科技哲学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时代背景灵活调整政策和战略,促进科技传播,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作者:陈新宇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