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考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考

摘要:作为当前我国政治体系的顶层设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从广义和狭义的时代内涵来看,都具有鲜明的整体性特征,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政治新常态和社会发展新语境下的实践性和科学性。因此,我们要用辩证的、发展的思维,通过树立学科意识,推进基础研究,创新体制机制,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再上新高度,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我国的强大生命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涵盖了六个二级学科,这些二级学科共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线,形成了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但如果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则涵盖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等内容。尽管目前学者和公众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视角不同,但不论从哪个方面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都是一个科学的整体。为此,我们要用辩证的、发展的思维,来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通过树立学科意识,推进基础研究,创新体制机制,以充分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我国政治理论领域的核心引领作用。

一、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整体性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以来,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其凝聚起来的理论学科体系,在新时期具有内在整体和外在整体辩证统一的特征,而这种整体性特征,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实践性和科学性特征。第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内部构成来看,根据目前我国学科建设领域设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其下设的六个二级学科的内容,这些二级学科尽管侧重点不同,研究范围也有所差异,但在研究目标上却具有一致性,即都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前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和在实践中的科学运用。譬如,一些基础学科主要考量的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基础,而那些与时事政治、思想教育等联系较强的学科,更多的是从实践应用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设的六个二级学科研究,具有相同的方法论,而这种辩证性的哲学研究方法,也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内在构成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外部联系来看,结合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整体设计,与外部联系密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其内容和实质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与整体性。首先,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相关学科,在研究的核心内容和方法论上,无不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光芒。如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许多内容就源于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始终。其次,我国当前的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等诸多学科,很多都以“马克思主义”为前缀,这就表明了这些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再次,在当前我国思想政治理论领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引领作用,而在中共中央顶层设计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战略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不可动摇的核心引领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已经不再仅仅只是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事情,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渗入到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二、树立学科意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化建设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内涵和外延都较为广泛,但从我国高等教育相对狭窄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其一定的时代特点,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要从高校学科建设的角度,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整体意识、历史意识、实践意识、开放意识,以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强大生命力。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整体意识。如前所述,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内部构成和外部发展方面,具有整体性特征,而这种整体性特征反映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一是要在理论研究中树立整体意识,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每个二级学科的相关课程都有其专门的教材,但其内容却与其它相关学科密不可分,因此,在从事具体的理论研究时,一定要把眼光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视野中去观察和分析;二是要在构建学科体系中树立整体意识,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科学分析和对待当前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三是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归属意识。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我国思想政治领域具有高度的引领作用,但也要防止“泛马克思主义”现象,这样容易压缩其它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以整体性与个体性结合的辩证发展思维,在坚持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同时,也要给予其它相关学科良好的发展路径。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历史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尊重历史的学科,这就需要我们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主义,要以历史与发展的眼光,给予马克思主义新的解读。首先,我们必须要树立尊重历史的理念,历史是客观事实。其次,要通过总结历史来更好地展望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景。马克思主义曾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而当前我国应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同样需要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找答案。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实践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实践,其生命力也在于实践。因此,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时,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发展成为促进中国梦实现的理论法宝,从而推动我国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第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开放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同样也要有开放的意识和胸怀,要海纳百川,要吸纳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并将其有机地融入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以此来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三、推进基础研究,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再上新高度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之相伴随的是,当前人们的思想与心理也较为浮躁,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泛滥,故而如何科学地处理好理想信念与现实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需要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出发,从文本学习与实践研究、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整体把握与个体推进等有机融合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第一,加强文本学习与实践研究的有机融合。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历史典籍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发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结合自身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的。今天,我们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能够更容易地学习更多的历史典籍,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沉下心来,用心去钻研和思考。而所谓实践研究,则是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当前的社会实践和世界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增强我们对我国社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在此过程中,要将文本学习与实践研究有机结合起来,透过历史来看现实与未来,用科学的史学观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第二,加强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有机融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具体课程建设。因此,从整体与协同发展的思路出发,首先,我们要认真把握并有效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共同之处,从基础理论研究、学科发展规划、课程具体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进行科学安排,做到协同推进。其次,也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各自侧重点,一般来说,学科建设侧重理论研究,而课程建设则注重实践运用,两者要做到统一与协调。第三,加强整体把握与个体推进的有机融合。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整体与个体是辩证统一的共同体,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来说,我们在整体推进的同时,也要有机地促进各个二级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要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的从属性,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个体推进来带动整体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发展、大繁荣。

四、创新体制机制,永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持续发展力

根据我国政治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要从自身的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创新,要加强学科发展的制度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制度体系。第一,强化政府支持机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在我国当前政治新常态和社会新语境下,迫切需要加强中央的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得到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以及强力的反腐败风暴,更加坚定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也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构建并强化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政府支持体系,将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第二,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根植于社会实践,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语境下,要在全社会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潮,做到真学、真信、笃志、笃行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内容,更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此,要加强舆论引导,要营造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氛围。第三,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审与学术管理制度。高校要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课程设置、学生培养、教学管理制度,特别是针对当前我国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师队伍年龄明显偏大、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要重点从年轻人中选拔优秀人才进行培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 张雷声.从整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J].甘肃社会科学,2010(6):7-11.

[2] 房广顺.整体性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3):26-31.

[3] 王秀阁.把住学科边界是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前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16-18.

[4] 姜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根本: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59-62.

[5] 冯秀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起点与新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15(8):29-32.

[6] 靳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4):4-7.

[7] 顾海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要求[J].中国高等教育,2013(24):5-7.

[8] 张雷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科建设路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0(6):4-8.

作者:呼勤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