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稻文化的保护与资源利用策略

稻文化的保护与资源利用策略

农作农具

省传统水稻耕作方式为精耕细作。因此,农作文化包括三大部分:耕作过程:浸种—催芽—耕田—耖田—播种—插秧—耘田—灌溉—收割—打稻—牵砻—舂碓—上仓;耕作农艺:选育品种、施肥管理、植物保护等;耕作制度:桑基鱼塘、稻鱼共生、稻鸭共作等。与农作相对应的是农具,包括三大类:古代农具:骨耜、石犁等;传统农具:稻桶、风车等;近现代农具:脚踏打稻机等。此外,还衍生出加工、储藏等方面的稻作文化。

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长期的稻作文化孕育出省浓郁的以米为主体的饮食文化。稻米除日常的做饭煮粥外,经过漫长岁月的积累,形成了难以计数的米制食品。据《梦粱录》、《武林旧事》记载,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米食糕点已达45种之多。如今,省居民日常食用的米制食品主要有米饭、米粥、米粉、米糕、米花、粽子、糍粑、汤圆、点心和饮料等10多个系列。与丰富多彩的米食制品相呼应,饮食器皿和加工用具也精彩纷呈,如河姆渡文化中的漆木碗和陶甑等。此外,某些米食制品加工用具也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如嘉兴的糖糕板文化。稻米饮食文化精神物化后还与酒文化、丧葬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本土特有的风俗文化。

农耕景观

自然的山水在人的植稻劳作下,脱胎换骨,形成了特有的稻作农耕景观。这类景观有别于一般的自然景观,融入了人文和历史,呈现出独有的观赏性、历史性和趣味性。如:首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杭州南宋的八卦田以及云和梅源梯田等均是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稻作农耕景观。随着农业美学理念的兴起,省逐渐出现了现代稻作农耕景观。如从2010年起,在水稻研究所的指导下,江山市农业局采用紫色、黄绿色和草绿色三种不同颜色水稻绘制的彩色稻田创意图案,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华东区金奖。这些现代稻作景观拓展了农业休闲观光功能,促进了农业和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主要包括经济社会结构和精神观念两大方面。其中经济社会结构主要指新成立前以稻米价格、贸易等为基础形成的经济结构以及统治者与农民、地主与佃户等为基础形成的社会结构并形成相应的文化。精神观念主要指以稻作农耕和米食为主的人们在长期稻作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勤劳、善良、协调、团圆的文化观念;孕育出敏感、纤细、稳定、平和的文化心理;养成了思维缜密、温和内敛、吃苦耐劳、耐心忍性、互相礼让、外柔内刚的精神。

民间习俗

民间习俗主要包括岁时习俗、农事习俗和社会风情等三个方面。岁时习俗最能体现稻文化的就是节日饮食,如:腊八节喝腊八粥、清明节吃清明团子、端午节吃粽子等;农事习俗是农事信仰的产物,反映着农业生产各个重要阶段人们的迫切愿望和习惯,许多地方均有当地特有的稻作农事习俗,如:报春牛、下谷种、开秧门、敬五谷神、关秧门、尝新、双抢等;社会风情是民间性的社会文化活动现象,绍兴一带酿造女儿红黄酒、唱社戏等习俗均与稻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禁忌信仰

禁忌本是古代人敬畏超自然力量或因为迷信观念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大体由来有四个方面,即对神灵的崇拜和畏惧,对欲望的克制和限定,对仪式的恪守和服从,对教训的总结和汲取。它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曾经起着法律一样的规范与制约作用。在今天看来,禁忌一部分是科学与唯物的、礼仪的;一部分又是宗教信仰的延伸。以湖州为例,插秧也有许多禁忌。例如,“打秧”(把秧抛在水田中)不可碰人,因为“秧”和“殃”同音犯忌。而对神灵的崇拜则体现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和丰收的祈望。

口头文学

口头文学是民间文学的主要流传方式,其内容可以包括诗歌、传说故事、农事谚语等。各地不乏大量的以稻作文化为题材的口头文学:诗歌类,《鸳鸯湖棹歌》:“父老禾兴旧馆前,香粳熟后话丰年。楼头沽酒楼外泊,半是江淮贩米船。”描绘的就是嘉禾平原农业大丰收的景象。传说故事类,据调查,省以《米饭山》(绍兴市)为代表的稻米传说就有十多篇。农事谚语类更是数不胜数,在民间广为流传。

民间艺术

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稻作生产实践中,逐渐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并不断地加以充实和完善。如以开化苏庄舞草龙、青田鱼灯为代表的民间表演;以桐乡高桥灶画、温州米塑和以稻草为材料的草编工艺品为代表的工艺美术等均很好地体现了省以稻作文化为内涵的民间工艺之门类丰富。总之,省稻作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述所论还远未囊括。究其缘由,是因为省稻作文化已渗透在我们每个人流淌的文化血脉里,已融入进我们每个人复杂的文化基因中。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加以保存和弘扬,就将失去该民族的灵和魂。稻作文化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珍稀性和脆弱易损性的不可再生资源。当前,省正处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传统的稻作方式和农耕文化都遭受了巨大的冲击,面临诸多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稻作文化资源快速枯竭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在以农具为代表的有形稻作文化资源方面,传统农具逐步退出生产现场,祖先发明创造的水稻耕种农具以及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的生活器具正以空前的加速度消亡。在神话传说、农耕习俗等无形稻作文化资源方面,也正在大量失传,比如镇海的稻花会沿袭到解放初期就逐渐消失了。2.2稻作文化传承者不断流失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再加上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导致稻作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者不断流失,最终导致在稻作文化的传承上出现断层。以桐乡“灶画”为例:从上世纪90年代起,农村民居建筑逐渐发生变化,煤气灶、电饭煲等现代厨房用具纷纷涌入农家,原来传统的土灶难觅踪迹,以往吃香的灶画师傅变得清闲起来并纷纷转行。

稻作文化研究与保护力度不足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稻作文化的研究内容相对单一,鲜见多学科、全方位的交叉整合研究。以稻作农业起源之研究为例:从研究手段来看,已涉及野生稻研究、农业发生、原始农业工具、陶器的发明、稻作遗存考古、历史地理、气候等因素,并综合了当代遗传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古环境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地理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以稻作源流研究为例:从个案研究走向比较研究,稻作文化遍及东亚、东南亚乃至南亚,如朝鲜、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印度、斯里兰卡等,随着研究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必须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二是综合性稻作文化博物馆尚未建立。据了解,目前我国各地已陆续有一些局部的稻作农耕、米食文化的展览馆、博物馆建立起来,如省已建立起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良渚文化博物馆等。同时,省已建立起代表省文化的茶叶(茶叶博物馆)、丝绸(丝绸博物馆)等综合性博物馆。但综合性的、能全面反映稻作文化的博物馆,则尚未建立起来。

稻作文化开发与利用不可持续

旅游作为稻作文化开发与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拉动地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诸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游客体验质量迅速下降等问题,其文化价值越大,破坏越严重,导致稻作文化开发与利用呈现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以青田为例,当稻鱼共生系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后,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一些农民为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投机取巧,一味增加田中的鱼放养量,打破了原来稻田的生态平衡。同时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逐步更新,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外来物种的入侵,都给稻鱼共生系统带来巨大的冲击,对当地生态、生物多样性也构成了威胁。另外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当地百姓不愿再下田种地来维系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是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景观,没有生产劳作是不可能保护这些传统农业系统的,而农耕系统的丢失,不但使与之相伴的农业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丢失,而且最终受害的仍是当地百姓。

省万年县多举措保护和弘扬稻作文化的成功实践

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包括遗址和物种等方面,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农业文明遗产系统。此前经中美农业联合考古队多次发掘和采样研究,确认该县境内大源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是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址之一,由此将世界稻作起源由7000年前推移到12000至14000年前,该县被称为“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是我国继省“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之后,第二批被列入保护试点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进一步保护和弘扬稻作文化,万年县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出台专门文件保护万年仙人洞、吊桶环稻作遗址和万年贡米原产地生态环境

作为万年稻作文化的发祥地,为保护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和万年贡米原产地,该县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对万年仙人洞进行修缮和建设,对两遗址周边植被进行恢复;出台专门文件,严禁企业和个人在仙人洞、吊桶环周围从事采矿活动,严禁在仙人洞、吊桶环遗址附近办企业等。万年贡稻栽培技术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万年县绿色(有机)稻米基地被省科技厅确定为“鄱阳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仙人洞遗址被省政府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方政府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广泛收集相关文物,建立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博物馆。

开展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举办(万年)国际稻作文化旅游节,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召开“稻作农耕文化与稻农具”国际学术讨论会,举行万年名优特产品展销展示会。同时广泛挖掘收集“神农”文化以及富有稻作文化特色的民间歌舞、口头文学等民俗资料,编撰民间文化资料册,赋予稻作文化更多更新的文化内涵。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在打造万年稻作文化品牌基础上,大力发展当地特色大米种植,创立了“万年贡”品牌大米,市场售价达到每公斤60元以上,为当地农民创收、百姓致富起到了有益的推动作用。

省稻作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实践证明,任何文化必须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否则必将走向衰亡。稻作文化也遵循这一规律。为实现传统稻作文化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赋予省稻作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从而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必须克服稻文化资源保护认识上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是将稻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现代农业对立起来。“传统”是一个过去的概念,大量的事实证明,历经数千年的传统农业并非“一无是处”;“现代”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以化石能源消耗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并非“十全十美”。“传统”并不意味着“落后”,农业文化遗产是传统农业的精华所在,将其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则是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对于农业文化遗产而言,内涵的保护远大于形式的保护。误区二是将稻文化遗产保护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对立起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促使传统农业系统在新的条件下的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并在这种发展过程中为遗产地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误区三是将稻文化遗产保护与农业文化遗产地发展对立起来。“保护”不是“保存”,“发展”不是“开发”。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积极的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强调的是“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既反对缺乏规划与控制的“破坏性开发”,也反对僵化不变的“冷冻式保存”。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遗产地因为相对落后有迫切发展的诉求是非常正常的,关键是寻找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以及探索后发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必须明确稻文化资源保护的工作重点

对一些具有重要文物和文献价值的遗迹和遗址要重点保护;对一些文物价值不高、但代表一定历史时期产物的传统稻作农具要做好收集整理工作,并建立专门的陈列馆用以馆藏和展出;对流失比较严重的无形稻作文化资源保护,重点是做好挖掘、收集和整理工作。除了培育好传承人之外,对相应的资源要采用多媒体手段记录并辅以相应的文字资料,避免因单纯的文字资料记录而缺乏生动性和可观赏性。

构建稻作文化资源管理平台

稻作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体系,其涉及文化、农业、文博等多个管理部门,涵盖民俗学、遗传学、语言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古环境学、人类学、社会学、工艺美学、历史地理学等众多学科理论。因此,必须要以“跨部门联合、跨学科融合”的理念,系统性、整体性地推进省稻作文化的抢救与研究工作。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形成合力,建议由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牵头,联合文化、文博、农业、水利、林业、畜牧业、渔业及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建立稻作文化资源联合保护机构。其主要工作职责是:一是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省稻文化资源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稻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二是建立稻文化代表作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部级和省、市、县级稻文化资源代表作名录体系。三是组织开展稻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当前稻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主要侧重于文献和文物的研究,而对于其应有的生产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传播价值研究甚少。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稻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四是做好建章立制。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使稻作文化资源的保护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

构建稻作文化动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平台

一是加大保护力度和资金投入。建议建立稻作文化保护专项资金,把现场保护与建立稻作文化遗产博物馆结合起来,在有特色的稻文化遗产现场建立生态博物馆。要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稻文化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以充分发挥文化传播的正能量作用。二是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由于水稻生产比较效益低,又加之稻作农耕景观生态的脆弱性,引入生态补偿机制是完全必要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对有益于生态保护的行为给予激励和补偿、对有害行为进行惩罚和制止的机制,能调动人们行善的本能和趋利避害的天性,使有益性行为社会化;生态补偿是社会资本和财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有益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后,每次补偿活动的过程都是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知识的宣传普及过程,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三是强化社区参与。社区居民对文化资源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既是保护的对象,也是保护活动的施行者之一,因此必须首先确保他们的利益,让他们参与到文化资源保护的规划管理、开发经营和利益分配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周边社区农民对文化资源保护的积极性,才能真正保护好稻文化资源。

构建稻作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稻作文化资源分布很散很广,在开发时要通盘考量,做到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在确定开发目标时主要以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业为主,以实现保护地潜在的文化价值,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文化自觉和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

构建稻作文化宣传与交流平台

一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宣传作用。在群众常见媒体上系统介绍稻作文化的相关内容和文化价值,以便广大群众学习了解稻作文化知识,增强文化保护的自觉性。二要充分发挥新兴网络媒体的宣传作用。不断扩充省政府门户网站和相关专业网站的宣传容量,加速文字和图片的更新,让更多的人了解的稻作文化,关注和参与的文化建设。三要尽快建立稻文化博物馆。省稻作历史悠久、稻作文化灿烂、稻种资源丰富、经济实力较强,有必要也有这个条件建立一家综合性的稻作文化博物馆。通过博物馆的建立,介绍我国稻米生产、稻作文化的发展史;展出我国优异种质资源和国外稻种资源;展示我国各历史时期稻作农具的演变和发展;介绍种稻的科学知识、米制食品的制作方法,以及我国特别是省各地与稻文化有关的民风民俗和礼仪;以稻会友,开展稻作文化方面的学术交流。

本文作者:姜仁华应兴华林海庞乾林本文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