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造林技术论文4篇

造林技术论文4篇

第一篇 1移栽造林地选择与整地

移栽造林地,最好选择坡度较缓,土层较厚、排水良好的阴坡和半阴坡进行大坑整地,坑宽60~70cm,深40~50cm,将表层肥沃土壤放在坑上沿,下层土壤放在坑两侧,以方便栽时培土。

2移栽幼树的选择与挖掘

在计划抚育间伐的林分内,从标记伐除的林木中选择移栽幼树。凡是生长正常,无病虫害的幼树,皆可作为移栽树。选好后,待大地结冻,一般11月下旬开始进行挖掘。土坨直径为被挖树直径的8~10倍,一般40~50cm,土层厚为30~40cm,底部约保留5~10cm心土与土壤相连,以便翌年早春移栽时,用木(铁)棍一撬就掉,运出移栽。

3早春移栽造林

因为从移栽造林地选择到移栽树的预挖,都是在移栽前1年进行的。所以在翌年早春土壤未化冻前,把预挖好的树用木(铁)棍撬起,运出,移栽到已挖好的坑内,先填表层土,再填下层土,然后夯实。有条件的最好以木杆或草绳加固新栽树,防止风折,风倒,以保成活。另外,由于红松移栽造林作业在冬季或早春进行,此时正值红松冬季休眠期间,枝条发脆,稍不小心,就会造成折枝、伤干,碰坏顶芽。因此,在红松幼树移栽造林全过程中,一定要精心保护幼树。

4加强管理

当土壤全部化冻,对移栽造林地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有倾斜、风折、风倒的现象,应立即设法扶正或必要的补植。同时,对每株移植树要重新踏实1次,再加些浮土或枯落物,以防土壤龟裂,确保幼树成活。

作者:焦晓明单位: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

第二篇 1毛竹造林技术

1.1造林环境

毛竹对于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但是并不意味着这样的环境就一定适合毛竹的生长。通常情况下,要想毛竹得到快速的繁殖和生长,实现造林的目的,必须选择背风向南的山谷、山麓、山腰地带;土壤深度在50cm以上;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良好的酸性砂质土或砂质壤土的地方。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土质粘重而干燥的网纹红壤及林地积水、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方,以免影响毛竹的正常生长。

1.2对造林地的整理

毛竹造林技术,主要是依靠母竹连生的竹鞭出笋生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发展成林。因此,在对林地进行整理时,如果条件和资金允许,要对其进行全面整理,对土壤的性能进行改善,之后挖出适合毛竹移植的坑穴,坑穴的尺寸约为100cm×70cm×40cm,并在坑的底部施放基肥。

1.3栽种密度

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毛竹的正常生长,不至于出现相互影响的情况,需要对栽种的密度进行适当限制。毛竹造林的密度要根据母竹的来源、运输距离、劳动力成本以及成林速度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如果排除特殊原因,毛竹造林的栽种密度为每亩约400~600株,植株之间的间距并不固定,通常可以选择5m左右的距离,也就是说每株母竹的占地范围约为5m×5m。

1.4母竹的选择和栽植

由于毛竹自身的生长习性,在毛竹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每年11月到来年2月)时,就可以进行移植。同时,由于毛竹造林主要是依靠母竹连生的竹鞭出笋生鞭来实现,因此在移植过程中,需要保持竹鞭的完整性。对于母竹的选择标准,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生长健壮,节密,叶深绿,分枝低,无病虫害,胸径2~4cm,2~3年生的母竹。竹鞭应选绿黄色,扁平粗壮,根多,芽肥根健。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期超过3年的毛竹不能用作母竹。在选择完毕后,需要对母竹进行挖掘。一般情况下,毛竹的竹鞭位于竹竿基部弯曲的内侧位置,其分枝的走向与竹鞭的走向大致保持平行。因此,可以根据竹鞭的位置和走向,离母竹30cm左右找鞭,按来鞭20~30cm,去鞭40~50cm的长度截断。在截取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于根系的伤害,也要避免对笋芽的伤害。如果截取后难以拔出母竹,要逐步深挖,切忌强行拔出。在挖出母竹后,为了便于运输,也为了减少养分的消耗,可以留枝4~6盘,将多余的竹梢砍去。毛竹栽种的关键,在于深挖坑、浅栽竹、下紧围、上厚盖。首先,要使用地表土,对坑穴进行回垫,之后缓慢放下母竹,确保母竹的来鞭紧贴坑穴的一侧,去鞭与另一侧之间留出适当的发展空间。之后,扶正主干,使得竹鞭可以按照自然生长的姿态舒展开来,在竹鞭下面使用表土覆盖,两侧用土填实。其次,栽植完成后,要培土厚盖,使土堆呈现微微凸起,高于地平面约4~6cm,以提高在之后毛竹的抗旱防冻能力。如果发现土壤过于干燥,可以先浇水,后盖土。

1.5养护管理

毛竹造林完成后,对于新生出的竹林要进行抚育管理,以提高其成活率。对于新生毛竹而言,由于自身相对较为脆弱,容易受到病虫害、杂草等的影响,因此,需要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养护。第1~3年,毛竹林正处于逐渐形成规模的时期,需要每年进行2~3次的除草活动,可以将杂草拔出后翻埋入土中,既可以杀死杂草,也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除草工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为在这个阶段,毛竹自身的抵抗能力差,如果盲目使用化学除草剂,可能会造成毛竹的大面积死亡。如果劳动力不足,可以从母竹附近逐步向着整体进行,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雇佣部分劳动力。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毛竹形成规模前,可以在林间种植部分农作物或经济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但是需要特别注意,所种植的作物不能与毛竹冲突,更不能抢夺毛竹的养分,以免造成本末倒置。第4~6年,毛竹已经基本成材,但是仍需要进行经常性的养护和管理,以保证其生长势头良好。通常情况下,每年的雨季,由于气温高,雨水充足,正是毛竹的生长旺季,也是杂草的繁茂季节,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在这个阶段,对于杂草的处理方式有两种,其一是进行劈山,将杂草齐根斩断后摊铺在地上,改善土壤的水肥条件,为毛竹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同时,要及时进行松土,保证毛竹的正常生长,松土的深度要达到14~20cm,但是要注意不能伤到毛竹的根系;其二是大面积播散化学除草剂,利用化学药物杀死杂草。这种方式相对比较便利,耗费成本低,但是可能会对毛竹的生长和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使用前,要进行试验,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在保证除草效果的同时,不会对毛竹造成危害。

2毛竹林地的管理

毛竹造林成功后,就可以进行重复利用和砍伐,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林木资源。但是,这同样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不管不顾,需要进行定期地检查和养护。

2.1留笋养竹

对于毛竹竹林而言,为了保证其自身的发展,需要适当的留养,避免过量采伐造成的永久性破坏。经过郁闭之后的毛竹林,其生长基本稳定,但是由于自身的成长特性,每年的出笋量都会发生变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年和小年。大年由于出笋众多,对于养分的需求较大,为了保证产量,需要人为挖掉一部分;而小年养分充足,因此只需要挖掉退笋。一般情况下,毛竹出笋的时间在清明前后,此时也正是挖笋的最佳时期。挖笋要坚持排除小笋、弱笋、密笋和病笋,保留粗大健壮的竹笋。

2.2病虫害防治

毛竹的主要害虫包括竹螟、竹蝗、竹斑蛾等,对于毛竹的生长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对付这些害虫,可以喷洒相应的除虫剂,或者采取其他科学的手段。而对于笋蝇、竹象虫等隐藏在地下的害虫,可以利用冬季除草的机会,对其进行灭杀。在除虫时,要坚持以下几个方法。

(1)保护与利用天敌。要了解主要害虫的天敌,并加以保护和利用,自然地消除虫害。

(2)农业防治。要科学施肥,合理砍伐,保持竹林的密度,提高植株抗病力。同时,及时中耕翻卵,对害虫进行反复灭杀。

(3)药剂防治。加强监测,防治初孵若虫,可以在病虫害易发季节喷洒化学除虫剂,通过适当的稀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如果成虫大量出现,则只能利用烟雾剂进行熏杀。

2.3采伐

通常情况下,毛竹在成长5~9年时,其自身的强度最佳,用材竹应该砍伐成长7~9年的毛竹,如果是用于造纸,则需要砍伐当年的新竹。在采伐时,要根据用途,选择适当年限的毛竹,保证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为了保证可持续利用,要对砍伐的强度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如果土地肥沃,每亩要保留3000株左右,便于快速恢复。

3结语

毛竹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其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对毛竹造林技术的探析,有利于实现毛竹的快速造林,提高其生产效率,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

作者:汪莹莹单位:江西省上饶市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第三篇 1盐碱地造林技术

1.1树种的选择

盐碱地盐分含量高,土质条件差,其造林树种的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并有利于形成持续稳定林分的原则。经过调查研究,适宜山西省北部地区盐碱地的造林树种有新疆杨、柳树(不含金丝柳)、金叶榆、槐树、柽柳、沙枣、枸杞。结合当地土壤条件,应尽可能选用优良乡土树种,选用木质化程度高的优质苗木,例如,新疆杨、樟河柳、金叶榆、柽柳等树种。

1.2整地

1.2.1时间

于2012年3月28日开始平整土地。

1.2.2方式

筑埂整地:在松软土质、中度盐碱地上采取筑埂整地的方式。沟深50cm,埂宽100cm,埂间距300cm,埂上栽树;垫土整地:在松软土质、沟洼、重度盐碱地上采取垫土整地的方式。把沟洼垫平,然后挖定植穴,沟洼深80cm~110cm,宽40m,长122m(为重度盐碱区);机械整地:对地表下有粘层的土地采用机械挖定植穴的整地方式。灌木30cm×30cm×30cm,乔木80cm×80cm×80cm,去除坚硬土层,填入表土。定植穴底部要垫草或秸秆,施农家肥,浇水时要添加硫酸亚铁。整地后在树坑底部铺一层草或秸秆,厚度为3cm~5cm,施3kg农家肥和1kg硫酸亚铁,与坑内土搅拌均匀。栽埴后及时浇水,在10t水罐内加15kg硫酸亚铁(5月降雨极少时,可加入20kg硫酸亚铁)。

1.3开沟排盐碱

采用机械挖沟破除粘土层,开宽1.0m,深1.2m的沟,大雨可将土地表面盐碱冲刷进沟内,也可防止牛、羊群进入,保护树苗。

1.4造林技术

在盐碱地造林,春季造林时间宜早,土壤化冻后即可栽植。采用挖穴栽植法,乔木采用胸径为5cm,苗干通直和根系舒展的苗木,穴的大小和深度(一般为80cm×80cm×80cm)应略大于苗木根系的长度。栽植时,底部要先垫草或秸秆,然后填土,土填至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虚土。灌木采用地径为1cm的苗木,在30cm×30cm×30cm的穴中打坑栽植,苗木植于坑内,填土踏实。

1.5栽后管理

1.5.1浇水

栽后灌2次水,并在穴面覆以碎草,可进一步洗盐和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地面积盐。进入5月至6月旱季时要浇3次水,防止盐碱上浮。翌年3月中旬进行灌水。

1.5.2松土除草

浇水后及时松土除草,全年共5次,可切断杂草的毛细根,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达到抑制盐分上升的目的。

1.5.3排涝除碱

进入7月至9月雨季时,要对四周排水沟进行清理,既能避免大量降雨造成涝害,又能排除淋洗地内的盐碱。

1.5.4蓄水压盐碱

为了达到淋洗盐碱、降低盐分的目的,在树坑内可铺塑料布,贮存雨水,防止杂草生长,提高地面温度。

2成活情况调查

2012年11月25日调查造林成活情况,结果见从表1看出,在pH值8.5~9.0,全盐量0.6%左右的盐碱地造林是可行的,苗木的成活率达97%.4小结与讨论在盐碱地造林,抗碱性苗木品种的选择是关键,要因地、因树种制宜,实行科学营林。其次,科学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是保证苗木成活的重要条件。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笔者总结出成功营林的关键有如下几点:造林快慢在于苗、成活好坏在于水、生长多少在于肥、成材与否在于管、一切成败在于人。

作者:李红霞单位:山西省杨树丰产林实验局金沙滩林场

第四篇 1研究地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根据立地条件及林分条件设置不同的造林试验;针叶树造林密度试验;立地条件对针叶树造林成活的影响;针叶树造林季节的选择;移植苗造林成效试验。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造林密度对针叶树生长的影响沙地造林密度历来有两种观点:一是促进郁闭的密植观点,造林密度1.5m×1.5m,或2m×2m,在榆林沙区20世纪60~80年代多采用此法,故试验林的密度特大;二是保持营养面积的稀植的观点,主张在干旱地造林,每株应有14~16m2的营养面积,每hm2保存615~705株为好。实践证明密植的观点忽视了植物与水分之间的平衡关系。根据对榆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调查,17龄樟子松的造林规格3m×3m,保存率86%,连年高生长35.5~59.4cm,连年胸径生长量0.5~1.54cm,正处于生长旺盛期;造林密度为1.5m×2m,保存率62%,连年高生长30.0~48.2cm,连年胸径生长量0.14~0.72cm,有8%的被压木,生长虽处于旺盛期,但生长量较低。密植的高生长量比稀植的低17.7%~23.3%,胸径生长量低47%~72%。34龄樟子松林控制面积0.22hm2(36m×60m),簇距3m,现有60簇,共90株,林下基本无其他植被,落叶层厚2~3cm,有7株被压木,难望成材,其余83株樟子松生长趋势衰退,其表现为针叶短化稀疏,树冠相叠。林中樟子松冠幅4m×4m,边缘木为6m×6m~7m×7m。根据以往的造林密度出现过杨、柳、榆“小老树”教训和现有的樟子松、油松大密度造林生长量低且出现生长衰退的现实及榆林沙区立地条件、水分动态平衡等实际情况,提出樟子松等针叶树营林的规格以3m×3m为宜,成林后保存450~615株/hm2为好。

2.2立地条件对针叶树造林成活的影响

2.2.1不同立地基质对针叶树造林成活的影响

固定沙地针叶树造林,以樟子松的保存率为高,生长量大;覆沙地和黄土地造林,油松和侧柏的保存率与樟子松相似。圆柏在覆沙地保存率较高,生长良好。固定沙地的臭柏与东林赤松保存率及生长较差。对于樟子松,覆沙地造林比固定沙地及黄土地造林效果为好;油松和侧柏在黄土地造林效果较好,覆沙地造林次之。

2.2.2不同植被类型造林地对针叶树造林的影响

樟子松人工造林地保存率高,飞播造林保存率低(未整地),沙丘顶吹平部位保存率最高。按植被类型排列保存率高低次序为:沙丘顶部吹平部位>沙柳林地>紫穗槐林地>杨树林地>柠条林地>花棒踏郎林地>沙蒿地。原因是沙丘顶部吹平部位,植被盖度小,水分条件好,有利于樟子松的栽植及成活。而其他植被类型的造林地,植被盖度大,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造林的土壤水分状况,从而形成了上面的保存率高低次序。

2.2.3植被盖度及不同生育期对针叶树造林保存率影响

在种类多样的立地类型中,植被盖度差异显著,盖度小,水分条件好,造林成活和保存率高。灌丛林不同发育期对立地的索取能力不同,反映在土壤水分含量上差异较大,对针叶林的营造影响也很大,幼林和过熟林地营造樟子松的保存率高于成熟林地,植被盖度小的林地营造樟子松保存率高于植被盖度大的林地,原因是幼林地和过熟林地土壤水分大于成熟林地,植被盖度小的林地土壤水分含量优于植被盖度大的林地土壤水分含量。

2.3针叶树造林季节的选择

榆林沙区营造针叶林,一般采用以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主、春季为辅的造林季节。以实践证明,雨季(8月20日)造林成活率高,新根生长情况好,其他季节造林则成效差。其原因从降水量看,7~9月最多,相对湿度8月为最大值,随7月雨季到来,土壤水分含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大,蒸发量逐渐下降,所以8月雨季中旬以后造林最为有利。8月中旬至9月上旬造林根系留有1.5~2.5个月的生长期,此时也正是农业夏收已过秋收未到,便于组织造林,更为主要的是气候因子有利于造林。秋季造林没有根系生长期,而春季造林则因为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的双重胁迫,加之大风频繁,使成活率降低。

2.4针叶树移植苗造林成效试验

2.4.1针叶树不同栽植方式造林试验

樟子松、油松、侧柏3个针叶树种在沙地或黄土地造林时,在其他措施相同的情况下,采取降位栽植的方式较其他栽植方式成活率为高。原因是降位后,苗林根系所处的沙层水分含量较高,苗林地上部分受风沙危害的程度减少,而且降位能起到遮阴的作用,所以成活较常规栽植和一般深栽高。而臭柏则由于苗木对风沙的适应性强,所以采取变通深栽的造林方法,成活也可达到60%以上。

2.4.2樟子松裸根苗失水时间对造林成活的影响

对樟子松裸根苗进行不同失水时间试验,结果发现失水时间越长,造林成活率越走低,失水10min成活率为40%,失水20min成活率为28%,失水30min成活率为了4%,30min以上成活率为0。

2.4.3樟子松营养袋苗与裸根苗造林比较

裸根苗起苗前灌水,营养袋苗未灌水。运输52km后假植,第二天上午造林,中间相隔24h。经调查裸根苗成活率为56.3%,营养袋苗为93.1%,造林成活率相差36.8%,可以看出,营养袋苗造林成活率显著高于裸根苗,原因是营养袋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降低了苗木根系的失水量,根系损伤小,而裸根苗在运输及假植过程失水较多,所以造林成活率显著降低。且营养袋苗93.1%的成活率并不高,其原因是起苗前未灌水。在栽植后的10月6日检查,时隔37d,部分营养袋中的营养土干燥,樟子松未生新根,这说明营养袋苗起苗时必须灌水。

2.4.4针叶树造林地移植苗与运输苗造林成效

经调查造林地移植苗的造林成活率,樟子松为96%、侧柏为90%,而远距离运输苗的成活率分别为65%、58%、56%。在工程造林地建立移植苗圃,将各种针叶树幼苗(2年生)移植归圃,2年后就地起苗就地栽植,避免了苗木因长途运输造成的失水和损伤,也减少了造林前大量的运输准备工作,使造林工作做得更细、质量更高、成效更好,这是今后大面积造林中采取的一种好方法。3.4.5裸根苗根系的处理和覆盖试验树种:A1为樟子松A2这油松A3为侧柏,造林地类为覆沙地。处理:B1红泥覆盖栽植穴(50cm×50cm),B2塑料薄膜覆盖栽植穴(50cm×50cm),B3保水剂衬于栽植穴底,B4对照(不作任何处理)。ABT生根粉浓度C:C125mg/kg,C250mg/kg,C3100mg/㎏,各浸泡90min,C4对照(不作任何处理)。根据试验结果,经过数据处理和方差分析,A、B两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是显著的,而C因素对试验结果没有显著的影响,并且试验以A1B1C4这样的水平组合为最优,即直接从苗圃起苗,母土保护完好,不作任何处理,栽植后用红泥覆盖栽植穴,樟子松成活率最高。其中红泥覆盖栽植穴起到减少蒸发的作用,对新栽苗木的保墒、生根有积极作用。ABT生根粉在这里没有起到作用,是因为苗木不作任何处理时,母土携带完好,根系完整,没有风吹日晒的影响,成活率高,而ABT生根粉处理苗木时,需去掉母土再进行处理,这样苗木根及根系就可能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不利影响,成活率就有可能降低。

2.5栽后管理对针叶树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经调查要使针叶树大苗移植后成活并恢复生机,移植后1~3年内管护工作十分重要,尤其是移植1年内的养护管理是成功的关键,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种。

2.5.1搭遮荫棚

高温季节需视情况搭遮荫棚,减弱蒸腾。一般遮荫70%左右,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保证光合作用。棚距树50cm左右,保持空气流通,防止日灼危害。

2.5.2水分管理

栽植后根部要有良好的透气条件。根系受到损害,吸水能力减弱,因此土壤湿润即可,水量过大会影响透气性能,抑制根系呼吸,不利新根生长,严重的会导致根系腐烂死亡。因此要根据天气和土壤含水量分析,谨慎浇水,围堰内不可积水。一般而言,春季、雨季栽植后第一个月每10d浇水。第一次浇透,后两次不宜过多。第二个月开始每月浇一次透水。栽植后每周对树体适量喷水。秋季移植浇足3遍透水后可封穴越冬。

2.5.3施肥

定植初期每隔15d左右根外追肥,有利大树恢复生长势。可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肥料制成0.5%~1%的溶液,在早、晚或阴天叶面喷施。根系萌发后可勤施薄肥,促进恢复生长。在土壤解冻期、春梢旺长期和秋梢生长期,可采用树盘供肥。

2.5.4病虫害防治

移栽后树体生长势降低,对病虫害的抗性降低,要经常检查,预防为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树种特性,对症用药。树干因病虫、修剪、冻晒等造成的伤口,涂抹油漆、凡士林等保护剂。冬季喷石硫合剂,消灭树干虫卵、蛹,延迟树木萌芽,避免灼伤冻害。3.5.5防冻处理新植树易受低温危害,入秋后减少氮肥施用,增施磷钾肥。根据生长情况逐步撤除遮荫棚,提高光照强度,加强光合作用,提高根系和枝条的木质化程度,涂白树干,增强树木的抗寒能力。寒潮来临前,视情况采取覆土、覆盖、设立风障等方法进行防寒保护。

3结论

根据榆林沙区立地条件、水分动态平衡等情况,确定樟子松等针叶树营林的规格为3m×3m,密度为1110株/hm2,成林后保存615~705株/hm2。在榆林毛乌素沙地,除小片的湿地是樟子松等针叶树的适宜造林地外,大面积的盖沙地和紫穗槐林地、杨树林地、柠条林地、花棒、踏郎林地、沙蒿林地等都可以营造针叶林,其中樟子松最为适宜。植被盖度小的林地营造樟子松等针叶树的保存率高于植被盖度大的林地。榆林毛乌素沙地的雨季(8月中旬至9月上旬)是针叶树造林的有利季节。在造林地当地建立苗圃,随时起苗随时造林,造林成活率高,解决了针叶树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根系处理、覆盖保墒是提高针叶造林成活率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榆林气候条件,针叶苗移栽后要即时进行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才能保障造林成活率高。

作者:蒲睿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林种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