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规章确立

生态文明建设的规章确立

生态文明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是一种包容、提升和改造,并不是简单的替代。生态文明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契合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高级状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总结以往社会文明发展时期人类生产方式的不合理实践所导致的生态危机产生的教训基础上,重建一种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状态的人-自然-社会整体生态系统的文明。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阶段之后人类社会的新的选择和人类社会认识和实践的进一步需要,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更加科学化、生态化、适存化的合理规定的深刻诠释和理性展示。生态文明建设对发展中的中国意义重大。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从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发展中的中国承担着空前的生态压力,我国生态环境本底脆弱,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52%,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达20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面积64万平方公里,石漠化的岩溶地区面积90万平方公里;人口总量大,环境压力大;人均资源量少、利用率低,是我国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主要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石油、铁矿石等均已超过5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必要的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环境条件,那么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基础,进而导致整个社会文明受到威胁。与此同时,虽然我国资源供需形势严峻,但资源浪费惊人,综合利用率极低。以能源、效益、效率为例,我国的资源产出效率极低,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18、法国的1/16、德国的1/12和韩国的1/7。差距就是潜力,后进蕴藏着发展机遇。如果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引领发展,我国的能耗、效益、效率即便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就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当前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难题也都可以大为缓解,并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可见,建设生态文明蕴藏新的经济增长点,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繁荣。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变化。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本质上讲,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相辅相成。生态文明建设须贯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首先,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了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一种新的文明观和发展观。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生态文明虽然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但二者的关系绝不是简单的对立,生态文明首先建立在工业文明所强调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脱离经济发展谈论生态文明,其结果只能使生态文明建设流于空谈。但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经济发展也具有自身特定的内涵,它要求的是在节约资源,不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保存青山绿水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创造财富,这就要求我们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其次,生态文明不仅体现在尊重自然,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更体现在如何处理和协调人和人的关系上。它在本质上要求处理好经济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的问题,做到环境资源的公平占有、使用和分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同以生产关系为重心的政治建设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地包含了政治建设的内容。第三,生态文明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新的文化观念和新的发展价值观,倡导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处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求文化观念的根本转变,生态文化要深入人心。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本质上就是树立一种新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只有在文化建设中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才能使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念逐步确立。第四,生态文明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如果说没有物质文明,就没有其他一切文明的生存和发展,那么,没有生态文明,其他一切文明就没有享受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作为崭新的人类文明发展形态,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以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型和谐社会为重要目标。从整个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建设生态文明,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总之,在“五位一体”的有机整体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应有的战略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文明来推进,才能使经济社会真正地实现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在我国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我们在经济发展中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植被被破坏,空气被污染,水质在下降,山体滑坡、泥石流颇发,这都是无序乱采乱伐引起的。有专家称,损坏环境容易,修复好环境,要付出十年或几十年的时间。事实也证明,环境的破坏已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已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环境友好型城市》一书中介绍,我国目前有1/4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受污染的空气,死亡的癌症患者70%与污染相关。2007年5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形势严峻。而自1997年以来,癌症成为中国人的第一死因,每年有近130万人死于癌症。大城市里每10对夫妇就有1对因污染而影响生育。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将引发社会强烈不满。迫切地改变这一现状,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加美好的环境,必须依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来实现。因此,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的位置,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发展的满意度,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在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只有基于这样的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100年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公开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今天,发展的实践已经使我们深深认识到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才会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才会拥有源头活水,发展成果才会真正惠及人民。要学会运用生态的观念去评价人类的经济活动,制定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注重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的协调统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要求我们不仅要在资源环境的保护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更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领域进行全面转变、深刻变革,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构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生态旅游以及综合生态产业等体系。要逐步确立生态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构建生态化的技术支持体系。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中,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加快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由工业文明的黑色产业结构向生态文明的绿色产业结构的根本转变。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着力推进能源经济结构由高碳黑色能源结构向低碳与无碳绿色能源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由工业文明的最高代价生态外生模式,向生态文明的最低代价生态内生模式的根本转变。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和经济之间的紧密结合,加强生态技术与生态产业之间的深度结合,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要从我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培育绿色消费观,适度消费观,提倡节约消费,逐渐培育出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消费模式。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在于生态文明制度的确立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以良好的制度约束人的行为,实现社会制度对生态文明的保障。要充分发挥制度安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作用,制定完备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去落实生态文明的各种具体要求,通过制度去规范人、约束人、引导人的各种可能影响环境的行为。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一种理念,也不只是一项政策,而是必须付诸实践的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这一战略任务的有效推进,不仅有赖于生态治理的技术进步,更有赖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调整,有赖于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根本转变。一要建立完善的有助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并且强化这些法律的监督与检查,使之能够得到贯彻落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仅仅依靠道德力量的推动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相关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二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要逐渐使广大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起“环境也是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执政理念,自觉将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生态文明范畴。三要建立完善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机制。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的知识与理念,使生态文明的理念走进每一个人的内心,并转化为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自觉行动。要积极推动环境宣教法制化的进程,不断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使全社会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念,增强全民的生态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政府责任机制的强化和公众行动能力的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的公益性特点和政府的公权代表性特征,要求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作为社会公共资源掌控者和公共权力掌握者,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居于主要责任地位,同时,在当前的生态危机中,政府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积极作为,尽快建立政府的责任机制。从服务型政府角度看,政府应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提供良好的条件,建立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从学习型政府的角度看,政府公务人员要学习生态知识,逐步树立生态危机意识,学会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管理决策。从民主型政府的角度看,政府要做到决策民主化、信息公开化,积极引导公众参与,从而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此外,政府要强化生态区域合作、国际合作,建立环境保护区域合作交流机制。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急需公众行动能力的支撑。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表明,公众的参与、支持,公众环境保护责任感的养成是生态文明早日实现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为此应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环境质量公报和企业环境行为公告等制度,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建设项目和重大政策,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充分调动起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推动性,形成维护生态环境的自觉与自省。积极开展生态伦理和环保警示教育,增强全社会环境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和发展民间环保组织,提升公众环境保护的自我组织能力。

作者:刘丽红单位:中共铁岭市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