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工艺美术职业院校体制机制改革途径和意义

工艺美术职业院校体制机制改革途径和意义

一、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催生高职院校体制机制

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多年的建设发展,高职院校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可尽管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还需要改革,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仍然不足,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校企合作的内涵不够丰富等,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上存在着诸多问题。2006年以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百所高职院校,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跨区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

二、应国家高职示范(骨干)院校建设的要求,对体制机制改革的必须性

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时,就提出要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教育部2014年《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奠定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的基本格局,党委统一领导和社会化多元参与将会成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新一轮示范(骨干)院校建设([2010)教高8号]文件,进一步引导和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提出建立校董事会、理事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体制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被批准为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立项单位之一,自骨干院校建设伊始,学院就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建设的首要任务,因为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在国家骨干校建设中占据基础性、先导性地位,也是释放高职院校发展活力,引领职教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学院充分发挥地域性、行业性等方面的优势,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理念,大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联合行业、政府、企业参与学院办学,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建立学院理事会,形成社会化办学格局

2011年,学院联合省市区各级政府部门、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等12家行业企业、苏州金螳螂控股有限公司、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等16家知名企业以及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家长代表等利益方组建成立了“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组成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下设六个专业委员会、工艺美术传承创新试验区和六个校企合作中心,组成了完善的理事会组织架构。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全体理事大会,两次常务理事会,多次校企合作专题会议,对学院的发展发挥起到咨询与决策、协调与共建、评价与验审等重要的作用,对学院的合作办学、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指导、实训建设等都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推动学院与理事会成员单位苏州金螳螂股份有限公司,呈辉集团有限公司等持续发展能力强,合作基础好,支持教育力度大的艺术设计龙头企业共建“厂中校”、“校中厂”、“双师工作站”等,显著提升了学院的校企合作办学层次和水平。在理事会建设中,通过理事会章程明确了理事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对各利益主体在校企合作中的动机和行为进行有效地引导和约束。在理事会的推动下,校企合作由自发向自觉的转变,真正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二)体制机制创新的效应及意义

1.校企合作定向招生,培养工艺美术新传人。在理事会的推动下,为推动苏州市高新区镇湖街道刺绣文化产业的发展,学院与镇湖街道、镇湖刺绣协会、梁雪芳大师刺绣工作室等合作,面向镇湖地区招收初中毕业生,通过五年订单式培养,在传授苏绣技艺的同时,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设计创意能力,培养新一代秀娘。学院面向水晶重点产区连云港东海市,与连云港东海市政府,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合作,招收初中毕业生,定向培养水晶工艺设计与制作专门人才,实施订单培养的五年制传承班,学生毕业后全部进入当地水晶设计与生产制造一线单位就业,为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2.校企互通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理事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充分调动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行业咨询与指导作用,跟踪行业企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即时反馈至学院,为学院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设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使学院能够灵活及时地调整专业方向课程,形成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

3.校企合作教师联合培养机制,双师队伍不断壮大。依托理事会的行业资源,努力搭建多样化的教师发展平台,成立了由企业、行业协会、主管部门代表组成的师资队伍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学院与合作企业师资互派,共同培养机制,形成教师队伍建设的合力,自2011年开始,学院先后在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电视台等设立教师企业工作站8个,选派50名教师进站实践,实施教师企业轮训计划,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学院教师队伍双师素质显著提升,双师结构不断优化,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为95.3%,新增兼职教师147名,聘请企业专业带头人5人,企业骨干教师12人,国际教授4人,实训教授19人,建成了由400多名行业大师、名人、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4.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共建机制。学院和企业确定校内外实训基地的遴选与准入机制,在理事会实训建设委员会及各系校企合作中心的努力下,共建成环境艺术系东南电梯空间研发中心,明鑫集团同里红品牌研发中心等9个校内实训基地,42个实训工作室,建成校外北京新丝路、苏州好麦尔服饰有限公司等顶岗实习基地217个,保证了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学时占实际教学平均比例90%,全校所有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占应届毕业生总数100%,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5.行企参与形成第三方质量评价机制。学院建立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毕业生、学生家长等第三方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另外,还邀请麦克斯数据有限公司对学院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全面的数据跟踪分析,据麦克斯公司调查结果显示,学院2010、2011、2012三届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7个百分点,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高于全省平均20个百分点,对母校满意度高于全省平均6个百分点。

6.校企联姻形成就业保障机制。理事会多家成员企业在学院合作系建立实训中心或基地,如苏州金鼎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苏州御衣坊礼服工作室等,让学生在这些中心或基地就能学到企业相关知识和课程,形成校内就业孵化机制,同时,学院还将一些教学基地建到企业中去,如雅利印刷媒体实务有限公司、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苏州镇湖绣品厂等,学生在这些企业实习实训,达到预就业的效果,形成企业就业孵化机制,近三年来,合作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学生共计16000多人,接受学生就业数1700多人。

7.校企一体形成社会服务协同机制。学院与理事会成员单位联合开展社会服务,形成协同服务机制,与雅利印刷媒体实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承接苏州重大文化项目如“苏州地铁一号线”文化墙设计制作等15项,与合作企业开展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各类、各层次的工艺美术高级技艺专业人才3110人,培训部级、省级职业教育师资60名,培训行业岗位职业资格申报人员890人,助推所合作企业实现增长产值3250万元。

四、高职院校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些思考

高职院校体制机制改革虽然在一些院校取得了成功,实现了突破,带来了很多实质性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整体的旧有的高校体制机制大环境下,想要取得根本性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既有的体制机制对新体制机制的抵制和排斥,以前的体制机制已形成很多年,早已根深蒂固,在各高职院校已形成很强的习惯和定式,新的体制一时很难被适应和吸收,所以一段时期内,两种体制的矛盾和对立还是在所难免的。其次,新的体制机制毕竟是新生事物,一时很难成熟和完备,还不能形成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新体制的运行,所以,校企合作各相关利益方在新的体制下的合作和共存有时会因利益的缺乏和失衡,出现松散和解体。只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来构建严密的制度体系进行规范和制衡,使得各利益相关方和谐而又紧密地进行长效持久的合作。最后,新体制机制的长效性尚待验证,新的体制机制所带来得成效,目前来说还只是短暂的和片面的,究竟是不是最佳的体制机制还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新的体制机制的长效性尚待探索和研究。

作者:何国清 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