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景观设计园林工程论文

景观设计园林工程论文

一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

现代园林工程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休闲的需要,对景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景观时,能够引入具有更多具有创新性的内容,但是,设计人员必须遵循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否则容易弄巧成拙,使园林景观无法发挥出应用的效果和作用。

1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园林工程的设计人员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遵循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有的景观是由很多的点构成的,但是这些点具有一定的规律,汇聚成一条条线,而这些线最终又能形成一个平面,这样的景观能够带给人们很强烈的视觉享受。也就是说,在进行这类景观的设计时,需要注意景观之间的联系,将看似分散的景观联系成一个个有机整体,才是景观设计要达到的目标,否则,景观与景观之间缺乏有效连接,形成杂乱无章的局面,就是景观设计的失败之作了。

2利用植物造景,注重色彩和层次

我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人员就十分注重植物造景在园林工程的作用,在进行园林的景观设计时,往往都会引入大量的植物,以实现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例如《红楼梦》中介绍潇湘馆时,其景观设计就十分自然的用到了窗前的翠竹。

3疏密有致景观设计时,应该遵循错落有致、疏密有致的设计原则

把握好景观的疏密度。疏密度一致的景观或者过于密、过于疏的景观都无法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疏密度一致的景观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会带给人们审美上的疲劳和乏味;过于密的景观会给人营造一种繁琐拖沓的感觉,也不利于景观植物的生长;过于疏的景观则显得不够紧凑,给人一种景观布置不够完整的感觉。此外,随着人们对环保和生态的重视,景观的生态效益也开始被引入到景观的设计理念中,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开始以生态效益作为景观设计的根本,这对园林工程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二园林景观的规划

1追求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园林工程中

景观的形式是体现景观功能的载体,因此,景观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考虑景观功能与形式上的统一性。在建设公共设施和绿地等项目时,需要做好景观的规划,优先追求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性。例如,规划绿地时,要充分考虑园林中其它已经存在的景观的影响,在发挥绿地功能的同时,也要与其它景观做好搭配,追求园林工程整体上的美感。绝对不能为了单纯提高绿化面积而大量增加绿地面积,这样不仅会影响其它建筑物的建造,使它们与周围环境显得格格不入,也会影响到园林工程的整体观赏性。此外,垃圾桶是园林工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规划园林工程时,也要做好垃圾桶建设点位和数量的规划,合理的规划不仅可以使垃圾桶成为点缀园林工程的最佳景观之一,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垃圾桶的功能。

2注重生态效益当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生态效益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进行项目的建设时,生态效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建设指标,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经济效益。进行园林工程的规划和建设时,也应该将追求生态效益作为重点的工作方向。园林工程良好的生态效益不仅有利于园林工程的健康发展,为国家的生态战略做出重要贡献,也能够为周边居民享受绿色健康生活创造条件。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今天,生态效益的提出正是为了满足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需要,以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生态效益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园林规划时,加强生态化建设,对园林中绿地的分布进行特色化布局,将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到一起,实现协调平衡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科学配置景观植物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使得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着积极的转变。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追求和享受高品位的生活,休闲生活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之一。园林公园作为最重要的公共休闲场所,已经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最青睐的地方。因此,建设高质量高品位高追求的园林工程就十分必要了。景观布置对提升园林工程的档次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人员在布置景观植物时,要合理搭配,大胆创新,严守原则,最终形成匠心独具、特色鲜明的景观,带给人们美感的同时,也提升人们对美的认同和品味,这样在人们享受休闲生活的同时,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生活的品位和档次,这才是高质量园林工程应该追求的目标。在配置景观植物时,需要根据植物的颜色、形状和品种进行合理的搭配,充分利用它们的特点,形成最有利的布局,最终创造高质量的景观。

三结束语

我国自古代以来就十分重视园林工程的规划和建设,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园林工程也融入了许多新的内容,尤其是在景观设计方面。园林是当代人们享受休闲娱乐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建设高质量的园林工程非常必要。而景观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园林工程的档次和品味十分重要。景观设计时,既要大胆创新,又要遵循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优秀的景观和园林工程。

作者:陆双喜佘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