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理图表对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影响

地理图表对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影响

一、异同比较的方法

实质上是教师通过比较两幅或者两幅以上的地图特点,找到各种不同地理事物以及具体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够快速找到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帮助学生打开学习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如阅读“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图”和“我国7月份平均气温图”分析比较我国南方、北方在冬季、夏季气温的变化异同。在具体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两个气温差异非常大的地区进行对比分析,可以选择东北的黑龙江省与华南地区的海南省进行对比,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我国冬季北方寒冷、南方温暖,南北温差很大的气温分布特点;但是在夏季,海南省的平均气温约为27℃,此时黑龙江的平均气温约为17℃,两地低温相差大约10℃,气温差不明显,说明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较小的气温分布特征,这样通过选择两个具体的典型的南方省(海南省)北方省(黑龙江省)的对比,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我国冬季、夏季的气温分布特征。

二、图示讲解的方法

在为学生讲解比较复杂的地理知识时,为了讲解得更加清楚,同时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穿插图表的方法讲解。如在教学“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的地理知识时,先给学生讲明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的主要原因是由夏季风的进退引起的,且锋面雨主要的降水类型,然后立即向学生展示出“锋面雨示意图”,详细为学生分析锋面雨的含义及形成过程,再引导学生阅读我国东部地区5月份雨带分布图、6月份雨带分布图、7~8月份雨带分布图以及9月份雨带分布图等,在读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说明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进退规律。这样,教师就把锋面雨的相关概念、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讲清楚了,同时学生也可以很清楚、系统地掌握所学的东部地区雨带迁移的相关知识。

三、信息迁移的方法

在地理教学课堂中,教师首先应该教会学生读活图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深刻理解蕴含在地理图表中的各种基本原理,把地理地图册、教材中的插图以及教材文字等各种不同的地理知识合理迁移到填充图中。在迁移这些地理知识信息时,使学生可以深入地判别、分析综合、概括总结自己所学的知识。比如:在讲解“中国工业分布地区的变化图”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各种地理知识,在图表中标注中国主要的工业城市、农业分布地带、湖泊以及矿产带等。其次,让学生根据读图所得的信息分析我国工业带布局的特点以及原因,结合已学的人口迁移特点、原因等进行综合分析,这样就把所学习的所有地理知识都能够体现在一张地图中,具有了内在的逻辑性,学生记得牢,也学得好。最后,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图表时,应该深入挖掘出和所要讲解地图相关的各种地理知识、前后相互联系,对比分析,尽可能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迁移的能力,适时引导学生把所学习的零散地理知识和所学习的地图知识联系起来,让所学习的零散地理知识成为地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逐步提问的方法

中学地理教师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按照地理教学大纲中地图教学应该达到的要求,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讲解“世界粮食生产与分布”的知识时,可以配合教材中的插图“世界小麦、玉米以及水稻的主要生产地区以及小麦的主要输出方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从这幅图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2)这幅图中使用了哪些图例图号,分别表示什么意思?(3)世界小麦、玉米以及水稻的主要生产地区以及这些地区的农业自然条件是怎样的?(4)在全世界中,主要的小麦生产国及出口国有哪几个?(5)为什么世界小麦、玉米及水稻是这样分布的?通过逐层发问,分解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不断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快速学习新的地理知识。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图表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对地理图表都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应充分合理利用地理图表。同时,教师要使学生学会阅读图表、分析图表,进而运用图表,养成运用地理图表解决所遇到的地理问题的习惯,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王婷单位:江苏省新沂市唐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