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山区旱地粮食生产论文

山区旱地粮食生产论文

一发展旱粮作物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旱粮历来是浙江省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在政府的重视和政策引导下,我省的旱粮生产曾经达到了最辉煌的时期,后随着人民温饱问题的逐步解决,旱粮的地位和作用也日显低微,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饮食结构的变化,种植效益的提升,预示着旱粮生产新机遇的到来,旱粮不仅已经成为我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在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浙南山区发展旱粮作物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

1有利于调整粮食生产内部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长期以来,全省粮食生产重水稻轻旱粮,结构单一,商品性能差,经济效益低。2012年浙江省统计数据显示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877.22万亩,而水稻种植面积1248.89万亩,占种植总面积66.52%;粮食总产769.71万吨,水稻总产608.25万吨,占粮食总产79.02%;旱粮种植面积合计仅628.44万亩,占种植总面积348%,旱粮总产161.46,占粮食总产20.98%。可见旱粮种植结构和产量与水稻的比例完全失调,旱粮中大豆和小麦是主体,其它旱粮种类则数量极少,由此形成粮食种类结构单一与消费结构不协调的格局。

2有利于食品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种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旱粮种类多、营养丰富全面,是发展食品工业的优质原料,旱粮农产品可以加工成各类优质食品或食品添加剂,加速食品工业发展。甘薯、马铃薯可加工成速食品,木薯干片加工成无水葡萄糖、药用肌苷等医药用品,大豆制成豆腐、豆干、豆豉,还可经深加工成赖氨酸食品添加剂、食用豆粉、浓缩蛋白和分离蛋白制成的食品,用于出口创汇;另外,旱粮还是畜禽饲料的重要加工原料。利用蛋白质和热能较高的豆饼、豆渣、麦麸、玉米等制作成营养价值较高的畜禽饲料,可以加快畜禽生长,减少饲料用量,节约成本开支,提高经济效益。

3有利于改善山区生态条件

旱粮生产过程中若实行水稻与大豆、玉米、薯类等水旱换茬,冬季油菜与大麦、小麦、蚕豆等合理复种轮作,通过水旱换茬、冬季绿肥与春夏粗粮轮作,有效地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山区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效能,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二浙南山区旱粮生产发展思路

1调整旱粮种植结构

优化种植品种浙南山区旱地适合发展旱粮作物是由其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所决定的,冬暖夏热、雨量充沛有利于喜温作物的生长,而多变的地貌、土壤类型使得旱地农业具备明显的垂直分布,不同熟制的品种也分布广泛。除水稻外,其余的旱粮作物与经济作物均有种植,各种作物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和无霜期的缩短而有旱、中、晚熟品种,播种期有春播、夏播、秋播之分,海拔较高的山坡则分布比较耐寒的作物,比如马铃薯、大麦、小麦等。旱粮作物种类繁多,生产结构复杂多变,能够适应浙南山区旱地的立体生态环境需求。结合旱粮作物的立体层次结构,合理安排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重、粮食作物中粗粮与细粮的比例、谷类作物与油料作物的比重。河谷平原与低丘平坝区域作物生产水平较高,可适当提高旱粮经济作物的比重,如小麦、大麦,约占旱地面积1/3以上;丘陵与低山地区则以冬作油菜和豆类为主,约占旱地面积5%~10%,通过固氮作用和轮作的方式提高土壤肥力;山丘和高山地区,逐渐提高粗粮的比重,基本上以玉米和马铃薯为主;沿海迎风坡避免种植玉米等高秆作物,局部山区种植耐寒耐贫瘠的旱粮作物,如荞麦、高粱等。

2完善旱区种植生态

2.1修筑梯田

浙南山区旱地坡度一般在15°以上,未筑地埂和修建水平梯田或横向带种,旱地周围未挖排洪沟、山顶和陡坡也未种植涵养水源的植物,顺坡耕作若遇夏季暴雨,在地表覆盖的密集度小、作物种植稀疏的情况下,雨水顺坡急泻,引起水土流失,带走土壤中大量养分。修筑梯田是治理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根据地面坡度大小、土层厚薄、耕作方式、劳动力多少和经济条件决定梯田宽度,修成后配合深耕、增施有机肥料、种植适当的先锋作物等农业耕作措施,可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当原地表坡度小于40°时,梯田的侵蚀能量约为原坡地的17%~22%,相应减少的侵蚀能量约为78%~83%,这与常规水平梯田的减沙效益相当。据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资料,水平梯田每亩可减少径流70%、减少泥沙量93%以上、增加土壤持水量30%,另外,尽管梯坎所占土地面积不大,一般在5%~10%之间,但形成的表面积却较大,随着原地表坡度增加,梯田总表面积增加,当地表坡度为15°~30°时,梯田面积较相应的土地面积分别增加约9.4%和20%,而所增加的耕地面积可使作物产量比坡地增产30%~70%。2修复草地发育良好的草地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与水土保持林相似,据测定在一般降雨条件下,20°苜蓿坡地较20°坡耕地减少径流88.4%,减少泥沙流失量97.4%;草本植物根系能改善土壤,种植三年的苜蓿地,土壤水稳性团粒可达9%,较一般农地增加4.6倍。

2.3构建立体农业生态系统

垂直气候资源是浙南山区自然资源中可供利用的最重要的特色资源,全面发展立体农业是提高种植业效益的必由之路。立体农业的实质是农业生物中多物种、多层次的组合配置,或多级物质能量循环转化。(1)间套作。间套作是立体种植的最基本形式,能充分利用农作物不同生育期的时间差、高秆作物与矮秆作物生长的空间差,提高作物经济效益。马铃薯和玉米是浙南山区的优势作物,“玉米=马铃薯”是该地区旱粮种植模式的基本骨架,可以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状况确定种植模式,如低山区域可采用“玉米=马铃薯+大豆”、“油菜-中稻”;高山区域则可采用“玉米=番薯+大麦”等模式。(2)组建复合生态系统。河谷平坝区域推广“稻田养鱼”、“稻田养蟹”共生模式;中山以上发展以“林业+旱粮”为主的模式,兼顾“林业+中药”、“林业+蔬菜”、“林业+食用菌”,依托林业发展旱粮、中药、蔬菜,把种植业和林业很好结合起来,兼顾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另外在浙南全境倡导“林-果-茶-草-牧-鱼-沼”的全面综合、异面利用的立体农业模式。

2.3构建立体用肥需求结构

目前,浙南山区旱地农业基本上是广种薄收,耕作方式依然粗放,“种种一畈,收收一担”这类面积占旱地耕作总面积的60%~70%。在旱地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山区高地土壤母岩、砂岩成分居多而导致土壤贫瘠,交通不便使得生产资料投入少,管理经营不善,另外顺坡耕种的旱坡地受长年累月的暴雨冲刷、土壤肥力流失严重、旱地越种越薄,甚至被冲刷成光板地、基岩裸露。生产资料投入少、土壤肥力因自然条件流失严重导致旱地能量流和物质流入不敷出,进而影响粮食产量和品质。因而有必要推广旱地测土配方施肥和一次性施肥技术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旱地立体用肥需求。浙南山区耕地(水田、旱地)耕层土壤养分的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中等,速效钾含量偏低,微量元素除硼外含量较高。山地表层有机质、全氮含量高,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极低,微量元素较低。作物可直接利用的是土壤中的速效磷和速效钾、缓效钾的含量。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低,是衡量土壤供应磷、钾素的有效指标。农化分析统计结果表明,速效磷含量趋势为水田>旱地>山地,速效钾含量趋势为山地>旱地>水田。其原因可能是水田中由于常施磷肥,磷含量高,而钾肥所施不多,但淋失却较容易。在南方山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影响旱地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旱地生产力的影响因子关键是肥而非水,因而解决旱地农业“薄、瘦、旱”等主要障碍因素的关键在于通过种植豆科绿肥和合理用肥。除扩种豆类等养地作物外,必须增施较多的有机肥与适量化肥,促进和提高旱地土壤的有效成分含量。例如,山区水田由于开垦和种植过度而导致速效钾含量偏低,可进行适当的轮作和秸秆、根茬还土,另外每亩增施尿素21.6kg、过磷酸钙28kg、硫酸钾15kg,保证水田土壤氮、磷、钾合理搭配,满足耕作需求。山地表层由于未经开垦,其有机质、全氮含量高,但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极低,微量元素较低,可适当增施微量元素和磷肥,降低氮肥施用量,每亩以尿素16.3kg、硫酸钾5kg、过磷酸钙45kg为佳。

2.4推广节水耕作、灌溉技术

节水耕作技术应以提高有限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科学用好土中水。在覆盖方式上,可以变半膜为全膜,充分接纳保蓄降水,有效防止降水蒸发;在覆盖时间上,可以从播前覆膜变为秋覆膜或早春顶凌覆膜,有效防止秋冬春季节土壤水分的蒸发;在播种方式上,将平铺穴播变为双垄沟播,实现降雨集流,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节水灌溉技术应积极研究探索膜下滴灌、垄膜沟灌技术的节水增产机理。如陕西省发展集雨窖、建设蓄水池,发展集雨补灌技术,年推广集雨补灌面积300万亩,每亩增产粮食40kg以上;半膜垄作沟灌技术在陕南平均亩用水476m3、节水113m3,节水率为19%,增产率为8%。

作者:王慧荣李志勇汪自强单位:浙江省泰顺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