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第1篇

一、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需要等千差万别,所以只有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既不要在一个时期内过于强调历史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也不要过于强调“知识本位”和“学科体系”的完整。由此造成教育的工具性,异化了历史教育的本质,而人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需要又是多方面的,实行单一的历史课程很难满足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当前历史课程改革实践和课程设置来看,开设不同形式的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当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材已有了人教版、上海版、广东版、四川版、师大版等多种版本,“历史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局面”。同时开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外国也有先例,俄罗斯1993年颁布了《基础教学计划》,该计划除了一个普通的整体性的基础教学计划之外,还附有12个不同的教学计划,历史科划为“社会科学”,包括俄国历史、世界通史、公民常识、现代文明基础等,其教学计划的多样性,打破了历史课程设置的僵化,使不同类型的地区及学校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二、适应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培养多元文化

由于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历史一直是各个国家培养族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科。随着现代交通、讯技术的发展,加之经济、政治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整世界正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益加剧,所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公民应当“学会共同活”,即通过增进对他人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理解和容,从而使人们能够和睦相处。

历史教育正是展现多元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理想渠道与阵地。德国乔格―艾克特国际教科书研究所研究员平格尔博士曾说:“这不仅是因为当前大势所趋,而且也出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关注,我们需要了解在历史中形成的不同方式,这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比较,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目前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各国都认识到了历史教育在培养多元文化理解和国际理解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它明确地列入历史教育的目标。

三、要进一步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强调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学形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的目的。

四、发挥历史人文学科的特长,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

科技的进步赋予人类在征服大自然中从未有过的力量与自信,由此导致20世纪60年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抬头,西方各国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导致社会标准的全面失衡,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危机,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于是,在英、美等国的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反思,很多教育界人士开始意识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教育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工具理性,而应是对人文的培养。

五、加强与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为适应课程的生活化这一发展潮流,世界各国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增加了近现代史、文化史、社会史及乡土史等方面的内容史,使历史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六、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

历史教育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体,让学生记诵一些现成的历史结论和一些年代事件,忽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做法,倡导以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接触一些一手或二手材料,彼此讨论,借以解答问题、判断史料中的主观偏见、尝试重建史实等。

例如,英国在1991年颁布的中学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即全国统一的历史教学大纲)的“成就目标”中,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就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历史的知识和理解。第二是历史的阐释,主要是对历史的原本情况进行构建,并能够认识阐释的不同方式。第三是史料的运用,主要是能够从史料中获得证据,并形成史料的可靠性和价值判断。根据此目标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不仅列举史料,而且为相互印证或对比,往往列举数份观点相似或相冲突的史料,让学生来分析辨别史料的真实可靠性并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历史真象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的近年来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也把“探究式学式、合作学习”作为突破口,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的反映了历史课程改革的这一趋势。

七、加强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联系,体现综合化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第2篇

【摘 要】 结构重解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起到丰润原有内容、顺应时间、立体知识等作用。在教学中,因为某种教学的需要,打破原有的书本结构,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结构,我们把这叫做结构重解。在历史教学中,也会经常用到这种结构重解。有时是为了更加丰润某一部分的内容,有时是因为时间顺序,有时是为了让某个知识显得更为立体。下面就我就此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关键词 历史教学;结构重组;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适当的运用结构重解可以起到丰润知识的作用。比如,在学必修1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时候,在学第二个子目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使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伯利克里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我们就运用了结构重解,把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其中的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和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就穿插在这一课讲,通过改革的内容和改革的影响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起奠基作用。改革的内容主要有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建立“四百人会议”、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每一项具体措施的内容和起到的作用。改革的影响主要有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从而丰润了原来单一的知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所起到的奠基作用。

再比如,在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这一课时,必修1只有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而没有对它的解释,也没有三民主义。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这一课穿插在这里学,重点学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从而让学生了解政治纲领对应三民主义里的哪些内容,有哪些含义,让学生理解了那十六个字的政治纲领的含义。

在历史教学中,有时运用结构重解是为了按时间顺序让知识更顺畅。比如,在学习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3课《辛亥革命》和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把必修2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穿插在这里讲,从而让学生了解在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里,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各自作出的努力。地主阶级在外来入侵和内部农民起义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其中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自强”。兴办了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化的海军、学校等。这是地主阶级在被迫的形势下所作的努力。资产阶级在中国兴起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民主共和国。尽管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总统后来袁世凯当了,但这也是资产阶级在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所作的努力。无产阶级兴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始,无产阶级也在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作出自己的努力。

再例如,在学必修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和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时候把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穿插在这里学。中国在近代化的过程里,先学习西方的技术,比如洋务运动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制度,维新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提倡“德先生”和“赛新生”,也就是民主和科学。单纯学习技术不行,就开始学习西方的制度,结果还是失败,就开始学习西方的思想。从而让学生理清了近代化历程上的顺序,即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的过程。

再比如,讲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一课时,书上没按时间顺序,把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放到了前面,学的时候为了方便学生记忆事件发生的顺序,所以就把雅尔塔会议放到了1944年诺曼底登陆的后面去讲,这样有利于理清时间顺序。

在历史教学中,有时为了让知识显得更为立体,也会运用到结构重解。比如,在讲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时候,把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级化趋势放到一起,就让学生了解到九十年代以来世界总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从而让知识更立体。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原有的两级格局结束了,世界格局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和“多级化”趋势,这是政治上的格局演变。同时,伴随着政治上格局的演变,经济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所以,政治和经济是同时进行的一个整体,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立体。

结构重解运用到的地方很多,只要你有心,你就会发现在历史教学中随处可发现。适当的运用结构重解,对历史教学有很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教育的目的》

[2]《教学的艺术与科学》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历史课程 历史教育 课程改革 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理念的变革,而教育理念的实现最终要具体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所以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历史课程改革。综观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趋势:

        一、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需要等千差万别,所以只有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既不要在一个时期内过于强调历史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也不要过于强调“知识本位”和“学科体系”的完整。由此造成教育的工具性,异化了历史教育的本质,而人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需要又是多方面的,实行单一的历史课程很难满足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当前历史课程改革实践和课程设置来看,开设不同形式的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当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材已有了人教版、上海版、广东版、四川版、师大版等多种版本,“历史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局面”。同时开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外国也有先例,俄罗斯1993年颁布了《基础教学计划》,该计划除了一个普通的整体性的基础教学计划之外,还附有12个不同的教学计划,历史科划为“社会科学”,包括俄国历史、世界通史、公民常识、现代文明基础等,其教学计划的多样性,打破了历史课程设置的僵化,使不同类型的地区及学校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二、适应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培养多元文化

        由于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历史一直是各个国家培养族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科。随着现代交通、讯技术的发展,加之经济、政治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整世界正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益加剧,所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公民应当“学会共同活”,即通过增进对他人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理解和容,从而使人们能够和睦相处。

        历史教育正是展现多元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理想渠道与阵地。德国乔格—艾克特国际教科书研究所研究员平格尔博士曾说:“这不仅是因为当前大势所趋,而且也出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关注,我们需要了解在历史中形成的不同方式,这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比较,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目前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各国都认识到了历史教育在培养多元文化理解和国际理解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它明确地列入历史教育的目标。

        三、要进一步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强调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学形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的目的。 

        四、发挥历史人文学科的特长,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

        科技的进步赋予人类在征服大自然中从未有过的力量与自信,由此导致20世纪60年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抬头,西方各国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导致社会标准的全面失衡,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危机,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于是,在英、美等国的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反思,很多教育界人士开始意识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教育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工具理性,而应是对人文的培养。

       五、加强与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为适应课程的生活化这一发展潮流,世界各国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增加了近现代史、文化史、社会史及乡土史等方面的内容史,使历史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例如,美国1996年颁布的《全国历史教学标准》:增加了科技在美国历史中的作用、对二战后美苏对抗的历史作了“更好仔细”的处理、增加了殖民地时期欧洲文明和经济史的分量等;在香港,历史教材在正式课本的一些章节之后就增加了乡土史的内容,取名为“寻根溯源看香港”;我国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中也增加了近现代史的内容及科技、文化史等方面的内容并把乡土史列为选修课,标准还列出了一些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等等,都意在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六、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

        历史教育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体,让学生记诵一些现成的历史结论和一些年代事件,忽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做法,倡导以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接触一些一手或二手材料,彼此讨论,借以解答问题、判断史料中的主观偏见、尝试重建史实等。

        例如,英国在1991年颁布的中学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即全国统一的历史教学大纲)的“成就目标”中,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就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历史的知识和理解。第二是历史的阐释,主要是对历史的原本情况进行构建,并能够认识阐释的不同方式。第三是史料的运用,主要是能够从史料中获得证据,并形成史料的可靠性和价值判断。根据此目标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不仅列举史料,而且为相互印证或对比,往往列举数份观点相似或相冲突的史料,让学生来分析辨别史料的真实可靠性并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历史真象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的近年来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也把“探究式学式、合作学习”作为突破口,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的反映了历史课程改革的这一趋势。

        七、加强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联系,体现综合化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第4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于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如何评价20年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作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

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

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厢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

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8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这里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即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这三者的关系是动态平衡的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决不是以儿童为中心。学生发展离不开学科体系的教学,同时,学生发展既是根据社会需求又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需求服务。当前,以学生发展为本主要是针对学科本位论而提出的。这里所说的学科本位论的主要表现,一是过分强调本学科的完整性,以致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二是只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各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三是只强调学科课程、学科教学,而忽视活动课程、活动教学的作用。第二对关系是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即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未来教育越来越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将显得越来越重要。第三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一方面,智能发展有赖于以知识传授为基础;另一方面,知识必须转化、升华为智能,才可能最迅速最有力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这应当是“知识经济”的正确含义。第四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不等同。总之,学生发展的内涵同素质教育是完全一致的,不仅必须注重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必须注重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个性、潜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等,成为目前课程领域的主流词汇,这对我们树立现代的、科学的课程现是极大的推动。

二、从“双基”到“四基”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课程权力相对分散的国家如英国和美国,通过立法和其他手段,逐步确立了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国家课程,即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组织力量编制了各门课程的国家标准,强调要坚持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这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形成的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双基”论形成不谋而合之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基础”的理解有了新的变化。仅仅坚持双基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现代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向我们提出的挑战。权威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在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中提出了4种支柱性的基本能力,一是学会求知的能力,二是学会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三是学会共处的能力,四是学会生存和发展即学会做人的能力。此外,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还要求学校养成未来公民应有的基本观念和态度,尤其是理想与道德观念,纪律与法制观念,民主与参与意识,使命与责任意识,等等。所以,学校课程的基础实际上已经由双基发展为“四基”。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由于我国理论界和广大教师对双基的重视,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教师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的操作程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我们欠缺的是对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进行理论与实际操作程序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但是我们也应当防止出现一强调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就忽视甚至否定双基教学的偏向。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趋势

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全球化、网络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特殊的难题。知识是力量,而在一定情况下,道德与人格更是力量。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教育研究和实践面临的迫切任务。我国道德教育长用存在着费时多、收效微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增设课程、增加课时,而在于如何改革内容、改进方法,使之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道德教育决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变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性,在当今社会已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靠什么来驾驭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人文学科的教育。未来社会不仅充满竞争,而且更离不开合作。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单位与单位、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慨莫能外。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这是一条相辅相成的必由之路。科技发展越是迅速,就越是需要入义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并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分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国学校教育中数理学科比例较大、人文学科分量偏低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四、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育教学。世界不可能囫囵吞枣地进行传授、学习或探索,对世界进行分解和分析加以认识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应该发生整合的作用。再则,知识的发展和增长不仅是迅猛的,而且是无限的,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则是个常数,它是短暂而有限的。如何处理无限与有限的矛盾?如何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育的质量?这是一个永恒的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办法是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教材体系、结构,改进教育方法。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与此相对应,学校课程中的分科和综合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综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划分也是相对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阶段的课程综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综合化的程度应该高些,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到了普通高中阶段,随着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分科深化的课程体现出的巨大价值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国在普通高中阶段都比较重视分科的教学。普通高中的综合课程应是在分科基础上的综合,应成为分科课程的有效补充。当然,随着普及教育结业点的升高,综合课程是否应延伸,这也是值得研究的。

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所具有的长处,防止要改掉的恰恰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那种动辄以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代表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为借口,不顾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片面强调综合或分科的优点,试图取代对方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可以预料,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需要我们认真探索行之有效的综合的模式和方法。我们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科,分科中有综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五、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因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纯洁性而走入“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社会实践,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仍然很严重。特别是表现在中学的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上,这种情形更为明显。这种误区的出现首先是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为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认识不足,学科专家把出发点放在为学科后备人才的培养打基础上造成的;其次,它与课程编制者没有切实认识到实践和生活的教育价值,没有把实践和生活当做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来看待有关。

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和劳动、技术、职业教育适度融合起来,通盘考虑,是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我国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似乎还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劳动、技术、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如何结合才算“适度”是最难把握的。历史证明,普通中小学总是在这个“适度”的左或有来回徘徊折腾,有时甚至滑向严重影响教育质量的方向。对于过分强调通识教育或劳动、技术、职业教育对普通中小学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六、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早在 1989年,笔者之一参加原国家教委组织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赴英考察团,回国后写的一系列研究报告中,就提出了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建议。十年后的 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见决定第14条)。显然,中央的决定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同时也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这说明,即使是一个正确的理念、政策或措施,也需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经过反复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才有可能化为现实。这里,既要考虑国情的条件,又要有时间的准备作为保证;而全盘照搬或立即照搬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对于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含义要正确理解,它不仅要求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应当分级(包括课程设置的门类和课时),更重要的是,下一级课程对上一级课程必须既坚决执行,又创造性地自主地开发。那种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机械地割裂开来的做法,那种把学校课程仅仅理解为活动课程和任选课程的做法,都是认识上的误区,应当努力改变。惟有如此,我们的中小学才能既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和质量,又办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世界各国的教育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也必、然有共同的规律可以探寻、可以遵循。异中有同,殊途同归,正是我国与美英等国当前课程改革发展看似相反、实则相成的态势,即都在致力于寻找集中统一与分散多样的最佳结合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旨趣。

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几百年来,人们在课程教材和教学领域不断地探讨,企求有所突破。目前的课程改革,个性化依然是我们要坚持追求的目标。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我们的课程改革对此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中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促进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

课程多样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教材的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需要,是适应学生差异性的需要,也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促精品的需要。基础教育教材的改革要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这是确定无疑的正确方针。但是,对于教材的多样化应有正确的理解。首先应当坚持统一的基本要求这个前提,明确发展多种多样教材的目的;其次,多样化不等同于地方化,也不等同于数量化,多样化教材必须与差异性、层次性结合在一起,即多种多样的教材必须是各具特色的,相互之;司在编制风格和适应对象上都应该具有明显的区分;第三,它还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可选择性结合起来,使不同特色的学校甚至不同特点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独立地、自主地、不受干扰地对各种课程教材作出合理的选择。只有这三方面的条件具备了,课程教材的多样化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八、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在学校教育领域应用的局面,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使学校教育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现行学校教育方式在未来社会的前景如何?信息技术的发展最终会为教育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变革?这在今天是一件难以预料的事。但我们应该清楚,现行教育方式或课堂教学方式并不是自古已然、天经地义的东西,它本身也是通过变革和发展而确立的,它适应的是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时代的要求。

教学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学生在课程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无疑将日益突显。学校课程以及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将越来越不是学生学习的惟一渠道,或者说,课程、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将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显然,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一样来进行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学习方式。如何开发利用课程和教学资源,是课程教材编制面临的新的重大的课题。在资源的选取上,古老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被赋予了新的答案。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和发展的资源在新的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将会逐步占据主要地位。

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第5篇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与此同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文化多元主义浪潮。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潮流冲击着教育观念,影响着音乐教育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即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形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是当今全球文化发展的产物,它源于多元文化教育观,认为各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既不是全球普世性的,也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应是开放的、多元的和多样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不仅批判强势文化国家音乐教育政策、结构和理论的中心性、霸权性和宰制性,强调各民族国家特别是文化弱势国家音乐教育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而且还积极倡导“文化间主义”和“跨文化主义”的音乐教育,主张在不同文化的音乐教育观念之间建立起理解和宽容的精神,尊重并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哲学、音乐语言、音乐文化和音乐思维方式。认为“音乐本来就以多元的方式存在于不同文化中,音乐教育理应使学生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音乐,在世界音乐的学习中,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通过对‘他人的理解’增强自我概念和自我理解。”①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21世纪全球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它首先出现在美、德等发达国家并逐步影响到世界各国。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也开始影响到中国。在与美、德等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交流学习过程中,中国音乐教育的学科发展亦注入了新的活力,2002年颁布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已开始提到多元文化音乐。高师音乐教育是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母机”,而音乐理论课则是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中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由于受计划经济和苏联教育体系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分类过细、各自为战,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在教学内容方面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常生活缺乏联系;在教学方法上过分注重机械记忆和被动模仿,缺乏正确的教学思想的引导。这样的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要求。观念的解决是建立理论认识的基础,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笔者以为,应本着“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的原则,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对高师音乐理论教学改革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课程设置的整合与重构 关于“课程”的定义,教育学家早已给予了诸多不同阐释,而人类学家则认为“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②音乐理论课程作为人类几千年音乐文化的精华,担负着人类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程设置是不同思维模式的体现,它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接受效果的优劣。格式塔完形心理学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每一部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有某种联系。③音乐理论课程体系与其中各部分课程的关系,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目前中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仍各自强调其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而忽略了其整体性。如何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下进行音乐理论课程设置的整合与重构,是目前中国高师音乐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我们应“把整个音乐理论课程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使之通过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和互相联系趋向统一,使总体在各部分相互协调中求得发展。”④ 1.强化课程,淡化学科,重构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分科。课程设置作为中国高师音乐理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目前仍比较缺乏弹性,具体表现在有些课程划分过细、重叠过多。我们应本着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的结构体系,根据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与体系,将原有的趋于分散、科目繁多的课程结构加以整合。强化课程,淡化学科,同时对特别需要扶持的传统音乐理论仍需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供其不断付诸于教学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高师音乐理论教育体系。具体来说,为利于学生对整体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各学科相互协调中求得总体效果,笔者以为,应将目前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中一些较分散的学科进行重构,以板块的形式囊括可以相互融合的课程,如在“音乐基础理论”板块中可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等学科,在“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板块中可包括《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作品欣赏》等学科,在“外国音乐概论”板块中可包括《外国民族音乐》《外国音乐史》《外国音乐作品欣赏》等学科,在“作曲技术理论”板块中可包括《歌曲作法》《配器》《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等学科。需要注意的是,音乐理论课程的多元化需要各板块内部课程之间、各理论板块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相互渗透,而不是简单地将各个理论课程叠加在一起。只有强化板块式课程体系,淡化分散式学科课程,才能在整体习得的理论中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 2.重视音乐与非音乐学科的关联与整合,将其融入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体系中。从全球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看,对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除了必须精通音乐教育领域的学科内容外,还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要随时随地解决与音乐学科领域有关或无关的问题。⑤因此,重视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与非音乐学科的关联与整合,将文化科学知识融入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体系中,是目前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改革值得关注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内容的交叉与融合 现存高师音乐理论教学体系是传统高师音乐教育模式下的产物,教材的理论体系较陈旧,已不能适应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如目前高师的和声教学仍局限在给学生灌输传统和声的狭小范围内,“对近现代和声了解很少,对创作中出现之新的和声现象困惑不解,对和声学的历史沿革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⑥对于音乐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现行的观点主要有三种:其一是单轨制,即是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以增删取舍,教学体系基本不变;其二是双轨并行,即主张欧洲音乐理论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两种教学体系并用,实行“双轨教学”;其三是多元化道路,即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背景下,将东西方的音乐理论融会贯通,在各文化之间建立一种联系的网络。笔者以为,以基础音乐教育为培养目标的高师音乐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求学生掌握广博的音乐知识,才能够适应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够符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下,在交叉与融合的过程中体现多元化的高师音乐理论教学体系。#p#分页标题#e# 1.纵横交叉的网状结构 自20世纪初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传入中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教学内容都侧重于对西方古典时期音乐文化的阐释,而忽视了当代音乐的发展及其未来的指向,其结果必然造成教学内容无法把握时代的脉搏,无法跟上时代的需要。⑦高师音乐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应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不是往“专”、“精”方向发展,而应朝“博”、“大”方向努力,它既应体现世界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又应兼具时代性、知识性与艺术性。因此,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应组建一个纵横交叉的网状结构体系:纵向方面是西洋音乐理论的延伸,其中应包括20世纪的现代音乐理论等内容;横向方面是世界音乐理论的综合,包括各国音乐理论体系,如印度、阿拉伯等。 2.双层融合的深厚底蕴 (1)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的内部融合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社会潮流中,保持本国的音乐文化个性是立足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的唯一出路。因此,构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也是进行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内容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以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构建,应依据“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⑧,特别要注重民族音乐理论的内部融合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多种语言、多种文字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各有特色,并且“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的内涵应用于音乐理论教学,就不仅要传授中国汉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同时也应传授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因此,在构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用“汉族音乐形态的理论”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分析,对少数民族历史、语言、传统及其音乐文化要尊重,不能用汉族音乐取代中国音乐,应着重解决以往教学内容中少数民族音乐所占比重较小的问题,⑩体现多元一体、相互融合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特色。 (2)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多维度融合 当今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从进化论发展到相对论的进步,如何处理好人类音乐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并将其综合运用于音乐理论的教学当中,是当前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任务。因此,在高师音乐理论教学中更应注意多维度教学内容的综合与整体教学内容的分配。 总之,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应适应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步伐,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拓展教学内容,形成相对系统、完整的音乐理论结构,同时增进学生对于各个音乐文化形态的理解,建立多元化的审美取向,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出新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而教学方法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更没有适用于一切教学环境的最优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开放的、并且不断发展的领域,教师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能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中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在方法上缺乏必要的改革与出新,导致教学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无论教学内容如何改革,如果仍采用旧教法,忽视相关观念的转变,也无法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要求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之相匹配,因此,要达到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构建多层次、多侧面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并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编撰供教师使用的教学策略与方案。同时,应多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将其与高师音乐理论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教学法。 结语 人类社会愈来愈趋向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势态,任何民族国家放弃全球观察的视野,孤立地谈自己的发展,或脱离自身文化传统去谈发展都难以面向未来。中国高师音乐教育也首先需要考虑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势态背景,考虑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发展及其对中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影响。作为高师音乐教育重要环节的音乐理论课程亦要顺应多元文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在课程设置的整合与重构、教学内容的交叉与融合、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深入探索,提高高师音乐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