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音乐鉴赏课教学实践

音乐鉴赏课教学实践

内容摘要:我国有一部分普通高校没有开设音乐鉴赏课,原因是对此课的意义认识不足。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提高素质教育,音乐鉴赏课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如何在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鉴赏意义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音乐鉴赏》提炼整合为“交响音乐鉴赏”,突出强调了音乐审美课程的核心——“交响乐”。这是一门起点高、立意新的音乐选修课,以体裁和题材为切入点,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广泛性于一体,以史带人、以人带曲,以审美理解、感受和体验为特征,从编写大纲到鉴赏内容都与专业音乐院校的教材有所不同。

我们知道,交响乐起源于欧洲,词出于古希腊文Symphonia,其中的“sym”即“一起”“同时”的意思,而“phonia”则是“鸣响”的意思,合指“数音和鸣”。在中世纪(公元500—1450年)常指“一组协和的音”。这之后,交响乐的属性含义随着器乐体裁(种类、样式)的长足发展而不断变化,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器乐体裁从附属于声乐的地位逐渐提升,并在1750年以后超过了声乐体裁的地位。

音乐学家杨名望先生认为:交响乐(Symphonia)一词的含义,在18世纪前含混不清,例如意大利的歌剧序曲和某些舞曲前的独立性序奏,都可以冠上交响乐的名称。我们现在所说的交响乐或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乐队演奏的多乐章交响曲,还有交响诗、协奏曲、组曲和音乐会序曲等。杨先生的这一观点也代表了学院派对“交响乐”一词的界定。其实,交响乐一词的含义从一开始就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交响乐自意大利作曲家加布里埃利(约1553—1612年)首次将其用作带有乐器伴奏的多声部《神圣》(1597年)的称谓之后,才泛指由声乐和器乐合演的乐曲。狭义的交响乐是德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普雷托里乌斯(1571—1621年)在其所著论文集《音乐大全》(1619年)中提出“交响曲为不含任何声乐声部的纯器乐合奏作品”的观点以后,才被广泛用作歌剧或清唱剧的器乐序曲、前奏曲或引子等的称谓。巴赫所作《三声部创意曲》,海顿的一些弦乐四重奏等,也曾以交响曲作为曲名。杨名望先生也承认,交响音乐会演奏的曲目常常包括歌剧序曲和舞剧音乐等。

我们认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1732—1809年)作为交响曲创作的先驱是无可争议的。正是由于创作了104部交响曲和83部弦乐四重奏的海顿的探索和努力(这里,还不能忘了柏林乐派和曼海姆乐派的努力),才使得古典奏鸣曲和交响曲套曲的结构形式逐渐完整完美,交响曲成为了横亘数世纪绵延至今的曲式结构的管弦乐。因此,称海顿为“交响曲之父”是不为过的,但许多音乐史书或教材称他为“交响乐之父”,这倒是需要商榷的。我们认为,交响乐是宏观的,可包罗其所有的内涵及外延,即可指文艺复兴后期以来作曲家所创作的一切具有戏剧性发展手法和交响性音响的声乐和器乐作品;而交响曲是狭义的,仅是交响乐的内涵之一,即指基本规范曲式为:第一乐章为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慢板的抒情性的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第三乐章为三部曲式的小步舞曲,第四乐章为快速的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的管弦乐作品。

另外,面对为普通高校大学生所开设的《交响音乐鉴赏》课,不能拘泥于“交响乐”一词的“学院派”定义。否则,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钢琴诗人肖邦的《玛组卡舞曲》和《波兰舞曲》,以及巴赫所作的清唱剧《马太受难乐》等一大批具有交响性发展手法的音乐体裁和名作,将与大学生们失之交臂。

为此,我们认为从对交响乐内涵与外延的广义的理解出发,针对大学生欣赏交响音乐时常感无所适从的状况,应该有针对性地分章论述各个时期交响音乐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和主要作曲家的创作风格、艺术成就与审美特色,并精选各个时期的交响音乐名作进行赏析介绍,所举鉴赏曲目,除了交响曲、协奏曲、序曲、交响诗、交响组曲以外,还应例举歌剧、舞剧、清唱剧、康塔塔(大合唱)的选段。在鉴赏知识简介中讲述音乐的品种,范围应尽可能宽广些,也该时常涉及非交响乐队演奏而与交响音乐有关的体裁和形式。这样做,对于扩大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是有好处的。

在教学与实践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了“一要坚持,二要加强,三要贯穿”的原则,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

一要坚持:尽管《交响音乐鉴赏》只是一门选(必)修课,但也必须坚持教书育人、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坚持业余音乐教育模式中高质量的审美教学和管理,用高品位的交响乐精品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性教学,来对选修课学生进行熏陶和培养。

二要加强:加强在教学中对选修课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应用。课堂教学内容包括鉴赏交响乐的历史知识的基本理论讲授。在教学中,要求采取“以史带人,以人带曲”的讲授方式,从交响乐作品的体裁和题材切入,注重各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审美特色,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在注重鉴赏知识点的相关性、延伸性的同时,突出和强调最为本质的音乐审美特征,并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形象与音乐”相结合的鉴赏分析,使学习者能形象地了解中外音乐史上各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音乐)审美特点,以及交响乐名作的审美特色。三要贯穿:是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不但要给学生以“鱼”,还要教给学生以“渔”,把对学生听赏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始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的实践性教学、观摩交响音乐会等,让同学自己谈鉴赏交响乐作品的赏析体会,以及通过网络下载和欣赏音乐等等。

通过以上课内外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使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都能直接或间接地接受艺术美的审美体验,提高他们对交响乐艺术与现实生活密切关系的感受和审美能力,所取得的效果事半功倍,深受学生欢迎。执教的教师们也从中深切地体会到:从普及交响乐来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问题,落实了《交响音乐鉴赏》课的开设计划,尤其是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性教学紧密配合的方法,打破了“非有乐谱不能欣赏交响乐”的常规。

通过对《交响音乐鉴赏》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我们认为:普及交响乐首先必须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只有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只要是为培养提高大学生对交响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利的,我们都要去做,才能真正在有限的教学中收到实效。其次,普及交响乐必须有实质性投入。由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处在初创阶段,许多地方在这方面一无设备,二无师资,但只要领导重视、加大实质性投入,就一定能抓出实效来。尤其重要的是,校领导能否“慧眼识英雄”,从思想上、观念上认识到普及交响乐的重要性是个关键。再次,我们还认为普通高校的《音乐鉴赏》课程必须走出小教室、扩大覆盖面。由于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有其特殊性,它在教育手段(吸引与激发)、教育模式(非一对一方式)、教育评价标准(社会或地区音乐教育效果)、人才培养规格(全面综合型)等方面与专业音乐教育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要提高普及率、扩大覆盖面,必须打破传统音乐教育方式,而利用网上的《音乐鉴赏》课程进行远程教学,是一项符合我国普通高校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现代化艺术教育模式。

注重专业与人文艺术素质的渗透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接受专业教育,人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认识,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非常鲜明的辨别力。否则,就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我们认为,必须加大优化音乐教师队伍的力度。对于从事《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的师资要求,不仅是专一的音乐水平,还需具备全面的人文艺术修养、高水平的组织能力和教学才干,以及具有研究艺术和美学理论并掌握一定的电脑技术的应用能力。对于已有音乐师资的普通高校,希望能重视优化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为音乐师资的文艺理论和美学知识的补充和培养大开绿灯。另外,现在离退休的老教师越来越多,其中一些人身体好、精力充沛、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责任心又强,对于缓解高校艺术教育合格师资缺乏的矛盾,他们是一支不可多得的力量。

早在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作了全面论述,并提出了加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即:“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如今在普通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则是落实中央精神,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杨名望著《世界名曲欣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4月

[2]缪天瑞著《音乐百科全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10月

[3]胡企平著《交响音乐名作鉴赏》,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