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内城市产业衍变规律分析

国内城市产业衍变规律分析

本文作者:王军礼徐德举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都市经济取得了较快的、持续的发展,经济综合实力和居民生活水平均显著提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极强的关联性。一方面,不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同,就业弹性系数存在较大差异,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动。另一方面,劳动力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其流动方式,决定了产业劳动力的分布及其变动,进而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式和方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可以促进都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使得都市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的一般性分析

就业结构是劳动力资源在各产业部门的配置状况,而产业结构则是各类生产要素(资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技术等)在各产业部门的配置状况。因此,产业结构本身就包含着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相应变动;就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应是一致的,以适应产业结构发展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合理化的要求。英国经济学家C.G.Clark提出了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即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分布知道,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表现为极强的增加趋势。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过程,都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过程。虽然在一定时期,就业结构的变动会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但从较长时期看,两者具有一致性,即从经济长期发展来看就业结构的变化是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一致的。

二、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规律测度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都市总体上经历三次产业大转型,第一次在计划经济时代完成了从消费城市转向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城市。第二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都市建设“两个中心”和“四个服务”的指向下,在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完成了从重化工业为主导转向都市经济的转变,都市实现了产业结构从“二、三、一”模式向“三、二、一”模式的转变。第三次在新世纪以来,在整体塑造都市服务、都市创造的品牌,“科技都市”为原创力来建立服务体系形势下,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逐步取代了传统服务业的主导地位。产业结构的调整总体上是促进就业的方向发展。

(一)产业结构迅速改变,结构不断优化调整

从1978—2009年间,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变动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9年,其间第一产业先降后升;第二产业下降明显,降幅为22.3%;第三产业迅速上升了14%;产业结构得到逐步优化。第二阶段为1990—2000年,第一产业下降到2.42%,第二产业迅速下降时第三产业快速上升,在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二产业增加值的总和。第三阶段是2001年至今,第一产业平缓下降,第二产业下降速度适度,第三产业快速上升,到2009年达到75.5%,实现了国务院与北京市政府制定的首都经济目标之一———服务型经济,达到了世界上其它发达城市的水平。由此可见,都市产业结构演化特点是第一、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产值快速上升。实现了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强劲就业结构趋于合理

1.第三产业成为都市产业调整的方向。从1978—2009年间,北京市就业结构的调整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8—1993年,就业结构特征为“二、三、一”模式,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平缓有减,第三产业小幅上升,在1993年与第二产业持平。第二阶段是1994年至今,就业结构特征为“三、二、一”模式,2009年达到73.8%。由此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第二产业过剩劳动力都转移到了第三产业,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吸纳剩余劳动力和解决就业的最重要的途径。

2.都市就业结构日趋合理。本节利用就业弹性来描述都市就业结构。就业弹性是指在某一时期内,产业就业数量变化率与产业经济总量变化率的比率,描述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变化的反应程度。通过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的差距大小来解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程度。因此,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越接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协调,反之,则越不协调。我国都市总的趋势是: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绝对值均趋于“0”,表明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在大多年份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为负,表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产值增长不是依赖就业人数的“扩张”,而是依靠现代科技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系统的“贡献”。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市场机制等因素导致第一产业的弹性系数波动很大,表明第一产业人员流出、流入比较频繁。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总体波动很小,表明第二产业技术“壁垒”依然很严峻。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除1993年、1997年为“0”值和1998年为-0.01外,在统计区间内均为正值,这充分说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增加可以直接引起第三产业经济总值的增加。

(三)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结构协同程度日趋合理

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联合变动趋势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就业结构的发展。但与产业结构相比,就业结构的变动程度有所不同,呈现一定的不适应,表现为一定滞后性。本节采用结构偏离度来测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关系。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的比重之差。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正偏离),即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利率较低,存在着劳动力转移出去的压力。负偏离则意味着该产业存在着吸纳劳动力的空间。由负偏离状态向“0”状态接近,表明该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伴随着吸纳越来越多的人就业,该产业就业空间在缩小;由负偏离状态向“0”远离,表明该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减弱,伴随着吸纳越来越少的人就业,该产业就业空间在扩张。

研究表明,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均为正值,经历总体呈现降-增-降趋势。此趋势表明农业劳动力的增幅大于其产值增幅。第二产业1978—1996年的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说明第二产业一直是吸纳劳动力的产业;1997—2003年为结构偏离度正值,说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二次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的提高释放了大量劳动力,即所谓的“机器吃工人现象”;从2004年至今结构偏离度均为负值,这可能与都市节能减排政策有关;2008年和2009年分别为-4.54和-3.50,表明第二产业也存在很大的就业空间。第三产业从1978—2002年整体呈一直下降,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幅度远远大于就业人口增加幅度,虽然吸收了第一、二产业的人员转移,还是有很大的就业空间;由2002年的结构偏离度-13.79下降到2009年的-1.75,表明第三产业吸纳能力一直在增强,但同时就业空间也缩小。整个趋势说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在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巨变,内部空间依然存在就业空间但是空间在缩小;第二产业就业结构滞后于该产业发展比较严重。有协同系数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程度日趋合理,到2009年系数为0.997。

(四)第一、三产业与其就业结构具有协整关系

为了进一步了解都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的长期关系,利用协整理论来分析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用北京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来衡量,用GDPi(i=1,2,3)表示;就业结构用北京市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来衡量,用EMi(i=1,2,3)表示。数据来源于历年《北京市统计年鉴》和《北京六十年》,数据样本为1978—2009年。为了消除异方差和数据剧烈波动情况,此文对统计数据取自然对数,仍然采用原标示表示;D(GDPi)和D(EMi)表示其产业一阶差分。由单位根检验知,第一、三产业与其就业结构均为1阶单整,即为I(1)。显然只有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可能具有协整关系。对第一产业的GDP1和EM1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如下方程:(略)。由方程可以看出,各参数均显著,由模型残差检验结果知(ADF-统计量为-2.778,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95,由此知方程的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即为平稳序列),即北京市第一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协整关系,表明此回归方程的解释力较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增加不会对其产值增加作正相关贡献,反而会导致其产业产值的下降,即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下降1%会引起其产值上升3.85%。对第三产业的GDP3和EM3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如下方程:(略)。由方程可以看出,各参数均显著,由模型残差检验结果得知(在滞后阶数为8时,ADF-统计量为-2.01,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95,由此知方程的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即为平稳序列),即北京市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协整关系,表明此回归方程的解释力较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增加对其产值增加作正相关贡献,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每增加1%会引起其产值上升3.96%。由此可见,体现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转出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流入均有利于都市经济增长,能够有效的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也表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要提高素质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及第三产业是解决剩余劳动力和就业的“熔炉”。

三、政策建议

从以北京为例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测度分析可以表明,一方面要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其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另一方面,劳动力要提高素质以适应新的环境,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坚持“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体而言: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同时还要处理好第一产业的自身优势行业与对城市服务功能定位。政府要大力扶持第一产业的高效项目和劳动力素质提升,强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于第二产业要整体把握要以科学发展观来引领,实现先进技术的研发与生产相一致,提升高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坚持高端发展方向,通过标准提升、业态创新、信息技术和组织结构创新等途径,主力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快服务业调整升级,拓宽服务业的范围,增加服务质量。以服务功能为基准,促进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同时实现服务人员素质的跨越式发展,使流通到服务业的就业人员在第三产业中合理分布。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和鼓励社会人员自主创业都是解决失业和就业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