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及防御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及防御

1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据统计,在全国每年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中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占60%以上。1950年至1979年间我国每年受灾的耕地面积约3.1×107hm2,其中旱灾占受灾面积62%。1950~1980年的30a全国粮食产量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每年平均减产200×108kg,其中旱灾损失粮食53×108kg。东北地区1951~1980年出现过8次较强的低温冷害年,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其中最严重的1969、1972和1976年3年平均减产达58×108kg。近年来气候异常和气象灾害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呈不断加剧的趋势,如1950~1989年全国年均受旱面积2.1×107hm2,而1990~1993年年均2.4×107hm2;1950~1989年平均暴雨洪涝面积为7.3×106hm2,而1990~1993年达1.5×107hm2,几乎增加1倍。1990至1994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平均100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从1951年至1980年的30a内我国粮食单产年际波动平均为5.1%,最大年份高达17.6%。由于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抗御气象灾害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低下,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年际变化很大。

1.1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区域及危害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是世界上的“气候脆弱区”之一,也是农业气象灾害严重多发地区,各类自然灾害此起彼伏,连年不断,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

1.220世纪90年代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部地区呈现增暖趋势,90年代更为明显,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及强度在1950~1999年间的5个年代10a平均中居第一位,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表2给出的是1990~1998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的影响。

1.3农业干旱和洪涝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干旱和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年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往往又形成南涝北旱、北涝南旱、先涝后旱、先旱后涝的特点,旱涝灾害交替是造成我国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其中干旱是我国最为严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高、分布广、面积大、持续时间长。给出的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干旱居第一位占62%,洪涝居第二位占24%。

2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与调控技术

针对我国气象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状况,根据不同地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致灾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特点,结合有关农业生产气象信息库以及服务保障系统,寻找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技术最佳实施方案以及集成方法,形成农业生产气象灾害减灾防灾业务体系,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2.1农业干旱防御与调控技术

应用农业生产气象信息服务保障系统,根据不同气候类型地区、不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干旱发生规律及危害机理,重点发展利用气象信息的非工程性节水农业技术,包括根据气象条件、作物状况和土壤特性确定的优化灌溉模型和灌溉日程表决策系统。针对华北地区采取土壤增墒保墒抗旱技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西北半干旱地区采取抑蒸技术和集水技术,对已有抗旱技术组装配套,形成综合技术体系;南方地区采取防御伏旱、季节性干旱的综合应变技术。

2.2农田涝渍灾害防御与调控技术

根据农业生产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针对农田涝渍灾害的致灾程度、综合影响及定量评估方法,以及重点发生区域,建立防灾抗灾与农业增产相结合的基础体系,包括农田排灌基础设施配套,防灾抗灾耕作栽培体系、构建耐渍、避洪的复合高效生态系统等。制定防灾抗灾、临灾对策和灾后应变措施,包括灾害判别、灾后补救、改种补种、促进成熟、损失弥补等。

2.3作物低温灾害防御与调控技术

利用农业生产气象信息数据库,推广新型增温、助长、促早熟的制剂及不同气象条件的制剂使用技术;形成投入少效果明显,可操作性强,便于推广应用的综合防御低温冷害和霜冻技术体系。推广抗低温助长剂、避霜、抗霜和减霜等减轻低温冷害和霜冻危害的实用技术和制剂。化学(生物)制剂与其他防霜技术相结合,形成综合的防御应变技术体系;筛选提高小麦抗寒冻能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研制基本无积雪条件下麦田冬季保墒技术和消除或减少干土层的措施,及因寒冻和融冻伤害麦苗的补救措施,组装北方小麦寒冻及融冻型冻害防御区域配套技术。

2.4森林火灾的防御与扑救技术

通过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森林火灾防御和扑救技术体系。提出了防火树种的统一筛选方法和防火树种数据库,给出了我国不同地区的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研制了防火灭火装置,如便携式长距离山地供水灭火装置,一种密封的和耐久性良好的新型背负式手动灭火水枪等,解决了侧挂式割灌机的可折叠技术和坡地适应性问题,通过研制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具,可有效防御初期林火的发生和发展。

2.5冰雹的防御与调控技术经过几年的研究,提出了冰雹灾害防御的概念模型与技术体系。将观测统计分析和三维冰雹云的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提出了用常规雷达快速识别冰雹云技术。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提出了高炮和火箭的催化技术,给出了催化时间、部位和剂量等指标,提出了冰雹云的监测、识别、催化等技术和环节优化组合的人工防雹技术系统。/min,抽风量2880m3/h。用膨胀锣钉将其固定在B壁墙体上,强劲的风力将发射机内的热空气抽出,通过固定在B壁出风道口的“L”型铝制排风管排至外界。

2.6天线罩通风系统方面在土建阶段,按照文献[4]的规定,在顶层楼板预设两个30cm×30cm的方形孔,作为安装抽风机的进/出风口,其推荐使用北京风机总厂生产的DDT40/NO.4改进型风机。在安装阶段,发现在柳州市场上找不到该类型的风机,并且该风机为单相电源220v供电。根据文献[2]资料的介绍,单相电源的风机在电网供电不稳定的地区使用时,极易因电压波动造成损坏。因此,我们对风机的选型进行调整,选用广东顺德德通公司生产的“SF5B-4”三相抽风机,其功率370W,电压380V,转速1400转/min,抽风量5700m3/h。将原来预设的30cm×30cm方孔凿为直径为55cm的圆孔,其电源与雷达系统电源相联,并且由天线座内的温控器控制。一旦天线罩内温度≥35℃时,此时,两个抽风机自动启动,将隔层内的冷空气抽入,将天线罩内的热空气抽出,形成内外空气循环,达到降温的目的。

3小结

通过对发射机通风系统和天线罩通风系统的改进,包括增加“L”型排风管和抽风机,增加空调设备,增加双层镀膜玻璃,封堵洞口,更换天线罩内抽风机等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彻底地消除发射机及天线罩内部温度过高引起的报警及待机现象。自2006年7月雷达试运行后,机房内的温度均能稳定地控制在20℃,满足了雷达运行的规范要求,保证雷达的持续安全运行。经过多次的检测,雷达发射机排气管的温度没有超过50℃,也没有出现积水,生锈的现象,雷达一直平稳的运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