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西体育人文价值的演变

中西体育人文价值的演变

进入东周时期,孔子继承了“六艺”的教育内容,进一步明确了以“礼”为中心,提倡德育、人格教育的为主的目的,而圣人、成人、君子的则是教育的目标。关于成人,孔子有着他的目标: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知(智育),不欲(德育),勇(体育),艺、礼乐(美育、德育)。只有实现以上诸多方面的发展的人,才能称之为成人。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全面发展,同样是为了实现学生的成人。关于君子,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和,如五味的调和,八音的和谐,一定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因此,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能称之为君子。同,是基本一样,没有差别的意思,从人的发展角度可以理解为,各种能力发展不平衡,能力发展的较为单一,没有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提倡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提倡和谐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而体育正是促进全面和谐的手段,也是其人文价值的重要体现。

孔子之后,礼的教育一直备受推崇,但是体育却渐为人所忽视,因此其人文价值也无从谈起。直到近代,体育的人文价值才重新为思想家、教育家们所重视,继而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观,成为系统的理论,为政府所重视。特别是西方文化传入之后,王国维认为教育的宗旨就是为培养“完全之人物”,关于完全之人物?王国维认为“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身体和精神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对于精神,王国维认为可以概括为真善美三方面,即智育、德育、美育。“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蔡元培认为教育应当提倡“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分别包含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五育”即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同时融合了西方近代的体育人文价值、实用主义、信仰自由、西方美学等教育内容,是中国近代教育史发展的一大突破,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西方体育人文价值的演变

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在西方有着与中国一样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教育注重培养有道德、有知识、体魄健康和富有审美情趣的全面发展的人。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道德的、有知识的、同时又具有强健体魄的人,使其成为集智慧、正义、勇敢、节制四种美德于一身的和谐发展的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认为,儿童应当学习阅读,计算,同时学习音乐和体操,“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而健康的体魄是促进智育、德育甚至美誉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柏拉图的体育内容包括骑马、弓箭、体操、舞蹈等。在柏拉图的教育理念中,音乐具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学习音乐不仅在于训练学生的审美意识,更是通过音乐来培养学生的理性、勇敢和公正等美德。古希腊的教育观为和谐教育,体育的人文价值始终是此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古希腊时代,第一位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家则是亚里士多德,他将少年儿童的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四个部分。关于体育,亚里士多德认为儿童少年的教育“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将身体训练亚里士多德又分为体育和竞技两部分,他认为“让青少年就学于体育教师和竞技教师:体育教师将培养他们身体应有的正常习惯,竞技教师将授以各项技能。”儿童的身体锻炼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但是又要适度,否则会损害健康和影响其他能力的进展。关于德育,亚里士多德认为重视学生的习惯是德育教育最好方法。

关于智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智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受教育者掌握真理,发展思维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善行。关于美育,亚里士多德认为培养儿童具有审美能力,用音乐教育可以净化儿童的心灵和影响他们的性格和情感。古希腊三哲的教育观是西方人和谐教育观的萌芽,后世的教育家都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观点。同时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影响了古希腊的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而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是追求一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运动文化盛会,深刻的体现着真善美的教育思想。“奥林匹克运动的神祗们不仅仅是为了竞技才发起运动会,他们首先是为了反对无秩序和反理性的力量才创建运动会对青年的教育原则中贯穿着竞技,神性与人性的精神。在希腊文化全胜时期,运动一直是城邦生活的重要部分和教育的基本原则。”可见,教育远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融合与竞技之中,而竞技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教育。为了批判中世纪的教会经院主义教育对人性发展的压迫和束缚,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们提倡人文教育,该教育思想强调培养身心两方面和谐发展的人,体育的人文价值在此刻得到极大的重视。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以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为办学宗旨,同时又兼顾学生的身体、精神、道德,以及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法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拉伯雷在其名著《巨人传》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希望其儿子培养成为“一个十全十美,毫无缺陷的人,不管在品行、道德、才智方面,还是在丰富的实际知识方面”的人文主义和谐教育思想。另外一位法国人文主义教育家、思想家蒙田也持儿童必须两方面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他认为“只使他们的心智健全是不够的,还必须增强他们的体力,如果心智得不到体力的支持,就要受到过分的压力。”同时,蒙田认为教育一个完整人的途径必须是心智和身体教育同步进行,不能分开,将其视为统一的进程。文艺复兴的教育,从人的本位出发,确立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尊重个性和人性,使人全面和谐的发展,既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又为近现代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艺复兴之后的启蒙运动,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不少教育家丰富了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教育观。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所提倡“绅士教育”包含着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他认为绅士应当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以及健康的身体素质”,其中体育是绅士教育的基础,德育是绅士教育的灵魂,智育是绅士教育的辅助部分。绅士教育为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资产阶级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教育要顺应自然,就是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据此他将儿童的教育阶段分为婴儿期(出生至2岁)、儿童期(2至12岁)、少年期(12至15岁)、青年期(15至20岁),每一阶段都根据儿童心理和身体发展规律设定不同的教育内容。据此理念,卢梭认为一个完整的自然人到20岁因该是“长的体态匀称,身心健全;富于感情,富于理智;有良好的品德和审美能力,一切服从于理智的法则,有许多本领,通晓几种艺术”卢梭的自然教育法注重教育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强调将儿童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自然人。卢梭之后,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继承了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并且将其发展为“要素教育”。裴斯泰洛奇认为要素教育是“教育必须从人类知识的最简单要素开始,必须用所有事物的最基本形式给儿童以深刻的印象。”对于体育、德育、智育,裴斯泰洛奇认为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对儿童进行教育,并且制定了详细的教育方法。关于现代奥运会的起源,“据考证,现代奥运会虽然是19世纪末才诞生的,但是它是14世纪以来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的产物。”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深受古希腊文化和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中所提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观和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影响,提倡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并认为体育是实现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体育就是和平,对人类社会的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马克思认为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两种属性,阐明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社会大生产的趋势出发,认为今后社会对人自身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只有体力和脑力,以及情感意志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而只有教育才能使人成为社会人,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之目的。

2总结

《易经》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化成天下。体育本身是以人为主体的一种教育,一种社会活动。当前社会只重体育的生物与社会价值,无疑是对体育本质的一种扭曲,同时也是对人的价值的一种不当解读。因此,尽管我国当前是竞技体育金牌大国,而群众体育却较为薄弱,国民身体素质逐年下降,这正是体育人文价值被忽视的一种体现。而体育人文价值的普及,不仅有助于改善国人当前的体育观念,推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更是全面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黄浩单位:温州医学院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