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技文英汉翻译策略

科技文英汉翻译策略

摘要:科技文是说明性和解释性的文章,科技文的翻译要通过精确的内容传递和规范的语言表达来达到科技学术交流的目的。文章以词汇、语法、语句及篇章为研究重点,以探索科技文本英汉翻译过程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翻译技巧与策略,针对这些方法策略笔者给出了详实的例子,以使得结论更具有现实依据。

关键词:科技文;英汉翻译;翻译策略

一、引言

科技文语言最大的特点是清晰和准确,因此相比其他文体,在翻译科技文本时,译者通常不需费力琢磨文体的优美性。另一方面,科技文本的语言也不需要做到如法律文本般的极度精确,因为在科技文本中,语言模糊(ambiguity)通常可以通过上下文中所描写的科学事实的逻辑性来消除。科技文翻译是要通过精确的内容传递、规范的语言表达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学术交流。科技类的文本资料专业性强,这给译者带来了不小的翻译障碍,因此该类文本的翻译进步缓慢,但科技文献的翻译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到中西方科技交流的进程,故为有效推进中西方科学技术的互补与沟通,提高科技文献翻译质量与水平的任务已迫在眉睫。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在科技文本的英汉翻译过程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英译汉只停留在以单个句子为单位的对单词、句子或段落的表层翻译,这样的翻译方法无法解决科技翻译的问题症结。从这一问题出发,本文从术语、被动语态、长句三个方面探讨了科技文本英汉翻译过程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技巧和策略,并附上多个实例,使结论更具现实性。

二、科技文英汉翻译策略

文体学家将科技文体的特点归为:术语化(terminization)、单数化(singularization)、含义性(signification)。因此在翻译科技文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科技文篇章布局较为有序且逻辑性强。其语句多为长句,但其句子结构一般不复杂。翻译时,须将文中对象、物质材料、过程等准确描述。(2)科技文中的名词短语较长和较为复杂。并且,由于对象、物质材料、过程是科技文的中心和重点,而非操作它们的人,所以科技文中通常多使用物体作为主语的被动语态。且许多抽象名词都是由动词转换而来。(3)被动结构的大量使用。其目的是保持科技文的客观与中立。自从“西化运动”(WesternizationMovement)以来,中国从国外引入先进科学技术已超过百年,在此过程中,科技文的汉译已形成了许多规则和策略,以下笔者将概述其中一些比较重要、实用的策略和方法。

1.科技术语

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不断探索发现,以及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新的事物和概念不断出现,使得语言学家迫切需要铸造一些新的术语来表达这些概念。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科技语言方面需要大量引介国外先进科技领域的新兴术语。尤其是近些年,大量科技术语都是以英文照搬或音译的方式引入国内科学界,这也许是一种文化融合的趋势,但不妨碍翻译从业者采用多种方式来处理这些科技术语。以下是处理科技术语英汉翻译的一些主要方法。

2.被动语态

英语科技文本中存在大量被动语态的句子,这是英语科技文本的文体特点。在英语中,大量使用被动句可避免施动者的出现,使语言描述更为客观、正式、简洁及精确。但由于受到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系统与思维模式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句式和文体特点。即英语多被动,而汉语多主动。因此,若将英文科技文本中大量的被动句按照其本身的句式结构直译为中文中的被动句,那么这样的译文就不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因而显得十分生硬,甚至不可读,以至影响到文本本身科技交流的目的。

3.长句的翻译

科技文的句子一般用于描述、说明或解释事物的过程,所以大多结构比较简单,但其中的科技理论知识逻辑缜密,故科技文中常用一些长句来表达一个概念归纳或演绎的过程。而英语读者与汉语读者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在翻译此类长句时需相应做出一些调整。若从长计议,为了加快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以高于自然烃流体燃料预估市场价的价格购入他们的初研产品,也许也是划算的。简单的桨形结构通常呈现于转子侧面空腔的内部,但这个桨形结构可较为容易的转换为成百上千个其他不同的形状,通过改变空腔的形状,在此处进行燃烧时,便可更有效地进行分层进气。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英文科技文多术语、多被动句式、多长句的特点,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清晰、准确,达到有效科技交流的目的,笔者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与之相对应的科技文英汉翻译的策略与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文的翻译不仅限于上述方法与策略,译者可根据语境所需灵活掌握调整。

参考文献:

[1]齐佳宁,田翠芸,刘颖.概念语法隐喻指导下的英语科技翻译[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6-119.

[2]吴海丹.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科技文的翻译[J].海外英语,2015(3):176-177.

[3]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孟容静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