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课程标准地理教学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课程标准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新课程标准地理教学论文

一、高楼基础之地理课前的双向准备

在地理教学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严谨的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若把地理教学成果比作一个建筑物的话,那它一定是一个高层建筑。“有备无患”这句话绝对不是口说无凭的,要想让这个高层建筑坚固,必须要准备好一切物资,打好根基;关注地理教学前的“双向准备”。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对新课标进行仔细的研究,把握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严谨度,全面把握新地理教材的延展性,在仔细考虑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之后,依据新型地理教材的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安排。将知识充分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准备环节并不是单向的,除了教师做好准备之外,作为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受用者的学生也要做出相应的准备,以此来避免以前的“填鸭式”教育局面再次出现。作为学生应该做好预习准备工作,充分利用教辅读物,网络等手段对新教材进行自学。并对其中重难点进行标注,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更深地理解。

二、高楼施工之地理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只是一个热身的环节,课堂是展现地理教师能力的舞台,无论哪种教育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如何使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我们要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利用教材信息,使地理知识真正得以传递地理教科书,地理习题集,地理地图册等等共同为课堂教学服务,地理教学活动不单单是依靠教材而言的。这一切的成套设施都为地理教学活动的顺利利进行提供了便利。比如利用地理习题册,除了可以检测学生当天的学习成果之外,还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教学成果参考,如果习题集很不理想,那么教师就要考虑是否对刚讲过的只是进行重复,反之则反。除习题集充分利用之外,地理教材上的一切文字、图片信息都需要被反复仔细的阅读,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变更传统地理的教学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对传统“黑板+粉笔”的教学方法提不起兴趣,所以,教师需要及时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改变。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将所讲知识导入到课堂之中。例如,教师可以制作PPT,利用多媒体设备对PPT以及其他视频影视资料放映;对现有的教学模具进行新的解读,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有,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既然是以学生为本,这就告诉教师教学过程要对教学的主体进行关注。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结合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划分。根据讲解内容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讲解内容所占用课时,适当增加部分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量。然后,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学等能力,增加地理实验课程,鼓励学生多学善思,鼓励学生自行探究知识。与此同时,要考虑到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实施以优带差的互助模式,一个优秀的同学与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的团体,鼓励不同的地理小团体之间自行探究知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互助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够提升学习能力较差同学的学习能力,可谓“一举三得”。最后,还要变革检测模式,对学生的检测不单单只是依靠考试,改变一考定型的原有模式。原有的考试制度只是依靠考试分数来对学生进行判定,不但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降低,这样就直接导致地理教育事业的衰落。所以,在参考学生考试分数的基础上,看其课堂表现,团体表现等,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

三、高楼维护之地理课后习题

课前准备与课堂教学环节布置好之后,不能够就此掉以轻心。课后的复习巩固也是相当重要的,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我们可以得出人体记忆能力的一个周期。为了巩固地理课程的教学成果,需要教师用心设计课后的练习。对此,教师应该考虑课后练习“质与量”的问题,既不能布置过多的作业给学生造成课业负担,也不能留下太少的作业,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作业。作业除了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之外,还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相关。例如,就2012年高考文综地理选择题而言。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的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可让来自这俩个地区的同学自行查找知识解答,并向全班同学讲解。这样既提升学生能力,还使知识得到更好的消化。除此之外,还需尽量布置一些团体性质的作业,提高学生的互助能力。

正因为教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才更需要以一种严谨的姿态来应对。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之下,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教育改革的动向,并据此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处理好地理课堂课前、课中、课后环节之外,对学生要倾注大量的心血,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人才,结合新的课程标准,搞好高中地理教育活动,让高中地理教学能够更好的发展。

作者:张前林单位: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