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当代农业建设关键问题分析

当代农业建设关键问题分析

关键一:以资金整合推进农业基地规模化生产从我市近几年实践看,整合涉农项目已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市先后实施的南昌县国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新建县恒盛蔬菜园、进贤县金峰茶叶园、安义县从玉菜园、五星中源莲藕基地等生产基地就是由市分管领导挂帅、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牵头,通过整合涉农项目建设起来的,取得了较好成效,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探索了新路。但要让好的园区更多,基地规模更大、档次更高、效益更好、示范作用更强,必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一要创新经营机制。通过组建股份合作制、农民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或者企业创办、能人承包等形式,统一进行生产经营,为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提供保障,以彻底改变生产单位小、技术推广难、生产产品杂、市场风险大的落后状况。二要搞好土地流转。乡村组织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围绕成立流转服务机构、规范流转合同内容、减少流转纠纷三个方面,加强引导和服务,规范好企业,约束好农户,使龙头企业不再利用强势地位搞“店大欺客”,农民不再依仗千家万户搞“法不责众”。土地流转不能搞一刀切,要合理划定自种区,允许不愿流转的农民继续耕种。三要整合涉农项目。市政府设立“大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由市分管领导挂帅,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具体牵头,按照“统筹规划、综合设计、整合项目、归口申报、县级负责、部门实施、整体推进、各记其功”的操作原则,农业、水利、林业、农发、国土、扶贫等部门,根据不同的职能承担不同的建设任务,“各烧一盘菜、共做一桌席”,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关键二:壮大农产品加工业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践证明,靠一家一户,培育不出市场主体,建起一个龙头企业,就会收到兴一个产业、带一片区城、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功效。南昌市现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77家,其中,部级龙头企业9家,省级龙头企业56家;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91亿元,税后利润14.95亿元,上缴税收5.14亿元,出口创汇1.58亿元。但仍然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外向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融资渠道不畅、企业家素质偏低等深层次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探索和解决。(一)要行政推动。一是引进一批外来企业。政府要根据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组织一批项目,大力进行推介,吸引“三资”投入农产品加工(营销)。二是壮大一批现有企业。要鼓励龙头企业外引内联、扩大加工规模,帮助龙头企业改变家族式管理状况,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精细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走上规模化管理,科学化发展的轨道。三是发展一批现代企业。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农民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尽全力支持其产品开发、资本运作,做大规模、做响品牌。(二)要政策激励。一是定期组织银企对接活动,高位推动龙头企业上档次上规模所需的信贷支持。二是根据企业发展规模、农产品加工类别、工厂建设标准等参数,限量申报,依法批准、限时建设,高位推动龙头企业发展所需用地指标的落实。三是优先安排龙头企业新建项目或扩建项目,按政策给予项目财政补助、贷款贴息。四是制定奖励政策,对龙头企业发展快的和出口创汇多的实行财政资金一次性奖励。(三)要服务带动。政府搭建平台帮助龙头企业发展。一是发挥省会城市人才聚集的优势,定期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新成果与企业有偿应用的对接活动。二是定期举办龙头企业法人培训班,不断增长法人代表的政策水平、法律知识、企业管理知识。三是定期对龙头企业进行考核评级,授予荣誉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四是政府出资,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担保体系,通过担保反担保等方式,建立信用关系,为企业提供融资保障。

关键三:推进农业科技化生产以提升科技贡献率科技创新和推广是决定一个地区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快慢和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针对南昌市农业科技的良种普及率已达95%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2%的现状,要解决农业科技项目成果转化慢、农业技术推广难、农业生产者素质偏低以及农技人员行政化等问题,一是要加快乡镇衣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步伐。坚持“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建立以市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龙头,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管理体系;构建农业科研单位、民营农业科技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广泛参与,分工协作、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二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技部门要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先进、实用、高效的技术,对最新研发出来的新技术要及时组织试验,总结经验后及时推广;根据农业技术推广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有针对性地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深入实地宣传技术,做到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技术扩散“最后一道坎”的问题。三是加大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以实施“阳光工程”、“雨露工程”、“双带”致富工程、“绿色证书培训”等活动为切入点,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和素质培训,培养一批科技应用水平较高和就业能力较强的种植、养殖、加工等领域的农村实用人才,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种子”选手,“领军”人物。

关键四:规范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生产以确保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事关城乡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这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一是要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把推行标准化生产作为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来抓,制定并规范相关生产技术标准,使之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将千家万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进行生产;鼓励推广使用高效、低残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生产安全;鼓励农产品会员制销售,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挂钩,定类定质生产,定时定量供应,使生产者获得较高利润,消费者吃得安全放心。二是推进“三品一标”农业建设。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认证力度,力争每年新增一批“三品一标”农产品,实行品牌化销售,为安全农业树立典型。三是完善农产品检测机制。建立以市、县农产品检测中心为龙头、乡(镇)级质量检测站为结点、龙头企业和市场速测点为延伸的三级农产品质量检验网络,将蔬菜、生猪、禽蛋、水产品等重点农产品全部纳入检测网络,确保农产品“安全”进人流通环节,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层级检验关卡,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关键五:发展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截止2010年底,南昌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86.8万千瓦,农业生产耕、插、收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5%、l1%和70%,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总体上看,全市农业机械的应用好于农业生产设施的应用,设施农业还相对落后。因此,今后还需在普及农业机械化的同时,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一是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普及。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青壮年农民纷纷外出从事二、三产业的工作,农村用工价高人缺的现状,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要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公司、农机专业大户,依靠规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通过组织农机现场观摩会,不断推广新型农机具;建立市场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机与农户信息沟通疏通渠道;定期交流和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免费为机手进行培训,提高机手服务技能和质量。二是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包括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部分。设施园艺在我市主要是用于大棚蔬菜种植。南昌5It光充沛、雨量充足,大路菜产量高。无论是从市场供应的角度,还是农民增收的角度以及现代农业建设的角度,都应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要开展“万棚工程”建设,对规划起点高、种植面积大、建设标准好的基地应重点给予“以奖代补”。设施养殖主要是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我市水面很多,尤其大水面产出率还很低,畜禽养殖自动化和防疫、消毒设施以及养殖污染治理还有待加强。因此,还需要在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给予支持,促进设施养殖平衡、稳步、绿色发展。

关键六:适应群众生活多样化需求推进城郊农业功能多样化发展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回归自然理念的深人人心,在发展城郊现代农业中,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寻求与休闲旅游的结合点,发展“城郊型衣业”。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等项目,建设绿色、生态、自然的特色农业产业区,为游客提供观光赏景、采摘、游玩等项目,使人们领略到生态农业的纯天然情趣;通过建设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游客提供现代科技宣传、宏伟农业观光等项目,向人们展示现代农业的风采,品味现代农业的乐趣;通过实施高额投入、高科技含量、精心打造、精细管理的农业示范精品园,为游客提供现代高效农业现场教育、现场体验性劳动等项目,使人们真正体验淳厚的农耕文化底蕴。总之,在丰富现代农业内涵的同时,要推进农业功能多样化发展,促进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开辟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