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论文

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论文

一、各国人口老龄化与服务业发展对比分析(衡量指标)

早在17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对不同产业供求关系及各产业从业者的收入进行了比较,认为农业、林业、水产业为代表的采集业的生产是按劳动生产率递减法则进行的,而工业和大部分服务业的生产是按照递增的法则进行。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农业所占的产出份额和劳动份额迟早会下降,而工业和服务业所占的份额会逐渐上升,劳动人口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是一种自然的选择过程,并认为收入的差距会使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流动,从而集中于收入高的部门。后来克拉克进一步论证了配第的观点。他指出,随着经济增长,相对于农业就业人数而言,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在增加;但相对于服务业就业人数而言,制造业就业人数却是在下降;也就是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加,劳动力会从农林牧副渔等第一产业向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转移,而等到工业化完成后,劳动力又会从第二产业向服务业(第三产业)转移。这种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转移的发生,是因为经济增长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相对收入差异造成的,这就是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配第—克拉克定律提出了经济发展与服务业之间的关系,而恰好根据以往的研究显示: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之间也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死亡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原动力,特别是在生育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况且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中,无论是死亡率下降还是生育率下降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着人口老龄化的恶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均GDP(PGDP)高的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高[4]10-19。因此,鉴于就业人员流动、产值变化、人口老龄化都与经济发展存在这样一种关系,下面就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抽取截止到2013年总人口超过500万的国家(除个别国家数据缺失以外)进行分析。服务业就业人数(SE)、服务业产值(SP)与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AP)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从图中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发展中国家都集中在左下角,特别是被圈区域内;而发达国家散布在右上角区域。2.就中国而言,无论是服务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还是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比较落后,甚至落后于埃及和泰国。因此,继续产业升级很有必要,更好的进行产业间转换,去积极的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压力。3.服务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和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与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呈正相关关系,但是由于简单地回归不能使它高度吻合(R2=0.419、0.5107),因此下面要针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更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得出确切的结论。

二、主要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与服务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

本文中国内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国外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网站(如无特别说明)。主要是研究人口老龄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选取1980—2013年OECD中主要的10个国家①。首先选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作为衡量老龄化的指标(AP);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作为衡量服务业发展的经济指标(SP);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表示服务业吸引就业的能力(SE);因为服务业大多都在城市里,城市化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U);人均GDP(PGDP)和最终消费率(FCR)作为控制变量,其中对人均GDP取对数。

(二)面板单位根检验

首先对单位根进行检验以判断变量之间的平稳性,然后观察变量数据形成的特点,看是否可以对模型进行估计。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结论的可信度、增强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所以在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时,分别采用了LLC、IPS、ADF-FisherCH和PPFisherCH的四中检验方法。观察结果可以看得出,同质面板(LLC)和异质面板(IPS、ADF-FisherCH和PP-FisherCH)检验方法都显示数据在差分处理后平稳。而且模型中数据是在一阶差分后平稳的,因此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其次,对一阶单整序列的各变量进行面板协整检验。而面板协整检验是由Pedroni在1999年提出的,是基于Engle&Granger二步法的面板数据检验方法,以回归残差为基础,通过七个统计量来检验面板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检验的原假设为面板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面板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当含时间趋势项时,GroupPP-Statistic和GroupADF-Statistic2个统计量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协整关系);当不含截距项或时间趋势项时,PanelADF-Statistic、PanelPP-Statistic、GroupADF-Statistic3个统计量分别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得出原假设是不存在面板协整关系的。进一步由于ADF-Statistic统计量的概率值是0.0013,它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所以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结论得到了Kao检验进一步的证实。结果显示存在协整关系后,接下来运用Engle和Granger两步法估计长期均衡方程(即协整方程)。采用截面固定效应进行回归。估计(1)和估计(2)的DW值为1.852437和2.139226,它表明模型的残差项不存在自相关。而从调整后的R2和F统计量,又可以看出模型整体拟合效果相当好,也保证了模型结果的可信性。然后继续对模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单位根情况。在四种检验方法下,置信概率都为0.0000,表示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存在面板单位根),因此得出残差的原序列是平稳的。整个模型检验都表明变量之间是存在协整关系的,因此进一步以中的数据为基础进行长期均衡分析得到:两个估计式的结果都显示:人口老龄化无论是对服务业就业人数还是服务业产值都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两者的影响弹性分别为0.455210和0.356393,表示人口老龄化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服务业就业人数将提高0.455210个百分点,对服务业产值将提高0.356393个百分点。而服务业就业人数与服务业产值相互之间也存在着正相关关系(0.402772和0.465736),这与现实生活中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非常贴近,也符合发达国家现实情况(如第二部分分析的那样);人均GDP对服务业的影响占据着主导地位,也验证了经济越发展,服务业越兴旺;最终消费率也对服务业有很好的影响,特别是对服务业产值(0.957035),这些也正迎合了当下两大主题“扩大内需”和“调结构”。模型中唯一对服务业产生负效应的因素是城市化,这可能取决于文中所取的国家是OECD中的10个国家,这些国家的城市化大都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很多都在进行逆城市化,所以城市化对服务业的影响显的相当小(-0.256236和-0.091134)。面板协整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对服务业长期均衡关系是存在的,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短期效应,以此来补充长期静态模型的不足。但是考虑到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人口结构变化过程,每年增加的比例都比较小,因此短期效果可能不明显,甚至可能出现错误或与现实不符,在此不在分析短期波动的影响。

三、结论

启示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正是转变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特别是第一、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和产值向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转变。而反观我国从2000年左右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从2000年的50:22.5:27.5变化到2012年的33.6:30.3:36.1。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减少较大,但是还是占据了1/3的比例,远远高于同一时期发达国家的比例;服务业比例还没有达到40%,落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三产业产值比例从2000年的15.1:45.9:39变化到了2012年的10.1:45.3:44.6,服务业产值比重仍落后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加非常有限。从中也可以看出10.1%的产值养活了33.6%的人口,产业结构的落后导致了分配的不公平。产业结构的畸形就容易阻碍经济发展,产生社会问题,加上人口结构趋于老化,这些也都是我国能否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障碍。因此,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显的非常必要。首先,发展才是硬道理。“未富先老”已经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障碍,但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十几年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并没有停滞甚至倒退,而是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虽说这几年国内外经济动荡,经历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可我国的经济并没有因此而下滑。只有拥有强势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才能更好的实施一系列的措施。其次,加快转变产业结构,特别是服务业。根据对各个国家的数据分析得出,人口老龄化与服务业就业人数比例、服务业产值比重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对10个发达国家实证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对服务业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要利用这一段特殊时期,无论从产值还是就业人数上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最后,未富先老下的人口老龄化过程,需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来应对。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增加老年就业,促进老年产业的发展。在公平的基础上,延迟老年退休年龄让他们可以继续发挥余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特别是发展老年产业,开拓市场、增加消费、刺激经济;完善老年基础设施建设,让他们过一个安静祥和的晚年。修建更多的老年福利结构、敬老院安置空巢老人生和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建立老年学校,对老人进行在教育、娱乐他们的生活、敏捷他们的思维、延缓衰老。

作者:王家鼎李通屏邵红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