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理教学中渗透实践课探究

地理教学中渗透实践课探究

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现状令人忧虑: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高考模式让选地理的学生很少,许多地理教师教学情绪不高。笔者从偶然一次开展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地理学习发生转变而深受启发,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课作些讨论。

一、从地理期中考试说起

期中考试刚结束,一个学生就跑到笔者办公室,情绪非常激动地说:“老师,这次考试我地理考得最好,一定能及格。”他那脸上的笑容,有小孩一样的天真烂漫,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分数一揭晓,他果然得了75分,这个分数在班平均分之上。这次考试让他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让他获得了学习上的成功感。之前,他的基础非常差,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名,也没有哪次考试能及格。他在被“分数”打倒的同时,也在心理上打倒了自己。上课不听讲,作业也不做,破罐子破摔。笔者也对他失去了信心,也没有对他太多的在意,只要他能守纪律、不影响课堂教学就行了。然而,意外的一件事情让笔者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产生了想改变他的念头。那是本学期一个星期天,带领学生到松陵镇开展综合实践课,任务是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其他同学很害羞,交际能力很差,整个过程中完成的问卷很少,仅有那么几份。而他却非常感兴趣,也非常主动,做的问卷调查居同学之最,也问了老师不少的问题。笔者抓住这次综合实践课的机会,积极培养他的兴趣,努力建立好师生感情,并不时地鼓励他、表扬他,给他学习的信心。慢慢地,在地理课堂上,他 听课不感到累了,而且开始做笔记;笔者也时不时地有意让他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并适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让他多多体会学习的成功感。渐渐地,他开始喜欢上地理课。他在地理成绩上的提高,有其主观努力,但笔者想与这次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是有关的,让老师发现了他,也让他找回了学习上的自信。教师有时只会把学生的缺点无限放大,而很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推动学生心中那种积极向上的内在力量。教师为什么不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从精神上改变学生对课堂的喜好。笔者觉得,在地理课堂上可以适时开展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更加喜欢地理课,让地理课堂教学更有效。

二、地理课堂教学渗透综合实践课

在地理课堂中开展综合实践课,很符合实际,很受学生的欢迎。

(一)综合实践课让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陶行知说:“给生活以教育。”“我们应当利用自然界和社会界的助力、阻力去培植幼年人的生活力,使他可以做个健全分子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比如:在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学习《人口的迁移》这一节的时候,笔者把新课讲完,然后开展综合实践课,进行问题探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学生收集资料并阅读资料、了解农民工现状——分析农民工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和途径。学生收集的资料很多:据相关部门的调查,1999年中国农村的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全部劳动力的21.5%,截止2011年,中国农民工的数量超过了2.5亿”“中国社科院有关研究表明,1982—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20%—23%来自劳动力的转移”。针对学生收集的资料,笔者提出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发生在哪些行业中?结合你的所见所闻,印证这种说法。学生分析资料进行思考:当前的农民工存在普遍收入低、住房无保障、子女入学难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中国社会来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请学生提出不同看法。有的学生说取消户口制度;有的学生说开放大城市,建设大都市区,使农村人口向大城市及其附近的小城镇转移;有的学生说政府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有的说控制农民工的数量……这种开放性的综合实践课,笔者认为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即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提高,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这就是真生活,这才是真教育,教育与生活相结合。

(二)综合实践课让学校与社会相结合

陶行知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社会即学校则不同,它要把笼里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比如:在学习城市功能区这一节的时候,开展综合实践课,让学生调查探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哪里”。学生收集并阅读资料,了解人们住房位置的不同选择情况;分析人们选择住房位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出选择住房位置的理由并选择恰当位置的住房。学生们收集了张先生、杨女士、刘先生三位居民的住房情况。张先生,属于低收入人群,选择住在工厂附近,因为这里房价廉价,上班方便;杨女士,属于中等收入人群,喜欢住在繁华的商业区附近,选择生活在市区,享受浓厚的都市味道;刘先生,属于高收入人群,选择清净、温馨宁静的环境,良好的物业管理,交通便利,居住舒适安全的地方。通过收集资料,然后让学生分析影响人们在城市中选择住房的因素有哪些?最后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如果你家人或亲戚要买房,让你帮助选择,从市中心到郊区,你会选择住哪里?为什么?综合实践课让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 现在中国的教育有两大短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差,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陶行知曾提出:“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大家想得通。解放双手,剪去指甲,摔掉无形的手套,使大家可以执行头脑的命令,动手向前开辟。解放嘴,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论自由,摆龙门阵,谈天,谈心,谈出真理来。解放空间,把人民与小孩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解放时间,把人民与小孩从劳碌中解放出来,使大家有点空闲,想想问题,谈谈国事,看看书,干点与老百姓有益的事,还要有空玩玩,才算有点做人的味道。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能尽量发挥出来。”例如:对“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这一问题进行综合实践调查——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夏季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城市居民要忍受比郊区更为炎热的酷暑呢?为了揭开这个谜底,开展综合实践课,讨论城市热岛效应及影响。首先,让学生回顾课本所学知识“热力环流”的原理认识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然后,搜集资料,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讨论城市热岛效应给城市带来哪些影响;最后,讨论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这种综合实践课,既要调查,又要讨论,还要采取城乡结合实地考察。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体验各自不同,所以要求学生要结合自身体会,养成关注身边地理事物的习惯,对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提供探究某一地理事物的思路和方法。

三、结束语

地理是研究人地关系和地理环境的科学,既包含了自然科学也包含了社会科学。所以高中地理教学应该走出课堂,与自然相结合,与社会对话,参与综合实践。当然,综合实践课不能纸上谈兵,应该具体去实施,对活动进行精心设计,教材中的活动可以参考、综合,然后选取,可选取那些与社会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活动,方便操作。另外,并不是教材中每个活动都可拿来进行综合实践,在开展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实际,不能太多,否则就是喧宾夺主,让课堂的主导地位丧失。

作者:刘正平 单位: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