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

内容摘要:在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奏的过程中只具备专业技能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文化历史知识及社会阅历,只有融入人的情感的音乐才有内容,才能感动人。而现在音乐专业的学生重技能轻文化的状况相当严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音乐专业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音乐专业教育技能文化素质

人类知识的日新月异,使各门学科的新分支层出不穷,边缘性、交叉性学科随之发展,形成了人类知识结构的综合化的新趋向,社会建设更需要“通才”,即具有新思维、新知识结构的人才。同样,艺术教育工作也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与其他人文学科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努力把有限的课堂扩大到更为广阔的知识领域。事实上,人们常常对学生言称的“培养乐感”“培养鉴赏力”等等专业术语,都必须通过加强对文化素养的培育来达到目的。一个知识面狭窄、思想水平低、缺乏广博文化知识的学生,很难设想他进入社会后能顺利地担当起工作的重任,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或“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功夫在诗外”,是说一篇好的诗文光靠苦心炼句的文字功夫是做不出来的,它需要作者有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和社会阅历,要有独特的观察角度和对所描述对象的深刻理解。其实不只文学是这样,其他的科学艺术门类也莫不如此,音乐当然更不例外。

一部音乐作品的创作与演奏,仅仅在音符旋律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同书法、雕塑、绘画等形象艺术相比,它更强调用心灵去把握,所以,音乐的声音就不仅仅是声音,而更应该是一种表达思想的语言。同样,一首乐曲在初学者手里演奏的速度、节奏、旋律,与大师的演奏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为什么不能像大师们的演奏那样震撼人心、大喜大悲、让人如痴如狂呢?我们常说大师具有深厚的功力,这个功力就是指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有了这种理解,大师们就不是用手去演奏,而是用心去演奏,他们弹奏出来的也不仅仅是音符,而是情感了。要使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奏充满灵性和情感,就需要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而理解能力依赖于知识的积累。试想,如果不了解楚汉相争的历史,怎么可能在演奏《十面埋伏》这样的作品时让听众感觉到那决定中国命运一战的磅礴气势?一个从未亲近过大自然、只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练琴的孩子,怎么能够体会《春江花月夜》那种水光月色之美?如果没有对封建社会以礼教杀人的深刻认识,怎么可能让《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作品震撼千千万万观众的心呢?音乐不是一般的情感艺术,而是个性化很强的情感艺术,就是说不论在音乐作品的创作、演奏还是欣赏过程中,人们都可以比在欣赏其他形象艺术时加入更多个性化的认识。一个人特有的知识、阅历、思维方式都会融入他所演奏、欣赏的作品之中,所以,同一首乐曲由不同的人来演奏,就会有不同的风格,由不同的人来聆听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是音乐的特点之所在,也是音乐的魅力之所在。回到前面的话来说就是“功夫在曲外”。

但是,目前我国的音乐院校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恰恰是重音乐技巧轻文化知识。当然,音乐专业是一种技能性很强的专业,演奏、演唱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就像绘画、书法都有独特的技法一样,不能发出美的声音当然就不是音乐。但是众多艺术的技法都是表现美的手段,而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情感才是美的内容。宋代的文同擅长画竹,他每天观察竹子在晴、雨、风、雪中的状态,做到了成竹在胸。而现在我们的学生只是对着书本演奏音符,或者模仿老师的演奏,像鹦鹉和录音机一样只是发出别人的声音,这样的东西怎么可能是艺术呢?所以,注重对音乐专业学生文化知识的全面培养,实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近几年来,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增设了文化素质的考试,可以说这是抓住了我国当前音乐教育中的要害。考核中暴露出来的歌手们文化知识贫乏的问题,也相当令人震惊。如果对乐手们做一次同样的测试,估计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就笔者自己而言,最令人头疼的是技巧有余而文化知识不足的学生,他们的演奏中规中矩,可就是出不来味儿,缺乏感染力,这是因为学生对作品理解不够。可一进入作品分析,面对他们巨大的知识空洞,我们往往感到无能为力。总不能讲到《昭君出塞》就加一大段汉代历史及“和亲”政策,讲到《霓裳羽衣曲》就加一大段唐代历史和道教知识吧。平心而论,音乐专业的学生文化知识普遍欠缺,是我国多年实行应试教育的结果。应试教育的目的是考大学,而考大学主要分文理两科,这两科中音乐都不是必考科目,所以,在中学的教学体系中,音乐课是辅科,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既然普通中小学不承担为音乐院校或音乐专业培养有专门技能的人才的任务,这就导致希望孩子学音乐的家长只有把孩子送到业余艺校或请家教,而高校招收音乐专业学生时也只有降低文化课录取分数。所以在中小学阶段,渴望报考音乐专业的学生往往是牺牲部分文化知识的学习而进行音乐技能的训练,到了上大学的时候,知识结构的缺欠已经形成,积重难返了。

在合理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起来以前,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对文化知识来一番“恶补”,也算是亡羊补牢吧。这种补救教学可以分四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懂得技巧服务于内容的道理,即“以情带声”;二是增加中外历史、中外文化等课程的学时;三是尽量多开设与音乐专业有关的选修课;四是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接触社会、接近民众的实践机会。尤其重要的是,教学指导思想要从重技能形式向重作品内涵转变,强调形式为内容服务,鼓励学生在对作品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敢于有创意地运用技巧。

如果我们能在学生们的演奏演唱中,更多地听出文化知识的融入,听出对作品的个性化诠释,听出激情的潮头在涌动,听出种种音乐技巧以外的“弦外之音”,那才是我们教育者的成功,我们才敢肯定地说:这些学生中有未来的大师,我们不辱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希凡主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艺苑篇》,中国青年出版社

[2]《刘德海艺术文集》,中国音像公司出版

[3]周春才编著《礼记图典》,百花文艺出版社

[4]王力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中国言实出版社

[5]丁如明著《中国民乐文化·钟鼓管弦》,上海古籍出版社

[6]《与傅聪谈音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