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生态经济能值分析思考

生态经济能值分析思考

1宁波市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状况

宁波市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位于浙江宁绍平原东端,海岸线漫长,港湾曲折,岛屿星罗棋布,全市总面积9365km2。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1400mm,适宜于粮、棉、油料等作物的生长。境内有两湾一港,港口资源丰富。钱塘江、甬江等河流挟带的大量泥沙和营养物质入海,为滩涂发育和近海生物繁殖提供了物质来源。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经济稳步增长。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三次产业结构为8∶56∶36。2001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6•4亿元,比2000年增长6•1%。全年主要农产品出口创汇3•53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6•1%。纺织服装、机械、轻工、化学、电子、电力、冶金、建材和医药等工业企业已具相当规模。以石化、造纸、电力、钢铁为重点的港口工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中旅游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并已成为宁波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海陆空立体交通网已渐趋完善。至2001年底,全市有外商投资企业5846家,总投资163•98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04•09亿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48•84亿美元。2001年,宁波城市综合实力在全国219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居第27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国内生产总值居第7位,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居第6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居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第10位,外贸自营出口额居第6位,地方财政收入居第6位。国内生产总值占浙江省的19•6%,仅次于杭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省的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16•2%;外贸自营出口额占全省的27•2%。

2宁波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第一,收集研究区的自然地理、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基础资料,分析研究区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主要成分和能值流,建立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口等主要能值流在内的系统基础数据库;第二,运用H.T.Odum能值理论的相关成果,计算能反映研究区能值特征和用于系统功能评价的各种生态流,形成能值分析表;第三,根据能值分析结果,确定自然生态环境在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通过对历年能值指标的比较,分析系统的发展是否可持续,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2.1宁波市生态经济系统主要生态流的能值分析

首先分析宁波市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的基础,然后选取能反映系统能值流分布基本状况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指标,建立了宁波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框架()。主要生态流有五部分:1)可更新资源;2)本地可更新资源产品;3)不可更新资源产品消耗;4)货币流;5)废物流。2000年宁波市生态经济系统中,可更新资源(包括雨水和地球循环)的能值为1•62×1021sej,占宁波市总能值使用量的5•51%。可更新资源产品以禽蛋、水产品、肉类、粮食和水果的能值量最大,合计占本地可更新资源产品的91•1%。在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中,以电、水泥、煤和化肥的能值为最大,占总能值使用量的57•30%。宁波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反馈输入能值主要包括进口商品、利用外资、劳务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2000年的总进口能值量为9•37×1021sej。出口能值为9•77×1021sej。废弃物的总能值为2•79×1021sej,占宁波市总能值使用量的9•49%。

2.2基于能值分析的宁波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

为进一步明确自然环境资源在宁波市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及系统发展态势,以历年宁波市相关统计资料为依据[9],编制了用于系统发展水平分析的1990—2000年宁波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表()。同时把宁波市2000年主要能值分析指标与部分国家和江、浙两省进行了比较。

2•2•1和的数据表明,流入宁波市生态经济系统的总能值、人均能值消费量在近10年稳步增长。总能值由1990年的1•105×1022sej增加到2000年的2•939×1022sej。人均能值消费量由1990年的2•16×1015sej/人增长到2000年的5•43×1015sej/人。2000年宁波人均能值指标高于浙江和江苏的平均水平,也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还有一定差距。

2.2.21990—2000年宁波生态经济系统引进的国外资源逐渐增加,系统能值自给率稳步下降,系统的开放性、有序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强。驱动经济发展的本地资源能值占总能值投入的比例由1990年的82•5%稳步下降到2000年的68•1%,低于浙江和江苏的平均水平。但2000年宁波市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过程中接受的外部反馈输入在国际上所处的水平仍较低,仅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基本相当,远低于日本69%的水平。

2.2.3广泛使用电能有利于以最大限度和最优方式利用各类品质的能量。其使用量占总能值投入的比例可以反映区域工业化、电气化水平。宁波电能消耗占总能值的比例从1990年的16•8%增加到2000年的27•8%,高于浙江和江苏的平均水平,也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与美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基本持平。

2.2.4能值货币比率是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值消耗量,或每年消耗总能值量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发达国家能值货币比率一般都较低。宁波市的能值货币比率从1990年的3•37×1012sej/$下降到2000年的2•07×1012sej/$,低于浙江平均水平2•82×1012sej/$,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2.2.5能值功率密度可用来描述区域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能值功率密度大的地区,其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土地价格高,社会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土地资源的制约。宁波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功率密度由1990年的1•18×1012sej/m2增加到2000年的3•14×1012sej/m2,高于浙江平均水平,与江苏接近。与国土面积较小、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日本基本相当,比美国、泰国和印度大一个数量级。

2.2.6高环境负载率代表了生态经济系统中高强度的能值利用。系统如长期处于高环境负载率下,系统平衡容易遭受破坏,因而该指标对生态经济系统运行具有预警作用。1990年以来,宁波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负载率由5•82增加到2000年的17•14,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11•25,也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但低于江苏省23•16的水平。

2.2.7宁波市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占总能值使用量由1990年的13•30%减少到2000年的9•49%,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8•70%,这表明能值使用的有效性有所提高,经济活动对环境资源造成的污染程度有所降低。但污染物的总量并没有减少趋势,这仍将使环境资源面临破坏的危险。

2.2.8从人口承载力看,2000年宁波市的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其承载能力,目前生活标准下,宁波可更新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数为29•8万人,目前生活标准下同时考虑可更新资源与进口资源之人口承载量为239万人,而实际人口为541万人,因而宁波市生态经济系统面临的人口压力非常大。

3宁波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1990年以来,宁波市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对环境资源过度利用基础上,在短期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利益看,却孕育了人类生命支撑系统崩溃的潜在危机,因而系统的发展是不持续的。生态经济系统为耗散结构,系统的持续发展必须保持开放,并不断从区外引入原材料、资金、劳动力、信息等负熵流,使系统内部的总熵减小,增加系统的有序性和自组织性。因此应加强宁波的对外开放程度,提高系统的能值反馈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值利用率,充分利用现有能值资源,特别是海洋资源,尽量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

(1)增加开放程度,提高能值反馈率。宁波人多地少,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和资源压力日趋明显,因此,宁波应增加对外开放程度,广泛引入外来能值,提高能值反馈率,使能值获得更快增长。主要包括更充分地利用区域外资源,缓解本区的资源压力;大量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宁波人口素质,改善人才结构;更多地从区域外购置生产过程污染严重的商品,降低区域环境污染程度。

(2)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单位产品能值消耗量。以资金、原材料与劳动的大量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是导致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改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利用资源,增加单位资源的产出率,降低单位产品的能值消耗量,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扩大区域发展的环境容量。

(3)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值利用率。宁波已进入产业转型时期,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产品能值含量,减少资源消耗量,降低三废排放量是当务之急。因此在加强农业基础作用的同时,需大力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金融、保险、商贸、信息、房地产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区域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同时充分挖掘宁波港口资源优势和服务优势,发展港口经济,形成港城互动格局。

(4)充分利用海洋能值资源,发展海洋产业。宁波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资源限制,但宁波的海洋资源却具有优势,广阔的海域空间和海洋资源是发展宁波海洋经济、打造“海上宁波”的资源基础。因此,宁波应在清查海洋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海洋能值资源,发展新型海洋产业和滨海旅游业,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产品的能值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