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学科建设与学报特色栏目探究

高校学科建设与学报特色栏目探究

[摘要]特色栏目是地方高校学报生存之本,具备重要的学术引领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而学科建设尤其是优势学科的建设,是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的根本所在。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赋能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意义,以及优势学科建设赋能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途径进行分析,力求以科研服务和人才培养为导向,寻找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和学科建设相结合的双向赋能策略,以期彰显高校学报特色,同时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高校;学科建设;特色栏目;双向赋能

现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各大高校学报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学报只有充分体现自身特色才能脱颖而出。高校科研实力不断提升和科研成果不断创新,为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为了让学报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高校需要对学报的栏目设置理念进行调整,并依照学报自身的发展形势,发挥高校学科建设的优势。因此,基于学科建设的高校学报特色化之路,高校应积极发挥学报为学科建设服务的引领作用,争取学校相关政策的扶持,为学报特色化发展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学科建设作为高校的基本内容,是一所高校发展与创新的关键所在。高校利用学科建设,可提升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准以及科研水平,为高校建设成为一流院校奠定基础。同时,高校学报是反映高校科研成果的平台,对高校学科建设以及科研成果的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所缺少特色期刊的高校,无法在国内学术舞台上取得学术界的认可,更无从谈及引起国外相关学术界的关注。因此,基于学科建设的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可为高校学科建设服务提供良好的成果展示平台。同样的,学科建设又可为学报特色化发展提供权威的学术资源。学报特色化发展如何赋能高校学科建设,以及优势学科建设如何赋能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正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和学科建设相结合的双向赋能策略,以期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一、学报特色化发展赋能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意义

学科的发展水平可以衡量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同时也可以反映学校的学术地位。2018年8月27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更是明确指出了“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性[1-2]。因此,高校应重视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科建设赋能。本文拟从学报服务学科建设为切入点,探讨学科的高水平科技论文、学科建设人才的培养,揭示学报特色化发展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共生关系[3-4],推动学报发展与学科建设互融共生。

(一)提升学科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优势或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高校的立校之本。科研水平及创新成果在学科建设的评价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科建设能力的重要指标。高校学报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使高校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持续、长远地发展,高校学报应及时地展现本校各个学科中的重要科研成果,为该学科的科研成果提供更多的信息交流与探讨的机会;同时利用特色栏目将学科带头人及其团队成员的科研成果以专题或特色栏目的形式优先发表,使得科研成果能第一时间与广大读者见面,有效地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同时,高校可将学科建设的科研成果集成化,集成化的专题成果因其独特的价值,不仅可为学术交流提供良好的学术资源,还可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将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高校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实现创新研究成果与产业对接,推动重大科学创新成果、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因此,通过学报特色栏目这一有利窗口,高校各个学科的科研水平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展示,使得优势学科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学科建设科技成果的支撑体系,而学报为科研人员提供有效的研究成果转化和传播渠道。

(二)促进高素质特色学科人才培养

高校学报对高校学科建设而言有很大的推进意义和作用,高校学报的职能中就包含了为学科建设服务。第一,高校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学科挖掘和培养人才。许多学者和专家的处女作都是在本校学报上发表的,文章的发表使得学者和专家获得了自信,增强了开展科研工作的信心和勇气,在获得肯定的同时,还为其今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复旦大学曾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5]。可见,学报在挖掘和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第二,特色专栏倾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前沿成果的传播。及时、连续的成果展示可以更好地展现高校的科研实力和综合实力。基于学科建设的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不仅展现了其学科建设的作用与意义,同时也成为反映高校展现学科建设能力的窗口。

二、优势学科建设赋能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的途径

高校学报是科研成果的载体,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重要渠道,与地方经济发展、优秀人才培养遥相呼应;同时其又是集聚前沿科技成果的展示平台,不仅可为学科建设注入生机,还可为学科优秀人才的培养注入活力。因此,高校学报应基于学校和地方经济需求来定位自身的发展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的创新步伐也在不断加快,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应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推陈出新。若高校学报墨守成规,跟不上科技更新的步伐,长此以往必将让其特色不复存在、优势不再,同时还可能使其错失发掘新内容、形成新特色的机会。高校学报作为学术类型的期刊,应具备学术敏感度,在传播学术时,应具备及时挖掘新学术观点的能力,同时以先进的科学研究展现前沿信息来促进学科的发展。因此,高校学报要正确利用和保持对新学术观点的敏感度,从而能够保持长久地走在学术的前端,也能为高校新学科的产生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其也能为高校学报的新特色打造先决条件,从而让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能够长期、稳定、持久地发展[6-7]。

(一)基于优势学科,打造特色栏目

学科建设在高校学报的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高校学报可按照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依据高校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来定位学报特色,以此打造特色鲜明、与众不同的高校学报栏目,进而体现和传播高校优势学科的研究成果,逐渐形成学报自身特色。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领军人物的科研成果往往能够直观地体现其所在高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基于此,高校学报应时刻关注院校内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发展规划,跟踪学科带头人以及“后起之秀”的科研进展情况,并与他们组稿、约稿,从而让高校学报获得及时的信息,提升学报的影响力。学科建设为高校学报培养了许多学术人才,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而一个学术队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高校学报的质量优劣,高校学报要利用好这些优质的稿源,将学报办好,办得更有特色。例如,河海大学的《水资源保护》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为论述主题,以推动水资源学科和水环境学科技术进步为办刊宗旨,开设了《水事观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特色栏目,栏目内容反映在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等领域中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重要进展和发展趋势,并交流新的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科技动态。《水资源保护》更是发挥了自身特长,办出了优质特色,其在2018年进入核心期刊行列,2021年被收录进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可见,特色栏目在成就学报的同时,也推动学科的发展。高校学报是向外界展现高校教学水平以及科研实力的窗口,其有义务也有责任及时地展现高校在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上获得的最新成果,并经过积淀让自身与其他期刊有所不同,逐渐形成独有的风格。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必须依靠学科建设,只有利用学科建设的支持作用,才能形成高校学报的特色,使其向着特色化的方向更好地发展。

(二)基于学科发展方向定位特色栏目价值取向

栏目价值的取向就是找准栏目选题与时展的结合点,看其在该研究领域是否有深而博的学术研究空间[8]。各个高校之间利用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来提高竞争能力,同时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也是体现一所高校整体办学能力的衡量指标。考察栏目的价值所在及其有无发展前途和生存的根基,就要看其在实践领域是否具有前沿性。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基于学科优势策划的“三农问题”,不仅在选题上具有前瞻性,而且还追踪了学科发展动态。再比如,淮阴师范学院学报选取具有地域特色的“周恩来研究”作为研究选题方向而设立《周恩来研究》栏目。《周恩来研究》栏目开办十几年以来,其因研究特色和独到的研究领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但近年来,其相关优质研究成果逐渐缩减,加之青年作者和老作者之间存在的断层现象,以及青年编辑和老编辑间的不断更替使得栏目维持特色的难度加大,亟须打造新的特色栏目。此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等部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契机,依托淮安市“绿色高地枢纽新城”新的发展定位,积极打造了新的《区域发展研究》栏目。目前已逐渐产生影响。因此,在学科建设上,高校学报应该注重个性化发展、凸显特色、展现长处等建设特点,不能一味地效仿,也并非一成不变。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就是因时因势而变,敢于推陈出新,打破固有观念和模式,突破旧观念,创立了新思维[9]。

(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融合发展

高校学报不只是展现科研成果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为学科建设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报可以看作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的孵化器,需要良好的学科建设作为支柱。学报的生命取决于优质的稿件,但优质稿件如何保证?这就需要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和编委的大力支持。编委不仅可以投稿、荐稿,还可以审稿和增加引用量,学报发展如能得到编委的大力支持,优质稿源的供应将会得到长期保障。同时依靠编委会和广大专家还可以采取“一会—一刊—一平台”模式,高校在学术会议、实体刊物、网络平台三方面下功夫,使学报办报水平迅速提升。因此,高校学报可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首的特色栏目编委团队或特约栏目主持人,形成稳定的作者群,同时发挥编委会的凝聚作用以指导学科研究方向,进而造就一支以学科发展为基石的特色栏目发展团队,使更多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学报平台上,再反哺到教学上,促进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10]。高校学报设立特色栏目需要根据栏目的特色学科来组建一个学报特色学科的优势作者群。而作者群是高校学报特色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立和培养一个优秀作者群就需要高校学报积极地加入高校人才培养当中。高校学报在进行特色文稿的编排时,还应该多留意一些年轻的学科人才,为其多创造发稿机会和条件,并将其挖掘和培养出来。另外,高校学报还应该充分了解本校的学科建设内容,掌握学科人才的研究能力以及方向,同时要把精力多放在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上,建设一个具有高校学报特色的核心作者群,发挥智库优势,以此来确保高校学报能够拥有足够的、高品质的稿源。同时,高校学报要积极地为作者们营造良好的讨论和创新的学术氛围,从而使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能够更加长远、稳定。

三、结语

高校学报应发挥学科优势,把学报特色化发展与高校学科建设,尤其是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积极作用,让学科建设最大限度地为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同时,高校为学科建设和学报特色化发展建立良好的互通关系,让双方都可以获得助力,形成双赢的局面,让两者都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以特色促发展,以发展强特色”,高校学报加强对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栏目的维护力度,让学报的特点更鲜明、优势更突显,使自身在与其他院校学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在建设好学科的同时,更好地打造学报的特色栏目。

作者:李春红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