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范文精选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范文第1篇

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后我们应对初中物理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总结,只有使学生形成对物理知识的系统理解,才能使其把握初中物理的整体结构,透彻的领会物理概念、原理、规律。《课程标准》提出初中物理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物理的全面复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将课本各章节的知识系统的归纳为“力、热、声、光、电”几个知识版块,让学生通过复习形成全面的清晰的知识结构,从而夯实基础,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同时复习课教学中我们应切忌孤立知识、分裂知识得内在联系,而应采用抛出一个情景,选好一个载体,编好一张网络,设计一组变式,这样的复习整合设计可以使学生的知识成网,思维拓展,能力得到提升。

二、重视实验,强化技能;重视评讲,及时纠错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可以说没有实验就不可知“物理”,自然实验在中考中具有重要地位,我们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复习中,尤其是根据复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而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发现问题,激发思维,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便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进行联想、对比、推理而牢固地掌握,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得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同步提高。评讲是我们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达到正确理解的手段之一,教师重点讲规律、讲方法、讲思路,学生交换试卷相互讨论、评价。正确的得到充分肯定,错误的或混淆不清的通过相互讨论,在头脑中打下较深的烙印。评讲是要注意:一评学生带有创造性的解答;二评学生混淆不清的错误;三评学生带有共性的错答。讲、练和考结合,不断总结,反复提高。复习一部分内容后,通过典型试题测试,反复总结,反复提高。在中考第一轮复习结束进入中考第二轮复习阶段,这是铁到钢的转型期,学生对整个初中阶段的物理基础知识经过了初步的整合,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归纳方法、构建知识体系,内化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和网络化,成为了中考第二轮复习最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讲、练、考的结合在中考第二轮复习阶段就显的尤为重要。

三、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试能力、学习习惯等进行因材施教

在初中物理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有的放矢,在关注学生整体水平的前提下,要注意从我们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我们初中物理教材的实际出发,从我们物理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了解我们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试能力、学习习惯等进行因材施教。学生进入复习阶段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最后的梳理与练习,对于所学的知识应该有一个比较宏观和清晰的认识,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查缺补漏。这时老师应该要求学生有时间致力于消化已经做过的试题当中的错题,总结并吸取曾经的经验和教训。只有自己整理消化、自己理解加工出来的要点,答起题来就会游刃有余、融会贯通。这时学生应根据自己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要注重复习效率。在物理方面学习能力强、基础好的同学在做模拟训练题时,不用全做,可选择性地做,如适当关注一些信息题、阅读理解等解题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目。对于在物理学习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复习的重点则应该放在背物理公式、概念、规律。在尽可能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前提下,再来看高一个目标才是他们的理智之选。

四、联系实际,感性内容与理性知识相结合

初中物理范文第2篇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描述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介绍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讲述物理学家的名人趣事,这种故事教学法很容易吸引初中生的注意,既能进行思想熏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活跃课堂氛围。适时让学生听一些有趣的故事,可以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注重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在实验教学中锻炼学生能力

教师要一改传统实验模式,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自主实验能力。例如,在教学“磁感线”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给学生分配实验任务,分别进行“蹄形磁铁”“异名磁极”“条形磁铁”“同名磁极”的探究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过程中来,感受物理知识的奥妙与神奇,享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品尝成功带来的喜悦。例如,在教学“平面镜成像”这一课时,高效的教学方式不应该是以教为主,教师应给学生准备实验工具,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寻找科学的实验方法,让学生亲自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特点,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发现只有用两只蜡烛才能确定成像的位置,用玻璃板取代平面镜的原因,这样一来会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提高独立探究意的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应用意识

初中物理范文第3篇

1.将新旧知识不断进行融合

高中教师需要在认真研读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基础上来确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断将高中物理教材中的问题在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初中物理教材进行对比,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掌握学生已经掌握哪些内容的基础之上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达到教学目的。当设计到重新构建物理知识模型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举例来说,初中物理在描述物体运动时涉及速度与路程等知识,而高中物理则是描述速度、位移、加速度等,其中位移、加速度又是矢量,问题的复杂性大大提高,由于其实际问题,学生会出现知识点混乱的状况。下面有一个例题:质点A、B分别在做S=3+2t-52与S=4+5t-3t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试判断两者的加速度大小。不少学生认为A的小于B的,他们的答案是A的加速度为-10,而B的加速度为-6。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其没有理解矢量中负号的含义,在矢量中,大小与正负无关,只与数值有关。所以答案是A的大于B的。再举一道例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为v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求其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速率。很多学生认为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导致其算出来的答案为0,但是平均速率不是指平均速度,平均速率是指质点所经历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所以答案是v。

2.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利用数学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主要是由于其逻辑能力不强,导致其只会使用初中的算术法来解决问题,却用不好代数法,不能及时发现题目所给数据之间的联系,导致不能合理利用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应用更多的数学知识。举例来说,在学习“匀变速运动”这一章节时,学生对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矢量认识往往避免达到实际需要,只知道套用相关公式算出数值,却忽视了矢量都是有方向的。下面有一道例题:一个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一时刻其速度为4米/秒,一秒之后其速度变为10米/秒,试求该物体在这一秒之内所发生的位移。大多数学生由于没有考虑到方向问题,根据公式S=12at2,其算出来的答案是3米,却忽视了7米这个答案。再如,一物体在平直路上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面有障碍物之后立即进行刹车,刹车是的加速度为2米/秒,求8秒之后该物体的位移。不少学生在解题使套用公式S=v0t+12at2,得出答案为16米,却忽视了根据物体的刹车加速度,物体在5秒钟之后就可以停止运行,所以t不是8秒,而是5秒。

二、不断推进直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初中物理范文第4篇

一、从实际生活当中开发与优化课程资源

初中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研究的视角由课堂转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并经过从实际生活中了解物理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与物理知识的紧密联系。比如下过雨之后,发现空手走在泥泞的路上比较容易滑倒,而手中拿着重物行走在泥泞的路上就不容易滑倒;为什么刹车的时候身体会向前倾;在造房子的时候,为什么要打好地基;夏天水缸为什么会“出汗”;我们坐在火车里,明明是另一辆火车在行走,为什么会觉得是我们所坐的火车在行走;炎热的夏天,为什么在屋里撒些水会凉爽一些;在冬天的时候,为什么下雪不冷,反而是雪融化的时候更冷一些。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就可以作为物理课程资源。基于“生活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这一课程理念,物理老师就要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课程资源,使得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二、重视实验教学和信息技术的优化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被引进教育领域之后,不仅影响了初中物理教学,也给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带来了机遇。学校要营造好的条件,重视物理实验和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化。第一,把信息技术引进到物理实验室中,提高实验软件与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与开发。比如经过信息技术实时测量,研究实验结果,慢慢地建立信息化的物理实验室。多媒体课件具有多变、表现力强、信息量多等优点,能够把物理实验变得更加直观与具体,能够将那些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模拟出来,从而引起学生的实验研究兴趣,这是物理教材与投影所不具有的优势。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资源不够完整与完善,还不能够适应实验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可以和计算机人员合作,开发出适合物理知识特点与内容的多媒体课件。第二,建立与完善实验教学的信息网络资源。物理教师要积极参加到自己学校物理教学网的建设中,不断地更新有关物理实验教学的信息,丰富学校校园网络上的实验教学资料,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利用好期刊和数据库等一些教育信息资源,逐步使实验教学资源由单一向多项转变;使学生逐步由单独学习转向合作学习。总之,初中物理课程资源是丰富的,本文主要从几个层面谈一点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哪种资源,只要能够坚持科学合理地开发与优化课程资源,就会很好地为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服务,为实施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洪立志单位: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

初中物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教学现状新型师生关系经历探究过程学会学习物理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但是它控制不好就会使课堂变得“乱”,所以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才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这就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新面貌。在新课标平台上构建的课堂教学,寄希望于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目标引导下自主学习、交流的环境;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为学生成功学习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甚至各执己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师行为的转化。尤其是对广大农村中小学物理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农村的初中学生具有的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狭窄,反应能力较低,厌学情绪较严重等特征。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的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缺少分析和知晓,目前我们学校大多数的农村学生的家长,都是知识缺乏,大多数的家长在忙于改变自家的经济状况,不懂得或无时间顾及教育自己的子女,没有真正的懂得知识、能力的重要性。因此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观念。

其实所有的学生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积极性都是非常高的。保持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感兴趣的问题,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这应该是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新教材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众多的事例、图片来源于生活,如:摩擦力这节中溜冰鞋、磁悬浮列车;浮力一节中的人在死海中漂浮的图片都来源于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集体智慧,决不能将教师思考的结果强加给学生,剥夺学生动脑的权利。学生不仅通过相互合作、讨论获得了问题的答案,更可喜的是学生竟不自觉地将生活与物理结合起来。

所以,教师应该是播火者。物理新课标中所说的物理教师的重大职责,即将物理知识的学术形态适当地转化为学生感兴趣、乐于探索,来源于生活的易于接受的物理知识,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现实”的物理知识;本人结合本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按新课标理念,就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现实”的物理教学、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大胆的尝试。让农村初中学生找回“自我”,找到“信心”。使他们懂得怎样去学,最终学会学习物理。

一、构建新课标要求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的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农村初中物理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不尽人意,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的产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大忌。改革新型师生关系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1.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想到这方面,你再想想还另外的因素影响吗?”,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会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普遍反映较好,他们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新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不断的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学习“声音”内容时,要求学生自带乐器,并允许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讲解他对声有特性的理解;有一个平时只对音乐感兴趣、其他功课学的很差的女同学在这节课找回了自信。在讲“音色”这一抽象概念时,我让前、后排各两个同学站起来,叫后面其中一个同学问:“我是谁?”再前排学生猜出后,我问大家:“他们是怎样判断出他是谁的?”“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就这样不知不觉在游戏中,学生很轻松地明白了音色这一抽象概念。新课程要求确立的学习方式,例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发展。新课程改革顺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潮流,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找回“自我”。

二、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现实”中的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教师在使用新课标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物理学科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作出明确规定,除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类知识,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实践中的人来讲才是最为根本的知识。《物理新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物理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这就是说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以及巩固过程,经历教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物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物理情感与态度。

1.物理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包含着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就是掌握前人的经验,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因此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某些物理定律的发现过程,经历物理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例如,我在九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我先出示下列问题:(1)假如一个人在沙地上玩溜冰鞋,方便滑行吗?(2)假如这个人是在水泥地上玩溜冰鞋呢,可行吗?(3)假如这个人是在冰地上玩溜冰鞋呢,可以吗?这样既符合了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现实”的物理,是指物理来源与生活、生产实际,同时学了物理又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在学习新的物理知识时,尽可能以一些实际例子导入新课,尽量与现实原型进行联系。例如,激光手电筒的光束可作为光线的现实原型,茶壶可作为连通器的现实原型,使用筷子时可作为杠杆的现实原型等等。通过联系现实原型,有利于农村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内容,认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从而唤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物理知识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实际应用的广泛性,在每学习一个物理知识后,我都会设计一些应用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应用,体会到学好物理的重要作用,加深对物理的认识。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的“信心”。《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物理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如果过于强调物理的抽象形式,忽视生动的具体模型,过于集中于内在的逻辑联系,割断与外部现实的密切联系,失掉了产生兴趣与刺激动机的最重要的源泉。必然给物理教学带来极大的伤害,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信心。

三、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注重物理教学策略

1.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密切相关,优化教学就是使其每一个环节尽量合理化、科学化。就新课的导入为例谈谈可采取以下的方法和措施:(1)由科学史实导入新课;(2)由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导入新课;(3)由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导入新课;(4)由小实验导入新课;(5)由演示实验导入新课;(6)由提出疑问导入新课;(7)由介绍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只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认真去想,认真去实践,就会产生好的效果。

2.要运用课堂教学结构、环节的新理论、新技术。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独立完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是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即确定课堂教学每一环节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3.优化练习与作业:(A)作业设置的层次性。例如:在学完了《摩擦力》后,除布置一课一练的同步练习外,还布置了三道“弹性作业”让学生选做:①结合本节内容自编一道与摩擦力现象有关的题目,题型不限。②写一篇“假如没有摩擦”的科幻小论文。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出题(可以从其他参考书上找题),互相检查批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做其中的一题。(B)作业设置的多样性:①观察查阅题;②动手实践型;③研究性学习型;④超前预习型;(C)作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例1.在水泥地上进行班际篮球比赛中,为了防止运动员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在水泥地上撒些小沙子;B.运动员穿的鞋底带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扫净水泥地上的小沙子;D.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因为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教师还要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反馈再次强调纠正,使巩固练习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4.教学策略选择得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探索教学、启导教学、发现教学、自学辅导教学、问题教学、尝试教学、单元目标教学等方法各具特色,各展身手。启发式综合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有:(1)使学生始终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3)突出对学生能力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中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锻炼技能和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然而农村学生整体素质较低,可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在每一堂课中最好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只要广大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广泛涉猎各种教学方法,吃透各个教学内容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教学对象的特征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应用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和产生理想的效果。启悟学生的“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物理。

我们学校的校训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对于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农村的初中学生找回“自我”。通过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现实”的物理,让农村的初中学生找到“信心”。通过优化物理教学环节,注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怎样去学,最终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物理。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

[2]任军《新教材中的七个关系》

[3]张维忠《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4]中学物理教与学《物理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