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聋生音乐教学的因人施教

聋生音乐教学的因人施教

本文作者:郭凤英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聋哑学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写的《学会生存》在定义“终身教育”时指出:“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为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从今以后,教育不能再限于那种必须吸收的固定内容,而应被视为人类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他自己,如何和别人进行交流,如何探索世界,而且学习如何继续不断地——自始至终地——完善他自己。”聋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受教育的群体,他们的言语能力是帮助他们学会与人交流的重要渠道。

语言问题是聋生区别与健听学生的主要方面,帮助聋生解决如何表现自己,如何和别人进行交流,如何学习继续不断地、自始至终地完善自己的问题,就要求在聋教育的过程中不间断地将言语康复训练的工作坚持下去。聋校“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器乐口风琴的吹奏学习,帮助错过最佳语言康复期的学龄阶段的聋生学会正确地使用他们的呼吸和发声器官,为他们最终学会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做好准备。

陶行知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针对每个聋生在听力损失程度、接受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水平,因材施教地帮助他们在聋校“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语言康复的基础训练,需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从了解聋生的听力损失程度入手

医学界、教育界都将听力障碍程度重的叫“耳聋”,轻的叫“重听”。聋是指儿童用或不用助听装置,透过听觉处理语言讯息的能力有了障碍;“重听”是指儿童佩戴助听器后,可有残余听力以处理语言讯息。将每个班级的聋生的听力损失情况进行分类后发现,学龄阶段的聋生很大一部分按照我国制定的听力障碍标准都是属于聋的这个类别,也就是听力损失在71~90分贝或91分贝以上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可听取一尺内的大声音,可听辨环境的声音,可能听辨母音及部分子音。有说话和语言缺陷并且可能变质。或者表现为可能听到一些大的声响,但多是听到振动而非音调(声音);在与人沟通时多依赖视觉。有语言和说话缺陷并且可能变质。每个班级几乎都会有“重听”的孩子存在,也就是听力损失在27~70分贝之间的[即能够理解3~5厘米(面对面)的说话,但对课堂上的讨论如果声音细微或视线之外的,就可能有50%漏听],可能存在语汇限制及说话异常现象的孩子。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聋生的听力损失程度进行分组教学,当然这种分组教学不是将他们按照聋和重听进行分类,而是在分组时每个组都安排有不同程度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例如,在新乐曲的学习过程中,重听的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就较聋孩子来得快,在他们较好地掌握新知识之后,可以让他们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帮助学习新知识存在障碍的孩子,最终让孩子们都能够掌握新知识。对听力损失程度不同的聋生所制订的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例如,对损失程度较轻的,在对乐曲进行吹奏时对气息、节奏、连贯性相对要求就更高些;而损失较严重的,则只要求他们能够正确地吹奏出乐音,气息的控制相对连贯即可。

二从吹奏来改变聋生的呼吸方法入手

一般的呼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上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

上胸式呼吸是一种上胸控制呼吸的方法,也叫做锁骨呼吸法。这种呼吸方法,吸气量少而浅仅及肺的上部,使膈肌与腹肌不能有效地参加工作。由于它的气息浅,依靠上胸支持,支点高,容易造成喉头与颈部周围的肌肉紧张,发出逼紧、干瘪、缺乏弹性的直声。如吸气时,只挺起上胸,耸起双肩,颈部肌肉僵硬,呼气时容易塌胸、漏气等。胸式呼吸时的肺活量小,肺组织利用率低。聋孩子通常所发出的声音都属于使用上胸式呼吸发出的,因而常常会听到比较刺耳的声音。这是一种需要纠正的、不好的呼吸方法。

腹式呼吸是一种依靠软肋扩展,小腹鼓起和收缩的呼吸方法。它吸气比上胸式要深,但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吸气过深,气息往往不流畅,影响发声的部位,中、低声区音色沉闷,声音缺乏灵活性,并出现发音偏低的现象。有个别的孩子存在这种情况。

胸腹式联合呼吸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合乎生理机制规律的呼吸方法。它是由膈肌(横膈膜)与两肋、小腹联合操作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呼气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吸气的状态,让吸气肌肉群有组织地、慢慢地放松,使气息通畅无阻地输出,直至气息结束,且能够让呼出的气息均匀、有节制,避免出现时多、时少、时猛的现象。呼气时以吸气时下降的膈肌及下肋骨两侧为支点,但保持的力量不在肋骨上,而是在横膈膜上。

在吹奏口风琴时多数运用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快吸慢呼式,即突然被吓到的感觉,倒抽一口气停止在这种状态上,几秒后慢慢呼出。二是慢吸慢呼式,即感觉像闻到花香一样,胸廓自然向前、向上抬起,而肋肌包括腰部同时向四周扩张,而后将腹部以下的肌肉放松送气。吹奏乐句时需要采用慢吸慢呼的方法才能将乐句吹奏连贯流畅。单一的呼吸练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结合呼吸练习引进吹奏乐器口风琴的学习,可以让聋孩子的呼吸能力在学习吹奏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得到锻炼,从而逐步地改变原本固有的上胸式呼吸的方法。当然,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改变呼吸方法的程度也会不同。因此,在教学前应对聋生的气息控制能力进行简单的测试,并根据测试的结果做出分类,再视聋生的具体情况根据他们的认知差异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可以用相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完成要求,使得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完成任务,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三从“读”谱入手来培养聋生的表达能力

“音乐”的学习离不开乐谱的学习,乐谱的认知是学习口风琴的基础。聋生对于乐谱的学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视唱能力的培养。与健听学生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不可能唱出正确的音高,但是他们同样可以“唱”谱,可以边打拍子边“读”歌词。听力有障碍的孩子的发声器官大部分都没有什么问题,他们不会发声的原因是因为听觉能力的缺失导致他们无法通过听觉获取声音信息,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发声能力。

针对“重听”的听障儿童可要求他们使用相对清晰的语音来将乐谱的唱名“唱”出来,将乐曲的歌词有节奏地“读”出来;针对“聋”的听障儿童则降低对他们的发声要求,只要求他们能够通过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正确的口型尽量地发出声音。最后让他们一起来“读”,来“唱”,并通过老师的肯定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乐曲《划船歌》的学习过程中,有这样一段:(略)。

这段乐句的学习可以根据聋生的具体情况,要求听力损失程度较轻的聋生较清晰地边打拍子边“读”乐谱、“读”节奏和“读”歌词;要求听力损失较严重的聋生只要能尽量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找到发声位置,寻找发声的感觉就可以了。通过完成这些要求来培养他们养成用语言表达音乐知识的习惯,进而培养他们养成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习惯。

在聋校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从每个聋生的认知水平、听力损失程度和学习能力等具体情况入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不足,才能培养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呼吸和发声能力在对“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有所提高,从而帮助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更好的康复,拉近他们与健听人之间的距离,为最终融入主流社会,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如何在聋校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归纳总结经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