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提升对策研究

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提升对策研究

摘要:商科类课程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知识相对繁杂和零散,因此需要针对具体的学科教育进行创新,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针对传统微观经济学教学课堂存在的弊端,存在部分学生不够积极主动,导致课堂效果不好。针对新时期下的商科课堂教育,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实践体系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不断完善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课堂基础设计,以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特点;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

在全球化的教育背景下,由于商科类专业人才需求逐年提升,只有不断优化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才能为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当下高校的素质教育,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课堂进行创新,给学生带来新鲜的课堂体验,以增强教学实效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商科类人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课堂互动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较大限制,不利于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商科类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该从本专业经济学课程特点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出发,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制定商科类专业人才的教学方案。

一、商科微观类经济学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作为商科类院校的基础专业课程之一,对学生专业基础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商科类各专业的培养重点不同、学生的基础差异等原因导致该门课程难以全面发挥其应有的奠基作用。存在一部分经济学教师及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教、难学,学习效果欠佳。当前大多数学者也发现了经济学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研究也指出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的主要原因,如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等,尤其在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教学中该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教学结果为导向,通过对比分析专业经济学课程学习成效,确定教学痛点;进而在识别不同商科专业对经济学基础课程的需求差异基础上,对比分析之后凝练教学改革方案,以此提升该课程在不同专业的教学效果。

(一)商科类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落后

高等院校传统经济学类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限制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此外,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所做的相关实践均是按照教材中的实践步骤进行,在实验过程中缺乏想象力、创新能力。尤其对于一部分高等院校而言,由于办学硬件条件的限制,使得课本中多数实验无法开展,教师只能采用网络视频资源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的脱节,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无法施展。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技术过于陈旧

教学技术的创新有利于优化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高校教学中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目前高校中应用最多的教育技术主要以多媒体为主。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了传统的知识处理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具体化、形象化。但是,我国存在部分高等院校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还不够充分,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将教材内容搬到PPT上的教学现象。教师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试图通过在PPT中插入图片、音频或者视频来提高教学效果,但还是不理想。商科类高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兴的技术并有效地应该用到教学中。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课堂趣味性不足

学习方法是学生通过平时的大量学习,在实践中归纳出的迅速掌握知识的方法。高校教师传统的讲授方法,导致在课后自主学习的很少,多采用死记硬背或者较浅层次理解知识的学习方法。因此,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途径学习。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部分教师过于死板,学生觉得课堂无趣,自然就不愿意听讲,导致课堂效果不好,趣味性的不足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相应的主动性。

二、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一)利用线上资源,建立以学生为主的翻转课堂

针对多种线上资源,教师可以将其充分利用起来,比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微课、慕课给学生提前预习,并通过雨课堂后台数据了解学生观看的时间等数据,让学生打下深厚的数学基础,课堂上教师只需解惑和讨论其重要应用问题等即可。其次,通过互联网的方法开展线上教育,应用新兴的技术让学生成为基础知识课堂的主体,让线上的课堂为了重难点知识交流、讨论的场所。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慢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自主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也可以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兴趣小组、申请各类别创新课题项目来协作研究、共同攻关。如此,不仅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促进抽象概念的理解,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实践能力,同时满足学生专业应用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一种很好形式。但是翻转课堂如果把握不好会耗时较长,所以教师要把控好各个班级的学习进度,制作出包含课前的线上预习内容,课中的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内容及课时量,课后强化学习的教学内容等的进度表。

(二)针对商科类专业教材定制专业教学大纲

针对商科类的教学,可以模拟标准化的管理学理论,逆向制定各专业的经济学教学大纲。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与职业素养的形成。微观经济学作为商科类专业基础性课程,在经济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凸出其在不同专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及时捕捉市场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技能需求制定培养目标,进而明确学习成果要求,再依此明确本课程于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知识要求,最终定制各专业的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由此才能凸显不同的教学重难点,做到由需定供,提升教学效率。在目前大多数高校所使的经济学基础教材中,各章节案例较为陈旧,且专业针对性不强,案例与学生自身关联度较弱,使得学生在学习讨论中缺乏兴趣,这也是阻碍教学效果提升的壁垒之一。为改善这一问题,相关经济学基础教师组应定期举行教研活动,进行教学心得探讨,为不同专业选取各自专业领域相关的新颖教学案例,形成每一学年不断更新的教学辅助资料。通过这一举措,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性,增强经济学课程与其专业的关联性,从而改善教学效果。好的专业教学大纲可以使得经济学基础课程变得更加接地气;同时强关联性的实践体系也增进了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互动与融合,由此增强了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消化与运用。在高等院校商科类教育中,可以通过对比分析专业下不同教材对经济学课程的实际技能需求,调整当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评价方法,以产促教,形成符合知识、技能及素质需求的教学体系,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与职业技能,发挥该课程的最大效用。

(三)多维度开展教学评价评估与重视信息化

在目前高等院校商科类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不断提升教学效果,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对教学实行改进及创新。基于此,作为商科类大学教师,应当结合当前的职业导向理念,分析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及不足之处选择科学合理的措施实践教学改进及创新,使教师教学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实现有效融合,为学生今后更好就业及更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及保障。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包括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两个维度,在此基础上,不同的教学目标也应配备不同的评价体系。存在针对微观经济学课堂上评价维度单一且缺乏灵活性,没有考虑不同专业对该门课程的知识目标与技能要求差异。单一的评价标准会逆向造成教与学的目标及方式的单一,从而造成学习成果不佳,削弱该课程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职能。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建立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分析各专业培养目标,帮助教师精准把握教学评价重点;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地推出学中评、课后评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得教师与学生两个教学评价主体可以在教学与学习中开展教学评价,从而促进教学改进,形成教学、评价、改进闭环。实现在保证经济学基础课程重要度不变的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满意度与学生的学习满足度。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教育行业,信息化的应用也非常普遍,比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手段已初步应用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有可能使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育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要求,通过平台实现信息化资源的共享,使教学工作与信息化手段协同发展,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语

商科类专业基础教学任务繁重,理论知识多且抽象,教师要高质量地上好每一堂课,就要针对目前高等院校基础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讨,改革基础化学教学方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深入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羡.翻转课堂理念下高职《经济学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37):154-158.

[2]朱虹.基于情景导向——任务驱动的职业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8):134.

[3]董抚萍.以智慧课堂提升小学英语教学魅力[J].江西教育,2020,(27):72.

[4]黄小丽.“对分课堂”在国际商务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营销界,2020,(13):52-53.

作者: 李贵梅  单位:山东农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