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生媒介素养教学

学生媒介素养教学

[摘要]作者通过对南京和徐州两城市大学生在媒介常识、媒体建构特征、客观性、媒体类型及语言、大众传播过程及大众文化、媒介效果等几个方面的媒介认知能力的调查,发现:多半的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基础,但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不同发达城市的大学生由于媒体接触行为的不同也产生了一定的媒介素养差异。

[关键词]媒介素养;大众传播;媒介效果

Abstract:AccordingtoasurveycarriedoutinNanjingandXuzhoucolleges,thepaperanalyzesandevaluatesthestatusquoofthecollegestudents''''medialiteracyandthedifferencesinthetwocitiesfromthefollowingaspects:commonknowledgeandtheconstructionfeatureofmassmedia,objectivityofinformation,mediagenresandmedialanguage,masscommunicationprocess,massculture,andmediaeffects.Itmainlyfindsoutthatmorethanhalfofthestudentsaremedialiteratebutbasicallyinastateofspontaneity,andstudentsindifferentlydevelopedcitiesdisplaysomedifferencesintheirmedialiteracybecauseofdifferentmediaexposure.

Keywords:medialiteracy;masscommunication;mediaeffect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

信息时代的大众传媒正在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但与此同时,大众传播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电影和电视为首的大众传媒所导致的流行文化给传统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西方学者即时地提出了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也被翻译为媒介认知能力)这一概念,并且开始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学者也开始了媒介素养的研究,同时国内有关的媒介素养调查也蓬勃开展起来,但这些调查通常存在如下问题:许多调查者只是根据自己对媒介素养的理解出题,对媒介素养没有明确的界定;大多数调查问卷关于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涉及过多,对媒介文化等深层次现象反映不够;问题过于宽泛,不够细化;几乎所有的媒介素养调查,都没有涉及国外媒体,这在当今媒介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是极其不合适的。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题目主要根据论文作者对国外学者大卫·帕金翰、斯坦利·巴伦、国内学者蔡骐等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1]而设计,共三十个多项选择题,同时在问题设计上更加具体化,并加大了深度。这正如巴伦所指出的那样:具有媒介素养的人可以被称为amedialiterateperson,但程度有所不同,有的人属于媒介素养高的人,而有的人却是媒介素养低的人,因此一个科学的媒介素养调查问卷应该能充分反映出受调查者在媒介素养方面的差异及高低[2]。

调查在江苏南京和徐州的几个大学展开,我们共发放问卷500份,最后对473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两城市的大学生在大多数选项上基本一致,但有几个问题差异较大。为了使调查结果清楚直观,下面的分析将用柱状图表示两地的差异,用表格表示两城市基本一致的情况。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媒介接触行为及动机

严格地说,媒介的接触行为及其原因并不是媒介素养所包括的内容,比如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说一个经常阅读报纸的人一定比一个经常听广播的人媒介素养高,但是这些行为变量的确是受众媒介素养形成与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调查问卷必须涉及被调查者的媒介使用情况。

从对几种大众媒体的选择中可以看出,网络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体,而数据同时也显示学生对广播的选择比例不到20%。广播由于其携带方便、经济实惠等特点具有网络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大学生目前除了练习英语听力外,几乎不听国内的广播。

在媒介接触动机方面,选择“娱乐"的学生居首位,但是如果学生仅停留在娱乐的层面上就不会有很高的素养。令人鼓舞的是,一半以上的学生也选择了了解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学生对大众媒体的使用并不仅仅是为了娱乐,他们也在努力融入社会,这正是巴伦提出的媒介素养的基本要求之一。

除上述的媒介接触总体情况外,我们就几项具体的媒介消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南京和徐州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1)阅读报纸:

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学生一周只看一次报纸。有趣的是,南京有44%的学生有每天读报的习惯,接近一半,一年偶尔阅读的只有9%,而相应的数据在徐州却是24%和21%。徐州的现象与笔者之前所做的“大学生英语报刊阅读状况调查"结果基本相似。这种现象也许正说明了目前在我国不同城市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的差异。可以说,大城市的学生不仅容易接触而且更了解报纸的作用。

(2)观看电影:

数据显示只有平均约35%的学生看过该片,但有86%的学生还是对该片做出了评价,该现象说明许多受众在潜移默化地被媒体影响时并没有意识到媒体的巨大作用,这就是戴威森所揭示的受众常常通过“第三人效应"来忽视媒介的力量[3],即人们认为自己具有足够的媒介素养,能理解大众传播在别人的态度、行为、价值上发生的影响,却没有足够的自我意识来看待它在自己的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这也是巴伦所讨论的媒介素养中的理解媒介信息之力量的能力。该题说明至少25%的大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媒介素养不够高。

从对比中可以看到,南京和徐州两地的大学生对电影故事的知晓程度相差不大,但在知晓途径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南京有近一半的学生亲自观看过影片,徐州却只有约四分之一的学生看过。南京的高校周围出售盗版光碟的小摊远远比徐州多,这就说明大城市的确具有较强的大众文化传播能力,尤其是对时效性很强的大众文化现象的迅速传播能力,这样大城市的学生也就自然有了更多更快的实际接触机会。另一方面,尽管接触机会不同,但两地的受众仍然对媒体热点有几乎共同的评论,这恰恰也说明了公共媒体如网络、电视等在娱乐新闻宣传中的巨大力量。与该现象比较相似的是另一项关于美国电视剧观看的调查。2媒体一般常识

下面是几个关于国内外媒体的常识性问题:

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一般性的媒体常识并不十分了解,甚至对他们经常消费的媒体性质都不清楚,如大学校园中一般会出现在公报栏中的《中国青年报》,以及他们几乎每天都在收听的VOA广播。当然,对他们很少接触的英美报刊判断错误就更不难理解了。这些说明,很多大学生缺乏对媒体类型及其性质的一般了解,他们可能只是盲目地消费这些媒体内容,比如阅读一篇报道,观看一段电视新闻。但我们认为如果不在总体上把握该媒体的特性,就不能说是在有效地使用媒介。

关于新闻“导语"的认识,有34%的学生选择错误。对于很少阅读报刊的学生来说,不了解新闻“导语"是自然的事情。看来,大学教育在强调经典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大学生对大众文化如中西报刊文化的鉴别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关于专业广播电台的调查中,约76%的学生能感知到当今媒体分众化的趋势。但8%的学生表示几乎不听中国的广播,这或许与大多数老师一味鼓励学生听国外英语广播而忽视本土广播的现象有密切关系。

3对媒体建构特征、客观性的认识

我国媒介素养研究学者蔡琪认为:媒介认知能力包括两个层面:媒介信息认知能力和媒介社会认知能力。前者主要是对媒介信息本身的辨别和理解能力,包括内容和形式,如媒介语言、媒介类型和媒介惯例等;后者主要是指对媒介信息的社会和文化生产语境的认识能力[4]。这一部分的问题旨在考察后一种能力。

调查显示,学生能够认识到媒介内容是文化和生活的反映,也能理性地看到媒介内容并非完全真实的一面,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基础,但只有约四分之一的同学能够从深层次上认识到媒介的建构特征。同样在评价“媒介在出售其产品的同时也在出售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中,有70%的学生认识到媒介有出售其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可能,但只有约20%的学生完全肯定了这一说法。这一比例的差距说明,很多学生对媒介的理解和认识还比较表面。另外,有约10%的学生对大众媒体的影响没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其中约2%的学生完全忽视了大众媒体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手段,和书本一样具有改变人的价值观念的能力。这部分学生在面对大众媒体时,极易被其宣传的思想和价值观所控制,从而影响自己的判断能力。

在对媒体客观性的认识的调查中,大约一半学生倾向于相信电视,同时有40%的学生能够认识到听到的声音或看到的人物采访也并不一定和事实完全一致。这说明大学生对媒介内容的客观性有一定的理性判断,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各种媒体在客观性上都有其不同的表现优势,电视通过提供现场声音及画面会使受众产生“眼见为实”的感觉,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广播报刊等就不够客观,相反,电视往往会利用其画面的表现力这一优势误导受众。对此巴伦曾举例说:“1994年ABC记者考柯易·罗伯特紧裹在厚重的冬衣里,似乎是在一个狂风呼啸的夜晚站在国会山发来报道,而实际上她当时是在华盛顿附近的摄影棚里,她的‘身临其境’是用电脑数码技术制造出来的。”[5]

当事实与虚构、现实与幻想、真实状况与数码处理、务实报道与捏造再创之间的区别消失时,受众对自己偏爱的新闻来源的信赖度就会产生变化。而这时,我们大学生需要的便是有效的媒介素养,尤其是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要尽可能地参照多种媒体的报道,在对比中形成自己的判断力。

4对媒介类型与惯例、媒体语言的认识

媒体语言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书面语言,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书面语言之外,它还可以包括听觉语言,如话音、语调、音乐、音响效果、背景声音等,也可以包括视觉语言,如文字、图像、照片、动态画面、形象等。媒介语言通过灯光的选择、新闻编辑、电影特效、音乐、镜头、新闻以版面的位置、标题的大小等表现出来。传达同一种内容,每种媒介都有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惯例,亦即美学形式与表现逻辑,因此选择最有效的语言或代码便成了大众传播艺术的核心。

以下是对有关媒介类型与惯例以及媒介语言的考察。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媒介类型与媒介语言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全面。除了传统的文字外,他们基本上只认识到了“读图时代"中图像和声音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大学生在观看电视节目或新闻报道时很大程度上不会注意主持人的着装、嘉宾的座位顺序或是新闻事件报道中的背景、记者所处的位置、被采访人所被给予的镜头角度和灯光强度等等。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学生确实不懂,另一方面也很可能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媒介语言,因而更不关注媒介语言对制作的意义。举例来说,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在观看电影时,表示关注文化内涵,但有较少比例的学生在媒介语言中选择了非文字非图像语言,这说明学生具备相应的理解和欣赏媒介内容的素养,但仍然没有认识到许多媒体如电影就是通过电影技术如色彩、灯光、景别来突出电影主题、体现文化内涵,或预示人物命运的。

5对大众传播的过程及文化的了解

根据大众传播学者多米尼克对传播过程六要素的研究[6],我们设计了十个选项,让学生选出六个传播要素,但是对“噪音"(即干扰因素)一项的选择只有13%。可以看出,学生对大众传播的基本流程有比较好的了解,但同时对隐性的因素缺乏认识。

传播学者一般把噪音分为三种:语义噪音、机械噪音和环境噪音。其中,语义噪音是大学生尤其应了解的因素,它是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可能误解的原因,比如,不同的媒体可能对相同的新闻事件采用不同的词汇和表达,就体现了他们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

除了传播过程的基本认识外,我们就媒体文化及有关理论的认识设计了以下几个题目:

可以说,所有选项的比例都不大,同时,我们还可以预测,有的学生做出了选择,对这些选项有所接触,但也很可能没有深刻理解,尤其是不能将之和自己的媒体消费行为有效地结合起来。

6媒体效果

在购买名牌产品原因的调查中,有约20%的学生承认广告媒体对自身的影响,但同时只有约8%的学生认识到了名牌与身份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这两者是有密切关系的。鲍德里亚认为,“富裕,其实也只是符号的积累"[7]。名牌在当今富裕的社会,是人们实现价值认同的符号,媒体邀请明星作广告,无疑是在利用购买者的文化认同心理。

媒体公众人物是近几年来大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此我们也有所考察。

在最认同的人物选择上,结果表明:第一,学生的选择基本与媒体对相关人物的态度一致。比如张朝阳和刘翔,由于媒体近来对企业家和运动员的关注与报道,使得他们迅速获得了公众的广泛支持与认同。这说明,学生对公众人物的态度与关注受到了媒体报道的影响。第二,大学生比较重视公众人物的文化内涵,比如虽然媒体对刘翔的报道远远超过其他人物,但刘翔的票数仍然没有水均益和张朝阳高。第三,大学生对待娱乐界的明显炒作现象态度冷淡。超女李宇春、娱乐节目主持人李湘的知名度虽然很高,但大学生对她们的认同度极低。大学生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高等教育本身就使他们具备了不同的品位和价值取向。该调查在两城市的结果差异在于:张朝阳赢得了南京大学生的最大支持,而水均益则是徐州大学生的最佳选择。这也许可以说明较发达城市学生更认同IT行业的精英、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

三、结论

本研究力图综合并深度调查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同时对比不同发达城市大学生的媒介认知差异。应该指出的是,在本调查的问卷设计中,有些问题并不能绝对归入某一特定的媒介素养内容,因此,本文只就问卷所设计的30道问题作了上述六项简单的归类,并对代表性的问题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总的来看,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基础,比如能够分析、理解和欣赏媒介的基本内容等能力,但对于媒介素养技能来说(包括认识不同媒体的内部语言,了解媒介的再现特征,知晓大众媒体的传播效果等),达到标准的学生数量还不算多。另外,有些问题的矛盾选择也暴露出目前大学生利用大众媒体的一些问题,比如他们一方面认为网络信度最低,一方面又经常利用网络浏览新闻,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媒体时还缺乏一定的理智与控制能力。此外,大学生对于一般的媒介知识,还是缺乏宏观的把握。就像有些学者所发现的那样,当代大学生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8]。也就是说,大学生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训练获得媒介素养,而是在日常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直觉感悟来培养自身的媒介素养。这种自发状态最直接的后果是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层次水平不够高,这集中体现在大学生虽然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但却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及信息本身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价,因此也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

两地大学生媒介素养差距不大,只在五个问题中差距较明显,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可能是媒体与科技发展情况或学生对媒体了解的渠道多少有所不同,但从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我国不同城市的大学生存在一些不同的媒体接触行为并由此产生了一定的媒介素养差异。

以上结论只是暂时性的,更确切的结论应该经过更多更广泛的调查来验证。总之,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已经基本超越了媒介素养的抵制与防御阶段,但是如果要成为一名信息全球化下的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公民,还需进一步准备和努力。当然,要达到很高的媒介素养,需要许多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学新闻的学生可能要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对新闻报道的理解透彻,电影专业的就可能比一个记者在与电影这一媒体的接触中显示出较高的媒介素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也要同时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注意向学生传授有关知识,同时我们高校的教学和课程设置也有待进一步改革。

[参考文献]

[1]赵虹.大学英语报刊教学中的媒介素养教育[A].端木义万.高校英语报刊教学论丛[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6-137.

[2]Baran,S.J.IntroductiontoMassCommunication:MediaLiteracyandCulture[M].MayfieldPublishingCompany,2001.59.

[3]Severin,W.J&Tankard,municationTheories:Origins,Methods,andUsesintheMassMedia.NewYork:Longman.1988.307-308.

[4]蔡骐.论媒介素养的建构与发展[J].国际新闻界,2001,(5):56-61.

[5]斯坦利·J.巴伦.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M].刘鸿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06.

[6]DominickJosephR.TheDynamicsofMassCommunication.U.S:McGraw-Hill,Inc.,1994.4-5.

[7]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9.

[8]鲍海波.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J].新闻记者,2004,(5):16-19.