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培养策略

摘要:语文是贯穿整个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通过学习语文这门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思维能力、表达水平等,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不强,往往需要教师的不断鞭策,这并不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文章就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意识;重要性;问题;策略

一、引言

语文这门课程,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师要注重在教学环节中结合实际的特点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中语文这门课程而言,本身就比较复杂,再加上古诗文、文言文越来越多,学生的学习也越来越困难。在这种背景下,语文教师就更需要重视教学方法,提出启发性的问题,适当留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优化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重要性

(一)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

新课程改革是基于社会的大背景下所提出的新型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目标,其和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的理念是不同的。其更强调在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学习,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作为教育的目标,这和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部分理念是一致的,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各项语文核心素养。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

语文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其是以文字为积淀阐述相关内容,呈现出语言结构以及丰富的知识。就高中语文而言,文言文以及古诗文居多,这类文体以及写作的方式,和学生日常使用的白话文存在差别。很多学生在学习这类知识时兴趣不高,如果教师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便可以激发学生对难点知识探索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和探究中。

(三)有利于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在高中阶段语文是较为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其会影响到学生的语言表达,整体素养,同时还会对高考的总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在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则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难点知识进行分解,帮助学生突破文言文以及古诗文学习的障碍,落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三、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改进

自主意识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想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就需要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但是就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而言,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在高中这个阶段,部分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好的成绩,往往并不重视所谓的自主意识和能力,会通过传统的压迫式手法让学生不断记忆课本的古诗词等,这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学习的兴趣不高。

(二)课堂教学手段有待创新

教学手段指的是在课堂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指引学生学习的手段。纵观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模式相比于以前有所改善,比如课堂中会融入多媒体吸引学生的兴趣,融入问题引导,实现课堂的互动。但是整体和教学内容的结合并不透彻,如在融入多媒体时只是简单的叙述性的文字放到多媒体中,并没有实现视频的转化。在开展问题引导时,也没有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完全是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准提问问题,很多学生并不能在课堂中实现互动,这也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三)教学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会直接地影响到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然而就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师而言,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都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究其原因,和教学的评价方式息息相关。高中这个特殊的阶段,评价教师教学成果往往是围绕学生的成绩,忽略了整个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性、学生的能力提升。因此,想要真正地落实并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需要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将教师教案的制作、学生课堂的互动等一系列表现纳入教学评价中,继而达到对传统高中语文课堂的彻底变革。

四、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的理念,明确教学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符合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能够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语文教师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育人的理念,明确在高中阶段开展语文教育的意义,转变传统的“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错误观念。虽然当下社会的竞争压力大,但对于人才的要求并不是掌握基础的知识,还需要能够具有一定的品质,保证青少年人格以及心理上的健康。语文教师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第一,缓解紧张的学习氛围。有些学校从学生进入高一开始就高考倒计时,想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过于紧张的氛围,便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教师要学会为学生降压,让学生可以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给予学生自主预习和探讨的机会。第二,在课堂中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第三,转变传统以分数论学习成果的错误理念,融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鼓励学生主动预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就需要放手让学生对课程自主进行学习。通常高中阶段安排的语文课程较多,但是学习任务也很重,每一节课程的内容和时间安排都非常紧凑,此时教师就可以将一些基础的预习内容放在课前,让学生自主对课文进行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贵有疑,只有产生了疑问才会促进学生动脑,动脑便会拓展学生的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疑问,其必然是一个不愿意思考,学习被动的学生。因此教师要重视在预习环节中学生的问题。以《荷塘月色》这一节课程为例,这是一篇散文,描写了荷塘美景,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先基于微课为学生创设预习的大纲,以此作为导线让学生进行预习。比如在微课的第一部分播放出一个画面,月色下的荷塘,引导学生说出该美景。第二部分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朱自清描绘的荷塘月色与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荷花以及周敦颐眼中的荷花有何差别?第三部分通过阅读全文,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试着解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引导学生对整个文章进行阅读、分析和思考,第三部分是在阅读的基础之上,将自身对该篇文章的疑问点进行展示,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文章深入探析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融入课堂合作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剖析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之上,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根据教师的引导,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较为浅显的,也有值得探究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随机抽取几名同学,对其课程的预习成果进行判定,接着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组成四人一小组,对课前所设置的问题进行解答。小组探讨环节是学生思维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私下观察每一个小组讨论的内容以及遇到的瓶颈。在接下来的授课环节,就以此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究。以《短歌行》为例,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的求贤若渴,需要通过诵读、讨论,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以及高尚情操。在对该首诗进行分析时,很多学生不理解短歌行讲述的内容,表达的是什么情感?比如这一句: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此时有的小组学生就会说,先了解曹操写这首诗的背景,再对文章进行探析。学生逐步可以了解该首诗虽然情调是悲凉的,句句感叹人生短促,但是全诗却都洋溢着高昂的情绪,隐藏着及时努力的思想。诗句并不长,却展现出了作者的愁绪。至于为何而愁,就需要从该首诗创作的背景,作者的身份去判断。通过在课堂中融入小组合作和探讨的方式,再基于教师的不断引导,学生便可以逐步地掌握分析文章的方法,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所要讲述的内容以及思想情感。

(四)基于课堂小结适当留白,鼓励学生自主概括

教学必须要有头有尾。头的作用是导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尾的作用就是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习内容的一种概括。同时也是对同类主题文章学习方法的总结。在一节课中,总结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就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将总结设置时间较少,一带而过,同时也没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因此在小结环节,教师要学会适当留白,让学生自主对整个文章进行分析、想象和概括,这不仅便于教师检验学生对该篇文章学习的质量,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学习的印象,不断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例如,《赤壁赋》是哲理性较强的文章,蕴含着作者较为深沉的情感。在学习完该篇文章之后,教师就可以在结尾处适当留白,让学生自主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概括。以这一节课程为例,教师可以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概括。第一,找出文章中描写、议论风月的句子。第二,总结客之三悲,苏子二论以及议论层次之间的转换。这是对三四两段层次的理解。第三,找出该篇文章中景、情结合的句子。通过在课堂小节为学生适当留白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对小节进行概括,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提升学生自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五)引导学生自主命题,拓展学生语文学习思维

一直以来,学生做的习题均是围绕教师所设置的题目,或者是原有的习题本中的题目。这种教师出题,学生答卷的形式非常的普遍,然而这种普遍现象也使学生在长期备考中产生了一种厌倦的情绪。然而做试卷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调动学生考试的积极性,教师就可以以学生命题,学生答卷的方式,开拓一条新的教学创新之路。首先可以营造一个激烈竞争的命题氛围,将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组织命题比赛。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命题的一些方式和方法,避免在命题环节过于随意,导致所命的题目缺乏科学性。另外,要讲述好比赛的规则,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之内做出某一组命题。最后在班级中比较谁的命题更好,更具有挑战性,更能够体现出文章学习的重点以及答题者的思维。通过这种引导学生自主命题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以一种反向的思维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帮助学生在答题时从出题人的角度,考虑所需要考查的知识点,继而更好地完成题目。

(六)优化传统语文教学评价方式

传统语文教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并不会上升到课堂的表现,作业的完成度等,很明显这样的评价是缺乏合理性的。因此需要创新原有的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比如评价中融入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对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应围绕几点,分别是学生参与预习的积极性和质量、课堂互动的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度、考试成绩。教师的评价可以从教案设计的科学性、学生的喜爱度、学生的成绩等几个角度开展评价。只有建立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才便于教师更好地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注意点

上文主要阐述了关于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案例阐述了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策略。在具体实施环节中教师应注重几个注意点。第一,要让学生参与到全过程的学习中,即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强,提出的问题也不深奥,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主动对一篇陌生的文章进行思考,对于不理解的文字进行探究。第二,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均是不同的,在设置教学方案时,要将这种差异性融入其中,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第三,要合理分配学生在课堂的时间。虽然当下教育强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是若教师不协调好时间,学生过于活跃,很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脱离视线,钻空子不学习等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的调控好时间,做好引导的作用,切勿让一节课看着华丽,实际学生毫无所获。第四,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语文知识比较枯燥,教师若总是采用单一式的教学模式,难免会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必须要保证所设置的课堂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六、结语

文章以高中语文教学为基本的载体,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主要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的相关策略等角度进行阐述。在策略部分提出了五个观点。第一点是教学理念的转变,这是为后期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可能的前提。第二点就是在预习环节进行引导,鼓励学生通过预习提出问题,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究。第三点则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主意识和能力。第四点则是课堂小结部分的留白,通过这部分的留白,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概括,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第五点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命题的比赛,在自主命题的环节中不断地拓展学生的反向思维,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最后是对传统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的优化,这也是较为关键的一部分,是彻底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戴佳.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的建立[J].语文天地,2019(1):30.

[2]李喜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关键探索[J].新课程(下),2018(12):235.

[3]林莉芳.任务驱动思维,自主探究学习———聚焦高中语文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高考,2021(3):57.

[4]裴双双,杨宇.基于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J].高考,2021(3):71.

[5]李悦.高考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提升有效性的分析[J].参花(下),2021(2):51.

作者:刘红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