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造林技术中的樟子松培育研究

造林技术中的樟子松培育研究

1育苗

1.1育苗地选择

选择土壤疏松、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灌溉方便、土层深厚的沙壤土为宜,如有条件,最好选择前茬是松树育苗地,因为这种圃地含有大量的对松苗培育有益的菌类,能促进幼苗发育和增强抗性,但不宜在一块地连续多年播种,一般宜一年与二年生松苗相互轮作。盐碱地不宜育苗(PH值在6.5~7.5为宜),如果在沙性较大的土地上育苗,应多施一些河泥等有机肥料混合均匀。圃地要便于管理,周围要设保护障。

1.2施肥

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育苗地要施足底肥。在作床前,将肥料均匀地撒在育苗地上(有机肥75000kg/hm2),然后,用梨或人工进行搅拌,使肥料均匀地混合。

1.3作床

一般采用高床作业,床高10~15cm,苗床宽1m、长10m或视地形而定。两床中间应留宽30~50cm的作业道,作床时先作下床,灌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再将过道土搂平压实,保持床面平坦。

1.4播种

樟子松播种季节分为春播和秋播,一般春播为好。当平均地表温度达10℃时即可播种。东北地区以4月中旬至5月初为宜。播种方法可用撒播或条播,播种前要保证苗床表土湿润,如干燥应少量淋水,待床面稍阴干时,用耙将床面搂起0.5~1cm深的麻面,然后用播种机或手推滚轮式播种机进行条播。播后及时镇压,以防止和减少水分蒸发。覆土不宜过厚,厚度约为0.5cm。培育留床苗可撒种,樟子松种源少,种子珍贵,要节约合理用种,一级种子,发芽率80%以上,每公顷播52.5kg。播种前种子要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清水浸种或催芽处理。

1.5播后管理

播种后覆土轻压,为防止覆土被风吹失,调节地面温湿度,干旱沙地育苗必须在床面覆一层稻草,厚度以不见土为限,当苗出土一半时,将稻草撤除一部分,全部出苗后,将覆草全部撤除。春季风速小的地区可不覆草。播种后出苗前,可喷洒除草醚(2.25g/m2或24%的国乐除草剂600倍液封闭床面)除草,喷后10h不浇水,后期以人工除草为主。播种后至幼苗脱壳前必须做好防鸟工作。出苗后,要注意防治立枯病,方法是:1∶200倍波尔多液或0.5%~1%的硫酸亚铁喷施幼苗,每周一次,连续3~4周。幼苗期要给足水分,浇水要根据降水及苗木生长情况适时适量。苗木生长旺盛期要及时施肥,以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为主,450~750kg/hm2。

1.6容器苗

樟子松容器育苗目前分为两种规格,即2+1容器苗和2+2容器苗。2+1容器苗的培育是利用二年生健壮裸根苗在4月上旬移植于聚乙烯塑料薄膜容器袋。容器袋规格为高15cm,直径6~8cm的打孔袋;2+2容器苗培育主要是容器袋规格比较大,高18~20cm,直径10~12cm,比2+1容器苗多培育一年。容器苗装袋,事先要调配好营养土。营养土配置是:85%沙壤土+10%黏土+5%腐熟厩肥+0.2%磷酸二胺混合均匀,过筛去杂物,然后,进行装袋。步骤是:先把袋平放,装土1/3,使根系舒展;再投入1/3的土盖在苗木根系上,为防止窝根,把袋立起稍提苗,然后,把土装满、敦实,最后,把装好苗的容器袋放在育苗床内,相互紧靠,以沙土封实袋间隙,以防透风。做好水肥管理,前期浇水要及时,坚持少量多次。后期视旱情及苗木生长情况、坚持少次多量。要及时拔除大草和防治病虫害。苗木出圃前要灌透水,用搬运方便的集装箱装苗运输,注意装苗要直立,谨防土坨散落,随运随栽。

2造林

2.1樟子松大苗移植造林

2.1.1造林地选择

按着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宜的造林地,是造林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造林地的选择是樟子松造林的关键,在选择造林地时,要充分考虑造林区域的通风和透光条件,兼顾土壤水分和养分等其他条件。一般在农田边缘、固定沙地、沙丘迎风坡、背风坡、低平沙地均可造林。樟子松沙地造林最佳的土地是风蚀较小、较湿润的平缓沙地和排水良好的丘间低地。水湿地、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地不适宜樟子松造林。

2.1.2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是否合理关系到林木的生长速度及林木质量。樟子松幼林生长迅速,郁闭快,需光量大,造林密度应小一些。但因造林地和造林目的的不同,其密度各异。在考虑造林地土壤水分平衡的条件下确定造林密度。行距宜大、株距宜小。

2.1.3造林季节

干旱沙区普遍采用春季造林。樟子松植苗造林一般在4月上旬采用带土移植方法,移植过程中将土球用丝袋和草绳严格包扎,以防土球破裂,栽深以能恰好埋没土球为宜。填土后要踩实浇水,并用木杆等物支撑固定树体。

2.1.4造林后的管护

安排专职人员管护。做好松土、除草及病虫害防治工作。造林当年秋季,凡是成活率在85%以下的或幼株死亡不均匀地段,第二年按原来株行距进行补植。

2.2容器苗移植造林

樟子松容器苗造林,具有抗干旱、成活率高、不受造林时间限制、缓苗快或不需缓苗便能进入正常生长发育等优点,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中广泛应用。采用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在整个生长季均可造林。最佳时间是7月上旬至8月下旬。这时正逢雨季,雨热同步,造林成活率高而稳定,缓苗期短,长势良好。

2.3造林技术要点

樟子松容器苗造林,可采用水平沟、鱼鳞坑整地的方法。一般提前半年或一年进行整地。通过整地,可以改善土壤性能,提高土壤含水率和肥力,消灭杂草及病虫害,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促进林木生长等起着重要作用。

①造林前1天,对容器苗灌足水,再顺序取出。在装、运、卸苗和造林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保持土体完整,不散不裂,保证容器苗须根完整。

②苗木规格:苗高以30~50cm为宜,过小的容器苗,保护困难,抗逆性差。

③栽植坑规格视容器袋大小而定,一般为土体直径的2倍左右,栽植坑深度以容器袋上口稍低于地面为原则,适当深栽,坑壁垂直,坑口坑底大小一致,严禁锅底坑。

④栽植苗回土时,要沿坑壁四周依次踏实,避免散坨伤根。

⑤栽植密度:固沙林等生态林造林密度为3300~5000株/hm2,规格1×3(m)、1×2(m),用材林、农田防护林等商品林或防护用材兼用林造林密度为680~840

3管护

3.1松土除草

一般每年进行松土、除草1~3次,连续进行3~5a,松土除草应做到里浅外深,不伤苗木根系,深度一般在5~10cm。一般在春季土壤解冻后开始,进入雨季,应结合松土,及时除草。

3.2培土防寒

在春季干旱多风地区,新造林应结合秋季抚育,进行培土防寒、防风。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20cm左右时,进行撤土。陪撒土时要严防伤及幼苗。

3.3补植及病虫害防治

对造林成活率不合格的地块,应及时进行补植。同时,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一旦发现应及时防治。

作者:高敏孙永单位:通辽市库伦旗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