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思考

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思考

一、生态课堂的内涵分析

生态课堂的内涵理解核心在于“生态”,利用中国语言的语词分析法,可以看到生态中的“生”是学生、生命、生机的意思,“态”是状态的意思。生态课堂也有两层含义:一是,生态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教育规律的课堂,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课堂;二是,生态课堂就是体现学生生命本真的课堂,是充满教师的人文关怀,闪烁着师生思想和智慧碰撞的火花,洋溢着生命气息。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真正建立教学和学生发展相统一的特征。相对于传统课堂,生态课堂由关注教育结果向关注教育过程转变,由关注教育客体向关注教育结果转变,由关注知识积累向关注学习能力转变,由关注目标的单一化向多元目标转化。

二、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的主体性和发展性。

传统教学的目标关注的是知识容量,关注的是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性。生态课堂更加关注学生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探索和合作研究的程度,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课余的语文阅读量,关注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2.教学主体的平等性和主体性。

生态课堂是平等的课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者和控制着,而是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对话者,生态课堂中无论是师生关系还是教学关系等平等交流和对话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在班级规则下自主地进行探究和发言,能够对问题进行质疑和询问,不必在受制于教师,教师可以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学生的思考角度和内容。生态课堂是要多维的对话体系,进行讨论和争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3.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多元性。

生态课堂是开放式的课堂,认为教学内容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上内容,而且应该把生活中的语文素材和资料纳入到语文课堂中来,形成大语文教学观。生态课堂的多元性指的是从多个角度看到语文现象和语文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灵活开放,不能刻板地按照教学设计或者预设开展教学,而应该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并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课堂教学中的多元化理解,在倾听和交流中,促进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4.教学活动的生活性和探究性。

生态课堂的教学活动要回归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从生活中获取教育资源,在生活中运用知识,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教学活动也不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活动包括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对生活事件的体验,对生活故事的语言描述以及对生活中景观的情感抒发,这些教学活动是充满探究性和创新性的,也只有吸收了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使教学活动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才能激发学生主体探究的热情。

三、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有效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全新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是教师中心的讲授制教学法,学习的学习处于被动的无声状态,通过机械记忆和模仿习得知识。生态课堂强调教学不仅应该关注教学客体,知识的传递,而且要关注教育主体,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故都的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在开展教学前一周,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咏秋的诗词,并通过板报的设计在自己的小组展示秋的美景和意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合作学生对课文的自主学习。导学案包括文章及作者背景、整体思路、内容理解、情感体会等,以内容理解为例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包括,读1~2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概括出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文章哪一部分最能够体现故都的秋味,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作者描绘了几幅故都秋景,分别是什么?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哪些特点?在上课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文章部分,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并设计本小组的展示方案,借助小组之间的交流来自己课文内容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是由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借助相互讨论和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建构新知识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

2.认真解读教材,找到生态课堂实施的钥匙。

随着教育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辅助教学的资料越来越多,许多教师在拿到教材后,便会打开教学参考书或者查找网上现成的教案和ppt完成对新内容的解读。但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目标的要求更加的广泛,知识的理解、学生的能力、生活资料的运用都成为教学应该考虑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结合班级学生的个性特征、地区生活资源的特色,才能够真正建立生态课堂。例如,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收集学生作文中描写亲情的文章,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片段,制作成动画,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中。然后,带领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编写全文提纲,并合作探究父亲的爱和母爱有什么特点?并结合生活中的故事进行说明;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有什么特征?作者认为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父爱和母爱是学生生活中常常能够感受到的,教师收集生活中父爱和母爱的瞬间图片,以及有关父爱和母爱的故事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支撑,这些是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情感共鸣的重要条件。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活力。

新课程背景下经过教育学者和一线教师的不断研究和实践,产生出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翻转课堂等,这些教学方法是相互结合的,在生态课堂构建的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综合,才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在《拿来主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借助自主学习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初步学习,引导学生明确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会以小组为单位将文章的内容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并借助小组的展示实现更大范围的交流和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更加充分,有原先的多媒体教学向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转变,课堂教学过程中全网络覆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时地上网搜集资料,由原先多媒体单纯地为教师的教服务,向信息技术为学习的自主学习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由权威向对话转变,教学过程向着学生主体学习的课堂转变。入,在拿来主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展示提供方面,同时可以就学生的疑难问题,迅速地组织学生查找资料进行研究,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展示片段进行录制,为学生的反复学习提供帮助。当然,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指导学生的课余扩展学习,组织学生活动,也成为生态课堂构建的一大特色。

四、结语

综上,生态课堂是学生主体的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在教学目标上是发展的,在教学内容上是开放的,在教学主体上是平等的,在教学活动上是多元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树立全心的学习方式,通过认真解读教材,找到生态课堂的钥匙,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的色彩。

作者:李新文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