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任务驱动法对高中物理课堂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对高中物理课堂的应用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物理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发生了改变,要求学生学习物理不仅只是要掌握基础知识和物理现象,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任务驱动的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充分分析教学任务,确立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本文将对任务驱动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注意事项和任务驱动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作用进行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探究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上使用任务驱动法。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物理学科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解题方法灵活多样,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点基础上,大胆创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解占很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挫。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问题的激发下,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结果。

一、任务驱动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首先,高中物理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需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布置任务。高三学生处于高考前的重要时期,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不尽相同,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高三年级的学生什么都会,而将任务难度提升;其次,在任务驱动法引导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当引导者的身份,学生应该作为学习中的主体,所以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向学生提供引导性的帮助,形成科学的教学指导;另外,教师在向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之后也不能撒手不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存在;最后,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往往比任务结果更加重要,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在探究任务的态度与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

二、任务驱动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作用

在任务驱动法的引导下,学生有了充足的创作、思考时间。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如此一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就得到了落实。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以自身的主观思维学习物理知识,这样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能够实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除此之外,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时会学会分析问题,故此,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之后的综合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在高中物理课堂上使用任务驱动法的策略

1.鼓励学生参与,设计教学任务

高三的物理课堂应该讲究分秒必争,为高考做准备。教师应在教学前充分分析教材的知识,设计教学任务,由于高三的知识比较复杂,教师设计的任务应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选修3-5第三章《原子核与放射性》时,需要学生掌握原子核结构、原子核的衰变以及放射性的应用。教师在教学前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天然放射现象引出主题,让学生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通过课本会了解到由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造成的。接着,教师可以布置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什么是放射性?什么是放射性元素?放射线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都是基本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教学任务,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到课堂中。在学生接受了新知识后,教师可以接着引出半衰期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有10个镭226个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有5个衰变,这样理解对吗?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深度的理解半衰期的概念。教师设计的层层任务能够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

2.明确重点知识,培养探究能力

由于学生在学习时还没有达到能够明确重难点的境界,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帮助学生明确重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向,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提高自身的物理水平。例如:学生在学习选修3-5第四章《核能》的过程中,这一章主要是围绕着核裂变、核聚变以及核能展开的。学生很难分析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重难点知识,并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探究。例如:核裂变是重点知识,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裂变是什么现象?什么叫裂变?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也要在学生学习时强调:用中子轰击铀235,铀核会分裂成两部分,这种现象叫做裂变。通过裂变的概念,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什么是链式反应?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探究链式反应的过程,链式反应的过程是在裂变的基础上完成的,属于教学的难点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完全理解全过程。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接着提问学生如果链式反应不加以控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问问题帮助学生明确重难点掌握方向,让学生在教师具体任务的驱动下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探索新知。

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激情

高三的物理知识虽然抽象,但是有些物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一节课好的引入能够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物理现象创设教学情境,引出教学知识,引导学生带着教学任务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选修3-5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体情境的方式引入教学。这一节是高中的重点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例如:站在冰面上的两个人,不论是哪一个人推另外一个人一下,他们两个人都会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这时他们的动量发生变化了吗?是怎么变得呢?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案例引出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动量的变化。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教师可以通过小球碰撞的案例:质量为m的小球A在光滑平面上以速度为v与质量为2m的静止小球B发生碰撞,那么,碰撞后的小球B的速度可能是多少呢?这个问题是物理问题常见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根据这样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动量守恒定律的性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之后,教师可以接着引出动量守恒的条件,让学生通过想象理想的状态动量守恒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层层递进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3]。

4.构建合作小组,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对知识的认知都会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学生思维也千差万别。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合适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带着教师的学习任务展开合作交流,加强对知识的认知。例如:学生在学习选修3-5第二章《原子结构》时,这部分知识主要要求学生了解汤姆孙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玻尔的原子模型和氢原子光谱,主要以学生的理解为主。因此,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演示α粒子散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α粒子出现的大幅度散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可能与电子碰撞有关吗?按照汤姆孙的枣糕模型来说,α粒子在原子附近或穿过原子内部后可能会发生偏转吗?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正电荷如何分布才能造成α粒子的偏转呢?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能够认真地观察实验的演示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得出结论。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需要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能够使不感兴趣的同学也投入进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提出相应的问题:实验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只是极少数的α粒子发生了偏转,原因是什么呢?通过教师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4]。

5.评价学习成果,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从多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任务评价的过程可以是自我检验、自我判断,也可以是小组进行相互评价。评价的环节是任务驱动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合理的评价形式能够使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例如:学生在学习选修3-5第五章《波与粒子》时,这节课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很多,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以及波粒二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综合性问题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学生在学习知识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光电效应的光是什么?与光强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波粒二象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评价形式。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有动量,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质,教师在讲完这一部分内容之后,可以向学生提问,根据自己的理解思考:康普顿理论是否服从能量守恒定律呢?这样的问题能够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也可以接着这个问题提出:光电效应是否符合能量守恒呢?这一类问题都是需要学生完全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思考得出的,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具有抽象性,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重难点。教师通过提问一些探究问题的教学形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自身的知识盲区,进而有针对的学习,改善自身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5]。

参考文献:

[1]邬晨海.从质疑走向创新———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思考[J].物理通报,2021(1):55-58.

[2]罗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6):41-42.

[3]楼志刚.基于任务驱动型网络交互式学习系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20(35):14-15.

[4]周然.高中物理“探索在前教材在后”的教学方法运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1):48-49.

[5]王波.任务驱动法在高中物理探究教学中的应用———以“气体的等温变化”为例[J].物理之友,2020,36(5):18-20.

作者:邓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