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铁道企业物资管理状况及策略

铁道企业物资管理状况及策略

本文作者:李俊勇作者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利用增加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铁路施工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企业完成建安投资额成倍增长。但是,在企业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企业效益和职工收入却没有成比例增长。笔者认为,其外部原因是铁路工程建设投资费用逐年降造,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无限压缩,这是效益下滑的主因,但不能主导。内部原因是铁路企业自身存在点多面广线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科学的的管理等。管理的短板,在铁路施工企业项目部的物资管理方面较为明显,思想意识守旧、管理手段落后、用料“大锅饭”的现象普遍存在。以青藏铁路西格二线站后工程Ⅰ标为例,合同额是13.18亿元,而甲供和自采的物资设备金额约为9.1亿元,物资设备费占合同额的比例为百分之69%左右。如此高的比例,如果不抓好物资管理工作,就会造成没有盈利空间,甚至亏损的局面。因此,改变铁路施工企业项目部的物资管理现状,重视加强现场物资管理,是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的因素。

1项目物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项目部管理者思想意识落后,重视程度不够

这是铁路基层施工单位物资管理方面存在的最大症结。现在的基层管理者在物资管理方面还停留在传统的意识上,虽然都懂得“搞工程不抓料等于瞎胡闹”的道理,但是,在他们眼中的所谓“抓”,就是指采购和供应方面,认为只要把物资单价降到最低,再想方设法把物资弄到料库就够了。至于前期对市场的分析预测和判断、后期的仓储发放等管理则不太重视。而效益往往就在你不注意的环节上溜走了。

1.2节超奖罚等制度不完善、不精细,执行制度不坚决

在施工现场会有很多规章制度张贴悬挂在显著位置,但执行起来却不那么坚决彻底。比如各单位都会有“限额领料”制度,这个制度认真执行起来能很好地控制物资的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认真地执行,用料“大锅饭”,用多用少一个样。原因当然不只是物管人员的问题,与工程技术人员等相关部门人员也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技术人员不提供准确的物资使用数量,物管人员是无法“限额领料”的。当然,一些单位可能会在工程刚开始阶段执行一段时间,一旦遇上大干会战的局面,这个制度就形同虚设了。笔者常年在现场工作,对此有深刻体会。一旦某条线的竣工日期确定,管理者就会召集大批人员会战,这时候一切都以完成工作量为第一,领料人要多少就发多少,“限额领料”等规章制度被抛到九霄云外,工程完工后,废料满地堆,效益也就跟着“泡汤”。

1.3现行的物资消耗定额不准、不全、不切实际

有些单位现行的物资消耗定额还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以前制定的,没有“与时俱进”,存在偏高或偏低的现象,脱离了实际,所以也就无法执行。还有一些物资根本就没有消耗定额,以至于造成部分物资管理失控的现象。

1.4物资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素质参差不齐,待遇较差

在基层管理者的心目中,物管人员就是看看库房、发发料。所以,经常会安排一些属于“照顾”性的人员,还有的属于合同工,甚至临时工。这些人员有的连基本的电脑操作都不会,更谈不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责任心了。其实,基层物资管理是一项极其繁琐的工作,催料、卸料、整料、检验、发料、登账、对账、报表等,既有体力劳动,又有脑力劳动。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员和时间,现有的物管人员是无暇去做“修旧利废”工作的。现场“修旧利废”工作不容小觑,它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出效益的。例如,一只瓷瓶碰裂了,也就报废了,但其上面附带的销钉、螺栓、垫片等配件却是完好的、通用的,如果物管人员责任心强,有时间把它们卸下来保管好,以后就不用花钱再去购买这些配件,无形中就节约了资金。

1.5现场库房、计量检验、储存等硬件设施资金投入不够

一般项目部的管理者大都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资金,因为在这方面的投入表面看来没有产出,认为“凑合着”就行了。一些应该通过仪器仪表检测的物资设备没有得到及时准确的检验,只能凭物管人员的经验判断去验收,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以后的返工误工现象,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又给工程和人身设备安全带来威胁。还有些施工现场受自然条件制约,库房设施非常简陋,围条铁丝占片地就算可以了,人员很容易进库区,“限额领料”根本无从谈起,被盗丢失损坏的现象也经常发生。

2原因分析

2.1管理者及物资从业人员的认知水平不足

物资管理作为一个专业性学科,是集统计、运筹、市场营销、仓库管理等多门学问于一身的,而我们现在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往往比较重视物资的采购和供应,忽视了分析、预测的作用,把物资管理看成简单的出入库管理,没有能够体现出深层次的含义。

2.2缺乏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评价体系

物资管理的责、权、利不清晰,奖罚制度不执行,有些单位甚至没有切实可行的物资管理目标及绩效考核手段。

2.3缺乏对施工的科学总结

确立“样板工程”是现阶段施工管理的普遍做法,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样板工程”往往标榜的是工程质量和进度,而对原材料的消耗没有给出科学的分析,直接导致现行的物资消耗定额不准、不全、不切实际。随着施工工艺的日益完善,原材料性能的日益提高,现行的物资消耗定额也应不断地完善,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3改进的相应对策

3.1提高基层管理者的认识

重视并加强现场物资管理,制定可操作性强、完备的规章制度,在人员、资金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从物资计划的提报、供货商的选择到合同的签订、存储发放等都要全方位全过程地监控,堵截效益流失的各个环节。

3.2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调动培养工班组人员节约意识

上级单位要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集中相关业务部门人员和时间,按照相关规定,制定一套相对准确并切实可行的物资消耗定额,项目部据此制定详细的奖罚制度,并严格执行、切实兑现。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根据施工图纸提供详细准确的施工物资使用计划,否则,“限额领料”制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单项工程结束了(千万不要等到整个工程结束了才去做这项工作,否则就失去了实际意义),项目部管理者就要对各作业班组完成的工作量和消耗定额进行认真细致的核算,该奖的一定要奖。相应地,该罚的也一定要罚,决不能手软。这个制度刚开始执行的时候可能会显得很麻烦,费时费力,甚至会有矛盾发生,但坚持下来一定会获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3.3加强核算,做好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物资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物资台账,包括施工物资计划台账、合同台账、进货台账、发料台账等。根据一个工班组承担的工作任务和工程技术人员签字下发的领料通知单,及时累计加减该班组的领用料数量,进而进行收支动态分析,结合物资消耗定额,判断物资的节超和浪费情况,并及时提供给项目部领导予以奖惩兑现。

3.4培养物资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要培养一批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经济管理知识、统计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物资专业人才。因此,物资管理者必须重视自身知识的更新,以及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除专业知识外,如市场预测、企业管理、数理统计、法律、电子计算机应用等,以扩展视野,提高业务素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物资管理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其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降低消耗上做足文章,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