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党建工作思考(4篇)

高校党建工作思考(4篇)

第一篇:高校党建工作困境及措施

摘要:在过去的1990年到2015年这25年间,我国先后共召开了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旨在推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的一步步具体落实。这些会议的召开,体现了国家对高校的重视,也说明了党建工作在高校范围开展推进的重要性。高校党建工作影响高校教育的发展,也深远地影响着整个党的建设。近几年来,我国的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并探讨改善和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党建;挑战;措施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发挥着引导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作用,影响着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我国高校的思想教育理论受到了外来思潮的不断冲击,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理论的高校教育理念和党建工作也受到影响。因此,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如何改进和加强以适应新形势是亟待解决的庞大课题。

一、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1.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弊端显露

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和发展阶段,我国才确立当前的校长负责制,它是一种历史的抉择,能够与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领导体制相契合并适时做出调整。但在现在的实际工作中,校长负责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方面,运行上有漏洞,党委和校长之间缺乏相互制约机制,出现矛盾后难以调和;另一方面,高校基层党委的权责模糊,难以以合法的身份参与管理,党外的监督工作也进行得异常艰难。

2.党员素质有限,难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高校党员素质不高体现在:服务意识淡薄,不安于党务工作;缺乏创新,目光短浅;工作热情不高,民主作风不严。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在党务干部建设上仅仅把重点放在专业教师的培养而忽视党员的业务培训和政治素养的提高。同时,有些党员受不良社会风气的沾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一定偏差,不再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思进取,态度消极,难以起到先进的模范带头作用。

3.党员发展工作不充分

首先,在高校新发展的是一些中青年教师和“两高冶人员,他们的学问高,工作上的积极性不高,党员的身份对他们的约束力小。如果高校在党建工作中缺乏对这一方面的充分认识,党建工作的进展极容易受到影响。其次,一些中青年教师和“两高冶人员擅于钻研工作业务,往往会忽视自己政治修养的培养,他们对参加党内活动缺乏兴趣和主动性,同时,高校方面也疏于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对他们缺乏足够的耐心,也不善于抓住时机。

二、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措施

1.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制度体系

一方面,要解决主导权一边倒的问题,就要建立起党内工作问责机制,充分落实党建工作中的每一个具体任务,落实党建队伍中各一级党组织以及个人的权责,使高效的党建工作有效开展,达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建立高校党建工作的监督和考评制度,确保组织内的每一个党员能够履行义务,在党组织的监督下自觉保持先进性,出色完成每一项任务,严守党的纪律,用纪律约束自己的言行,保证高校党建工作有序开展。

2.建立高校党员管理制度

我国高校在党员管理上虽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党员管理制度一直作为薄弱环节制约着党建工作的进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建立一系列相关制度:党支部管理制度、组织工作会制度、党员的考核和评估制度等。除此之外,还需要丰富党内活动的组织形式,调动广大党员的热情,提高他们服务高校、服务大众的意识,并根据平时的先进性、主动性情况进行奖惩,增强党内纪律的约束性。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高校党建工作也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顺应时展要求,探索合适的党建管理机制和党员培训机制,创新思维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为高校营造丰富多彩的学术氛围,确保党员师生的主体地位;搞好高校党务工作和行政工作的关系、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关系,统筹全局,明确分工,实现党建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双赢;在党员内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奉行集体主义原则和爱国精神,加强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国内国外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的高校党建工作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高校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方针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党建管理制度,创新党建制度体系,加强高校人才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创造性和模范带头作用,扎实地稳步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促进高校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项阳.试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前沿,2013,23:46-47.

[2]庞文娟.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华章,2014,28:37-37

作者:季辉 单位: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第二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建设思路

摘要:新时期,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新载体、新手段与新思路。本文结合网络时代的信息技术特点,分析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设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平台的具体对策和主要内容。

关键词:高校;党组织;党建;信息网络化;研究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党的建设、密切联系广大师生、推进高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新时期,面对信息网络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还存在与信息网络化不适应的问题,这需要党建工作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建设,推动党建工作更好地发展。

1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第一,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冲击了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模式,对党组织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信息化也为党建工作带来了契机,能够党建工作的发展提供助力。因此,这就要求高校的党建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认清网络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加强高校党建的网络阵地建设。第二,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是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丰富详细的新闻资讯、形式多样的信息渠道、党建内容的动态更新,这就为高校党建提供了良好的工作载体。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党建工作效率、扩大宣传覆盖面,开拓师生交流、获取信息和开展工作的新渠道,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觉悟和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而且也更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师生中的影响力。

2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平台的主要措施

2.1组建党建网站,推进党建工作网络化

据有关统计,85%的大学生认为信息化时代下获取党的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党建网站,而有80%的大学生普通反映希望能有一个跟他们所在党组织联系紧密的党建网站。因此,建设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基层、贴近实际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网站意义十分重大。党建网站的功能和内容既要有普遍性、时效性,同时保证针对性、实用性,一方面要定期党的理论文献和新闻动态,为广大党员师生提供一个了解党和国家政策、路线、方针以及国内外时事热点的窗口,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要开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些学校、学院的党建信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党建动态等内容。党建网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政策导航、新闻报道、通知公示、网上党校、先进风采、在线留言、热点专题,等等。

2.2建立党建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大量的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等工作,每一工作要求都很高,流程较多,有时在实际工作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常出现工作交接不顺畅、沟通交流不及时、管理协调不统一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效率,进一步强化管理手段,可以由基层党组织组建党建信息管理系统,专门用于基层党建工作,以便对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管理、教育以及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奖惩情况等方面进行信息网络化管理。

2.3依托新媒体技术,开辟交流互动平台

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主要以网络为基础,以数字杂志、聊天工具、触摸媒体等为表现手段,具有互动性强、易于操作和人性化的设计界面,越来越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第一,积极建设党建微博平台。由于微博的建立不需要成本,建设、管理和维护也比较方便,所以除了学校和学院层面可以建立了党建微博平台外,各学生党支部也可建立了微博平台,并将微博作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载体,使其成为党建信息传播平台、党员思想交流平台、先进事迹展示平台和党建文化建设平台。第二,打造党建微信公众号。微信作为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事物,深受大学生的追捧,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网络媒介。微信公众号可以让大学生党员进行关注,随时随地查看相关党建信息、通知公告等内容,并形式多样的党建网络文章,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党员在任一时间、任何地点下接收党组织的网络教育内容。第三,打造特色的党建App。APP软件是指在移动设备上面运行的一款终端软件,可以提供信息、栏目链接等功能。基层党组织可以打造特色的党建App软件,开发的内容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而设计,可以包括新闻、理论学习、信息获取、交流互动等功能。

3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的建议

3.1要用规范的制度保障党建信息网络化地有效执行

高校党建信息网络化的建设不同于其他网络建设,其政治性、严肃性、保密性和安全性最为重要,因此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的规章制度。特别要把握好党建信息网络化的保密性与公开性原则,明确保密与公开的边界,严格按照党建工作的性质、原则、范围等方面的要求,对党务信息进行分类、分级界定,加强党建信息网络化的安全管理。高校党建在利用网络信息和开展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党建网络运行机制,使党建工作信息化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2要加紧培养一支专业的党建信息工作队伍

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人才。因此,组建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技术精通和业务娴熟的党建工作人才队伍,是新形势下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高校可以选拔具有党建工作经验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并选拔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党员担任具体工作人员,不仅要求他们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责任感,更要具备熟练使用网络技术的能力。

3.3要确保党建信息平台内容的不断创新与更新

首先,必须做到党建有关新闻、通知、文章等内容要及时上传,保持平台信息的时效性,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拓展高校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内容,加强舆论导向与宣传力度,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其次,党建信息平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栏目设置、内容安排上充分围绕广大党员、群众的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实现党的组织、教育、管理工作信息化;最后,党建信息平台必须继续充分发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推动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瑾.党建工作信息化的思考与实践[J].思政党建,2014(2):038.

[2]陆雪英.试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管理[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9):24-26

作者:张立俊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第三篇:高校基层党建三进育人模式探究

摘要:构建高校基层党建“三进”育人模式与实践,即:党建进公寓、党建进网络、党建进社会。通过“三进”育人模式与实践的协同机制探索,在立足服务育人,把握育人形势这条主线的基础上,创新与创优高校基层党建多元化的育人平台,共同推进高校基层党建育人模式与实践的质量化。

关键词:高校;党建;三进;育人

新形势下随着高校党建如何服务育人的严峻现实,结合近3年高校基层党建的育人模式与实践成果分析得知,现今高校基层党建育人模式与实践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高校党建育人载体挖掘不够深入;党建特色育人还需进一步研究;党建进网络进社会的育人学术研究几乎为空白,与现今形势需要断层。党建载体的研究成果较多,涉及领域比较广泛,其研究的深度、特色性、载体性与育人的现实联系性研究欠缺;高校党建育人过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载体、平台、保障机制等因素协同进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不能单一研究,要结合高等院校育人实际,结合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育人优势与特色,创新、创优高校党建育人模式与实践,紧紧以新形势、新要求、新的创新点为切入点,将高校党建融进公寓促修身,融进网络话主导,融进社会促和谐,通过高校基层党建育人模式与实践的研究,服务高校育人,促进高校育人质量是高校党建工作者应承担的主要职责与使命。

1构建高校基层党建“三进”育人模式与实践价值

1.1理论导向价值:协同机制理论

“理论先与实践”的研究思维告诫人们,没有创新的理论不会产生创优的育人模式与实践。在系列讲话中提及到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构成;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所阐述的发展新理念中所提及的协调发展之网络文化教育阵地建设;全国第23次高校党建研究会及全国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所指出的高校党建建设与育人方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等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件及讲话要求,便是现今高校党建育人的理论导向。而构建高校基层党建“三进”育人模式与实践,科学交融以上理论方向及文件精神,创新创优育人理论,通过“三进”协同理论融合,结合高校基层党建的职能实施,将高校基层党建的理论导向落在育人上,最终,为提升高校育人质量服务。

1.2创新实践价值:

“三进”育人模式与实践高校党建育人通过不断的模式创新与创优,借助实践层面落实到人才服务上,通过协同机制将公寓、网络、社会三点连为一线,共同编织三点多圆式的育人平台与实践模式,将党建通过具体的载体传递与渗透的多元方式,构建起与大学生比较亲近的,有利于促进青年大学生文明修身的,有利于基层组织开展育人载体,将高校党建功能延伸进公寓,借助网络阵地作为建设平台,构建起“光芒E站”,让高校党建融进网络信息化,牢牢把握网络主动权和话语权,最后,将育人成果服务社会,搭建起高校与社会双赢的共建平台,将高校人才成果辐射社会,推进和谐社会的共建。

2构建高校基层党建“三进”育人模式与实践路径

2.1党建进公寓

党建进公寓主要以搭建四个思想政治教育专区和打造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即:思想教育、理想教育、榜样教育、行为教育和党风面对面交流平台。思想教育专区:主要以辅导员每天进公寓轮流值班,带领学生党员检查学生公寓违纪情况,及时进行思想教育;理想教育专区:主要是辅导员借助交流平台,对所带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谈话,每学期指导学生填写大学生就业、创业成长档案,辅助学生成长成才;榜样教育专区:主要是通过历届优秀党员干部事迹引导激励学生成才、成功;党风面对面交流平台:主要是借助党员活动室,通过教育展板和理论学习阵地、红色影视阵地、娱乐交流阵地,为师生党员提供学习交流空间。

2.2党建进网络

主要通过构筑光芒E站公众平台,借助五个板块将多元信息化、网络化媒介对该院党员积极分子进行思想引导。(1)历史故事,主要以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为依托,传递大学生易读、乐读的精短小故事作为传递党的价值观达到故事化人。(2)理论快递,主要以党、国家、省市、学校对学生党员干部影响深远或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观点的精炼总结,让进步青年学生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提升理论素养,最终,达到理论强人。(3)政策点睛,主要从学生息息相关的党的建设、推优评先、奖助学贷等方面的热点进行解读,让党员积极分子通过通俗的点睛对自身所需有一个方向性指导,以此,达到政策引人。(4)榜样能量,主要通过每周向党员积极分子转载、链接等方式,在网络媒介上传播正能量,以此,达到榜样励人。(5)文明班车,主要通过组建育人团队,对党员积极积分子进行网络关注、传递、引导,培养党员干部的文明担当及社会责任。

2.3党建进社会

主要构筑起了暖心捐助、暖心帮扶、暖心支教的三暖模式,让爱心传递,让社会和谐。(1)暖心捐助,主要是定期通过组织爱心捐献等形式,进行爱心捐助,提高党员师生的奉献意识。(2)暖心帮扶,主要以党员干部成立帮扶组织,定期开展走进社会等形式的帮扶活动,让党员、积极分子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3)暖心支教,主要通过党员、积极分子组成青年志愿者体育支教服务队,定期深入学校、社区、乡村开展体育支教活动,将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带向社会,将学校的成果辐射社会。高校党建育人模式与实践是一个协同育人的系统过程,应始终将服务育人,促进育人质量作为根本,同时,将创新与创优的思想融入高校基层党建育人模式与实践之中,是高校党建工作者需长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桂花,王东维.论系列讲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8):8-10.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Z].2015-01-19.

[3].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Z].2014-12-29

作者:张健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第四篇:思政课教师在高职学生党建工作的意义

摘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文化水平”作为我党十八大的建设的新要求,这一新要求的提出标志着我党对自身建设的整体水平更上一层楼。党建的新要求其重点在于“全面”和“科学化水平”,这两点要求既是对党建工作的整体要求,同时也是对在党建工作中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方式等各个环节的新要求。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各大高职高校的党建课程面临新一轮的革新和改进。而高职高校的思政老师以围绕党建工作为课题的思政课也是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将以我国高职高校的思政教师在学生党建工作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作为课题,分析探讨思政教师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党建;思政课教师;高职高校

1党建工作在高职高校中的重要性

我国高职高校的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职高校的广大受教育者是我国青少年发展的主力军,因此,高职高校中的党建工作事关我党事业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我国制度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民族昌盛、国家富强、国泰民安的重大历史使命。这一伟大的使命是经历了我国前后几代人的努力和奋斗的。因此,大力弘扬党建思想,开展以党建为主题的思政课程是我国各大高职高校艰巨的使命。我国高职高校是国家建设、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培养其与输出人才的重要基地,所以高职高校中党建思政课程是重中之重,同时,思政教师在党建的工作中也扮演者无法替代的角色。因此,在我国高职高校开展以党建为中心的思政课程是各大院校的不送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其次,我国高职高校中的党建工作是各大高校朝着中国特色社会的办学宗旨和发展方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教育事业的要求提高,各大高职院校围绕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宗旨。不仅如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对各大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要求也有新的要求,要一如既往地在高校中开展党建工作,提高大学生竞选党员的积极性,增加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和党课开设水平的质量。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员要积极学习、贯彻、执行我党的方针路线,提高自身思想觉悟,知识文化水平,最终改善我国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开展现状。

最后,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围绕党建为中心的思政课程对学生自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其办学宗旨都是以提高学生自身发展为办学宗旨和办学初衷的。因此,在适龄党建教育的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程是大有必要的,积极推进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操,还可以历练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党性素质的完善等诸多方面作用。为此,在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同时结合21世纪的新时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增多学生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和党建工作的顺利发展。

2思政工作在高职院校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在《意见》中明确规定了新任思想政治教师的制度要求:一是新任思想政治教师原则是必须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要具备相关专业的硕士及以上的学位水平;二是新任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正确指导方向,并且热爱马克思主义事业,具有相关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三是新任思想政治教师同时还要兼职从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工作,不发表有悖于党和国家的言论,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伴随着《意见》的颁布,直至2010年,我国大部分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已经成为普通党员,为思政课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更有利于党建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开展。

3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的基本要求

我国各大高职院线对思政教师的基本要求表现人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思想政治教师要具备坚定政治信仰,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方针和政策,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提高自身修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正确指导方向,并且热爱马克思主义事业;二是要时刻关注时政热点,并坚持追随党的正确抉择;三是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以及学识和内涵,可以熟读我国经典著作等等。其次,思想政治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宣讲能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不仅代表自身的党建思想和政治方面,还代表着所在院校的政治追求,因此,思政教师肩负着对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宣讲任务。宣讲并非是简单的“比葫芦画瓢”“照本宣科”,也不单单是对党建内容字面的“传话”,而是在授课过程中,要始终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能够给学生讲授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能够结合实际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实践,进行有质有量的授课宣讲。

能动的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内容,认识到其重要性与必要性,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养其爱国情操。最后,思想政治教师要具有亲近感,对待学生要像春风般和煦,要让学生充分信任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深度以及内涵,要让学生对教师的产生某种程度的崇拜感,当然,教师也要充分信任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充分信任,首先就必须让学生感到亲近,得到学生的喜爱,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思政课。因此,处理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与学生保持相对密切的关系是思政教师工作的重要部分。只有让学生感到亲近,把自己当做朋友,才能更好在课堂中宣讲,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生活中的各项困难。

4思政课教师在党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在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思政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一方针的提出,便成为了我国思政教师在党建工作中角色的定位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思政教师是我国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宣讲者

思政教师主要针对高职高校的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教材知识和当期时政热点以及国家当期颁布的新政策、倡导的新思想等。思政教师要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拥护国家正确的方针政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学习党建知识,开展党建工作。

4.2思政教师是学生党员学习的引导者

根据中共中央颁布《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政教师自身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只有思政教师达到任课标准,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修养的高职学生。所以说,思政教师是学生党员学习的引导者。高职高校中,思政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定时定期地开展面向广大党员、预备党员的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系统的认识党的方正政策,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修养。

5结语

在我国高职高校的党建工作开展中,思政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党建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学生的政治修养,也关系到我党事业发展的大局,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我国高职高校中思政教师不仅是我国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宣讲者,也是学生党员学习的引导者。

参考文献:

[1]于红.加强高职学生入党培养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05).

[2]袁继道.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责任[J].世纪桥,2012(03).

[3]蔺建英.浅议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J].学理论,2012(12).

[4]谭群英,何会宁.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融合建设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4).

[5]宋剑,邓坤金.论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转换能力的体系及培养[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9(04).

[6]贺微.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2).

作者:祝李杨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