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状况:即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学生回答少;给直接答案多,分析理解过程少。针对以上不足,本文作如下探讨:

一、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

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在现有的逻辑思维水准下,换几个角度,凡问必曲。如:教学AProblemForTheDetective(1)一课时,作如下一组问题设计:

1.CouldyousaysomethingaboutTomGoodeandMrs.Flower?

2.FromthetextcanyouinferwhattherelationshipisbetweenMrs.FlowerandClare?

3,Whatdidthestoryofthepetdog—Kleggshow?

4.Whatdidthissentence“Somethingsomewheresmellsfunny”show?

5.Fromthelastparagraphcanweseehowthedetectivewas?

当然,也可对这一内容作如下的问题设计:

1.WhowereTomGoode,ClareFlowerandKlegg?

2.WhywasMrs.Flowersorich?

3.Whowasgoingtogetthemoney?

4.WhatdidTomGoodeknowaboutKlegg?

5.WhydidTomGoodevisitthedetective?

相对而言,这种提问设计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利于对学生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提问设计要设阶梯,逐级攀登

教学AProblemForTheDetective(2)一课时,我们抓住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理逐层展开,步步深入,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Howmanypeopleattendedthemeeting?Whowastheunknownman?

2.Whatdidtheyoungwomanwanttodo?

3.WhatmadeHopethinkofgettingthemoneyinsteadofClare?

4.WhatwasMr.Coal‘sbestproofthatthegirlwasnotClareFlower?

5.WhydidTomGoodethinkthatthemoneyshouldbelongtohim?

6.Whatcanweinferfromthelastparagraph?

7.Howdoesthisstorysound?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基本包括了这一篇文章涉及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等,使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连续进行艰苦的活脑训练。

三、提问设计须有“度”

这个“度”必须包括问题的难题、深度(铺垫性设问)、亮度(讲究感情色彩,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不适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打动学生的心)、跨度(抓住教材重点、难点,问得集中,施行浓缩法,加大问题容量)、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在提问设计中对问题难度的把握。当然,提问的难易适度还有两个标准:1.问题本身;2.具体学生的素质。如:教学TheLanguageofHoneyBees(1)一课,我们可以根据预习情况,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实际出发,利用有关提示引导,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四、提问设计应“巧”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中,教师对题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因为纵向看,它必须因课堂教学流程中各个时机、各个环节的不同而不同;从横向看,则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所区别。如此纵横交织,就必须用多种提问方式来体现不同的教学功能,才能适应提问的运行机制。一般来说,1.要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选择比较式、填充补续式、追踪探因式、检查整理式等;2.要讲究操作调控方式,要注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提问的方式和答问的评价等;3.要防止提问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问忌深、忌偏、忌全、忌浅、忌滥;4.要讲究提问的逻辑。提问要合理,问域要适度,概念要清楚,表达要明确,答案要未知。

下面一组是教学Discovery(1)一课时所作的问题设计:

1.Whenandwheredidthestoryhappen?

2.Whatdoestheword“fine”meaninparagraph2?

3.Accordingtothewriter,what’sthefirstthingyoushoulddowhenyouarelostinthehill?Why?

4.Whatdoyouthinkofthebrothers?Why?

问1从课文本身提出问题,投石问路,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的情绪;问2在问1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因为有问1的铺垫,学生已尝到甜头,感到学有奔头;问3承前追踪,探求因果,使提问跌宕有致;问4向纵深处又作探索,要学生去“跳一跳”摘到桃子。

五、提问要注意对学生回答内容的处理

一般地说,教师应面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待学生略作思考后,教师再恰当地指名其他学生,引导他们对这一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评价。这样做,有利于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如果后来指名回答的学生,仍然不能订正、补充前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再另换一个角度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取别人的发言,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作概括小结性的评价,以求得问题较全面、较透彻的解决。这样做,才能加强学生对知识记忆的刺激,加深记忆印迹,学得扎实、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