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初中历史多媒体技术论文

初中历史多媒体技术论文

一、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作为一种存在于学生心中的内部驱使力,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兴趣能够使学生处于一种持久高效的学习状态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枯燥的内容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技术融合了声、光、色及新兴的科技,能够通过鲜亮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适当的音乐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让他们产生更为深刻的记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条件,一举两得。

二、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

脑神经领域的生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人类的大脑是由左右两个半球所构成的,并且左右半球既有着明确的分工又存在着相互协作的关系,是相对比较复杂的构造。具体而言,人的左脑擅长于抽象逻辑思维,右脑则比较擅长于具体形象思维。我国大部分学校的历史教学往往注重对于学生历史逻辑思维的培养,这就使得学生在历史课堂上主要是通过大脑的左半球运转来实现学习目的的,而右脑常常处于近乎休眠的状态。这就使得传统的历史教学出现了较为尴尬的局面: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则听者昏昏沉沉,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就转变了这样的教学局面,由于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了声光色因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对他们的听觉和视觉都进行了直接形象的刺激,使学生的右脑得到了运转,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之中,这样就实现了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学生的思维能得到有效拓展,他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更加投入,学习效率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三、多媒体教学便于温故而知新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不仅要学习中国的历史,还要学习外国历史,即古今中外的各国历史。因此,初中的历史教学任务十分严峻,内容极其繁重,这对于学生的记忆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知识点的记忆问题成为历史教学必然要面临的问题。科研表明,单调乏味的重复记忆不利于学生记忆水平的提升。心理学工作者通过调研发现,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点的记忆有助于遗忘率的降低,能够提高记忆的稳固性。也就是说有意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记忆,有助于记忆效率的提升。相关数据也表明,单纯的听觉记忆所获取的知识点仅为15%,单纯的视觉记忆所获取的知识点仅为25%,而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进行记忆则能够获取65%的知识点。多媒体教学正是集视觉、听觉及多种信号传递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高效记忆,从而使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四、多媒体教学能够节约时间

由于历史课程的内容较为繁杂,信息量较大,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凸显出了诸多的问题,如课程所需的板书提纲明显多于其他课程,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任务进一步加大,并且板书会耗费过多的课堂时间,从而导致教师用于实际讲述的时间大大缩短。而多媒体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备课的时间或是其他闲暇的时间制作课件,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多媒体课件进行现场修改,这些修改不过是小范围的修缮,也是依托更为便捷的多媒体技术来完成的,大大缩短了由于板书问题所占用的课堂时间。另外,由于教师制作的课件具有即时存储的功能,可以循环利用,在相似课程的授课中可以直接借鉴,这样就能提高了教师制作课件的效率与质量。以“王安石变法”为例,教师若是采用传统板书的方式,大约要耗费近十分钟的时间,包括上节课的内容回顾、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具体内容、结局,以及影响与评价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一一列出并且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而逐步渗透拓展的,而多媒体课件则直接在上课的时候打开,伴随着电子提纲的出现,教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知识的传授与延伸,极大节省了不必要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多彩的课件与清晰的脉络知识结构也利于学生进行记忆。

作者:李颖单位:山东临沂义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